APP下载

数字图书馆会取代传统图书馆吗?

2016-08-10王哲慧

求知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关系

王哲慧

摘 要:传统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本文介绍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特点,并且通过分析两者的不同,得出数字图书馆不能取代传统图书馆的结论,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关系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1.传统图书馆的概念

传统图书馆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出现,主要由屋舍、藏书、管理人员等组成。我国的传统图书馆是从封建社会的藏书楼发展而来的,具有藏书楼的特性——“重藏轻用”。主要服务模式为由工作人员购书然后采编再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形式被动而且单一,图书的利用率不高。

2.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加以存储,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实现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使读者获取信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1.传统图书馆的特点

①以纸质印刷体作为存储媒介,具有安全稳定性,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方便读者查询和阅读。②为读者提供具有浓厚书香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在馆内达到最佳的阅读享受。③收藏各种名家手稿、孤本、善本、名人字画等,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④通过开办学术讲座和馆内活动,与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⑤服务模式具有封闭性,馆员管理图书,等待读者上门阅读,具有被动性。

2.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①信息资源数字化既包括传统媒介(数字化图书、报纸、杂志等电子档)的存储,又有数字化媒介信息(声音、图像、视频等资料光盘)的存储。②文献资料以数字化的方式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读者可以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终端产品查询和阅读,实现资源的共享。③相同的资源信息可以供多人使用,信息利用率高。④服务模式具有开放性,读者不受地域、空间、时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查看信息资源。

三、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不同之处

第一,信息存储方式不同。传统图书馆的存储对象主要是图书、期刊、报纸、文献等印刷型纸质载体,读者多次阅读后,图书可能会出现缺角、破损甚至是丢失现象,造成此类文献资料不能再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数字图书馆存储的主要是光盘和超文本以及各种大型数据库,只要技术手段强大,就可以保证信息资源的永久保存。

第二,传播方式不同。传统图书馆的主要数据资源就是纸质图书,知识信息的传播主要靠阅读,知识信息的获取受到图书资料复本的数量和流通时间的限制。数字图书馆的传播方式是依靠网络技术和电子终端,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因此可以满足读者迅速、海量的查阅需求。

第三,服务模式不同。传统图书馆在特定场所对特定人群提供既定的图书借阅服务,因此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被动的、封闭的。而数字图书馆是“以人为本”,根据读者的需求制定服务项目,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网络资源远程传输和智能化检索,因此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是开放式的。

四、数字图书馆不会取代传统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类文献资料是数字图书馆的主要信息来源。数字图书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转化成数字信息得以永久性地保存和传播,是传统图书馆在现在技术条件下的发展和延伸。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图书馆占用空间大、资源共享难的不足。但是传统图书馆可以让读者在充满浓浓书香的环境下进行阅读,大部分读者还是习惯徜徉在传统图书馆的书海中,对传统图书馆的利用率远超过数字图书馆。因此,数字图书馆不能取代传统图书馆,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万 莉.试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

[2]孟博超.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1).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关系
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模式刍议
浅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管理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