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探究
2016-08-10王妙健
王妙健
摘 要:网络深刻地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影响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对于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迎来诸多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必须重视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对三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展开调查,为分析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究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提供了有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一、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占领舆论阵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多元化的网络资讯让学生有较大空间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这给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海量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关注点不再像传统教育那样仅集中在主流思想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在网络中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舆论阵地,也就不能对学生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判断给予有力的支撑。单方面灌输的授课方式在资讯如此发达的网络环境下显然不具备优势,无法解决好新环境下学生的德育问题。高职学生仍处于青少年时期,缺乏理性判断能力,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很容易受到消极腐朽思想的影响。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价值观引导和是非判断的帮助。
2.甄别腐朽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职院校在教育中更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不受重视,学生缺乏深厚的理论素养积累,但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较高,愿意接受新鲜信息。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信息传播速度快,真假识别度不高,各种思想鱼龙混杂。网络缺乏信息的严格把关者和准入门槛,导致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不受学校或教师的约束,如果学生缺乏理性鉴别能力, 很可能会被没有经过筛选的虚假信息所误导。这些网络负面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冲突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教师在课堂上辛苦树立的思想理念很可能被网上缺乏依据的一家之言攻击瓦解。为了提高学生辨别判断信息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需要通过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的平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疏导和解决。网络沟通平台的建立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营造更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学校还可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学生数据库,采集学生在网络中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探究高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为后续教学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因此,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为了在网络时代能够占领思想宣传的一席之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时代的灵敏嗅觉,紧跟网络发展步伐。
二、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1.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僵硬、死板的说教,而是在详实材料支撑下更具感染力的信息传递。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的采用,再加上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不再枯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其教育内容克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洞的缺点。
网络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强化了信息传递和沟通效果,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刻板印象的一次机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优势是拥有广阔的教育平台,能够采用丰富的教育手段进行实时传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海量信息淹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冲击着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削弱了教育效果。在互联网中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递者和接收者,教师和学生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学生不再像传统课堂中那样接受教育者已设计好的单向教育内容,而是以自己的观点态度判断和选择信息,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才是信息的权威发布者,而现在这种地位已经被改变,学生接触信息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教师只有转变工作态度,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才能知道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层次以及兴趣点,在课堂教学中对症下药。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其对学生的控制性较弱,不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较难检测是否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存在波动。
面对网络带来的便利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利用网络进行有益的信息传播。
三、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笔者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多止步于网站的设立,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局限于传统教育模式,不能很好地使用网络技术和工具进行思想的传播,无法有力地占据网络的发言阵地;学生在网上进行互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并不高。目前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远跟不上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变革步伐。
1.网络使用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总人数为391人,男生占81%,女生占19%,受调查学生主要来自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高职院校。调查显示,学生的课余生活多局限于网络休闲娱乐,学生最常使用的手机应用是社交工具,例如微信、QQ。过度依靠网络满足情感需求,将减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合理引导学生从网络走向现实,实现与现实生活的良好衔接。
在日常生活中,因上网而影响到休息的学生占到了总数的60%;上课偶尔使用手机的学生占68%,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意识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互联网中虚假信息较多的学生比例占63%;出于安全考虑,在网上有过欺瞒行为的比例占到91%,说明大部分学生懂得在网络中保护自身隐私安全,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也说明学生在网络中不会过分相信他人。平常上网过程中一直保持“要遵守网络道德”意识的人数占80%,大多数学生有着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能够在网络生活中实现自我约束。
3.网络学习
75%的学生获取网络学习资源主要依靠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成为学生寻求学习帮助的首选。学生过度依赖搜索引擎会增加学习惰性,造成独立学习能力的下降,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46%的学生认为在网络上可以查到20%~50%所需的学习资源,由此可见网络不能替代课堂学习,只是作为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途径。学生会在网络上自行选修课程的比例占31%,学生希望网络能够提供拓宽视野的资源、就业培训的资源以及专业课程辅导资源。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的首要因素是网上信息过杂,干扰信息较多,缺乏快捷便利的途径查找到所需信息,不能实现高效的网上学习。
4.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度
对“中国梦”的实现态度较为乐观的学生占65.5%,84%的被调查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但不能完全说出。在网络上是否参与政治问题评论这一问题中,经常参与的人数只占2.8%。大多数学生政治观念不强,对政治问题关注度低,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并没有完全达到,仍有很大提高空间。
5.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
认为应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占97%,79.8%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前景趋于有利,68.8%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
课余时间愿意和思想政治课教师或者辅导员进行网上交流的学生占总数的70%,说明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具有可行性。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喜欢的方式主要是网络互动和社会实践。学生平时浏览较多的微信公众号中缺乏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权威微信平台。
四、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建设和优化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属于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信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可以及时纠正错误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的思想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教师上传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微信、微博都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有益工具,辅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微信是网络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根据腾讯公司201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微信用户平均年龄为26岁,86.2%的用户年龄为18~36岁,大学生是使用微信的重要群体。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与教学进程相配套的学习资料;点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组织网络讨论,克服学生当面讨论的障碍,使更多的学生加入话题讨论,透过现象分析事件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媒体时代快节奏下应运而生的是“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人们利用零碎时间获取信息,片段式的知识成为传播效率最高的信息。信息“碎片化”容易使学生对事物认识片面,所了解的往往是一知半解,更容易导致对待问题片面化、走极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结合社会热点以零碎知识点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接地气”。同时要弥补信息传播“碎片化”的不足,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学习,辩证而全面地认识所学内容,改变追求娱乐化信息的错误取向。传播形式上主要采用动画、漫画、歌曲制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感染力。
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能接触到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授课方式,提高授课效果。教师需要及时更新网络平台的教育资源,在学生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提供全程引导,让学生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获取有用信息的效率。
建设网络课堂,推出网上公开课,学生可以远程参与课程直播,实现实时互动;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选修课,学生灵活选择选修课程并积累额外学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成熟后,需要整合网络资源,开发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和手机APP供学生下载使用,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比如从心理测评、党课团课培训、就业咨询等内容入手,让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更为全面的作用。
2.线上线下活动形成联动效应
发挥线上宣传作用,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比如以生活中的法律为主题的微电影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等。学校多设计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文体艺术类活动,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可利用网络平台形成线上与线下良性互动。实现网上宣传、网上报名、网上观测、网上反馈,将实践活动与网络互动紧密结合,让网络起到引导学生走向现实的良好促进作用而不是阻碍作用。通过线下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为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挥、自我价值的体现提供平台。
3.建设一支优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严苛的要求,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素养,还需要拓展工作视野,转变工作思路,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网络技术的学习;与学生开展长期稳定的网络互动。教师要关注网络社会热点,更新网络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时效性。
网络平台的日常运营和维护需要专门的教师负责工作,需要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培养优秀的学生参与平台运作,从学生视角出发,在宣传内容方面融入更多学生想了解的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知识接受层次、注意力吸引特点等,才能真正获得学生关注。为了维护网络平台的良性运作,学校要加强管理监督,实施学生用户注册实名制、非法关键词过滤,同时要有人工审核功能、不良信息举报功能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成为网络时代的缺席者,我们要积极地加入到网络阵地中传播科学思想,引导社会舆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启发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带给学生更多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德福.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