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2016-08-10商立媛
商立媛
摘 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尊重大学生本源主体性、主观能动性、个体差异性和心理波动性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必要性
1.应对大学生价值观新变化的需要
社会转型带来经济上的垂直分化,也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社会之中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面对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新的特点。
2.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挑战的需要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行、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的主导力量。但就当下而言,高校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忽视了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以至于在价值塑造环节存在短板。
3.消除社会大环境消极影响的需要
就外部环境而言,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敌对势力也加紧对我国青年一代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着力宣扬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企图摧毁和颠倒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就内部环境来说,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泛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监管体系的缺位,网上大量的不良信息、反动言论层出不穷,这些现象抵消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效果。为此,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明辨真假,断定是非。
二、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
1.注重本源主体性,建构教化认同机制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首要条件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因此,必须要在坚持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教化认同机制,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形象化、具体化、日常化。
2.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实践体验机制
影响观念的形成有认知和情感双重因素,前者表现为“能不能”,受制于主体的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程度;后者表现为“愿不愿”,取决于主体对价值内容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后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难点,因为个人只有首先从情感上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和判断这一事物,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转化成现实行动。情感体验必须在实践性教学中产生,要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因人、因时、因势创设实践性教学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涵,探索实践教学途径,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导向功能、认同功能、发展功能、强化功能和内化功能,促使大学生“知行合一”。
3.尊重个体差异性,建构多元培育机制
当今社会各阶层在利益追求、思维方式上逐渐趋于分化,各种思潮冲突交融,受这种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心理特征、人际交往等也朝着多维方向发展,呈现出个体差异化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新形势,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从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和不同个性着手,依据目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程度和发展前景,采用多元化的教育策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4.稳定心理波动性,建立行为固化机制
价值观的内化是持续性和反复性的统一。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体意识,自觉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并自觉遵循之后,就需要固化机制将这一道德行为加以巩固和发展。人的价值观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经过反复实践和表达,并得到积极正面的评价与强化,最后才能真正表现为自己的习惯与信念。
参考文献:
[1]张远新,何 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 (10):8-11.
[2](苏联)列 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