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互动模式视角下的幼小课程衔接
2016-08-10陈薇
陈薇
【摘 要】河滨街发展互动模式以互动为特色,注重儿童在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中认知、情绪、社会、人格的发展。幼小课程衔接中有课程目标突击衔接、课程内容狭隘衔接、课程评价片面衔接等问题。在河滨街教育模式指导下,关注儿童认知、情绪、社会、人格的发展,重视这一理论对幼小课程衔接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启示,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河滨街发展互动模式;课程衔接;幼儿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1-0115-02
河滨街教育模式又名为“河滨街发展互动模式”,它注重儿童在环境互动里认知、情绪、社会、人格的发展,其相关教育理论和指导原则对我国当前幼小课程衔接有重要启示。
一、河滨街教育模式
1. 河滨街发展互动模式内涵
河滨街发展互动模式源于1920年,受到皮亚杰、约翰·杜威、埃里克·埃里克森等人的教育理论的影响,强调儿童自我实力的发展,通过有效互动,促进儿童认知、情绪、动机等发展。其中的“发展”是儿童对自己成长和世界变化的了解及反应,它是每日生活经验持续积累的结果。“互动”是儿童与环境互动,产生认知与情绪间互动的发展。
2. 河滨街教育模式特点
(1)发展互动中儿童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儿童是主动建构知识的个体。幼儿园期间,幼儿已建立与同伴、师生以及与环境关系的知识经验体系,一方面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另一方面,新的环境、同伴和教师与幼儿以往的知识经验不同,需要幼儿做一定的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河滨街教育模式的启示是,要帮助和引导儿童主动建立与新的同伴、师生之间的关系,家长及时了解儿童在校的情况,主动询问并与教师沟通,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应对儿童不同情况予以解决等。
(2)儿童的发展是质的转变。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年龄的增加或知识的增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儿童的发展也不是固定在发展线上的某一点,而是在一个可能的范围之内进行变化。因此,随着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与外界互动的需求日益强烈,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儿童发展是质的转变这个特点,但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引导的过程中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任其发展。
(3)儿童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儿童的兴趣、需求和特长与个性不同,教师在课程设置、与儿童互动时,必须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需要,采取多元教育方式。河滨街教育模式表明,儿童在幼儿园至小学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速度不一样,接受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能力也不尽相同,对每个儿童应给予不同的关爱和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做到因人而异,让他们在自己的环境中安心地、无担忧地自由成长。
(4)身体、社会、情绪、认知、语言等整体发展。儿童的身体、社会、情绪、认知、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并相互影响。因此,教师应照顾到儿童的整体发展,指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融会贯通,使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最佳的发展。在课程的安排上给予儿童一定的坡度缓解,课程衔接中的目标、教材、计划等都要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匹配。
二、当前我国幼小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突击衔接
幼小课程衔接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揠苗助长、越俎代庖”,凸显出忽视儿童发展水平的问题,其中典型的表现为过分强调幼儿拼音识字和算术。例如,幼儿园期间学过拼音识字的儿童,进入小学后重复学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起先会很轻松。但重复已学过的知识会降低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反之落后于原来没有学过拼音识字的儿童。
2. 课程内容狭隘衔接
幼小课程衔接内容重复过多,片面关注“主流”课程内容的衔接,忽视从儿童的角度考虑课程内容衔接的问题。第一,幼儿园时期所学拼音识字、算术、英语等教育课程内容与小学阶段学习知识有过多的重复;第二,教师常常把幼小课程内容衔接局限于语言、数学等主流课程衔接,对生活课程等衔接重视程度不够;第三,课程内容指向的主体应是儿童自己,儿童在幼小衔接中获得教育体验才是成功的关键。
3. 课程评价片面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一般都能够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化,但实际评价过程中存在差别。一方面,幼儿园和小学评价的内容有所不同,较之以前仅重视幼儿知识、智力方面的发展,现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始关注儿童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但是,仍有个别教师和家长,在评价中更为重视儿童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和小学评价的主体有所不同,幼儿园期间较为关注幼儿自评和他评,也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评价之中,而小学期间却忽视了这一点。
三、河滨街教育模式对我国当前幼小课程衔接的启示
1. 课程目标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河滨街教育模式认为,儿童身体、社会、情绪、认知、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并相互影响。课程旨在通过统整方式满足儿童发展的所有学习领域,包括认知、情绪、社会、语言等需要,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但是,儿童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儿童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所谓的发展不是持续上升,而且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期间偶有停滞甚至倒退,它不是固定在发展线上的某一点,而是在一个可能的范围之内变化。因此,一方面,为满足儿童身体、社会、情绪和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小课程衔接中幼儿的课程目标要循序渐进。以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经验作为成长的基础,根据幼儿的认知、情绪、社会、语言发展水平,逐步实现课程目标的衔接,让幼儿逐渐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另一方面,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考虑到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顾及儿童发展的不均衡性,教师在充分了解儿童现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应根据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程度制订恰当的教育目标,引领他们不断成长。
2. 课程内容源于经验,乐于生活
河滨街模式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来自于幼儿自己与他人或事物互动中的经验。幼小课程衔接的过程中,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举足轻重,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从生活中积累,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儿童从生活中主动发现和探索周围的世界,建构自己的经验知识体系。同时,课程内容源于儿童的实际生活之中,若进入小学后仍一味地灌输知识,不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只能使幼儿对学习感到厌烦,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幼小课程衔接中,应尽量选择与儿童生活相关又不失生活乐趣的课程内容,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儿童主动、快乐地学习,从而获得不断发展。
3. 课程评价方法多元化
河滨街模式认为,发展是质的改变,它不是固定在发展线上的某一点,而是在一个可能的范围内进行变化,既包括了稳定性,也有不稳定性。发展互动应该被视为一个需要长期观察的焦点和过程,幼小课程衔接中,课程评价方式不应由一次性的决定而评估,应该使用多种策略。在儿童成长期间,教师需收集各种资料,包括儿童作品、教师评语、儿童行为观察记录,从而建立儿童个人档案式的评价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和进一步的分析,在对儿童进行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因此,幼小课程衔接中,课程评价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片面的,需要对儿童在主动建构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地关注,进行多元化评价。课程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应该包含儿童对课程的评价,同时也不能忽视家长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课程评价不单单只是儿童获得知识的多少,更有社会、情绪和语言全方面发展总评价的指标等,如此才能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41-42.
[2] 杨晓萍,伍叶琴.教育的张力:基于幼小课程衔接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07,(7):21.
[3] 李子建,杨晓萍,柴赛飞,颜明仁.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4,(23):32.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