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观察
2016-08-10向东东张建军王燮荣乔晋琳李多默
孙 军,向东东,张建军,王燮荣,丁 宇,乔晋琳,李多默,张 静
(1. 海军总医院,北京 100048;2.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观察
孙军1,向东东1,张建军1,王燮荣1,丁宇1,乔晋琳1,李多默2,张静2
(1. 海军总医院,北京 100048;2.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围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体质量、BMI、腰围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显著,是适合临床推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针刀;手法;针刺疗法;单纯性肥胖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和美的要求日趋强烈,肥胖问题已经受到更多的关注。据调查,在35~65岁的欧洲人群中,15%的男性和22%的女性为超重或肥胖,2014年12月18日欧盟甚至裁定肥胖可以算作残疾。据2004年卫生部公布的第4次全国营养健康调查显示:全国超重人数、肥胖患者分别达到2亿和7 000万人之多[1]。在众多治疗和控制肥胖的方法中,针刀配合手法减肥以其耗时短,见效快的独特疗效,逐渐被广大肥胖患者所接受。笔者2012年5月—2014年11月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发布的《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2]拟定:①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BMI≥25 kg/m2定义为肥胖;②女性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0]×0.85,男性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0]×0.9,实测体质量大于标准体质量1.2倍以上可定为肥胖;③腰围:髂前上棘与第12肋骨下缘连线中点与脐水平的周径定义为腰围,女性≥80 cm、男性≥85 cm可定为肥胖。纳入标准:①符合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及间脑、垂体、胰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所致的继发性肥胖和水钠潴留性肥胖病;③正在受过其他减肥方法治疗者;④不能遵守治疗计划或坚持治疗者。采用随机法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7例,女23例;年龄(32.67±12.52)岁;18~40岁20例,40~60岁10例;病程(34.38±10.47)个月(5个月~17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5例,女25例;年龄(34.51±10.22 )岁;18~40岁17例,40~60岁13例;病程(35.31±9.85)个月(6个月~1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
1.2.1.1针刀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梁门(双)、太乙(双)、天枢(双)、大巨(双)、大横(双)、带脉(双)。操作:患者取仰卧屈膝位,充分暴露腹部皮肤。采用针刀专用定点笔定点后碘伏消毒3遍,消毒范围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外至腋后线。术者戴无菌口罩、帽子和手套,先用左手拿捏腹部,感知脂肪层厚薄,然后左手拿无菌纱布,右手持0.8 mm×50 mm的一次性汉章牌针刀垂直皮肤快速刺入皮下,到达脂肪层后使针刀柄倾斜与皮肤呈30°角扇形推切3~5下出刀。如针眼出现渗血,可用无菌纱布挤出,然后按压针孔1 min。
1.2.1.2手法推腹法:将左手掌叠加于右手掌上,用掌推法以脐部为中心做环形运推揉摩的操作3 min,以腹部发热为宜。操作时应沉肩、垂肘,发力沉稳着实、绵绵不绝,速度适中,带动皮下脂肪组织一起运动。拿腹法:以拿法将腹部肥肉提起,连续快速抖动,操作1 min,力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拍腹法:左右手交替,以空心掌拍打腹部,频率保持在200次/min。至局部发红微热为度。结束治疗后嘱患者保持腹部皮肤干爽,2 d内不得沾水。少数患者治疗后皮肤出现小块青瘀斑,1周内可自然消褪。严格按无菌手术过程操作,避免出现感染。上述治疗每5 d 1次,6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评价效果。
1.2.2对照组针刺取穴:与治疗组相同,每次取16个穴位。操作:针刺部位常规消毒,采用0.25×40 mm华佗牌一次性毫针直刺后行提插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隔天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评价效果。
1.3观察指标
1.3.1肥胖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体质量、腰围等指标,并计算BMI。每次均由同一医师在同一条件(时间、衣着、测量工具)下测量并记录。
1.3.2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症学术会议制定的“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评定标准拟定[3]。临床痊愈:体质量达到标准体质量或BMI≤23 kg/m2;显效:体质量下降>5 kg,BMI下降≥4 kg/m2;有效:体质量下降3~5 kg,BMI下降≥2 kg/m2;无效:体质量下降<3 kg,BMI下降≤2 kg/m2。痊愈加显效之和为愈显,痊愈、显效加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及腰围数值比较2组治疗前体质量、BMI及腰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1。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及腰围数值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下丘脑是调节食欲中枢的所在,其中腹内侧核是饱觉中枢,兴奋时拒食,腹外侧核是摄食中枢,兴奋时进食,肥胖病患者主要是由于摄食中枢异常兴奋,饮食摄入过量引起[4]。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饮食不节及七情内伤等有关。其病机多责之于肺、肝、脾、肾,病理基础以痰、热、瘀为主。因此,肥胖病的发生是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失调共同作用的结果。
既往的研究总结发现:腹部是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气和诸脉阴经之气聚集之所,体内痰、湿、热、瘀等邪瘀积于此而成肥胖。故治疗单纯性肥胖以腹部腧穴为主,选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腧穴[5];其中中脘为脾胃之气集散之所,长于升清降浊、健脾理胃,能够抑制食欲,调理胃肠蠕动;天枢、大横、下脘能够调理肠腑,理气通便;气海、关元为大小肠气血聚集之处,有补益元气、疏通三焦气机的作用。诸穴合用可起到疏通局部经脉、调理脾胃和任脉三大作用,促使经络气血畅通、健运脾胃而痰消湿利,达到人体冲任调和、阴平阳秘的临床效果。现代研究也表明,对腹部的有效刺激能够很好地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胃肠道功能、糖类及脂肪代谢。
现代研究认为针刺腹部穴位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有很好的临床效果[6-7],可抑制患者亢进的食欲[8],双向调节能量的摄入和消耗,加速脂肪组织的动员及分解,最终实现其减肥目的。但是针刺减肥并不能减少脂肪细胞数目,还存在刺激量小,治疗周期长,疗效难巩固,容易反弹的缺点。
针刀疗法是在古代中医九针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西医外科手术刀的优点发明的,能够弥补针刺疗法的不足。针刀对腹部穴位的刺激强大和持久,可达常规针刺疗法刺激量的30倍,显著增强下丘脑调节食欲中枢的表达[9],抑制摄食中枢的兴奋性,提高饱食中枢的电活动频率,从而抑制食欲,避免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针刀直接对脂肪组织的推切、摆动,能够破坏脂肪细胞的完整性,使膨大的脂肪细胞坏死而液化吸收,从而减少脂肪细胞数目,最终使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消失[10]。在腹部施行推拿治疗,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腹肌的收缩,加速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及脂肪组织的分解,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雌激素的分泌,改善组织弹性,从而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则腰围减少,BMI下降[11]。两法合用能够进一步破坏腹部的脂肪组织,加速脂肪细胞液化吸收,调节机体脏腑功能,既相互协助又可达到明显而持久的减肥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在改善患者体质量、BMI、腰围方面均有明显效果,但治疗组效果更显著。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体质量、BMI和腰围指标。具有治疗时间短、安全系数高、临床疗效好的特点,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减肥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技部. 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J]. 中国保健营养,2004,13(11):8-11
[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 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9):711-717
[3]危北海,贾葆鹏. 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319
[4]李珂,张林,胡茂清.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中枢响应机制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3):168-170
[5]孙健,谢长才,朋源凤,等. 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改善腹型肥胖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12,44(12):90-92
[6]Gugel F,Bahar B,Demirtas C,et al.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leptin,ghrelin,insulin and cholecystokinin in obese women: a randomised,sham-controlled preliminary trial[J]. Acupunct Med,2012,30(3):203-207
[7]刘敏,陆亚康,戴利成,等. 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3):169-170
[8]Wang F,Tian DR,Han JS. Electro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J]. Neurochem Res,2008,33(10):2023-2027
[9]赵强,冯伟.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的临床研究[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2):95-97
[10] 段慧,左小红,张琦婕. 针刀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10,30(S1):1-4
[11] 刘长信,王永学,刘红艳,等. 推拿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6):2867-2869
[通信作者]乔晋琳,E-mail:jinlin195@163.com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21.028
[中图分类号]R1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21-2356-03
[收稿日期]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