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养血通络法联合耳后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

2016-08-10成福香赵崎慧王冠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1期

成福香,赵崎慧,王冠宇

(1.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2. 河北省唐山市眼科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益肾养血通络法联合耳后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

成福香1,赵崎慧1,王冠宇2

(1.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2. 河北省唐山市眼科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益肾养血通络法联合耳后注射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耳后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 d 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开窍汤,1剂/d,分早晚2次服用。2组均以连续治疗8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腰膝酸软、心悸气短证候无明显改善(P均>0.05),而治疗组各项中医症候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均<0.05);2组治疗后分级量化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养血通络法联合耳后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可有效改善耳鸣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性耳鸣;益肾养血通络法;活血开窍汤;耳后注射

神经性耳鸣为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机体外界并没有相应声音而产生异常声音感觉,且并无器质性病变。神经性耳鸣常为早期听力损伤的征兆,多伴有耳聋或有耳聋倾向。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化、环境噪声的增加及人口老龄化,神经性耳鸣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神经性耳鸣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也可引起耳鸣[1]。祖国医学在治疗神经性耳鸣方面有巨大优势,可通过辨证施治调整机体脏腑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性耳鸣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承德市中医院2012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均符合《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耳郭、外耳道、咽鼓管、鼓膜及纯音测听等常规耳科检查确诊;以耳鸣为主要特征,且属于单音调者;病程≥1个月;年龄18~65周岁;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因素如外伤、梅尼埃病、桥小脑角肿瘤、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内耳动脉栓塞、糖尿病、血液病等引起的耳鸣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严重心血管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中耳及外耳疾患引起耳鸣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3例,女37例;年龄23~64(48.5±7.5)岁;单侧耳鸣43例,双侧耳鸣17例;听力障碍分级正常38例,轻度15例,中度7例;病程1~18(5.3±1.4)个月。对照组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21~62(47.9±6.9)岁;单侧耳鸣45例,双侧耳鸣15例;听力障碍分级正常34例,轻度18例,中度8例;病程2~15(5.1±1.2)个月。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听力程度等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药物耳后注射,使用药物为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H13022313,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 mL+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瓶,批准文号H20130301,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生产)40 mg。患者取坐姿,暴露整个耳郭,常规消毒耳后沟皮肤。医生将患者患侧耳郭轻轻牵拉至平展,于耳后沟中间部位选择进针点,平行对齐耳垂部位皮下缓慢注射,拔针后棉签按压直至出血停止。治疗完毕后观察20 min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情况。每2 d 1次,连续治疗8 d。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开窍汤治疗,基础方:熟地30 g、当归15 g、地龙10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王不留行6 g、路路通10 g、炒白芍10 g、女贞子15 g、川芎6 g、枳壳6 g、石菖蒲10 g、炙甘草6 g。加减法:淤血阻络较甚者加炮山甲、土元、没药;兼痰,体胖、舌胖淡苔滑者加浙贝母、海藻、昆布;潮热盗汗者加地骨皮、知母、龟板;伴头晕目眩者加龙骨、牡蛎、珍珠母;兼形寒肢冷、面色光白白者加肉桂、制附子;兼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饮食较差者加党参、炒白术、黄芪。上述药物水煎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连续治疗8 d。

1.3观察指标①观察治疗前后相关中医症候(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酸膝软、心悸气短),按照病情程度不同分别记为0分(无症状)、2分(症状轻或偶尔出现)、4分(症状重而间断出现)、6分(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重,反之则越轻。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耳鸣分级量化评分情况,依据《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4]将耳鸣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Ⅰ级(1~6分)、Ⅱ级(7~10分)、Ⅲ级(11~14分)、Ⅳ级(15~18分)、Ⅴ级(19~21分)共计5个等级,得分越高表明病情越重,反之则越轻。

1.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基本治愈:耳鸣消失,语言频率或单一高频听力恢复正常或达到病前水平;显效:耳鸣基本消失,语言频率或单一高频提高25 dB以上,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有效:耳鸣改善,语言频率或单一高频提高15 dB以上;无效:耳鸣、耳聋基本无改善,上述测试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低于10 dB。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11.523,P=0.027。

2.2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腰膝酸软、心悸气短症候并无明显改善(P均>0.05),而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耳鸣分级及量化评分治疗前2组分级量化评分及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分级量化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耳鸣分级及量化评分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性耳鸣的主要原因是听神经纤维及各级中枢神经元自发放电节律失常,高级听觉中枢错误地将听觉通路的这种异常神经活动感知为声音,诸多疾病或因素均可引起耳鸣,如外耳病变、中耳病变、内耳感受器或听神经病变、听觉中枢病变及全身性疾病等[5]。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耳后注射可起到改善和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机制如下: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为合成体质激素,具有强力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和抗过敏作用。作用于耳部神经可减少发炎部位免疫作用细胞数目,减少血管扩张,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免疫细胞吞噬作用,减少前列腺素及相关炎性物质生成[6]。②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为酰胺类局麻药,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可改善内耳的微循环而使耳鸣症状缓解或消失[7]。③耳后注射可减轻静脉滴注药物带来的血管直接损伤和整体性毒副反应,可直接作用于耳后浅动静脉,使药物经过神经末梢吸收而发挥调节蜗神经和听神经功能,减轻耳内血管痉挛,调节内耳血管相关活性物质水平,改善耳神经局部血供,从而达到提高听力、减轻耳鸣的效果[8]。

神经性耳鸣属于中医学“耳鸣”“耳聋”范畴,肾精亏损为导致耳鸣耳聋的重要原因。如《灵枢·海论》中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若先天禀赋不足,肾中阴精素亏,或劳伤耗损肾精,生髓不足,导致髓海空虚,耳失充润,则可发生耳鸣甚至耳聋。同时,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脾胃受损,或思虑过度,心脾两亏,则可聚湿生痰,日久痰瘀化火、痰火郁于清窍,可导致耳鸣。现代中医学家则认为本病发病的直接病机则为各种原因导致耳部气血瘀滞、耳脉闭塞、耳窍失养而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甚至耳聋[9-10]。可见,耳鸣耳聋的主要病机为肾虚精亏为本、痰浊瘀阻为标,临床治疗当以益肾填精、开窍通络为基本大法。自拟“活血开窍汤”即是在该治则基础上拟定而成,方中熟地、山萸肉、山药、女贞子益肾填精,当归、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地龙、王不留行、路路通通络化瘀,枳壳行气通窍,石菖蒲开窍化痰,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肾填精、开窍通络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方药中熟地、山萸肉等补肾类药物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协调内分泌系统等多重作用;当归、川芎、地龙等均具有抗凝、抗血栓、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石菖蒲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组织局部灌注及改善脑缺氧等作用;路路通、王不留行具有扩张内耳血管、调节局部血循环、恢复内耳毛细胞功能等作用[11]。因此,具有补肾养血通络为主要作用的中药组成方剂可发挥良好的促免疫调节、抗炎、改善血流变及局部血循环等作用,对神经性耳鸣有明显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伴随症状(头晕目眩、腰酸膝软、心悸气短等)均有明显改善,且耳鸣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分级量化评分均值也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神经性耳鸣具有明显优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文静,陈敏.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2):11-13

[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9-44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耳鼻喉口腔科专业标准审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耳鸣严重程度评估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S]. 世界中医药,2008,32(2):320-325

[5]邹春花,毕言萍,亓秀英,等. 针药合用对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15(5):581-583

[6]徐成,张立岩. 间断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9):702-703

[7]赵得雄,闫素芹,魏顺英. 地西泮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及米索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882-1883

[8]吴思恩,李清明,黄素红. 耳后注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2015,29(10):928-930

[9]李文志. 浅谈耳鸣、耳聋的中医辨析与中药治则[J]. 中国实用医药,2015,23(11):265-267

[10] 陈丽华,薛春红,贾德蓉. 从脾虚论治耳鸣的理论依据与诊治进展[J]. 黑龙江中医药,2014,13(7):231-233

[11] 姜岳波,黄彬,郑志新. 耳鸣耳聋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 针灸临床杂志,2013,12(11):65-67

[基金项目]2015年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57076)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21.033

[中图分类号]R76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21-2368-03

[收稿日期]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