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预防放射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2016-08-10刘春秋李国欢王志武杨俊泉
刘春秋,李国欢,王志武,吴 琼,杨俊泉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血府逐瘀汤加减预防放射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刘春秋,李国欢,王志武,吴琼,杨俊泉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预防放疗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放疗后给予口服活血化瘀中药,对照组单纯放疗,2组均以治疗结束后6个月为研究终止时间,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肺弥散功能测定,观察放射性肺纤维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卡氏评分。结果观察组肺纤维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弥散功能及卡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血化瘀法能有效干预肺纤维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肺癌;活血化瘀法;肺纤维化
放射性肺纤维化属于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多发生于放疗后6个月[1],部分病例起病隐匿,一旦发生很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生存期。目前现有治疗手段很难治愈该病,早期预防是重要干预措施。本研究秉承中医“治未病”理念,基于久病入络理论,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早期干预,以其预防肺纤维化的发生或延缓进展,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100例肺癌患者均为我院肿瘤科自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患者,符合实体瘤诊断标准。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诊断标准采用2011年3月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协会提出诊断标准[2],行肺部HRCT扫描表现为典型的IPF,双侧肺部病灶主要表现为分布在胸膜下及基底部的网格状阴影、蜂窝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肺结构扭曲及毛玻璃影。均为不能手术的肺癌Ⅱ、Ⅲ期预行放疗患者。入选条件:①原发灶为肺,组织学检查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无恶性疾病或其他部位的第二原发肿瘤的临床证据。②Karnofsky体能状态评分≥60分,白血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在正常范围内。③未接受过放疗。④无放疗禁忌证。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0~69岁;腺癌26例,鳞癌24例;TNM Ⅱ期20例,Ⅲ期30例。观察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40~69岁;腺癌22例,鳞癌28例;TNM Ⅱ期25例,Ⅲ期2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单纯放射治疗:采用6 MV直线加速器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 Gy/次,5次/周,总量<60 Gy。 适形放疗在化疗结束后1 h内进行。放疗方法:患者平卧,双手抱头,热缩体膜固定,做体表定位标记点。西门子螺旋CT下平静呼吸后平扫加增强,扫描层厚5 mm,传输至医科达TPS工作站。一般设1~2个肉眼可见靶区(GTV),GTV为CT确定的原发病灶和淋巴结;临床靶区(CTV)为GTV外放5~10 mm和受累淋巴引流区,不做淋巴引流区的预防性照射;计划靶区(PTV)为CTV外放5 mm,采用3~6个共面固定野。经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95%以上的等剂量线包绕靶区,V20<30%。放疗剂量至50 Gy后再行定位,重新确定和勾画靶区,制订治疗计划,缩野照射完成治疗至60 Gy左右。观察组在放疗中给予中药,放疗计划及方法同对照组,放疗后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6个月。中药组方:桃仁10 g、红花9 g、当归9 g、牛膝9 g、川芎5 g、桔梗5 g、赤芍6 g、枳壳6 g、甘草6 g、柴胡3 g,上药冷水浸泡30 min后,水煎2次,共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1剂/d,放疗结束后服用。
1.3观察指标放疗结束后6个月后行肺部HRCT扫描,肺功能测定,Karnofsky评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纤维化发生情况治疗后观察组发生肺纤维化5例(10%),对照组发生肺纤维化20例(40%),2组肺纤维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肺弥散功能变化情况2组治疗前肺弥散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弥散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2组治疗前后肺弥散功能比较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021.36±4.0219.06±3.08①②观察组5021.29±4.1322.01±2.10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观察组比较,P<0.05。
2.3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2组治疗前Karnofsky评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arnofsky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评分降低者明显增多(P<0.05),且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情况比较 例
3讨论
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慢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类疾病,发生肺纤维化的主要因素有接触有害物质、放射、吸烟、肺部疾病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主要为干咳,气短,喘息、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病情得不到控制甚至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放射性肺纤维化是放射野区渗出性炎症起病,肺成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大量胶原沉积,肺泡塌陷及肺纤维化,是放疗毒副反应之一,属于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多发生于放疗后6个月。放射治疗为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的直接因素。但放射治疗是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可使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解决急症如因肺部肿块阻塞气管引起的呼吸困难等,在肿瘤的治疗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很高。西医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及细胞毒药物的联用或单用,但不能有效改善生存质量,减轻肺纤维化,甚至可能会加重肺纤维化,带来新的后遗症。目前关于肺纤维化的分子生物研究发现与肺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IL)、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γ-干扰素(IFN-γ)等[3]。化纤汤可通过补气和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肺组织中TGF的表达,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肺纤维化的功效[4]。而红花黄色素亦具有抗纤维化功效,可以用于阻抑肺纤维化的治疗[5]。
中医学认为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高凝状态为血栓前状态,为血瘀证,因此活血化瘀法已普遍应用于抗肿瘤治疗中[6-7];中医对肺纤维化的理解也为“瘀血阻络”,认为瘀血是形成肺纤维化的主要因素[8-9]。肺纤维化属“肺痿”“喘证”“肺痹”“咳嗽”“肺胀”等范畴。放射治疗为肺癌患者发生肺纤维化的致病因素,为热毒邪,热毒损伤肺络[10],“络脉为血络、血脉”,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运转和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气血津液受损,运行不畅,日久化瘀;热毒邪损伤机体津液,煎灼津液,津亏则气耗,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成瘀。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功效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中药物气血同治,升降相因,具有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阴的特点,其疗效确切,为活血化瘀法的基本方,广泛用于由瘀血阻滞所致的各种病症。实验研究证实,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流量的效应;并能显著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的形成;还具有抗肿瘤作用[11-12]。黄霞等[13]研究表明可阻止肺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方中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作用[14],还有抗炎作用[15],可改善机体异常的免疫状态,调节免疫系统的失衡,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16]。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红花黄色素具有抗纤维化功效[5]。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当归的挥发油部分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17],可延缓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的发生发展[18],对小鼠转移瘤EC、Hep、S180、Lewis、B16等瘤株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19]。
本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可预防肺纤维化,缩小病变范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对采用胸部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可降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使患者受益,甚至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吴开良. 放射性肺损伤[J]. 实用癌症杂志,2001,16:110-112
[2]Raghu G,Collard HR,Egan JJ,et al. An Official ATS/ERS/JRS/ALAT statement: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183(6):788-824
[3]李戎,李翠霞,李文军,等. 化纤方对肺纤维化大鼠之肺系数及肺组织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3):49-51
[4]王少杰,白文,王春玲,等. 化纤汤治疗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347-351
[5]Wang L,Jin M,Zang BX,et al. Inhibitory effect of Safflor Yellow on pulmonary fibrosis[J]. Biol Pharm Bull,2011,34(4):511-516
[6]贾英杰. 解毒祛瘀法对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04,21(6):467-469
[7]王笑民. 益气活血法对癌症血瘀证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5):2
[8]谭晓丽,王真. 从瘀论治间质性肺疾病[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1007-1008
[9]王立娟,贾新华,张心月. 肺纤维化从瘀论治探析[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4):200-202
[10] 王步青,蒋勤梅. 肺络理论与肺纤维化关系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1(15):93-94
[11] 吴剑宏,陈幸谊. 血府逐瘀汤方剂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3,35(5):1054-1056
[12] 李延,马中龙,田伟,等. 加味血府逐瘀汤对H22移植性肿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5):405-408
[13] 黄霞,刘惠霞,孙为. 不同治则对肺间质纤维化大鼠氧自由基损伤的干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6):188-191
[14] 许惠玉,运晨霞,王雅贤. 桃仁总蛋白对荷瘤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5):485-487
[15] 文川,徐浩,黄启福,等. 活血中药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45
[16] 赵永见,牛凯,唐德志,等. 桃仁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4):888-889
[17] 钟小明,陈旭东,余鸿. 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7,15(1):44-46
[18] 刘新年. 当归注射液辨治对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3):351-352
[19] 张焕,王一涛,严灿,等. 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比较[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293-294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21.025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21-2349-03
[收稿日期]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