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汉语常用名词的省字用例

2016-08-10叶爱国

吐鲁番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整理者古汉语文书

叶爱国



古汉语常用名词的省字用例

叶爱国

摘要在传世典籍《史记》《汉书》中早就存在着名词的省字用例。在出土文献中的写本、碑刻等原始资料中,也常有名词的省字用法。由于传世典籍大多皆经后人整理,已失原貌,发现此类用例较少。出土文献中时间、地名、物名、官名中一般承上文而省略一字,并非原文献有所脱漏;称谓中并列称呼因省字而容易造成连读的误解,导致对文献信息解读的不准确;人名中多出现双名单称的现象,导致将同一人误判为不同的人。

关键词敦煌汉简敦煌遗书吐鲁番出土文献碑刻砖志

《史记》卷一〇一《晁错传》:“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先即先生。”(《史记》2745页)《汉书》卷六十七《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颜师古注:“先犹言先生也。一曰:先谓在秦时。”(《汉书》2918页)《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司马贞《索隐》:“云‘生’者,自汉已来儒者皆号‘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史记》3118页)《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二年“秋八月,汉王如荥阳,谓郦食其曰:‘缓颊往说魏王豹,能下之,以魏地万户封生。’”颜师古注:“生犹言先生。他皆类此。”(《汉书》39页)据此,知“先生”一词可以省作“先”、“生”,省前字与省后字似乎没有区别,但《汉书》偏多于省前字,如卷四十三《叔孙通传》、卷四十八《贾谊传》、卷七十二《贡禹传》(《汉书》2124页、2129页、2223页、3074页)皆用“生”不用“先”。综合《史》《汉》用例,可证颜师古“一曰先谓在秦时”之说不合文意,“先”只能是“先生”之省字用法。

循此思路,笔者在写本、碑刻等原始资料中爬罗,发现了不少常用名词的省字用法(由于传世典籍大多皆经后人整理,已失原貌,很少能发现此类用例),现按时间、地名、物名、称谓、人名、官名等条列如下,庶几对研读出土文献有所助益。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尚祈方家指正。

时间

万岁通天(天)《唐神龙二年(706)七月西州史某牒长安三年(703)七至十二月军粮破除见在事》:“前功曹马久天元年地子,徵吴忠。”(《文献》27~29页)

案:长安三年以前年号带“天”字者有“天授”、“天册万岁”、“万岁通天”,“天授”用武周新字,此未用,当排除;距“圣曆”最近者为“万岁通天”,姑依“圣曆”省作“曆”保留后字例定为“万岁通天”之省字用法(参下条)。

圣曆(曆)《唐神龙二年(706)七月西州史某牒长安三年(703)七至十二月军粮破除见在事》:“曆元年官人职田苜蓿地子,徵马成。”(《文献》27~29页)

案:长安三年以前年号带“曆”字者仅“圣曆”,知此处“曆”乃“圣曆”之省字用法。

景龙(景)《唐景龙三年(709)后西州勾所勾粮帐》:“景二年春季,徵苏仁……州仓景二年秋季剩给兵驴料。”(《文献》39页)

案:后文有“景龙二年冬季附纳”,知此“景”为“景龙”之省字用法。

案:“开”即“开元”之省字用法,法国汉学家马伯乐录作“右开元十年闰五月十日”,于“开”下加“元”字,意虽是而未作说明,不足为训。

天宝(天)阿斯塔那193号墓出土《唐天宝某载行馆器物帐》:“已上物,天四载支度使检……已上物,天八春夏覆,剩附。”整理者曰:“‘天’指天宝。”(《文书》【肆】240页)又,同墓所出《唐天宝某载文书事目历》:“天山军牒为仓曹康慎微天十考事。”(同上书241页)《唐天宝八载(749)罗通牒为检见在仓粮事》:“又检天八正月一日见在仓粮。”陈国灿曰:“本件‘天八’,即唐天宝八载。”(《斯坦因》312页)

案:陈国灿先生所说甚是,即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

至德(至)乌尔塘1号墓出土《唐至德二载(757)张公买阴宅地契》:“维至二载岁次景酉。”整理者曰:“至德二载为丁酉岁。唐讳‘丙’写作‘景’,此处‘丁’作‘景’,显误。”(《文书》【肆】601页)

案:至德二载丁酉岁,丙、酉不相配!当系阴阳先生以“丙丁火”同属南方而误“丁”为“丙”所致。“至”即“至德”之省字用法。

去年(去)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右请检上件人等,去何月日被虞候推问?入司復缘何事?作何处分?速报。”(《文书》【肆】292页)

案:“去”即“去年”之省字用法,后文屡言“去年某月某日”,不省,可证。

过去(过,去)敦煌卷子P.2849R3《受八戒法》:“敬礼过现未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转引自杨学勇文)河南安阳宝山大住圣窟石刻《略礼佛忏悔文》:“南无过现未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归命忏悔文。”(转引自杨学勇文)又:“去未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归依合掌礼。”(转引自杨学勇文)

案:“过去”省作“过”或“去”,与“先生”省作“先”或“生”如出一辙。

现在(现)例见上条,此从略。

未来(未)例见上条,此从略。

地名

案:编者将此处录作“张(掖)”,于《释粹》又录作“张掖”(《释粹》第51页),且均无说明,不妥。此处“张”下承上文省“掖”字,乃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

高昌(高)阿斯塔那1号墓出土《西凉建初十四年(418)韩渠妻随葬衣物疏》:“建初十四年八月廿九日,高昌郡高县都乡孝敬里民韩渠妻。”(《文书》【壹】5页)

整理者注:“‘高’下脱‘昌’字。此墓在阿斯塔那,属当时的高昌县境。”

案:此注不确。因上已有“高昌郡”,故此省一“昌”字,乃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非有脱漏。

整理者注:“‘蒲’下脱一‘昌’字。”

案:此注不确。下文多言“蒲昌”,知此省一“昌”字,乃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非有脱漏。

酒泉(酒)阿斯塔那42号墓出土《唐西州高昌县授田簿(九)》:“城东廿里酒辛渠。”(《文书》【叁】134页)

整理者注:“‘酒’下当脱一‘泉’字。”

案:此说不确。上下文皆作“酒泉”,唯此处无“泉”字,乃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非有脱漏。

物名

黄马(黄)阿斯塔那151号墓出土《高昌某年郡上马帐》:“冯明老留马,麹伯养黄,康师子白马。”(《文书》【贰】93页)

整理者注:‘黄’下疑脱一‘马’字。”

案:此说不确。上下文皆言“某马”,唯此处无“马”字,乃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非有脱漏。

蒲陶(陶,萄)阿斯塔那35号墓出土《唐永昌元年(689)西州高昌县籍坊勘地牒》:“一段二亩永业(陶),城西十里武城渠……一段二亩(陶),城西十里武城渠。”(《文书》【叁】494页)又《武周证圣元年(695)前官阴名子牒为官萄内作夫役频追不到事》:“四角陶……右件人从今月五日差充官陶内作,频追不到。”(同上书519页)又《武周圣历元年(698)前官史玄政牒为四角官萄已役未役人夫及车牛事》:“四角陶所。合陶内抽枝、覆盖、踏浆并收拾剪枝、埋柱等总料得夫玖拾陆人。”(同上书521页)

案:整理者于“四角陶”之“陶”旁注“萄”字;同墓所出《武周载初元年(690)西州高昌县宁和才等户手实(六)》:“一段二亩(蒲陶)。”(同上书508页)整理者于“蒲陶”旁注“葡萄”二字。其实“陶”即“蒲陶”之省字用法也。字又作“萄”,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唐书牍稿》:“后日令宜德送柒萄在罗外,常须破一人看守。”(《文书》【肆】337页)亦省“蒲”字也。

鸡鸣枕(鸡鸣)阿斯塔那15号墓出土《唐唐憧海随葬衣物疏》:“白练衫袴一具,鸡鸣一具。”(《文书》【贰】20页)阿斯塔那151号墓出土《高昌重光元年(620)汜法济随葬衣物疏》:“手把玉豚一双,鸡鸣一具。”(同上书85页)

整理者注:“‘鸣’下当脱一‘枕’字。”

案:此说不确。虽然大多数随葬衣物疏都作“鸡鸣枕”,此处无“枕”字,乃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唐显庆元年(656)宋武欢移文》亦有“石灰三斛,五穀具,鸡鸣一枚”之文(《文献》105页),皆可证。

案:此说不确。“灵”下省“柩”字,乃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

部田(部)阿斯塔那376号墓出土《唐欠田簿》:“高君达,廿二,三卫,户内欠常田三亩,部五亩。”(《文书》【叁】292页)阿斯塔那134号墓出土《唐麟德二年(665)牛定相辞为请勘不还地子事》:“县司:定相给得前件人口分部一亩,迳今五年有馀。”(《文书》【贰】216页)

整理者注:“部一亩:‘部’下当省一‘田’字。”

案:谓“部”下省一“田”字,其说甚是,即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然其于《唐欠田簿》下注:“部五亩:部下脱一‘田’字。”则又非是,联系到此注之“当省”,一个“当”字,透露出其对省字说尚未有明确的理据也。

称谓

曾祖(曾,增)《唐永隆二年(681)张相欢墓志》:“君讳,字相欢,西州高昌县人也。曾、祖俱伪明威将军。”(《砖志》570页)

案:此处曾、祖不可连读作“曾祖”,否则“俱”字无着,故知此“曾”为“曾祖”之省字用法。字又作“增”,《唐开元七年(719)张行伦墓志》:“其增,高昌伪朝授明威将军。祖,伪朝授通事教郎。”(《砖志》634页)

整理者注:“道智惠:‘道’下当脱‘人’字。”

案:此说不确。上文已两出“道人”,此处乃省字用法,承上文而省“人”字。

禅师(禅)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唐咸亨三年(672)新妇为阿公录在生功德疏》:“昨初十日,屈典坐张禅读半遍廿卷了。”(《文书》【叁】336页)

案:上文有仏生禅师、孟禅师,后文有孟禅师,此处无“师”字,乃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

沙弥(沙)阿斯塔那377号墓出土《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斛斗帐历》:“起五月一日至月竟,僧陆人,沙壹,食麦伍斛贰兜半。”(《文书》【壹】403页)

整理者注:“沙壹:应是‘沙弥壹人’,脱‘弥’‘人’二字。”

案:此说不确。本件上下文皆有“僧陆人,沙弥壹人”之语,且出现多次,此处“沙壹”乃“沙弥壹人”之省字用法。

整理者注:“‘作’下脱一‘人’字。”

案:此说不确。前后文“作人”多矣,此处省一‘人’字,乃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

整理者注:“‘马’下脱一‘子’字。”

整理者注:“‘健’下脱一‘儿’字。

案:此说不确。前后文屡言“健儿”,此处无“儿”字,乃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整理者不明此理,于518页擅加“儿”字,又不说明理据,不足为训。

人名

元太荣(元荣)《仁王般若经元荣题记愿文》:“车骑大将军、瓜州刺史、东阳王元荣。”(《愿文集》814页)《大智度论等元荣题记愿文》:“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瓜州刺史、东阳王元荣。”

案:《魏书》卷十《孝庄纪》永安二年八月“丁卯,封瓜州刺史元太荣为东阳王。”(《魏书》34页三栏)《大方等大集经元太荣题记愿文》:“骠骑大将军、瓜州刺史、东阳王元太荣。”知“元荣”乃“元太荣”之省字用法也。

左法彊(左法) 哈拉和卓91号墓出土《兵曹掾张预残文书》:“兵曹掾张预、史左法白。”(《文书》【壹】70页)

整理者注:“此人名当为左法彊,已前见。此处原脱‘彊’字。”

案:此说不确。此乃人名之省字用法也。

董敬元(董元)《唐开元十年(722)西州长行坊发送、收领马驴帐二》:“同前同月日马子董元等领到。”(《斯坦因》198页)

案:前此皆作“董敬元”,后此皆作“董元”,省一“敬”字,乃人名之省字用法也。

案:张礼臣墓志称其父“怀寂”为“寂”,可见古人对长辈之名亦可省字用之。

整理者解题:“‘张举’当即前件《开元十八年请付夏季粮文书》中之‘奉举’,‘张举’为双名单称。”

案:此处不单“张举”为“奉举”之双名单称,“张光”亦前件“张光辅”之双名单称。明白了“双名单称”的规律,就不能再说“左法”下原脱“彊”字了(《文书》【壹】70页)。

官名

整理者注:“‘光’字下脱一‘禄’字。”

案:此说不确。此处无“禄”字,并非脱漏,乃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或省“大”字。唐颜真卿《祭侄文稿》:“银青光禄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祭侄文稿》1页、8页)王玉池注曰:“原帖‘光禄大夫’之‘大’字漏写。”(《祭侄文稿》11页)俞丰注曰:“‘大’字原稿脱漏。”(俞丰书513页)二注並误。后汉王符《潜夫论》卷八《交际》:“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之殷忧,内见谪于妻、子,外蒙讥于士、夫。”清人汪继培笺:“士夫,谓士大夫。”(《潜夫论笺》337页)明人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闻得众人有言,恐怕不稳,又去揭债,央本县显要士夫,写书嘱托知县相公。”(《警世通言》174页)三处“夫”字均“大夫”之省字用法也。

整理者注:“‘男’字上当脱一‘国’字。”

案:此说不确。此处无“国”字,并非脱漏,乃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

兵部(兵)阿斯塔那506号墓出土《唐天宝十载(751)制授张无价游击将军官告》:“左相、兼兵尚书、上柱国臣希烈。”(《文书》【肆】393页)

案:整理者据后文录作“兵部尚书”,是也;但未交待此处原件“兵”下无“部”字,据后文而增,不妥。此亦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

都督(都)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安西放归,先都给过所发遣讫……但怀福安西都给过所是实。”(《文书》【肆】284页)

案:“都给过所”即“都督给过所”,“都”下省“督”字,本件第135行有“经都督批得过所”句,可证过所为都督所批给,此即“都督”之省字用法也。

仓曹(仓)阿斯塔那509号墓出土《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勘给过所事》:“都督判付仓检名过者。”(《文书》【肆】282页)

案:“仓”下省“曹”字,乃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

参军(参)《高昌延昌三年(563)索演孙及妻张氏墓表》:“客曹参、令兵将索演孙。”(《砖志》81页)

侯灿注:“‘参’字下应脱‘军’字。”

案:此说不确。“参”下省“军”字,乃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

。”(《文书》【肆】408页)

案:“折”即“折衝”之省字用法,本件第43行有“折衝朱耶彦”,不省,可证。

整理者注:“王判下脱(或省)一‘官’字。”

案:同一“王判”,整理者一曰“脱一‘官’字”,又曰“脱(或省)一‘官’字”,皆非,此即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

果毅(果)《唐尚书省牒为怀岌等西讨大军给果毅、傔人事》:“怀岌将行,各遣权检校果事。”(《斯坦因》275页)

陈国灿注:“‘果’下当脱一‘毅’字。”

案:此说不确。上文有“果毅”,下文有“检校果毅”,唯此处无“毅”字,乃古汉语常用名词之省字用法也。

另外,高昌国时期有许多职官名省字用例,侯灿先生在《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中已有详说,可以参看,此不赘言。

引用资料缩略语

《史记》(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

《汉书》(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2月版)

《文献》(荣新江、李肖、孟宪实《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华书局2008年4月版)

《文书》【肆】(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斯坦因》(陈国灿《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杨学勇文(杨学勇《三阶教<七阶礼>与佛名礼忏》,载《敦煌研究》2016年第1期)

《简牍选》【7】(《简牍名迹选》)【7】,株式会社二玄社2009年10月版)

《释粹》(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版)

《文书》【壹】(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文书》【叁】(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叁】,文物出版社1996年2月版)

《文书》【贰】(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贰】,文物出版社1994年9月版)

《砖志》(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巴蜀书社2003年4月版)

《愿文集》(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11月版)

《魏书》(魏收《魏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影印《二十五史》,1986年12月版)

《祭侄文稿》(《唐颜真卿书祭侄文稿》,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俞丰书(俞丰《经典碑帖释文译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潜夫论笺》(汪继培《潜夫论笺》,中华书局1979年4月版)

《警世通言》(《警世通言》,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6月版)

(作者单位:泰州日报社)

Examples on the Omitted Characters in Frequently-used nouns of Ancient Chinese

Ye Aiguo

Abstract:There are examples on the omitted characters in nouns in traditional texts, such as in Historical Records “史记”and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汉书”, which also exist in some transcripts and inscriptional documents and some original materials. For these traditional texts have lost their original appearance after later scholars' collation, similar examples are seldom discovered. These omitted phenomena from Unearthed documents usually appear in the connecting link nouns that stand for time, toponymy, substance names etc. This phenomenon don't mean that original document have fallen off, coordinate appellations could easily cause misunderstanding because of omitting character, which will make it inaccurate to decipher the information of text, besides, the phenomenon that double designations also usually occur in person names, which will misjudge the same person as the different one.

Key words:Dunhuang bamboo slips of Han Dynasty; Dunhuang Manuscript:Turpan unearthed Texts; Inscription;Brick Carving

猜你喜欢

整理者古汉语文书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你是“书桌堆砌者”吗?
新出楚辞《李颂》校释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传记书坊
新版《红楼梦》续写者由“高鹗”变“无名氏”,红学家认为这样更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