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研究*

2016-08-10熊少波

体育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专业型全日制专业学位

张 涛 熊少波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研究*

张 涛 熊少波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

我国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过10年的摸索发展,虽然正逐渐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招考制度仍不够完善、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导师的配备不够专业。并依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招考制度、改革导师配备模式、提高体育专业硕士的招生比例等对策。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考制度

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它们处于同一层次,但在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和差异。专业硕士是培养特定行业或职业中具有较高理论基础,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硕士重视实践和应用,突出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随着我国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和我国体育事业逐步走向职业化和产业化,人们发现,在我国体育人才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中急缺一类在比较扎实的通识教育基础上,侧重进一步提高人才体育专业技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既是适应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与补充现有本科与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

1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史概况

2005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从2005年起在我国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有21所院校成为开设体育专业硕士的试点院校,开始招收在职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启了我国体育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并存培养模式。当时体育专业硕士和其它学科的专业硕士一样,主要面向在职人员招生,毕业时只颁发学位证书。2005年,我国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学校的分布上不仅考虑了地区平衡,更着重考虑了地域经济和体育发展发展水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地区设立了8所招生院校,占总数的 38%,在体育事业相对比较发达的东北地区设立了 9所招生院校,占总数的43%,西南与西北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但考虑到这一地区的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情况,一共只设立了4所招生院校,占总数的19%[1]。由于当年招生宣传工作不够,社会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非常不够,导致报名考试情况不甚理想,虽然当年批准招生 1140余名,但最终招生计划大打折扣,招生任务没能最终完成[2]。

2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的现状

2.1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分布现状

截止到2012年,我国已经有将近120所高校拥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其中包括13所专业体育院校(全国共14所)、41所师范类院校、64所其它高校。2012年以后,由于我国开始严格控制硕士点发展规模,新增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已经很少,我国体育硕士的发展基本维持在2012年的水平。

2.2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考制度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从开始产生到现在,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 10年,然而在这十年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按照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发展时期,即发展初期(2005—2008年)、过渡期(2009—2015年)和规范期(2016年之后)。

2.2.1 发展初期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考制度

2005-2008年,可算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起步阶段,此时期我国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较谨慎,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只设置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4个专业学位方向,且规定每个招生院校最多只允许招生其中的3个方向。以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大体育专业院校的招生情况为例,对我国体育硕士发展初期的招考制度进行概括分析。

从表1数据看,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起步阶段,招生对象只面向在职人员,且要求考生至少大学毕业两年以上,每个招生院校最多只在规定的四个方向中选择其中的三个方向进行招生。招生考试独立于我国全日制招生考试之外,一般在7月中旬报名,当年的11月下旬进行招生考试。教学以非全日制为主,因为考虑到在职研究生的工作问题,基本采取利用寒暑假进行集中授课的方式。这6所体育专业院校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制度,是我国所有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高校的招考制度的整体缩影。

表1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初期6大体育专业院校招考情况

2.2.2 过渡期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考制度

2009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原有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再增加5万名,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因为这一政策的出台,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考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09年,教育部决定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颁发学历证和学位证,我国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开始走上了学术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模式。从2009年开始,具有体育硕士招生资格的各个高校开始采取在职体育硕士和全日制体育硕士并行的招生措施,即在招收在职体育硕士的同时开始面向在校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两年,毕业后颁发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原有的在职体育硕士招考制度(包括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基本维持不变,这部分研究生毕业后只颁发学位证书,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和考试办法与其他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一样。2011年,教育部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行硕士研究生教育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专业硕士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2.2.3 规范期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考制度

经过 10年的摸索发展,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已经到了应该规范发展的时期,为进一步提高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规范管理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6月12日在《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4]。2014年、2015年作为招生制度改革的缓冲期,继续按照原有的招考模式组织招生考试。现在,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考试的新模式已经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步入了规范发展时期。

3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社会偏见导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尴尬

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我国教育部也采取了对应措施,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但是,社会上还是对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存在偏见。据了解,很多用人单位领导存在歧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心理,在招聘体育专业人才的时候,同等条件下不会考虑专业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一些单位甚至直接在招聘公告上明确提出,不招聘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国家在大力发展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逐步增加招生比例,但是报考考生偏少,最后依靠调剂生源才能勉强完成招生计划的尴尬局面。

3.2 统一招考难以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

2009年体育专业硕士被纳入全日制体育硕士招生考试后,其考试内容与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任何区别,不仅如此,而且最后的分数线也相差不大。以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到2016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分数线(见表2)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表2 北京体育大学2011-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分数线

由表2中可见,总体上北京体育大学专业型硕士的分数要低于学术型硕士的分数,但纵观6年的分数线,还是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2011年、2012年、2013年北京体育大学的专业硕士招生分数上无论是公共课(政治、外语)还是总分上都有一定的分差。2014年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公共课分数的差别已经开始缩小,仅仅只有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两个专业有分差,其余专业没有了分差,而2015年、2016年所有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招生分数线只存在总分上的差距,公共课(政治、外语)和业务课的分数完全相同,证明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在招生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究其根源,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专业型硕士的公共课考试中的英语难度略低于学术型硕士的英语难度,二是因为专业型硕士的报考人数不足,很多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试因为总分排名靠后,无法入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而被迫调剂至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行列之中。因此,从这一角度上看,统一招生后,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并没有从招考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

3.3 培养方案难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体育专业硕士设立的初衷在于重点培养应用型高级体育专业人才,优势在实践操作能力,而不是学术上的研究能力。然而在培养的过程中,一些高校仍然难以完全摆脱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思维,无论是总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具体的课程设置依然有很深的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的痕迹,无法真正实现专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4 导师配置难以保证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体育专业硕士较学术型硕士而言还是新兴事物,除在招生制度、培养模式方面不够成熟外,对于导师而言无疑也是个全新课题。目前来看,学术型硕士导师基本兼任学术型硕士导师,还可能是博士导师,还要承担本科教学和其它事务,很难有精力重新规划一套专门针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基本采取学术性和专业型“混养”的方式,将体育专业硕士当成缩水版的学术型硕士进行培养,在这一现状下,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会造成体育专业硕士的自卑心理,也为社会歧视体育专业硕士留下了依据。

4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对策

4.1 优化体育专业硕士的招考制度

为保证有更多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体育专业人士可接受体育硕士学位教育,应进一步优化招考制度,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招生考试应具有实质性的区别,设立体育专业硕士报考门槛,逐步控制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试向专业硕士调剂的趋势,优先录取直接报考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的考生。从报考制度上提升体育专业硕士的地位,同时充分体现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本质区别。

4.2 建立专业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导师队伍

为实现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保证体育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和规格,防止体育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沦为体育学术硕士的弱化版,应遴选和建立体育专业硕士的硕士导师队伍,让导师能将所有的工作重心放在硕士培养上,严格按照规格培养,突出培养硕士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3 进一步提高体育硕士的招生比例

体育学科较其它学科有特殊性,体育领域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远远大于研究型人才,因此,体育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没有必要照搬其它学科模式,应立足于本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以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主,扩大专业硕士的比例,控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和比例。

[1]田丹,陈蔚.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历程溯源[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5):100-101.

[2]李国栋.关于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1):103-105+114.

[3]教育部.关于做好 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Z].教发[2009]6 号,2009,03.

[4]教育部.关于 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Z].学位办[2014]18号,2014,06.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Master Degree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Tao, et al.
(Physical and Art Education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Hunan, China)

The Master Degree of Sports Education after 10 years of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although successful, is gradually embarked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but there's stil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including: recruitment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trained between talent specifications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a wide gap between instructors with unprofessional.And so we propos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ecruitment system, reform tutor equipped model to improve the enrollment ratio of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Master of Sports.

master of sports; degre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QN59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我校体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研究。

张涛(1978-),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型全日制专业学位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
基于临床核心能力专业型护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初步探索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笑笑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
一道等比数列习题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