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
2016-08-09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麻醉手术科宝鸡721008张康秦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麻醉手术科(宝鸡721008) 赵 蕊 张康秦 夏 华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麻醉手术科(宝鸡721008)赵蕊张康秦夏华△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全麻恢复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全麻气管拔管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麻醉方案麻醉后,对比拔管前指标发现,两组的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并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苏醒的相关指标发现,试验组的苏醒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如恢复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及恢复定向力的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RSS镇静评分发现,试验组的T1-T4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全麻气管拔管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加快患者的苏醒。
主题词高血压全麻气道拔管@右美托咪定
高血压(Acute mastitis,AM),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高血压患者在全麻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如麻醉程度的深浅、麻醉药物的选择及气管拔管反应等,避免患者出现不良的心血管事件[1]。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全麻气管拔管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患者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56.12±4.76岁;患者病程介于4.5个月至6年,平均15.2±10.5个月;血压分级:1级:16例,2级:29例,3级:33例。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39例的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术前准备:术前12h全部患者予以常规禁食,并不予以任何药物治疗,开放静脉通道,将林格氏液输入患者静脉内,手术室温度保持在25℃左右。
全身麻醉方法:常规穿刺左桡动脉和右颈内静脉置管,进行相关生命体征的监控,如中心静脉压、体温、血氧饱和度、麻醉深度指数等。术前0.5h时将0.01mg/kg的阿托品肌肉注射患者体内,行松弛肌肉的作用;配制麻醉药物:1.5mg/kg的咪达唑仑,5μg/kg的芬太尼,0.08mg/kg的维库溴铵,2mg/kg的丙泊酚,将配制好的混合液进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并连接麻醉机,调控呼吸参数以及药物的输入速度。手术结束前的半个小时,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的麻醉药物,并停止维库溴铵的使用。试验组: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0.1μg/kg的舒芬太尼。缝合创口后,患者停止吸入七氟烷,待患者有清楚的意识后,可进行自主呼吸后再将气管导管拔出。
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拔管前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等指标,以及拔管和睁眼时间,评估拔管质量及RSS镇静评分[2]。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项测定指标结果的显著性检验采用卡方和t检验,以P<0.05差异显著。
结果
1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的各项指标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麻醉方案麻醉后,对比拔管前指标发现,两组的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并无显著差异(P>0.05)。
2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麻醉方案麻醉后,对比两组患者苏醒的相关指标发现,试验组的苏醒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如恢复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及恢复定向力的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
3比较两组患者的RSS镇静评分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麻醉方案麻醉后,对比两组患者RSS镇静评分发现,试验组的T1-T4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RSS镇静评分
注:两组各项比较P均<0.05
讨论
在全身麻醉后的恢复期中,拔管时的多种因素均可对气管产生一定的刺激,诸如气管导管的材质、吸痰措施、麻醉程度等[3]。在此期间,拔管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可增加机体的心率、心输出量等。此外,拔管时机不当会导致一过性的血压升高。由于导管刺激了呼吸道,进而使患者出现挣扎、呛咳的不适反应,而严重损伤了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增加了儿茶酚胺在血浆中的含量,进而增加了心血管病变或是脑部疾病的发生[4]。
在全麻患者拔管前,临床一般使用舒芬太尼或是芬太尼行拔管反应的抑制作用。其中,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 对μ-受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fentanyl)强7~10倍。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比芬太尼强好几倍,而且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其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进而阻止传导疼痛信号[5];此外,还可对中枢系统的蓝斑核产生激活作用,进而发挥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麻醉方案麻醉后,对比拔管前指标发现,两组的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苏醒的相关指标发现,经右美托咪定治疗的试验组的苏醒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如恢复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及恢复定向力的时间等,差异显著。对比两组患者RSS镇静评分发现,试验组的T1-T4评分均显著优于舒芬太尼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可能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点:①右美托咪定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②有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对大脑睡眠的蓝斑核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进而对患者行镇静的功效[6]。③有学者认为舒芬太尼大剂量应用时,虽然可以降低拔管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但是并不会影响拔管时间,且延长了患者的清醒时间。④研究显示其可减少其他麻醉药物的给药量,减轻发生应激反应的可能性,尤其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全麻气管拔管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加快患者的苏醒,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立靖,马璨,李冬梅,等.预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7):637-639.
[2]谢晓玲,成国荣,谢宝容.右美托咪定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和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8):77-79.
[3]杨泳,李廷坤.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175-176.
[4]翟小强,刘华.右美托咪陡预防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1):77-78.
[5]刘清玉.老年围麻醉诱导期不同时机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对比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5):596-598.
[6]吕建瑞,张珍妮,王宁,等.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1):1467
(收稿:2015-11-10)
通讯作者:△西安市第九医院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0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