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探析
——以微学习为视角

2016-08-09

知与行 2016年7期
关键词:微学习微时代

张 涛

(黑龙江大学 信息化办公室,哈尔滨 150080)



博士硕士论坛

高校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探析
——以微学习为视角

张涛

(黑龙江大学 信息化办公室,哈尔滨 150080)

[摘要]在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今社会衍生了很多“微”的概念,这些新的概念已经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正因如此,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从传统的书本化到数字化、再由数字化到移动化,再由移动化到微型化,学习者现在正面临着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微学习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针对学习者通过微资源、微空间、微时间开展的一项自主学习活动。在高校中,学习者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类,国内外相关的文献中,把学生作为学习者的相关研究比较多,而把教师作为学习者的相关研究则较少,只有让教师了解并掌握新技术,更好的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如何通过相关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就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不能局限于传统课堂,通过微学习、移动学习等方式来改变培训模式才是未来教育探索的新方向。

[关键词]微学习;教育技术培训;微时代

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兴起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新动力,微信、微博、微站、微盘、微视频等一系列新事物的出现代表了“微”时代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学习方式从传统的书本化到数字化、再由数字化到移动化,目前由移动化到微式化,这样很时髦的一个名词“微学习”就由此产生了。“微学习”已经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但由于这一新型的学习形态具有多维属性和特征,因此,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尚未统一。早在2012年,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第十六条中明确提出:“培训过程中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学习者在微学习时代要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学习知识,不能再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在关注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政府层面也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其中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手段全方位创新……。”[1]

一、微学习的概念

近年来“微”这个词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热点,微信、微博、微课、微视频、微站等再教育信息化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实整个世界都正在朝向微型化转变,从最原始的X86计算机到当下最流行的手机、平板电脑,从传统的信件、报纸、电影到如今的微信、微杂志、微电影等一系列“微”的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使人们的生活必须要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微学习概念于2004年由奥地利学者林德纳提出。林德纳从学习内容、学习媒体以及学习生态的角度,将微学习界定为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并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的新型学习。微学习的概念提出之后,立即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西奥哈格强调了微学习的微之含义,认为微学习是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布鲁克强调了微学习的便捷性,认为微学习在人们日常交流和工作中就可以完成[2]。在国内,祝智庭等认为,微学习通过学习组块来实现,学习组块通过轻便的学习设备轻易地获取、存储、生产和流通,微学习过程会让学习者在心理上获得一种轻快的、娱乐性的体验[3]。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学习者面临着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这样包含独立信息单元的微视频、微课等新事物由此诞生了。在信息超载的社会里,微学习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地点进行完全定制化的设计,再结合网络多媒体资源,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实现“碎片化学习”[4]。未来微学习时代,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也必然会出现新模式、新方法,微学习可以使教师培训更有兴趣,而且学习者利用片段化时间使学习的效率更高。在文中我们提出“四微”学习的概念,它包括利用微博、微信、微站、微盘等方式进行学习,它不受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无时无刻地获取知识,最终实现泛学习。文章主要研究出一套基于微学习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新模型,进而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

经过调研,目前在国外对微学习的相关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对微课程领域的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在翻转课堂、MOOC等方面的应用。而国外针对微学习大多数研究对象都是学生用户,而完全基于教师用户的研究,尤其是基于微学习的教师培训的相关研究,则是凤毛麟角。在国内对微学习的研究也大多是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翻转课堂等方面的研究[5]。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微学习和微课堂相结合,在教学应用上做出一些新的尝试,而将微学习和教师能力提升相结合的研究非常少,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将微学习与教师培训相结合,但是没有系统的描述是如何基于微学习环境下开展教师培训的。由此可见,微学习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处于尝试阶段,正是因为近年来微信、微博、微盘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出现后,微学习的研究领域由学生逐渐转为教师。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就要基于微学习时代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促进微学习在教师培训领域的研究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微学习的特征

微学习是借助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主要通过微资源、微空间、微时间开展学习活动,微学习应具有如下特点。

1.知识传递的即时性。碎片化学习及泛在知识获取是微学习的关键,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如今,由于信息超载引起了知识的飞速更新,新知识、新信息、新事物层出不穷地涌现,传统课堂上培训模式只能针对已经准备好的内容进行线上讲授,现在看来这显然还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对于信息超载、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接受培训者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而微学习正是基于信息传递、即时性等特点,才能为培训者泛在的获取新信息、新知识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2.承载内容的广泛性。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往往来源于互联网或教材,如果讲授是以实践为主,单纯依靠课堂上的时间往往会无法吸引培训者的注意力,难以使培训教师有浓厚的获取知识的兴趣。在微学习时代,培训的内容来自于网络,资源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培训者不在受时间、空间、授课人的约束,在一个完整的在线培训资源库里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培训内容,这样会进一步提高培训者的学习的效率,提升培训者的学习兴趣,拓宽培训者的视野。

3.承载形式的多样性。目前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多利用计算机、投影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或讲解,实际很多时候其形式还是停留在软件操作、播放PPT、视频等多媒体文件上。这虽然体现了教育技术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但在微学习时代,这样的培训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因为这些的培训手段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目前,随着WIFI、4G网络发展飞速,微学习能够承载更多形式的信息,通过多种手段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

4.培训环境的泛在性。如今的教师培训主要以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泛在学习、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只有构建一个泛在的学习环境才能真正地实现这个目标。传统教师培训的环境局限于教室,培训的资源也只能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或投影与培训者共享。如今WIFI、4G网络随处可在,网络已经成为微学习的载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相互交流或实现资源共享。

三、微学习时代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主要模式

随着4G、WIFI网络的覆盖及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这为微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参加培训的教师可以在手机中下载并注册微信、微博、微盘等工具,实现即时交流、泛在学习,以下是整个微学习时代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整体结构图。

图1  微学习时代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整体结构图

1.微信模式:通过微信建立互动及知识分享模块。自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起,该软件发展飞速。截止到目前注册用户数已突破七亿,它以移动网络为介质,提供各种交流功能,现已成为日常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他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新的模式提供了有利的软件保障,还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交流互动、知识分享的平台。利用微信辅助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可以让它成为培训者之间分享培训经验及培训成果的纽带桥梁,成为培训者泛在学习的新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交流互动的平台[7]。利用微信进行学习互动不仅能够很好地营造自主培训学习的氛围,还能进一步弥补传统培训中存在的不足。(1)构建教育技术培训微信群。由教师构建教育技术培训微信群,每个年度参加培训的用户都会进入到这个虚拟网络集体中,培训者会把它作为学习交流的第二课堂,培训教师作为微信群的管理员,定期设置一些讨论内容,激发参与者的兴趣,通过构建相应的积分制度来规范培训者在微信群中的行为。首先教师要不定期地在微信群里面发布一些培训的小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便于培训教师能够了解更多更全面的知识[8-9]。其次,教师要在微信群中组织互动话题,培训者可针对话题进行讨论咨询。(2)把微信订阅号作为分享知识的通道。微信的分享功能十分强大,通过申请教育技术培训的订阅号或服务号定期为关注者推送信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特点,将其作为分享知识的平台。通过让培训教师关注教育技术培训的订阅号,参加培训的教师就了解到和教育技术相关的知识了,微信号可以起到一个知识定时推送的作用,这个教师就可以方便地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了[10]。

2.微博模式:通过微博构建培训互动体系。虽然互联网中新兴众多通信类软件,但是微博由于其自身优势而长期处于长盛不衰之中,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如果能够合理构建微博,就会有超过预期的效果,构建微博互动体系可参考如下步骤:(1)注册微博用户并进行教学互动。在注册完成微博后,教师就可以定期发布一些相关的知识供培训者通过微博进行交流学习。由于微博平台具有比较强大的推荐、转发、置顶功能,因此培训过程中的互动环节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可以通过推荐或转发他人的微博进行学习互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培训空间。(2)教学反馈。投票、评论是微博最常用的两个功能,通过这两个功能的使用培训者可以有针对性反馈一些问题,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改进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此外,所有教师发布的信息,所有培训者都可以参与投票或评论,共同探讨知识点并提出问题。(3)分享教学资源。分享功能也是微博十分重要的功能之一,它可以分享并转发各种媒体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此外,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获取一些该领域名家的观点,第一时间了解一些新信息、新知识和新动态。

3.微站模式:构建培训内容呈现主站点。微站主要利用H5技术搭建的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可以访问的站点。微站应用到教学中的核心是呈现给用户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素材收集、教学评价、习题测试及培训互动等辅助性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个专题或知识点利用微网站呈现出来,参加培训的学员就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泛在方式学习。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搜狐快站,它可以免费提供平台。通过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可以使教师不断积累并学习新技术,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通过日积月累就可以弥补培训者学习的漏洞,而且有助于知识的整合,进而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当中[11]。

4.微盘模式:构建培训学习网络空间。微盘可以为每个网络用户提供超大云存储空间,并支持任意终端存储、同步和分享相关的文件资源,目前也有很多和它类似的产品,如:云盘、网盘等。互联网发展到如今,微盘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微盘的构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私有微盘,就是学校自己搭建私有云空间;第二,公有微盘,通过公用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公有存储资源,实现微盘服务,如:新浪、百度、360等都提供相应服务。此两种方式提供的服务用户在使用上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仅数据层面安全级别很高,而且获取网络资源的速度也很快。由于培训过程中需要软件、教程以及辅助资料,所以教师急需网络空间存储这些学习文件。在教育技术培训中,参加培训的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的资源上传到微盘中,通过共享功能实现资源库的构建,其他培训教师也可以随时下载或分享资源。经过长期的积累,优秀的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库就会逐步的建立并完善。

四、结论

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已经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数字化、微型化、泛在化等特点是未来学习的趋势。微学习可以更好地推动教师培训的变革,它是未来教师现代化培训的新方向。如果想真正掌握未来发展的脉搏,激发年轻教师对新技术的学习热情,使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要将微学习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相融合。培训方式也由局限变为泛在,把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作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掌握更多的新技术,这也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何文涛,张新明.基于微课程的电子课本内容整合及其教育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89-95.

[2]郑绍红.微学习:内涵、理念及生态结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5,(1):12-18.

[3]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4]张振虹,杨庆英,韩智.微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12-20.

[5]肖升,何珍珍,李勇帆.微群及其在微学习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3,(6):28-33.

[6]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7]山峰,檀晓红,薛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以“数据结构公众平台”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1):97-104.

[8]张艳超,伍海燕.移动微型学习:新生代员工继续教育新模式——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79-84.

[9]王晓玲.微信与QQ支持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之比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98-102.

[10]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1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责任编辑:崔家善〕

[收稿日期]2016-06-10

[作者简介]张涛(1981-),男,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网络编程、教育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7-0133-04

猜你喜欢

微学习微时代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微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让学生迈入“微学习”时代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微学习课程平台设计
“微学习”时代我们怎么做
微美学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学工党支部“微学习”工作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