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民俗田野调查中的数字化运用*

2016-08-08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田野调查口述史数字资源

杨 红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北京 100084)



·民俗学研究·

美国民俗田野调查中的数字化运用*

杨红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目前,国内围绕民俗类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主要以构建地域性、各门类数据库为核心,而在田野调查、口述史记录等资源收集的前端环节,对于静止图像、音视频等数字化采集手段的运用则随意性较大,尚缺少相应的指南性文件。美国在传统文化保护领域,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都扩展到了民俗事项的数字化保护和数字化保存层面,将包含数字化运用建议的相关流程性、技术性指南覆盖到了田野调查、口述史记录、数字资源保存及发布的整个过程。可以说,美国在民俗田野调查中有关数字化运用的一些做法,值得研究与参考。

关键词:民俗;数字资源;田野调查;口述史;数字化

一、田野调查与数字化手段密不可分的关系

美国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与数字化手段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数字化保护与保存流程的前端推到田野采集阶段,将民俗调查与数字化保存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而不是在整合数字资源、构建数据库阶段,再考虑调查所得资料的数字化处理问题,这样势必减少了大量数据信息整合、存储格式转换、介质转录等步骤。实际上,这些数字化手段的运用,也是提升田野调查与资料采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的重要手段。

从美国民俗中心发布的有关田野调查全过程的规范性指南中,摘录与数字化相关的一些要点,可佐证这种密切的关系,并值得借鉴:

(一)项目规划阶段

首先,该指南要求就田野调查项目进行资源情况,研究、生产运用、展示及归档存储等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了简单便利的项目计划模板,可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民俗项目。

而在这个规划阶段,“指南”着重强调两点:一要确保自身和机构合作伙伴对原有实地调查材料和最终产品有足够的数字资源存储、维护和提供访问的技术能力。例如,要具备出版视频或音频制成品,网络广播,流媒体文件,照片展示,在线网站等能力。并强调,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数字化时代,个人电脑和基于磁盘的服务器已经取代了前几年的文件柜和存储单元。在项目规模较小,比如,以家庭为基础或非机构的情况下,田野工作者就是原始材料的保管者,需要确保物理介质(例如:磁带、照片等)和数字文件的物理安全性和长期可用性。“指南”认为,需要首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开始实施项目;即使参与该项目的机构合作伙伴具有以上的资质,还需要有责任感去保存和维护这些数字对象,并要对该领域不断更新的、更好的实践做法以及复杂性保持足够的警觉性。 二是强调要充分认识到设备方面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问题。前几年的模拟实地考察设备(如:磁带,VHS或8毫米录像带,35毫米幻灯片和底片)已被各种数字媒体所取代,那么,这就对保存和维护以备将来使用的材料的手段和技术产生了影响。“指南”认为,这些因素可能意味着必须投入更大量的财政资源,无论是在文件资料的阶段,还是最终进入档案库的阶段,都需要不断投入以获取代替的或全新的技术。同时还强调,项目人需要承诺确保项目人员掌握操作和维护这些数字设备必要的技术知识资源;从而,项目规划需要对技术能力优势进行全面的评估,特别是对所涉及的组织和个人,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方面进行评估。

(二)田野现场阶段

在“指南”中强调了田野调查记录的具体内容,强调了田野调查要保存受访者及项目的智力核心,要保存实地工作者对项目的意见和思考等指导精神。同时也强调:视频拍摄时的照明条件要求、音频录音时的同期声要求等技术要求,认为这些是有助于更好地解释项目的重要因素,要求通过音频或视频记录展现项目的核心主题和受访人的核心观点。在“指南”中列举了“路易斯安那州之声”网站,该网站包含了实地调查文件、各种形式的日志、抄本、田野笔记等数字资源实例。“指南”尤其对数字录音进行了举例说明,其提到美国口述历史协会的网站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南性介绍,包括数字录音技术、比较常用的便携式数字录音机、其他优秀录音设备的信息来源以及一些实例等,具体到介绍了Transom.org的现场录制工具,佛蒙特州民俗中心的音响设备指南,等等。*美国民俗中心,网站主页,http://www.loc.gov/folklife/index.html.笔者随即对佛蒙特州民俗中心(Vermont Folklife Center)进行了后续了解,该中心的资源包括该州人类学研究的工作成果,在佛蒙特州和周边地区进行的其他人类学和口述历史研究的材料等,数字资源包括超过4 000个录音采访录像带,超过200个视频录像带,15 000张幻灯片和照片,手稿及其他文件形式的超过100个不同的集合,并且馆藏还在不断增加中。

(三)资源发布阶段

“指南”强调了资源发布权限的问题,明确获得个人同意,才可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知识,这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责任;强调了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手册》在知识产权(IP)法律使用方面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包含了关于保护传统知识(TK)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间文学艺术)免于被盗用和滥用的政策与法律机制,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一些实用工具,并同时保障遗传资源共享的正当获益。此外,还特别指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供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与IP等关键问题的法律技术援助。

二、口述历史的数字化记录手段不断翻新

口述历史记录是保护与保存民俗事项的重要手段。当代,口述历史与数字技术早已密不可分,从数字录音设备、数字音频存储到数字音频访问,美国一些大学和州民俗中心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口述历史记录与数字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

“数字口述历史工作坊”(Digital Oral History Workshop)认为:数字技术创建和收集口述历史与数字技术管理口述历史的距离已然消除,换言之,数字技术已经覆盖了口述历史收集与管理的全过程。工作坊强调,数字技术专业知识在口述历史记录的各个阶段都是必须的。数字技术是采访录音,口述历史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以及记录保存、记录访问管理等都必须要使用的技术。*贝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数字口头历史工坊”网页,http://www.baylor.edu/oralhistory/index.phpid=61236.

(二)口述历史记录的技术要求在不断提高

美国贝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Baylor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Oral History)认为,数字记录可使在声音质量无明显损失的情况下,对口述历史记录进行复制、转换其他格式以及编辑,并让全世界的听众得以访问口述历史记录。此外,还要设计软件程序,使得数字音频资源附加包括版权、所有权和上下文信息在内的元数据,并且这些附加程序还可以提供用户辅助转录、控制音频播放等功能。

图1 美国贝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

(三)口述历史的设备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

贝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同时认为,口述历史使用的数字技术设备和格式在快速发展,需要从事口述历史的人员对不断变化的趋势保持警觉。他们研究并发布了一个口述历史记录设备和记录格式趋势的资源供浏览,对如何获得高品质的口述历史声音提出了建议。数字化时代的口述历史网站(http://ohda.matrix.msu.edu/)提供了有关口述历史进程各个阶段数字技术最新信息的核心资源。*贝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网站主页,http://www.baylor.edu/oralhistory.由佛蒙特州民俗中心的Andy Kolovos创建与维护的音频领域录音设备指南,提供了一组对选择和使用口述历史录音设备有用的总结评论和建议。*佛蒙特州民俗中心,Retired Equipment网页,http://www.vermontfolklifecenter.org/archive/res_audioequip_retired.shtml.SOHP网站(http://www.sohp.org/)自1973年以来,致力于保存美国南部过去的声音,包括北卡罗兰纳大学(UNC)的教师和学生们已经访问的4 000多名男性和女性,从民权工人领袖到美国未来的总统的记录,这些访谈拍摄生动的人物,凄美的个人故事,以及主导历史的那些幕后的决策。*南部口头历史项目(SOHP),SOHP网站主页,http://www.sohp.org/.

图2 美国南部口头历史项目SOHP

图3 “美国记忆”

三、美国已经发布的相关指南性文件

美国在数字资源采集方面,已经初步发布了一些指南性文件,可供国内参考。例如,《数字文化遗产材料技术指南》,是美国联邦政府数字化指南倡议(FADGI)于2010年公布的一项文件,它以建议的形式,发布了一套专门针对静止图像的指导方针。*“数字化指南”主页,http://www.digitizationguidelines.gov/.又如在国际上都颇有名气的“美国记忆”(http://memory.loc.gov/ammem/about/index.html),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建立的,提供了通过互联网开放、自由获取书面和口头的文字、录音、静态和动态图像、印刷品、地图、乐谱等代表美国历史与人类创造的数字记录。这些来自于国会图书馆和其他机构的数字资料,数量超过900万件。可以说,“美国记忆”致力于美国历史文化记忆视角下资源的数字化“最佳实践”的探索,研究与开发了资源数字化保存方面一系列的指南。*“美国记忆”网站,Mission and History网页,http://memory.loc.gov/ammem/about/index.html.

在静止图像、音频、视频等具体类别数字资源采集格式、数字化设备选择方面,美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具体指南对文化遗产数字资源采集技术标准的制定有较为前瞻性的启发,本文对相关指南进行了翻译与整理,具体如下:

(一)静止图像采录标准

1.美国联邦政府数字化指南倡议(FADGI)发布的《数字文化遗产材料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Digitizing Cultural Heritage Materials)》,主要提供了将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为静止图像样本并获得最佳共享的相关技术准则,将一般性的数字化指南拓展应用到文化遗产机构拥有的静止图像材料(包括:文本内容,地图和摄影照片和底片等)中。该指南针对的资源对象包括:手稿、书籍、图文、插图、地图、蓝图、照片、航拍照片、调查对象、文物等。指南内容包括:数字设备与图像性能指标、质量管理以及元数据等。*“数字化指南”主页,http://www.digitizationguidelines.gov/.

2.该机构发布的《内容分类与数字化对象指南(Guidelines: Content Categories & Digitization Objectives)》,则对印刷品、文件、手稿、图片和精美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对象等静止图像进行了分类,共划分为23个类别。*“数字化指南”,Guidelines: Content Categories & Digitization Objectives: Reformatting网页,http://www.digitizationguidelines.gov/guidelines/ccdo-overview.html.这一数字静止图像的分类方法建立在图像用途、图像艺术性程度、图像材质、图像观看方式等基础之上,囊括所有现有及未来可能普及的静止图像类别,可以辅助我们以一种与信息技术领域更为接轨的方式来梳理民俗数字资源中的静止图像资源类别,并针对不同类别制定技术标准。

3.该机构发布的《数字化图像架构(Digital Imaging Framework)》,则在遵循现有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制定了描述和验证图像性能和质量的架构,包括数字图像分类结构和数字图像业务指标标准评估两个部分。*“数字化指南”,Guidelines: Digital Imaging Framework网页,http://www.digitizationguidelines.gov/guidelines/digitize-framework.html.在静止图像类数字资源具体指标制定阶段可作为一项重要参考。

4.该机构计划于2013年发布《文件格式比较(File Format Comparisons)》,对静止图像和音视频文件的主要格式进行基于矩阵的约40种考察因素的比较研究,包括:可持续发展因素、成本因素、系统实施因素(覆盖全生命周期)、设置和能力(质量和功能因素)。其中,静止图像文件格式方面,主要比较的是JPEG 2000、JPEG(DCT)、TIFF、PNG、PDF,以及若干亚类型。

(二)音频采录标准

在美国发布的音频保存指导性文件中,其从高保真、无压缩的角度,目前推荐使用WAV和AIFF格式,并且在不同的文件材料中都强调了不建议使用公司独家发布的格式类型。

实际上,WAV格式历史悠久、目前是最普及的音频格式,其高保真的特性,适合长期保存珍贵的音频记录。因而,在国内将其作为目前推荐的音频格式,是可行的。而且,就设备而言,目前专业录音机输出的主流格式也是wav。但是,美国推荐的苹果公司的AIFF格式,虽然是目前比较新的音频编码格式,但是它是企业标准,特别是在国内,由于版权的问题,并不普及,在现阶段,不适合成为标准推荐格式。同时,我们要充分注意到企业标准格式的采用可能存在的危害性,相关解码器在流通中的消失,在过去已经造成了许多不可挽回的珍贵视音频资料的无法打开与转录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格式标准中一定要杜绝推荐非通用类、企业标准类格式标准。

此外,在国内,MP3格式仍旧是最为普及的音频格式,其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版权问题,但是,其一般存在压缩,非高保真,所以美国不推荐。实际上,MP3格式也有高保真的编码,通过一般的音响设备播放,人耳一般很难分辨MP3和WAV。是否推荐或允许MP3这种存在压缩的格式,是音频格式技术标准研究需要思考的问题。

美国联邦数字化指南倡议已经发布的《音频系统性能指南(Audio System Performance)》,主要对音频数字化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主要解决了两方面问题。一是模拟—数字转换器测试(ADCs)问题;二是间质性错误的问题。所谓间质性错误,是指在数据流写入文件时,数字化系统内的意外损失或音频样本的转换。在具体的民俗音频模拟转数字及音频格式间转换加工中,这些技术问题需要在标准与规范层面给予一个至少是建议性的指导意见。

普遍认为,录音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一些独特的原始录音资料正在迅速恶化,而功能强大的数字录音技术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模拟格式的音频媒介的衰退。因而,音频设备选取方面也是采集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佛蒙特州民俗中心发布的《音频领域录音设备指南》对用于口述历史的数字录音机的选择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中包括:要选择能够负担得起的最耐用、最可靠的录音机,推荐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固态数字录音机和大容量闪存卡;并要选择创建未压缩的CD音质的PCM、WAV或者AIFF音频文件(16位44.1kHz采样率);避免数字录音机创建专有格式的高度压缩的音频文件,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一家公司品牌独家拥有的音频文件格式。细节方面,强调要选择输出终端可以用线缆直接连接计算机传送声音文件的录音设备;要使用电容式而非动圈式的麦克风记录口述历史访谈等。*佛蒙特州民俗中心,Retired Equipment网页,http://www.vermontfolklifecenter.org/archive/res_audioequip_retired.shtml.

(三)视频采录标准

目前,美国联邦数字化指南倡议力主MXF格式。MXF格式的优点是开放性,体现了美国在视频格式统一化方面的发展愿景,相当于搭建一个桥梁,使得各软件平台都能进行编、解码,其读取方式利于其成为存储通用格式。美国联邦数字化指南倡议已经发布的《保存和归档的MXF格式应用规范(MXF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rchiving and Preservation)(AS-AP/AS-07)》,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采用作为其视频保存格式的依据标准。

但是,该格式在国内并不普及。国内比较普及的如:MPEG格式,作为国际标准组织(ISO)认可的视频媒体封装形式,被大部份硬件支持,且存储与应用都比较便捷,但其各项技术指标还需要进一步评估。此外,在研究民俗类数字视频推荐格式标准时,还要充分结合国内视频格式方面的流通现状。

四、总结

成立于1976年的美国民俗中心,致力于通过研究、文献、档案式保存、咨询服务、活态展示、演出、出版和培训等项目保存和展示美国民俗。本世纪以来,美国民俗中心将其最主要的工作确定为“研究民俗的数字化保存、网页访问与档案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美国民俗中心,网站主页,http://www.loc.gov/folklife/index.html.可以说,以美国民俗中心为核心的美国民俗资源数字化保存、利用与管理已然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并且在民俗保护的整体视野下,对数字化手段的重视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本文认为,与许多其他领域一样,基于网络的民俗类数字资源,将越来越成为让民俗回归普通人关注视野的最佳途径,也将越来越成为民俗文化保存、保护与传承的主要信息源泉与实现途径。此外,当代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数据资源的价值并非停留于其基本用途上,而主要来自于其二级用途,即:潜在价值。[1]换而言之,现阶段,如果能够尽可能多地收集民俗数字资源,那么,数据的增值与更多价值的被挖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41.

责任编辑:侯伟浩

*收稿日期:2016-05-23

DOI:10.13698/j.cnki.cn36-1037/c.2016.04.018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2014M560070)

作者简介:杨红(1983-),女,浙江湖州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博士后,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核心成员,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展示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16)04-0085-05

Application of Digitization in Field Investigation of Folklore in America

YANG Hong

(SchoolofFineArts,Beijing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Currently, the domestic practice about the digital preservation of folklore resources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regional databases and those of various categories. However, in the head steps of resource collection, for exampl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ral history record, digital collection methods, including still image, audio and video, are casually used, which suggests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directive documents.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preservation,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America has extended to digitized data protection and digital preservation of folklore items. Besides, its relative procedure-related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 with suggestions of digitization application have covered the entire proces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oral history record and the preservation and release of digital resources. It can be said that America is worth our study and reference for the methods of digitization application in field investigation.

Key words:folklore; digital resources; field investigation; oral History; digitization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60708.1015.020.html

猜你喜欢

田野调查口述史数字资源
人格权平等的法人类学关怀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图书馆员新角色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黄梅香自苦寒来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