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河南)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与战略措施

2016-08-04薛贺香

北方经贸 2016年6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河南

薛贺香

摘要:设立和发展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新时期全球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河南自贸试验区既是发展河南航空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对于内陆地区实现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要有科学准确合理的战略定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整合政策资源要素,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优先发展航空物流,加快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深化区域间的经贸合作。

关键词:自贸试验区;功能定位;战略措施;河南

中图分类号:F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004-02

自201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广东、天津和福建自贸实验区的总体建设方案相继通过审议,标志着中国自贸区建设正循序渐进地展开。设立和发展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政府继改革开放后又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有利于我国政府深入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和实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与此同时,作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自2013年获批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从国外的发展看,凡是建设较为成功的航空都市区,均有配套完备的自由贸易区。在以上背景下,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既是发展河南省航空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同时也为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示范带动作用,将有利于提高河南省的对外开放程度,推动河南全面融入全球现代产业协作和市场体系,对于河南省乃至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比较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拉开了新常态下全国新一轮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帷幕,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正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正式开始。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试验区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综合试验田,其建设将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的申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比较见表1。

通过对我国四大自贸区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四大自贸区都立足国家的总体战略,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结合地方优势,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一体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深度融合、海峡两岸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等国家层面的战略先行先试、创新突破,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二、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

河南地处内陆地区,作为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其经济腹地广阔,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枢纽,也是欧亚大陆“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具有设立自贸实验区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河南省要紧紧抓住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的战略机遇,争取建设内陆港基于空港经济的商贸结合的自贸区发展模式。

(一)综合型的内陆开放型自贸区

依托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将其具有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口岸作业和综合服务等功能拓展延伸,以贸带工、工贸结合,不仅具有物流、贸易和加工制造功能,同时还兼有围绕贸易和加工制造业展开的货物转口分拨、仓储物流、分装加工、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票据服务、科技研发以及休闲消费和零售等功能。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结合,促进国内国际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将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成国际自由贸易中心,聚合对内对外双重开放功能,成为内陆地区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的重要平台,营造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投资贸易环境,构建中西部地区创新示范区。

(二)航空港区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航空港自贸区

立足“买全球、卖全球”的战略目标,通过整合郑州的优势资源,依托郑州航空港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和新郑保税区搭建多方交易平台,利用保税物流园区特殊的政策功能和航空港物流贸易的快捷运作模式,以贸易便利化为服务核心,创新管理办法和运营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跨境电子平台商、贸易商、物流商、支付结算商,鼓励创新型电子商务企业集聚,构建门类齐全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和创新集群,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打造新型电子贸易服务平台。其功能在于协助电商及电商平台、物流商、金融服务机构等整合信息资源,解决报关、结汇、退税等问题,使得交易和流通更加的便捷,从而降低交易和流通等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借助郑州航空港的优势打造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区,将河南建设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综合性E贸易集散地。

(三)专注于粮食和食品加工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商贸中心

依托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和新郑保税区,通过完善便捷的粮食、食品的加工贸易和进出口贸易服务链,以及规范专业的市场经营管理,建立安全、便利的国际贸易运输链,促进粮食和食品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市场流通而建立的专业性贸易服务平台。粮食食品专业性加工贸易服务平台为交易商提供保税加工、保税展示、产品推广、产品发布、贸易洽谈、进口代理、物流配送、商务咨询等多项服务,致力于将河南建设成一个连贯的国际粮食食品加工贸易物流服务中心和大宗商品交易、期货交割、保税展示交易等平台。

(四)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航空国际物流枢纽

以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为载体,依托河南保税物流园区,以保税物流联动新郑机场的口岸物流,成为中西亚和欧洲重要的集口岸通关、物流、进出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商品展示展览等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航空物流枢纽,打造陆海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辐射中西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集散分拨中心,形成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和重要桥头堡。

(五)以航空运输产业及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和分拨为核心的产业创新基地

要围绕航空运输业务,充分发挥保税功能优势,设立航空运输功能区,集聚发展航空运输及配套产业;同时要依托航空运输的安全、快速和便捷的全球航线网络,利用自由贸易区的政策、税收、通关等优势资源,设立制造业功能区,重点为电子信息产品、精密机械产品、时鲜产品、生物医药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提供全球范围的生产加工和分拨,吸引更多的高端产业在此设立全球配销中心,建设区域航运总部和贸易总部,促进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促进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协同配合,促使自贸试验区成为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三、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措施

(一)要有科学准确合理的战略定位

通过对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国内四大自贸区的比较,可以得出四大自贸区都是立足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特色确立战略定位,承担不同的国家战略任务。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中的主体省份,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带一路西向、南向和联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河南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于内陆地区实现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河南)自贸区的战略定位既要实现国家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战略任务,同时又要体现出河南自身的优势特色。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是河南省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有利于河南在更广阔和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化进程,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培育和发展市场功能,提升市场效率,夯实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基础。各级政府应按照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索建立与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高效规范等国际高标准的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和事后监管,切实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三)整合政策资源要素,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争取,力争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二是认真梳理现有各类政策,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在政策内容上,积极探索创新支持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监管查验设施建设,理顺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区港联动”和“区区联动”;争取在航线航权、海关监管、口岸、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发展以及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增强对企业及各类要素的吸引力;尝试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把一些要素功能进行叠加,放大开放功能,创造更具竞争力的政策优势区域,逐步实行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四)优先发展航空物流,加快完善服务平台建设

物流效率的提高是自贸区的重要优势。郑州航空港是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依托,按照“货运优先、以货带客,干线优先,公铁集疏,国际优先、以外促内”的总体要求,推进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航空货运公司和货代企业,进一步拓展货运航线网络;大力发展陆空多式联运和航空物流信息体系建设,增强郑州航空物流集散功能,尽快建成航空货运门户机场、物流中转枢纽和全国快件集散中心,推动航空物流快速发展;完善口岸物流信息、外汇结算系统等,改善口岸通关服务软环境,尽快建立“一站式”大通关服务体系,提升通关效率,为建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奠定基础。

(五)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深化区域间的经贸合作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地区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在自贸区空间布局上,要依据产业链条与航空运输的相关度,通盘考虑交通、信息、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整合多方资源。

一要深化郑州、洛阳、开封三市合作,实现经济对接。根据相关报道,在区域实施范围上,河南自贸试验区拟以郑州为主,涵盖郑州、洛阳和开封三个片区,网内网外相结合分层推进。在试验内容上,郑州片区包括郑州航空港、中原国际陆港、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侧重于探索以投资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打造国际物流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洛阳片区以国家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侧重于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服务模式创新;开封片区以国家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侧重于探索以促进消费流通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

二要强化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实验区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三大国家级战略对自贸区的支撑和互补发展。河南自贸试验区承担着推动内陆地区在更高层次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使命,在河南自贸试验区初建过程中,可以用三大国家战略的资源、成熟的服务功能来支撑自贸试验区的起步发展,等自贸区发展壮大了,再带动三大国家战略的发展,实现相互促进,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三要以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为基础,充分整合郑州高新区、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优势资源。自贸实验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打破地区间产业结构同构化、竞争过度、合作不足等问题,形成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在尽可能充分发挥各地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发展的整体优势。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郑州航空港借助其空港、陆路交通联运、保税区通关便利等优势,可以极大提升航空运输业、航空服务业和仓储、金融、保险等关联性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郑州市区、郑汴新区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胜华.“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与郑州申请自贸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4):68-72.

[2] 葛立祥,刘品安.广东自贸区功能选择若干建议[J].开放导报,2015(3):96-100.

[3] 蔡春林.广东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议[J].国际贸易,2015(1):15-21.

[4] 李庚香,王喜成.关于申建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的若干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5,23(6):63-70.

[5] 天文富.河南申报郑州航空港自由贸易区的若干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14(1)73-75.

[6] 裴长洪,陈丽芬.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功能扩区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2):6-16.

[7] 方友熙.论“一带一路”下的福建自贸试验区发展战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77-181.

[8] 天津经济课题组.起航—天津自贸区[J].天津经济,2015(2):34-41.

[9] 周汉民.我国四大自贸区的共性分析、战略定位和政策建议,2015,36(204):36-46.

[责任编辑:方 晓]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河南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功能定位
检察机关案件流程监控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研究国企改革下的功能定位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