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
2016-08-04黄加白
黄加白
【摘 要】在现今这样一个渠道多元的时代,电视纪录片将如何应对新媒体环境的挑战,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首先,从纪录片的生产模式上就要进行全面的新媒体改革,其次,纪录片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也要适应新媒体的节奏,最终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达到多媒体、多维度的精准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 纪录片 大数据
在2015年厦门国际纪录片大会暨亚洲阳光纪录片大会上,探讨纪录片与互联网怎样融合的话题成为本届纪录片大会的热议焦点。记录中国APP、优酷网、凤凰网、爱奇艺等新媒体嘉宾一致认为,“互联网平台对于纪录片产业的推动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然,我们也逐渐意识到,新媒体在大数据分析、用户互动、资本运作、运营模式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对于助力中国纪录片的推动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运用利用好这个新媒体平台,让纪录片创作线下实体团队与新媒体线上平台进行有机无缝的融合,这将是我们长期重点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纪录片的生产模式上就要进行全面的新媒体改革,用互联网的思维重解纪录片的选题分区。新媒体的特点是,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它对于受众收看习惯可以做到精准地分析,并对收看效果的评估有着较为客观的大数据评判,而这些又是传统纪录片产业中较为缺乏的一个链条。
我们从国内纪录片的选题来看,像《丝绸之路》、《故宫》、《五大道》等题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受制于政府的主旋律题材,它是代表了国家级纪录片创作的方向,它的主题往往宏大,那么,此种类型的选题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粉丝反响自然要弱一些,毕竟它对于社会真实生活的部分较少涉及。那么,纪录片放在互联网平台传播之后,它的另一端需要面对的,恰恰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中间除了少数热爱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人,比较偏爱前面提到的主流价值观题材,其余的大多数人想要看到的是,这个纪录片能和“我”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又能在这中间重新解读到什么,换言之,就是受众如何在别人的故事中“观看”到自己的人生,这个吸人眼球的点,就显得极为重要。
如今,我们已意识到,新媒体的多维度传播和极强的几何级席卷能力确实达到了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步,例如柴静的《穹顶之下》仅就互联网播出,就带来了2亿次的网络播放量,如果不是抓人眼球的选题,如果不是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雾霾话题,它会有那么高的关注度吗?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穹顶之下》的互联网传播运营确实做得有力、高效。
再来看,韩国本土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一度曾逆袭好莱坞大片,登顶韩国同档期票房之首,它的话题也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讲述了两位老年夫妻,如何相守,迎接死亡的朴素故事,那是如此真实的人生河流,死亡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它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能回避得掉的,敏感的受众人群就会想通过这个纪录片的渠道,去探望人之将死的秘境。
那么,什么是热议的话题,什么“走心”的题材,接下来纪录片创作就要从这里下手,让高端大气的纪录片创作也沾沾地气。如此一来,纪录片创作团队拍摄出发之前就要做到目的明确,要做什么样的纪录片,打的又是什么样的市场,纪录片的创作同样也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做到纪录片市场的足够细分化,这也就要求我们纪录片创作团队,不要匆匆上马,从最初的环节就要做好充分的市场分析,从纪录片的创作选题、主题、表现形式以及传播手段等方面,找好与之所相对应的领域,真正做到有效传播,从而达到为新媒体精准创作的多种层次。
其次,纪录片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也要适应新媒体的节奏。如今,有数据显示,人们使用手机媒体的频率是一天150次,平均每5分钟看一次,微信成瘾的现象非常普遍。那么,当今的纪录片创作如何能打进微信,以及其他新媒体客户端就显得格外重要。什么样的内容题材以及表现形式能够占领人们早已碎片化的时间,让纪录片黏住手机客户端的人们呢?我们必须承认,今天的人们在收看视频的时候,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足够的专注力,互联网化的中国社会信息量是过剩的,但思想又是稀缺的,如何抓住人的眼球就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辛苦,更何况说纪录片的受众全体本来就是小众的。在现今时代,我们已很难想象,人们会在手机上观看像《话说长江》这样的长篇纪录片,纪录片内容的长度也要适应客户端的需要,它似乎不能太长,最长不能超过45分钟,同时它也应该具备碎片化的特征,画面节奏要快,像《舌尖上的中国》这个纪录片节奏就非常合适,再有就是它最好能让用户随时随地进入也能够看明白个中故事,这就需要纪录片的故事节奏,大体应该是5分钟讲一个小故事,10分钟就得进入一个小高潮,像当下有些微纪录片的格式就比较合适,例如《镜头中的国家地理》、《故宫100》等,这些适应市场需要的节奏调整,都可以成为纪录片创作者尝试创作的方向。
然后,我们创作纪录片单单做好高质量的片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懂得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去经营好纪录片。例如,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经营得非常好,它的舌尖文化甚至引领了民众的消费,做到了对百姓生活的真实影响,这个层次可以算是纪录片的最高境界。我们纪录片在运营方面依然需要加大力气,《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时候,微信还没有那么吸人眼球,可现如今人们的注意力是稀缺的,分散人们精力的内容产品有很多,微信群、公众订阅号,还有一些民营公司制作的高收视电视娱乐节目等等,这些都在抢夺受众的眼球,那我们创作纪录片的团队如何拿出自己的自信,在多元的市场化媒体环境中独领一片空间呢?因此,纪录片创作团队必须要借力新媒体传播的东风,将自己的作品融合进新媒体,这种融合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学反应,从节目包装到多元媒体形式的内容渗透,传统内容的团队要与专业的新媒体团队稳扎稳打,合力经营好自己的纪录片产品,最终期待一个无论在内容和商业上,都会更为长远的回报。
最后,我们要坚信我们做纪录片团队的核心底牌——优质的人才。无论媒体环境怎样变幻、复杂,归根结底,我们最终擅长的部分将会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在《舌尖上的中国》出现之前,谁又能想象到纪录片也可以如此风光无限,它如此接地气的亲和文化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回报,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我们坚持做好本分,再加上积极融合新媒体的战略,就有理由相信,只要是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它依然可以在众多视频网站中找到自己的话语权,也同样可以在新媒体的助力浪潮中,获得最好的生存。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