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境下的翻译偏离及其接受
——基于薛绍徽翻译《八十日环游记》的研究
2016-08-04刘立香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刘立香(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历史语境下的翻译偏离及其接受
——基于薛绍徽翻译《八十日环游记》的研究
刘立香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摘要晚清时期翻译偏离现象异常普遍,薛绍徽的译著《八十日环游记》也存在较多误译、改写、删除、添加等偏离原作之处,然而这些偏离并未阻碍译作的成功,反而促成了译作被读者接受,是译者有意选择的翻译策略。为什么译者采用了偏离策略呢?通过考察译作的语言特征和偏离现象,我们发现:(1)翻译偏离提升了译作语言的音美、形美和意象美;(2)译者通过偏离兼顾了多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尤其照顾了下层普通百姓的解码能力;(3)译者通过偏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彰显了译者学习西学和兼顾中学的矛盾心态,反映了译者坚持弘扬传统中国文化的态度,尤其在女性角色问题上始终坚持旧的道德观念和保守立场;(4)翻译偏离是历史语境的产物。
关键词薛绍徽译著的翻译偏离;历史语境;接受
目前,对翻译偏离的理解有两种:一是指翻译过程中处理某语言内部偏离常规的现象。相关研究关注语言的非常规现象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策略及原因。(祖利军,2007)二是指译本偏离原文的现象,即语际偏离现象。研究往往从理论层面解释翻译偏离的原因,如钱钟书的“翻译距离说”、赛义德“旅行理论”(高圣兵,辛红娟,2010)。本文的翻译偏离指语际偏离,主要考察20世纪初薛绍徽译著的语际翻译偏离现象。
晚清时期翻译偏离现象较为普遍,偏离程度也令人吃惊。林纾式的翻译虽然偏离原文的程度较大,但其成功说明翻译偏离不一定会导致翻译失败。正如祖利军(2007:112)所说,“从图里(Gideon Toury,1980:22-39)对翻译的界定来看,只要原语译成了目的语中可接受的语言,翻译就是成功的。任何规约性的翻译理论框框都被抛到九霄云外。”陈寿彭与薛绍徽合译的《八十日环游记》(由英语译本转译而来)就是20世纪初一个典型的转译本,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不仅开启了女性参与翻译实践的新篇章,而且还影响了中国科学小说的诞生,对这一译本的翻译偏离研究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意义,对翻译批评研究也具有重要启示。
因此,本研究以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著作Le Tour du Monde en Quatre-vingts Jours及其英译本(George Makepeace Towle,1873)和法译汉文本(沙地,1979)为参照,对陈寿彭与薛绍徽合译的《八十日环游记》(简称薛译本)的翻译偏离现象进行梳理和描述,通过以下个问题的回答:①译著《八十日环游记》是否存在偏离原著之处?具体偏离类型有哪些?②译者是否有意选择了偏离?③翻译偏离的原因有哪些?④薛绍徽的翻译案例对译者和翻译批评有何启示?结合译本的历史语境探讨翻译偏离现象为何能被读者接受这一历史事实。
一、《八十日环游记》中的翻译偏离现象
我们把翻译偏离分为三种:微观的策略偏离、中观的篇章结构偏离和宏观的文化偏离,通过对薛译本全部三十七回中各种翻译偏离进行标注、统计,得出表1。
从偏离的方向看,误译造成的结果是负面的,可看作是负面偏离,其它类型则是正面的偏离。按照偏离程度看,重写(原作意思完全改变)、改写(原作意思部分改变)、归化(原作意思有较大改变)、删除(原作意思有一定改变)、添加(原作意思有一定改变)偏离程度依次降低。从频次看,正面偏离强于负面偏离。
各微观层面的偏离类型中,误译有49处,涉及各个语言和文化层面:词汇、短语、语法(主语)、句子意义、语气、以及宗教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其中句子层面(结构复杂的从句)的意义误译较多,占到所有误译总数的46.9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译者处理复杂从句的能力有限,并且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
添加是译者最常用的翻译偏离类型,共62处,占所有偏离类型的38.04%:用于题目内容添加37处,修辞4处、描写13处、强调2处、评论1处、译者的解读3处、汉语特色的文化现象2处等,其中添加描写阿黛的地方有7处,占添加总数的11.29%。可见,添加除了用于章节标题和细节描写外,还用于强调和表达译者的观点。
译本中的改写类型有内容改写、结构改写、语气改写、修辞改写等,共23处,其中结构改写比例较大(占改写总数的47.83%)。译本形式上的改写多于内容上的改写,尤其是叙述方式改动较大。
删除共11处,内容包括词汇3处、句子2处、对话2处、对英国人的评价2处、简化1处、由于英文缘故而删减1处。为了表达简洁需要而删减的多是词汇、句子、对话、简化等8处(72.73%),而考虑到中国读者对法国人对英国人的评价不感兴趣而删减的是2处,英文删减在先的是1处。
重写4处,跟原文完全不同,主要重写福格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的心理描写,目的是为了塑造一个良好的福格形象,。
另外,译者还用到了9种归化策略,包括误译、改写、添加等。译本中的归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名本土化(如阿荣、阿黛);引入中国特色的鬼怪、时间、信仰、爱情观、婚礼、传统等以及对话式的叙述方式。
表1 薛译本翻译偏离类型及其数量
转译产生的误译有6处,跟其他偏离类型相比,英文转译造成的失误较少。
二、翻译偏离原因分析
根据译者意识的参与程度,可把翻译偏离分为有意识的翻译偏离和无意识的翻译偏离两种。
(一)无意识的翻译偏离原因
《八十日环游记》是陈寿彭口译、薛绍徽笔述的合译作品,陈寿彭:“通英文,1885年应聘为翻译,随兄陈季同出国,赴英、法,历三年归。”(连燕堂,2009:109)薛绍徽不懂英文,但是小有名气的才女,汉语语言功底深厚,二人的合译集合了二人的知识存储和智慧。
但是,从误译的表现看,译者在处理复合句时错误较多,语法分析能力不够高,并且对西方的政治、宗教等了解不够深入,这些“硬伤”实际上不仅反映了译者的英语水平不够高,也反映了当时国家之间思想文化交流层面的欠缺。误译数量约占全部偏离类型的35.48%,但误译似乎与语篇混合成了一体,并未造成大范围的前后矛盾,薛绍徽高超的写作水平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误译的损害,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只要这种偏离可以满足更高一级的要求,就可以被视作合理的偏离。”(高圣兵,辛红娟,2010:114)
20世纪初中国翻译人才奇缺,翻译已经被提升到救国救民的重要位置,因此,社会对译者的基本素质要求较低,并且读者对译作的期待也不是语言层面的忠实,而是获取精神食粮,开阔眼界,学习知识。因此,当时著名的翻译家如林纾、包天笑等虽然翻译水平不高,译作随意性很大,增删篡改很多,但“当时处于一个思想开放的时代,人们急欲了解西方,所以也能适合社会的需要。”(连燕堂,2009:114)薛的翻译案例也支持了建构主义的翻译观:“翻译活动是一种人类文化间借助符号所进行的交流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可能避免误译的产生。”(吕俊、侯向群,2006:237)
此外,从翻译距离来看,薛译本是英译本转译而来的,转译的翻译方式实际上加大了原作和译作的距离。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必须经过更多的曲折才到达读者。一般情况下,信息要经过三次“编码——解码”的过程,才能到达目的语读者,如图所示。
表2 误译类型及其数量
表3 添加类型及其数量
表4 改写类型及其数量
转译最致命的问题是作品经过中介语文本到转译本会发生“二度变形”(邸爱英,2007:59),英译本的错译再度导致薛译本的错译。但是由表1可见,转译不是造成翻译偏离的主要原因。
(二)有意识的翻译偏离原因
从薛译本中的偏离类型看,有意识的偏离类型占大多数。为什么译者采用了这么多的偏离手段呢?通过考察译本及其历史语境,我们发现译作的翻译偏离不是译者随意而为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了增加译作的语言美;二是为了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三是发出译者自己的声音;四是历史语境的推动。
1.翻译偏离提升了译作美感
译本之美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音美、形美和意境美。译者有意识地采用翻译偏离手段(如添加、删除、改写等),目的之一是提升语言美。
(1)音形美
薛绍徽本人精通诗书,语言功底深厚,对语言要求很高。虽然译本不太忠实,但的确是个“美人”,在细节描写(占添加类型的20.97%)方面添加了较多的信息。即使跟现代其他译本相比,薛译本也同样具有自己的风姿。仅举一例说明:
英文:But Passepartout was not to be found,and tears coursed down Aouda's cheeks.
薛译本:惟阿荣不见,阿黛已两泪汪汪,梨窝欲湿矣。
沙地译本:只是路路通失踪了,艾娥达夫人在为他流眼泪。
以上例子描写阿黛见阿荣失踪的感受,薛译本用了两个四字格,形成了很强的节奏感,并且添加了隐喻“梨窝”,一个美人流泪的画面呼之欲出。薛译本行文简洁,用词贴切,描写细致,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给人“美”的感受。
(2)人物意象美
在阿黛的描写中,译者添加了大量细节,尤其是心理描写,让阿黛的形象更加鲜活,同时,突显了中国人所认可的女性柔美、坚韧的一面。译本中的阿黛略带王公贵族小姐的矜持、多情、忠贞和坚韧。而阿荣则被塑造成了一个勇敢而又忠诚的仆人,符合当时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和审美标准。福格在译本中成了福格老爷,具备中国老爷所有的尊贵、刚毅、大度、勇敢等君子品质。译者弱化了原著中福格性格怪异、事事要求精确的习惯,把人物变得更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标准。
2.翻译偏离体现了多层次读者的需要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对象的解码能力和潜在阅读兴趣。(Nida,1964)20世纪初的读者群按照社会阶层基本上可分为上层达官贵人、中层知识分子和商人、下层的普通百姓,其解码能力参差不齐。译者虽然属于知识分子,但家境并不富裕,为了补贴家用,翻译成了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因此,为了尽可能地争取读者群,要特别照顾到中下层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解码能力。
表5 删除类型及其数量
表6 20世纪初读者群的需求及其在薛译本中的反映
那么,译者是如何运用翻译偏离手段来满足读者的需要呢?
在宏观层次,译者采用了章回体小说形式翻译英文,段落进行了大量合并,明显偏离了英文的结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层读者的需求。首先,20世纪初,读者群体不仅包括达官贵人,也有平民百姓,而读者群体的扩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读者的阅读水平,“演义体小说比较符合他们的阅读水平,能满足他们的阅读兴趣。”(蔡亚平2013:104)《八十日环游记》译作题材就是采用了传统的演义体章回体小说的形式,顺应了普通读者的阅读期待和习惯。此外,作为科学小说的原著在当时中国还是非常新奇的题材,尚没有人真正尝试过这种文学创作,译者显然也没有冒险尝试直接引介原著的题材风格,而是采用了当时社会比较认可的章回体小说结构,这也跟读者的阅读心理有关。根据蔡亚平(2013)考证,“下层读者喜读传统通俗小说,不喜翻译小说”,这在徐念慈《余之小说观》中可见一斑,“盖译编,则人名地名诘屈聱牙,不终篇而辍业;近著,则满纸新字,改良特别,欲索解而无由;转不合旧小说之合其心理。”(徐念慈,2003:431)可见,在新翻译小说不受欢迎的情势下,选择读者熟悉的章回体小说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策略。
在微观层次,译者采用添加、改写、删除等翻译偏离策略,处理了英汉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差异、叙述方式差异、人物及其心理描写等问题,对不符合当时读者阅读习惯的地方进行了修正。例如,译者多次把人物内心独白改成对话,主要是怕读者不适应独白式的表达方式;译者还添加了大量关于阿黛的细节描写,突显了阿黛外表美丽动人但内心坚韧自守的节操;删除了福格“怪癖”的生活习惯和要求“精确”的个性;改写了故事结尾两人之间的爱情表白。因为当时人们仍然普遍接受比较传统的儒雅老爷形象、矜持顺从的女性形象、比较保守的爱情婚姻观念和以忠诚为基础的奴仆等级制度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有意识的凸显和修正,主要是为了迎合上层读者的审美观念。
3.翻译偏离发出了译者的声音
译者对人物形象和风俗习惯的修正(利用添加、改写、删除以及某些归化策略)也折射出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例如,译者对故事结尾进行了改写,把“What had he brought back from this long and weary journey?Nothing,say you?Perhaps so;nothing but a charming woman,who,strange as it may appear,made him the happiest of men!”基本意思是:福格先生这次旅行“唯一的收获是一个迷人的女人”,并且他因此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而译文“安足以赌福格之局!安足以知福格之志!安足以得如仆如阿荣!有妻如阿黛耶!”添加了福格旅行的其他收获,如赌局获胜、福格志向、获得仆人阿荣、妻子阿黛,这种并列关系实际上弱化了阿黛的作用,这也体现出译者对当时社会道德规范的考虑。
薛绍徽接受过传统的封建道德规范,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也是严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认识到西方式的爱情在中国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是难以接受的。当时社会封建道德规范是建立在男权主导的观念之上的,很难接受“男人为了一个女人而环游世界”的行为。可以说,译者改写的部分迎合了上层读者的审美取向和价值需求。
这种对西方男女地位的价值观念的改写也反映出译者学习西学与兼顾中学的矛盾心态。“晚清译者和论者在译介西洋小说时,一方面希望能引入一些对中国旧社会有冲击的新思想,另一方面却恐怕会破坏他们希望保留的传统意识形态,结果便会出现这种对原著的修改。”(王宏志,2013:176)《八十日环游记》译者对原著的改写正好印证了这一说法。虽然薛绍徽“欲读西书”,希望开阔眼界,但对跟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有冲突的地方还是进行了改写,表现出译者并不苟同西方的这种爱情观,尤其是在女性角色的问题上,似乎译者一直希望女性要恪守传统的角色和本分,不能改变男性主导的社会格局。这其实也反映了薛绍徽对西学的一贯态度。1898年,上海《女学报》请薛绍徽主持办报,薛绍徽为《女学报》撰写了一篇序言,并撰《女德》、《女言》、《女工》、《女容》四颂,强调女学不应只学西学,还要兼顾传统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也上说明,在面对中西思想冲突时,“薛绍徽的文化心态和文学创作却折射出保守阵营的价值选择”。(花宏艳2012:116-122)不管译者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还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这种有意识的改译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策略,也体现了译者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以及对读者价值取向的判断。
4.翻译偏离体现了历史要求
译本的种种偏离都是译者选择的结果,而不管是宏观上的文体选择,还是微观上的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塑造、价值观念阐释等,都体现出历史的痕迹。从薛绍徽的翻译个案,我们可以提取影响译者选择的历史因素,见表7。
在译者决策的过程中,都有历史因素的参与:翻译开始前,译者对整个历史语境进行判断,认可了小说地位提升、社会重写作、林纾式翻译盛行等做法,从而为译本的种种偏离做了铺垫;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读者阅读水平和审美价值等进行判断,在语言表达、小说叙事、人物塑造等方面尽可能地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尤其在处理中西文化冲突时,译者通过添加、改写、删除等偏离手段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表7看出,译中阶段译者不仅受到了译前历史因素的综合影响,也考虑到了译后的读者因素。由于译者的选择顺应了社会历史语境的大趋势,正确预测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因而译作完成后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好评和读者的接受。可以说,译者的选择较好地体现了历史语境的要求。
三、薛绍徽翻译案例的启示
薛译偏离了英文的结构形式和部分内容,却顺应了社会需要的大趋势,满足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需求。用今天的翻译标准看《八十日环游记》,似乎她已经不能被读者广泛接受,但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却发现,“晚清论者、译者及读者不但愿意原谅大刀阔斧的翻译,甚至认同这是正确的翻译方法。”(王宏志,2013:158)薛绍徽的翻译案例也给译者和翻译批评家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首先,薛绍徽的翻译案例启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主判断能力。这种自主判断能力要求译者能够对影响整个翻译过程的社会因素进行正确判断,并且能够把判断结果较为全面而清晰地融入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翻译开始前应考虑自身所在的社会语境,观察其它社会主体、文本和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并适当预测未来读者群体的需求,确定翻译的基本原则,把这些文本外的因素跟文本表达结合起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适当加入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译者自己的语言风格、价值取向等。译者不必拘泥于原作中心的标准,处处忠实原作,而要根据翻译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译者的自主判断决定了翻译的成败。因而在培养译者能力时,译者的自主判断能力也应成为重点培养内容之一。
其次,薛绍徽的翻译案例启示翻译批评须考虑译本所在的历史语境。在翻译批评中,应该把实践看作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突破原作中心论的圈子,不处处把原作作为评判依据,把忠实原作看作追求目标,而要综合考虑译者、译作所在的历史语境,思考为何译者做出了这种选择。因为译者的种种选择不仅是译者自己的选择,而是“文化意识作用下社会潜在力量进行的选择。”(姜秋霞,2013:62)这些潜在的社会力量就是译本产生的历史语境,语境中的历史主体、历史文本、历史环境都影响了译者这个主体的选择。因此,批评家不仅要考虑语言外因素对原语文本的影响(Reiss,2004:86),还要考虑译本所在的生态环境,考察哪些语言外因素影响了译本的生成。
表7 影响译者选择的历史因素
再次,在批评译本或译者时可采用翻译过程的视角。从翻译过程的视角看“译者的决策是否体现了历史语境的要求”,可以更为全面而清晰地描写译前、译中、译后都发生了什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译者决策,译者的决策是否满足了历史要求等。而我们的评判也会比较客观公正。
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交际活动,各个翻译事件往往都带有特定的时空特征,受特定历史语境的制约。离开历史语境,我们无法深刻地认识翻译的社会交际本质,更无法透彻地理解偏离原文的作品何以受到读者的青睐。描述翻译背后的历史语境,有助于我们揭示翻译的历史真实,解释译者选择的动因。薛绍徽的翻译案例开启了我们探索翻译历史真实的旅程,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译者自身的艺术思想和文化态度怎样深刻地影响了翻译写作,跟其它同时期的翻译案例相比有何异同,译者的社会地位是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作接受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蔡亚平.读者与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创作、传播的关系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2]陈寿彭.八十日环游记·序一[G]//施蛰存.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819)翻译文学集(2).上海:上海书店,1990.
[3]高圣兵,辛红娟.零度翻译与翻译偏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114-119.
[4]花宏艳.乱世中的田园想象——晚清女诗人薛绍徽及其隐逸诗词[J].文苑人物,2012(5):116-122.
[5]姜秋霞.文学翻译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6]连燕堂.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近代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7]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儒勒·凡尔纳.八十日环游记[M].陈寿彭,薛绍徽,译.上海:上海经世文社,1900.
[9]儒勒·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M].沙地,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79.
[10]王宏志.翻译与文学之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1]徐念慈.余之小说观[G]//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431.
[12]祖利军.偏离与翻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7-112.
[13]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J].Leiden,Netherlands;E.J.Brill,1964:156-71.
[14]Jules Verne.1873.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EB/ OL].English translation by George Makepeace Towle.http://jv. gilead.org.il/pg/80day/(Accessed on October 5,2014).
[15]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Translated by Erroll F.Rhod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6]Toury Gideon.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M].Je⁃rusalem:Academic Press,1980.
[责任编辑:周晓艳]
DOI:10.16249/j.cnki.1005-5738.2016.02.028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16)02-196-007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世纪初至60年代闽籍女作家翻译语言研究”(项目号:14YJC74005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立香,女,汉族,山东无棣人,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翻译、翻译过程、双语词典翻译研究。
Translation Deviation and Its Reception in a Historical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Xue Shaohui’s Translation of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Liu Li-x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mei 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21)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ranslation deviation was very popular.Xue Shaohui’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is not completely faithful.There are wrong translations and even intentional re⁃visions in the translated work.But why it achieved instant success and was accepted by the readers 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By examining the translated text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it is found that translation devi⁃ation in the target text actually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the translation in several ways:first,translation devi⁃ation added the beauty of the translated language in the sound,form and images;second,the translation devia⁃tion fulfilled the needs of reade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especially the need of low-ranked people;third,through deviation,the translator expressed her own cultural values;and fourth,translation deviation was caused by the historical context.
Key words:translation deviation in Xue Shaohui’s translated work;historical context;reception by the 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