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病人血液Lp-PLA2、hs-CRP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

2016-08-04玉洪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二聚体冠心病

玉洪新,刘 杰



冠心病病人血液Lp-PLA2、hs-CRP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

玉洪新1,刘杰2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南宁 530200),E-mail: 392907339@qq.com;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Lp-PLA2、hs-CRP、D-二聚体各项生化指标水平,观察组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3、0.735,P<0.05);D-二聚体与hs-CRP及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4、0.772,P<0.05);hs-CRP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nⅠ)、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2、0.694、0.705,P<0.05)。结论 Lp-PLA2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hs-CRP与D-二聚体及心肌损伤指标关系密切,表明炎症与血栓形成及心肌损伤关系密切;D-二聚体与心功能等级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可能是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重要诱因。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变[1]。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关系密切[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以往文献已经证实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近几年新发现的炎症标志物,研究发现其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密切相关[4]。D-二聚体是凝血活化及血栓形成的指标[5]。本研究分析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不同炎症反应指标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3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72例,女58例;年龄32岁~78岁(62.4岁±10.5岁);心功能分级:Ⅰ级35例,Ⅱ级45例,Ⅲ级40例,Ⅳ级10例。对照组男70名,女60名;年龄31岁~76岁(61.2岁±11.3岁)。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病人纳入标准:①冠心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②年龄18岁~80岁;③病人自愿加入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及心肌疾病;②纳入前2周各种急慢性感染;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全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周围血管病变;④不能配合检查及观察者。

1.2研究方法

1.2.1心功能分级方法参照WHO心功能分级标准,Ⅰ级:病人体力活动不受限;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不适,但日常活动会出现气短、乏力、胸痛或近乎晕厥;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不适,但低于日常活动会出现气短、乏力、胸痛或近乎晕厥; Ⅳ级: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有右心衰竭征象,休息时可出现气短、乏力,任何活动都可加重症状。

1.2.2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检查方法观察组病人转诊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综合病房一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经皮桡动脉穿刺,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

1.2.3生化指标抽取病人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置于生化采血管内,室温下静置60 min,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置于-80 ℃冰箱中待测。采用多功能微孔板读数仪以酶动力学方法测定血清Lp-PLA2水平,试剂盒由美国Cayman公司提供,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以均相测定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试剂盒由日本日立公司提供。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D-二聚体水平,试剂盒由美国ACL公司提供。采用免疫分析仪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肌钙蛋白(TnⅠ)、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试剂盒由贝克曼公司提供。

2结果

2.1两组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比较观察组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Lp-PLA2、hs-CRP、D-二聚体水平比较(±s)

2.2不同心功能分等级病人D-二聚体水平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D-聚体水平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病人D-二聚体水平(±s) μg/L

2.3观察组病人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观察组Lp-PLA2与LDL及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3、0.735, P<0.05);hs-CRP与心肌损伤标志物TnⅠ、Mb、CK -MB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2、0.694、0.705,P<0.05)。D-二聚体与hs-CRP及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4、0.772,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6]。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均有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7]。hs-CRP是目前常用的炎症反应标志物,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研究发现hs-CRP在组织损伤6 h~8 h后在白细胞介素(IL-1)、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诱导下产生,其升高的程度与炎症程度呈正比[8]。杨燕玲等[9]研究发现血清hs-CRP水平与破溃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数呈正相关,同时发现hs-CRP水平的高低反映冠状动脉血管壁本身的炎症程度。盖丽等[10]研究发现hs-CRP水平的高低可反应冠心病病情程度,急性心肌梗死病人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hs-CRP水平又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冠心病病人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TnI、Mb、CK-MB呈正相关,说明hs-CRP水平越高,心肌损伤越严重,与王亚平等[11]报道相一致。

Lp-PLA2作为一种炎症介质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其基因多态性影响冠心病的易感性[12]。Lp-PLA2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及冠心病的预后关系密切,控制Lp-PLA2水平可能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潜在靶点[13]。Lp-PLA2又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基水解酶,主要由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泡沫细胞等炎性细胞分泌,人血浆中Lp-PLA2主要以脂蛋白颗粒结合形式存在,约有2/3的Lp-PLA2与LDL结合[14]。关于Lp-PLA2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较认可的观点为Lp-PLA2被血液运送到冠状动脉壁上易受损伤的区域,被水解氧化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溶血卵磷脂(Lyso-PC)及氧化型游离脂肪酸(ox-FA),Lyso-PC和ox-FA作为促炎介质,通过诱导炎性趋化因子和吸引炎性细胞加重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并能增加斑块的易损性[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冠心病病人血清Lp-PLA2与LDL水平及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说明Lp-PLA2水平高低与LDL水平高低密切相关,Rosenson等[16]研究发现降脂治疗在降低血清LDL水平的同时也降低血清Lp-PLA2水平,佐证Lp-PLA2与LDL的相关性;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说明Lp-PLA2水平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反映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及纤溶的发生,可以作为体内凝血状态、纤溶亢进及血栓形成的标志物。临床研究发现D-二聚体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Ghanavatian等[17]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又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说明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程度相关。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一方面,炎症反应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更多的组织因子,而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活化进一步激活凝血,纤维蛋白降解形成D-二聚体;另一方面,研究发现D-二聚体可作为促炎症反应的介质,刺激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产生较多的炎症介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以上说明炎症和血栓是相互活化的,共同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与hs-CRP及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说明冠心病病人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是相关,而D-二聚体与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提示心功能降低易于形成血栓,分析原因为心功能等级越高表示心功能越差,心脏泵血功能越差,血流淤滞,更易形成血栓;另一方面较差的心功能意味更多血管病变及炎症介质释放,这满足凝血形成的两个要素:血管病变和血液成分改变。

综上所述,hs-CRP、 Lp-PLA2和D-二聚体均是冠心病病人良好的观测指标,在预测心肌损伤、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及心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hs-CRP、Lp-PLA2作为两个炎症标志物,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两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并不完全相同。hs-CRP与D-二聚体关系密切,D-二聚体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标志物,表明炎症与血栓形成相关;而Lp-PLA2主要和脂类代谢,尤其与LDL的代谢关系密切。

参考文献:

[1]时永辉,牛冬梅,吴嘉,等.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J].临床检验杂志,2013,2(4):92-95.

[2]曾煜周,黄学成,王琦武,等.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血清尿酸的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3):30-31.

[3]潘晨亮,彭瑜,张钲,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1(3):90-94.

[4]万招飞,张娇,薛嘉虹,等.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11(2):1003-1006.

[5]凌琳,承艳,康丽娜,等.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Periostin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5(6):440-444.

[6]何建新,徐丹苹.磷脂酶A2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4,7(2):1170-1171.

[7]Rosenson RS,Stafforini DM.Modul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by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J].J Lipid Res,2012,53(14):1767-1782.

[8]康建华,杨立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18(4):2084-2086.

[9]杨燕玲.冠心病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2,5(8):1088-1090.

[10]盖丽,李会玲,李会娟,等.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4):3-4.

[11]王亚平.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2,20(6):5422-5425.

[12]何晨,唐晓芳,袁晋青,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1,5(4):355-358.

[13]Madarame H,Kurano M,Fukumura K,et al.Haemoslatic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blood flow-restricted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heart disease:a pilot study[J].Clin Physiol Eunct Imaging,2013,33(12):11-17.

[14]Catena C,Colussi G,Brosolo G,et al.A prothrombotie stale is associated with early arterial damag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J Atheroscler Thromb,2012,19(4):471-478.

[15]Yuan SM,Shi YH,Wang JJ,et al.Elevated plasma D-dimer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may indicate aortic disorders[J].Rev Bras Cir Cardiovasc,2011,26(12):573-581.

[16]Rosenson RS,Hurt-Camejo E.Phospholipase A2enzymes and the risk of atherosclerosis[J].Eur Heart J,2012,33(21):2899-2909.

[17]Ghanavatian S,Stein RA,Atar D,et al.The course of D-dimer,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non-ST-elevation Mbcardial infarction [J].Clin Lab,2011,57(22):771-776.

[18]Lowe G.Can haemostatie factors predict atherothrombosis?[J].Intern Emerg Med,2011,6(4):497-501.

(本文编辑薛妮)

中图分类号:R541.4R256.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2.033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12-1405-03

(收稿日期:2015-08-09)

猜你喜欢

超敏C反应蛋白二聚体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