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安胎膏穴位热敷贴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2016-08-03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12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次者安胎神阙穴

彭  敏,林  莉,林  霞(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2)

自制安胎膏穴位热敷贴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彭敏,林莉,林霞
(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530012)

[目的]观察安胎膏在持续温热状态下行穴位贴敷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安胎膏在持续温热的状态下穴位贴敷于肾俞穴与神阙穴,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愈显率为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愈显率为36.67%。两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胎膏在持续温热的状态下穴位贴敷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先兆流产;安胎膏;持续外热加热;穴位贴敷;护理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前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且无妊娠物排出,继而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的一种疾病。由于女性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加,造成先兆流产发生率增多,约占全部妊娠的10%~18%。安胎膏是本院的经验方,通过近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安胎膏在持续温热的状态下行穴位贴敷于肾俞穴与神阙穴,对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3~42 (31.8±7.6)岁;孕期34~91(52.7±18.5)天;有自然流产史1次者7例、2次者2例,有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1次者10例、2次者5例、3次者2例。对照组年龄21~41(33.5±6.9)岁;孕期33~88(50.8±16.8)天;有自然流产史1次者6例、2次者2例,有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1次者11例、2次者6例、3次者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孕期及流产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1.3纳入标准①符合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②B超示:宫内胎儿存活伴有宫腔积血﹔③依从性好﹔④同意接受调查者。1.4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子宫肌瘤、生殖器肿瘤或畸形;②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精神病患者;④对药物或胶布过敏患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予黄体酮、绒促性素和维生素E、叶酸药物以及口服安胎中药治疗。治疗期间嘱患者禁房事,必须避免劳累,卧床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香燥之品。1.5.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自制安胎膏穴位热敷贴。安胎膏的制备:菟丝子、续断、桑寄生、砂仁、阿胶(以上中药均为农本方)等比例用适量温水制成安胎膏。贴敷穴位:神阙穴和双肾俞穴。方法:将加热到45℃左右(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安胎膏的温度)的安胎膏先贴敷到双侧肾俞穴,再贴神阙穴,并持续外热加热0.5 h,每天1次,每次贴敷4~6 h。持续外热的方法:使用腹带将50℃水温的小热水袋固定隔在衣服外进行持续外热加热。

两组均治疗2周,共计14天。

1.6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对主症(阴道出血的时间、出血量、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两膝酸软,神疲肢倦等)及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自然流产病史等)分别制定分级量化记分标准,合理增加对主症量化的权重,对舌脉异常征象仅仅给予定性的记录,不作分级量化。疗效判断标准:痊愈:小腹坠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消失,治疗14天内阴道出血停止,临床症状积分减少95%以上;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显效:小腹坠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明显减轻,治疗后14天内阴道出血停止,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0%,<95%;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有效:小腹坠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有所减轻,治疗后14天内阴道出血停止,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70%;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无效:小腹坠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治疗后阴道出血超过14天未止,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或小于孕周,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发育,甚至流产。

1.7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穴位贴敷法属于外治法,根据外治法专家吴师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及“膏药统治百病”的理论,穴位贴敷可通过药物的皮肤吸收和局部刺激发挥其整体药理效应,达到治病的目的。且外治之法,药简效捷,使用方便,作用迅速,毒副作用较小,易为患者所接受。

先兆流产属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范畴,与肾虚关系甚为密切,因肾虚则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致胎漏下血、腹痛;肾虚则胎失所系,故胎动下坠[3]。梁照等[4]也认为妇女妊娠后肾气的强弱是胎儿稳固的关键所在,病机主要是肾虚冲任受损、胎元不固,故应采用补肾益气安胎的治疗方法。

神阙穴为先天之蒂,后天之气舍。从解剖角度看脐部皮肤比较薄嫩,神经血管比较丰富,故采用中药外敷脐部,使药物可通过脐部皮肤的渗透和吸收作用而进入血液,参与血液循环,以此发挥治疗作用[5]。腰背部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临近督脉,体内各脏腑通过背俞穴与督脉脉气相通,肾脏通过肾俞与督脉脉气相通,肾俞穴是肾气最汇聚与集中之处,在此处贴敷能温肾阳、益精髓。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云:“真阴既病,则阴血不足者不能育胎,阴气不足者不能摄胎……”[6]故贴敷神阙穴温煦任脉助阴血生。肾俞与神阙穴二者配伍,温煦阳气以生发而温暖全身,有助于孕育胎儿。此外,现代人压力过大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先兆流产,先兆流产的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而外用补肾中药能通过调整体内免疫功能而起到治疗作用,对内分泌激素调节作用尤为显著。本临床观察表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明显优于中西药治疗组,这与曹宠华等[7]的报道一致。

“氤氲”之时,易受孕,利于胚胎生长发育,故温法助孕保胎属于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的中医治则。成都中医药大学陆华研究员依据温通治法选用定坤丹通过精度为0.01度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可使痛经“寒凝血瘀证”的患者下腹部皮温升高5~6℃。人体组织间隙液压通常为-1~10mmHg[8],加热导致有限的组织间隙空间热膨胀,组织间隙液压升高[9],加速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由于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且升温还会使局部组织间液量持续增加,所以局部升温能加快组织间液向该处的传递速度[10],同时也加速了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于受孕宫体,疗效得到了加强。温热的感觉使患者感到舒适,心理愉悦,身心放松,护理的依从性得到加强,从而有利于安胎。

使用自制安胎膏穴位热敷贴是我院常用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穴位贴敷之前要充分评估局部皮肤情况,如有严重皮肤病或局部皮肤有破损者忌贴。贴敷时应将药物固定牢固,以免移位或脱落;贴敷结束后用温水洗净皮肤并擦干,观察贴敷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瘙痒。采用持续外加热,部分患者有胶布刺激类皮肤过敏现象提前出现的可能,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8-192.

[3]李兵兵,刘维立,陈立怀.寿胎丸加减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36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3):191.

[4]梁照,陈瑞雪.自拟方滋肾固胎饮治疗妊娠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8):921-922.

[5]江欣柳,贺海霞.“桑砂女蜜”穴位贴敷在先兆流产患者运用的效果观察[J].今日药学,2013,23(2):112-113.

[6]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7]曹宠华,聂清英.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3):207-208.

[8]张维波.经络:生命的原始体液循环系统[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7):58-60.

[9]胡翔龙,许金森,叶蕾,等.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加热诱发[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21(1):6-8.

[10]孟竞璧,田嘉禾.十四经脉显像探秘——卫行脉外小分子循经运输通道系统的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2-124.

(编辑弓艳玲)

R714.12

A

2095-4441(2016)02-0034-02

2015-12-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课题(编号:Z2013722)

彭敏(1976-),女,广西宾阳人,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妇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次者安胎神阙穴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寿胎丸联合安胎扶元饮对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早期先兆流产不同安胎结局与孕囊增长、血清β—hCG水平变化的关系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
无偿献血人群的中医体质状况研究
探析神阙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