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五块基石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媒介社会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
2016-08-03柳斌杰
柳斌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五块基石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媒介社会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
柳斌杰
(2016年12月1日)
最近世界上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和传媒变局,使得加快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变得更为迫切。本文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科,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中国化。这是开宗立派的大事,必须要夯实“奠基石”,也就是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坚持以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己任,坚持以现代信息科学和传播技术为支撑,坚持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闻舆论专业人才为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DOI 10.16602/j.gmj.20160034
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新闻教育的改革发展,建设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新闻学科和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16年6月3日联合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教学研究基地”。我认为这是新闻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与时俱进、追求真理、开宗立派、改革创新的一项盛举。基地成立后,已分别在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召开了两次研讨会,启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探索,初见成效。许多专家、学者参与了工作,已有论文和综述存世,开局势头很好。
今天在复旦大学又一次盛会开幕,来自各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将进行交流研讨。我首先感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对会议所作的精心准备,也感谢兄弟院校与会的专家学者参与和支持,并预祝我们此次会议圆满成功、取得新成果。
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几点考虑
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四大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地球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知识成为土地、工厂、货币之后的重要资本,信息成了一切资源中的重要资源,新闻舆论的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变得与每一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一个信息可以使千万亿美元灭失,一个丑闻可以使一个政权垮台,一个网红可以使千百万人奔走欢呼。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局中,信息学、传播学、舆论学,成为了学科中的显学。特别是最近发生的英国脱欧公投、美国总统大选、欧美俄传媒大战、南海问题争端、韩国亲信干政危机……,都是新闻舆论的较量,给全世界人民上了生动的新闻课,也发出了三个明确的信号:一是标榜客观、公正的西方新闻学已经破产,用特朗普的话说,就是“制造假新闻,欺骗人民”。二是真相新闻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需要的不是“政治正确”、“事实正确”的表白,而是借助于大数据挖掘“正确”背后的真相新闻。三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变革,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主客关系,操控舆论会适得其反,结果必然是丧失人心。
面对这样的传媒变局,加快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新闻学)就显得更加迫切而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这几年一直强调,现在已经进入中国的世纪,中国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前沿也应当有所作为,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政治学、新闻学搞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讲话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科,培养心中有“定盘星”、身上有“十八般武器”的高素质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这些要求既反映了发展中国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需要,也提出了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
清华大学早在多年前就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了不懈的实践和探索。在总结这几年经验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制定了“十三五”改革发展规划,启动了以学科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学院基本体制的改革。今年年中,我们有幸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协力推动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创建与完善,立足中国实践,发展社会主义新闻学。
我们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中国是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坚持文化自信,理应在新闻学上有新贡献。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类在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中,总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还讲过中国不能老是只讲四大发明,而应当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同志也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应该站到国际的舞台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这次记协换届的大会上,他还明确提出中国的新闻记者要引领时代新潮流,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决心、担当和勇气,奋力开拓我们中国的新闻科学。从人类文明进程看,文艺复兴、欧洲兴起,是重要的思想变革,当时是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从神道到人道是个大变化。由人道主义、人性复归出发,产生了一批解放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紧接着就是18世纪中后期,出现了国富论、社会契约论、独立宣言这样一批人类文明的成果,推进人类进步和工业的兴起,人类社会开始现代化。再到后来,19世纪中后期,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产生了共产主义“幽灵”和马克思主义,为世界贡献了另一个世界观,贡献了另一个思想体系。再过50年,在俄罗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接着30年,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形成了地球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另外一个阵营,另外一种制度体系。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6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特色新闻学准备了实践基础和理论发展的条件。百年来新闻课堂上,一直是西方主导的局面,在思想、理论、制度的层面上,他们在主导,没有我们中国的东西。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中国已经在世界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的理论,我们的制度,我们的道路,我们的文化,已经成为世界追求的目标之一。中国思想、中国精神、中国方案在国际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也有条件提出我们中国特色的理论学科,来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事业,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第三,我国新闻工作者有能力,为创立中国特色新闻学提供现实保障。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有超过任何国家的媒体阵地,但是并没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新闻理论、新闻实践和影响力。要承认,我们的人数很多,新闻机构很多,但是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很小。怎么样改变这个局面?要改革,首先是改革新闻传播体制,也要改革新闻教育体系,我们要用真理性、科学性、国际性、时代性的新闻理论来引领潮流,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新闻学科。我们要站在这个高度上创立新闻学,引领世界潮流。我认为只要团结起来,我们这个力量是足够的,可以做好这件事情。我们新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这个自信,别人能够做到的,中国人一定能够做到。在当前这样大的历史进程中和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们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一定能够创立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科和教育体系。
出于这样一些考虑,我们与复旦大学这所在中国新闻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新闻院校合作,首先行动起来,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教学研究基地”,为全国新闻院校提供一个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和教学研究的合作平台、共建平台、开放平台。基地的主要目标是三个: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这几年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教条主义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因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见到过现在的媒介社会,也没有见过无产阶级执政下的精神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的状况。他们生活的时代是普鲁士王朝书报检查制度下的新闻惨状,基本任务是争取新闻自由,批判专制统治。照搬其中的论述,会误导今天的学子。所以,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全部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闻教育。二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创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特色新闻学科的要求。三是推动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国家教育现代化30年发展规划中,列举的九大重点学科中第二个就是新闻学科,可见国家的重视,我们应当主动承担这个任务。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五块基石
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创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科,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实践,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创立中国特色新闻学,不是一般理论创新,而是开宗立派的大事,必须要首先夯实“奠基石”,也就是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坚持以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己任,坚持以现代信息科学和传播技术为支撑,坚持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闻舆论专业人才为目标。只有这五块基石坚实,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大厦”才能建起来,才能摆脱西方新闻学的影响,改革传统新闻教育的弊端,才能培养出信息全球化、传播数字化和新闻真相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工作者,开拓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新阶段、新局面、新境界。
(一)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学院早已作为一个课程,在新闻行业也是必备的理论基础,已经变成必修课了。但实际上出了偏差,出现了许多问题,表现有:一是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局限为一门课程,当做应付考试、取得学分的一门课去学习,而没有作为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去武装头脑。二是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条化,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特定条件下的论述代替科学体系,割裂了她的精神实质,甚至造成思想混乱。三是理论脱离实际,甚至用当代新闻实践的发展否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科学价值。四是盲目照搬和引进西方已经过时的独立主义、自由主义、客观主义、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新闻学的话语和思想,磨灭新闻学的本质,把新闻教育引向了技巧、技术至上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邪路。五是固守传统新闻学的思维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在社交媒体、个人媒体发布出现之后,竟然找不到“新闻”本身的定义,把大众媒体、公共传播、严肃新闻与私人传播、社交新闻混为一谈,破坏了舆论生态平衡,造成了“社会焦虑”。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更加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和舆论工作的论述,而是要把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贯穿于整个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舆论工作实践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和新闻舆论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客观事物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是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在社会领域里一切事件都是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指出了认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实践与认识、感性具体与思维具体、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观察、认识、报道社会、历史、新闻的正确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伟大认识工具。
还有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原理,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的途径、办法和前景等科学观点,都要贯穿在新闻实践中。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鲜明观点、科学方法、革命感情,都是我们新闻学的精神支柱,应当融化在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全部内容中。
(二) 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来源于实践、检验于实践、运用于实践。之所以提出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创立中国特色新闻学,就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提出和解决了马克思列宁时代没有碰到、没有提出的新问题。我们有了新实践,积累了新经验,产生了新认识,这些实践、经验、认识又支持着我们创立中国特色新闻学。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个基础,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中国特色。
怎么坚持?我认为至少有五个方面: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的理论的核心问题,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就不详细讲了。二是坚持“四个自信”。我最近刚从南美访问回来,那里的情况和我们中国不可同日而语。巴西,刚刚弹劾了总统罗塞夫,明年又要大选,各大政党忙着争选票争席位,根本顾及不到老百姓的生活。跟他们议会两院交流,议长们说很难理解中国如何能做到把多少年前制定的规划一步一步实现,几十年一贯坚持不变。他们是一选举人就换了,事情就全变了。这就显示出了中国在体制、制度上的优势。在古巴,又是另外一个情景,卡斯特罗刚刚去世,他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美国斗争,这是他英雄的本色,受到人民的热爱。但是古巴国内的政策,很像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美国制裁,经济困难,跑遍全市,很难买到矿泉水,卫生纸也奇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去观察,去分析、比较,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更加自信。三是坚持改革开放。习总书记一再讲,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动力,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人民群众感受到的真理。四是坚持三个基本要求:以人民为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央对整个文化建设方面的三个基本的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导向,坚持不懈地培育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文化建设的三大目标,我们要贯彻到新闻教育里面。五是坚持新闻实践的成功经验。实事求是地说,在新闻舆论工作中,我们有很多的成功,也有很多的失败,成功中间有经验,失败中间有教训,都是财富,应该很好地总结吸收,体现在我们自己的特色学科里面去。
(三) 必须坚持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根本。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原理论,也是一个学理性的问题,是立学之本。人类的全部活动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发现规律和探索真理,为我所用。可以说所有门类的学科都是这个任务。一个具体学科只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部分,例如数学认识数量的关系、物理认识运动能量关系、化学分析物质结构问题、动物学认识动物、植物学认识植物,等等。而新闻学认识什么呢?认识自然变化和人类社会发生的最新事件,不仅自身参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而且要帮助、引导社会更多的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科,她关照着全部自然界、社会和所有的人的新鲜事。由此可见,新闻这个学科的要求就非常的高,对一切自然现象和自然界的新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活动和政党、政治、军队、法律、战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外关系,都要保持高度敏感,及时作出观察、判断、选择、报导、评价和追踪,这是一个极复杂的认识过程和参与改造的过程,科学性极强。
这里就有新闻方面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是新闻定位。我们搞新闻,要知道新闻媒体既不是新闻主体,也不是新闻客体,而是认识的中介:准确及时把自己的发现和认识,客观公正地传导给社会公众。所以要准确及时地发现新闻、客观公正地把握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拿出自己所能达到的认识和评论水平,介绍给社会。二是新闻担当。由于社会有相当复杂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利益关系、人事关系,新闻事件中,有意歪曲、掩盖真相、保护既得利益是常常发生的事。能不能突破关系重围,当个真正的新闻人,做好这个“良心”活,时时都有道德良心、职业责任的考验问题。三是新闻能力。就是凡事能统观全局,抓住重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动反映各类新闻要素的关系,而不是不明真相、不辨是非、不负责任地乱写乱评、胡编乱造。四是新闻效果。新闻效果指的是要把认识能力转化为改造世界的能力,就是要发挥新闻的反作用力,传导促进生产、促进生活正能量,主要是提升传播能力,引导能力,监督能力,指导能力。
(四) 必须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文明进步的火车头,无论是物质生产力还是精神生产力的解放,都是以相应的科学理论为先导,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传播技术革命,改变了新闻生产、传播的空间、效率、方式和载体,也就改变了新闻的某些规律。研究新闻学必须立足于新技术新平台新渠道的发展上。
马克思列宁时代,新闻传播只有口头演讲和印刷媒体这两种基本形式,所以他们主要是以图书、报刊为基础论述新闻传播的,没有用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这些技术手段。而我们已经到了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而且将会有更多新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上来,更大的改变还在后头。这是中国特色新闻学创立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新闻教育改革中,我们必须体现传播技术革命的总基调,做好融媒体新闻舆论的文章。一是新技术改变了新闻主、客、媒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新技术改造了新闻生产的方式和传播流程。三是新技术改变了传统思维方式,实现了开放、自由、平等、民主、互动的互联网思维。四是新技术改变了舆论生态,舆论一律成为历史,要在多元中主导。五是新技术提高了社会民主化和公开透明的程序。六是新技术提高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七是新技术提高了新闻舆论国际化程度。八是新技术提高了全社会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对此,要作出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让新闻学有更强的时代感。
(五) 必须坚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现实需要,明确提出高素质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这样的人才,是中国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既要培养出新闻专家、大家,还要培养出新闻传播领军人才。
在新闻人才要求方面有六点:一是科学真理的推广者。二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三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四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五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六是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新闻教育要紧紧围绕这些要求充实理论和实践。
在专业素质培养方面有两个要求:一是心中要有“定盘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职业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二是身上有“十八般武器”,不仅能熟练掌握采、写、编、摄、录、播、评、深度调查、应急处置的本领,而且要会运用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移动端这样一些新技术、新平台传播新闻、调控舆论;还要有打赢国际舆论战、媒体工程设计、经营管理融合媒体、大型采访策划和多媒体协同作战的组织实施能力。
我认为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过程中,只要有了这五块基石,基础就稳固了。我们新闻学的成长就有了灵魂和方向,我们新闻教育改革就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的学术高地就能立起来,我们也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兴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贡献了力量。
(编辑:曹书乐)
Five Cornerstones of Socialistic Journ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injie Liu
(Professor,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TsinghuaUniversity)
The latest major news events and the change of media environment make it even urgent for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Marxist Journalism and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istic Journ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istic Journ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Chi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The foundation must have solid cornerstones, ie.five “persists”.We need to persist Marxism as the soul, socialistic pract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basis,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and transforming the world scientifically as the major task, moder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support, and educating and forging the high quality news talents and public opinion talents as the aim.
Marxist Journalism; Socialistic Journ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柳斌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