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和显性
——基于汉英散文语篇语法特征的对比分析
2016-08-02乔小芮
乔小芮
(万方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隐性和显性
——基于汉英散文语篇语法特征的对比分析
乔小芮
(万方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摘要]语篇语法特征的重要体现手段之一是篇章连接性词语的使用。无论汉语语篇还是英语语篇,篇章中句与句之间连接词的使用往往与各自语言的语法特征有着密切联系。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篇章中连接词的使用方式和频率都会有差异,不同文体中连接词的使用也是不同的。本文以汉英散文及其译文为例,探析汉英篇章连接方式究竟是隐性居多还是显性居多,并揭示汉英两种语言在篇章中连接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着重探讨对连接性词语的不同运用和侧重,从而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共性和差异加深理解,促进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语法特征;隐性与显性;对比分析
引言
汉英语法特征作为汉英对比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已被广泛深入地研究,尤其是汉英语言的隐性与显性表现方式。汉语和英语篇章连接词语的使用与各自语言的语法特征有着密切联系。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语法特征体现为柔性、意合;英语是形态型语言,语法特征体现出刚性、形合的特点(潘文国,1997)。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篇章连接词的使用都会出现隐性与显性并存的情况。作为世界语系中最大两支中的代表性语言,汉藏语系中的汉语和印欧语系中的英语必定出现较大的篇章连接差异,尤其是在较能体现语言特点的散文语体中。因此,本文将就汉英散文中的篇章连接词进行分析对比,探究其隐性与显性的分布情况及特点。
一、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在汉语中,实词缺乏形态变化,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最主要语法手段。连词是虚词的一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词语、分句和句子表达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黄伯荣、廖序东,1991)。在英语中,连词归类为一种虚词,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和句与句的作用。一般来说,连词在英语里运用得较多,而在汉语里,两个或更多句子的连接并不一定需要连词(张道真,1995)。从连词的使用和翻译着眼,英语是形合的语言,汉语是意合的语言,因此在连词的英汉互译中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英译汉时会采取省略连词、转译等方法;汉译英时则会采取保留连接词或者添加连接性词语的方法。
翻译理论家刘宓庆先生最早提出“汉语语法是隐性的,英语语法是显性的”这一说法(刘宓庆,1992)。这是由“汉语的语义型和英语的形态型”发展而来的。
隐性和显性是一对矛盾。语法上所指的隐性和显性是指有没有外在形式上的标志。从理论上来说,各种语言都有隐性和显性的语法范畴,按照沃尔夫的说法,对比研究更主要的是要发掘各种语言的“隐性范畴”。但就英语和汉语而言,隐性和显性的内容实在相差太悬殊,以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潘文国,1997)
作为分析性语言,汉语常用词序以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很少使用甚至不用形态变化来组织句子,因此,在汉语语篇中,语义的搭配成为关键因素,几个词语组成一个句子,顺序稍作更改就会导致句意或者着重点不同。而英语属于偏重综合的语言,它更多地依靠词语的形态变化而非借助词序、虚词等来表达语法关系,句子结构往往比较单一,无论词语还是句子,亦或篇章,都需要以形合的方式来组织逻辑关系,因而英语并不强调依靠语序来组织行文。
汉语属于意合型语言,以意统形,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仅靠语境下的词汇和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因此汉语的连接多为隐性连接;英语属于形合型语言,常用关系词、连接词和介词将需要表达的意思连接起来,形成复合句,因此英语的连接多为显性连接。这种说法在散文语体及其汉译与英译过程中是否符合呢?
二、前人研究和研究问题
纵观对比分析的发展历程,对汉英语法特征的对比研究数不胜数:连淑能从词序、词性的使用等方面谈论汉英的语法特点(连淑能,1983);还有从静态动态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查爱霞,2008);也有从柔性刚性对比的角度分析语法特征的(王虹、王锦程,2003)。篇章连接词的研究也有不少:有就连词的出现频率、形态结构、所在位置及语义功能的异同进行对比的(刘金玲、吕巧宁、王丽慧,2007),也有从语义功能的角度把汉英连词在关系范畴分类上的差异进行总结分析的(宋京生,2002)。而本文就散文文体进行语法特征的对比分析,以此来审视汉英语篇中隐性与显性的连接特点及其差异,研究连接词在汉英篇章组织中的运用特点和规律,从而加深对英汉语言特点的理解,促进汉英对比与翻译研究。
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汉英散文语篇的语法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第一,汉英散文语篇的行文特征究竟是什么;第二,在汉语散文中,篇章的显性连接居多还是隐性连接居多,同样,在英语散文中,连接方式主要是显性还是隐性。
三、数据统计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乔萍等主编的《散文佳作108篇》中分别选取篇幅相当的5篇汉语散文和5篇英语散文,对其原文及对应译文中的篇章连接词的总体使用数量以及具体例句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阐述英汉连接词在使用频率、形态结构、语义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并就其中出现的翻译现象总结英汉互译中连接词翻译的启示。
笔者首先从《散文佳作108篇》一书的54篇汉语散文中选取了篇幅相当的5篇文章,并对其原文和译文句与句之间的连接做了详细的记录,对发生递进、并列、转折等连接关系时所使用的连接词进行了统计,同时又对这些连接的隐性与显性做了记录;其次,笔者从书中的54篇英语散文中选取了与汉语散文篇幅相接近的5篇文章,对其原文和译文进行了步骤相同的分析和记录,包括句子数量、具体的连接词使用以及隐性与显性连接。记录结果显示,汉英散文的语法特征差异很明显。具体的统计结果体现在下列的表1和表2中。
表1 汉语散文及其译文连接词统计表
表2 英语散文及其译文连接词统计表
通过对比分析以上两个统计表,笔者有以下发现:1)在表1中,汉语文章连接词使用总数为43次,远远少于其对应的英语译文中连接词的使用总数75,这一数据充分验证了汉语隐性连接居多而英语显性连接居多这一特点。汉语篇章以语义为重,较少使用连接词,其英译文连接词使用数量有所增加,比如《匆匆》一文,原文连接词使用6次,译文却多达16次;2)同样,在表2中,英语文章的连接词使用总数为87次,是其对应汉语译文中连接词使用总数40次的两倍多,英语篇章以形式为重,连接词使用较多,其汉语译文连接词使用数量有所减少,如A Gift of Dreams一文,原文连接词使用次数是17次,译文竟只有6次;3)通过对比表1和表2会发现,在笔者所选择的篇幅相当的10篇散文中,表1中的英译文连接词总数为77次,少于表2中英语原文的连接词总数85次,这说明在散文英译的过程中,译者会考虑到译文与原文的符合程度,同时又要译出地道的英文,这样会受到两种语言的制约,从而出现了两类文章中连接词使用数量上的差异。同样,中译文的连接词使用普遍受到其英文原文的影响,表2中明显显示,中译文的连接词使用数量为46次,比表1中的原文的连接词使用数量42次较多。
四、数据分析
笔者通过对比分析统计结果还发现,虽然英语篇章组织研究中的显性连接词语问题是重中之重,但也存在句与句之间依靠隐性的连接方式的现象,而作为语义型语言的汉语,偶尔也会出现显性的连接方式。洪堡特曾说过,语言是统一的,因此只有一种;语言又有差异,事实上有许多种;……语言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种现象,总是有正反两面,但最终又归于统一(姚小平,1995)。
汉英篇章中连接词的运用也如洪堡特所说:既有主要连接词,也有辅助连接词,既有显性连接词,也有隐性连接词,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而使篇章组织丰富多彩,传情达意更加明确。
1.散文中的隐性连接
(1)汉语中的隐性连接。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因此汉语篇章中的连接词更是以隐形连接为主,这一点在之前的统计与分析中已见结果。朱自清的《匆匆》共23句,通篇只用了6次篇章连接词,句子之间的连接以隐性为主。又比如《黄昏》一文,25个句子使用4次连接词,依旧是以隐性连接为主,但是在其对应的英译文中,常常会出现增加连接词的现象。以下笔者抽取其中的段落做详细分析。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 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
上面例①是汉语原文及其英语译文。原文采取了排比的手法,每个分句本身是顺承关系,并没有使用连接词,却依旧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但英译文中增加了三个but,以突出分句中的承接关系。
(2)英语中的隐性连接。通过对比,笔者发现英语中的隐性连接并不多见,只是偶尔出现,比如:
②I spent most of the day in a mental fog. I wandered aimlessly through crowds of laughing, happy people. Then, late in the afternoon, my vision suddenly focused. For the first time a scene registered. (A Gift of Dreams)
我精神迷惘,在欢笑的人群中毫无目的的逛荡,消磨了差不多一整天。后来,在黄昏的时候,视线突然集中,第一次有一个情景引起了我的注意。
例②的语段由4句话构成,这些句子并不长,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明确。第1句与第2句之间为递进关系,第2句和第3句之间是承接关系,使用了连接词then,第3句和第4句之间仍旧为递进关系。整个段落只是用了一次连接词then,其汉语译文中也只是遵照原文保留了递进关系的连接词“后来”,但是原文条理清楚、符合自然逻辑,并且使得文章更加紧凑,更有节奏感。
2.散文中的显性连接
(1)汉语中的显性连接。通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笔者发现在汉语中的显性连接方式较少出现,偶尔在英文汉译的过程中也会增加连接性词语。比如:
③好吧,虽然我是个没有什么远志的人,然而我却要在今天——戏剧节——定下这么一个大志愿。(《我有一个志愿》)
Well, though I am not an ambitions person, I want to make a resolution on the occasion of this Drama Festival.
例③中短短一句话,汉语出现了两个连接词,分别是“虽然”和“然而”,在其对应的译文中,只用到了“though”这一连接词,这是笔者所分析的散文中,少见的汉语显性而英语隐性的现象。
(2)英语中的显性连接。使用连接词是英语的基本特征,虽然以语义为重的隐形连接方式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青睐,但是在统计分析中笔者发现,英语散文仍旧以大量的连接词来组建文章的基本衔接框架。以A Visit with the Folks(《探访故亲》)为例,文章共有18段,82个句子,使用了22次连接词语。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兼有口语和书面语的文章,文中的连接词使用比较有代表性,突显了英语显性连接为主的特点。下面的具体分析也能说明这一现象。
④抗战与文化建设需携手而行。我要立志写个好剧本,大概并不能算无聊。我能否如愿以偿,要看我的努力如何了。愿与戏剧同仁共勉之。(《我有一个志愿》)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the War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So, when I say I want to write a good play, I am not talking nonsense. As for whether I will be able to realize my dream, it all depends on how hard I work. I am willing to work in this field together with my friends an colleagues to achieve this goal.
例④中的汉语原句并未使用连接词,而在英译的过程中,译者添加了4个连接词。这些连接词起到了衔接的作用,使文章看起来更加紧凑,句意更加清晰明了。
英语中的显性连接随处可见,and, but, so这些常用的连接词在笔者统计的5篇英语原文中,共使用了69次,而汉语散文所对应的英语译文中,也有43次之多。
五、 结语
通过以上的具体分析,笔者有以下发现:第一,汉语语篇的行文特征主要是通过意合的形式将词与词、句与句之间有效组合,尽管较少使用连接性词语却也清晰地表达出了句意,整个语篇明瞭紧凑。英语语篇的行文特征则是通过形态化的词、句相连接,句与句之间多依靠连接词相连,表意明确,结构规整。第二,汉语以隐性连接为主,依靠句与句之间的语义衔接构成了通篇文章的紧凑结构,而英语以显性连接为主,依靠句与句之间的结构衔接来组织文章。除此之外,笔者还有以下思考:在汉英互译中,译者会受到两种语言的影响,而使得汉语译文常出现显性连接,而英语译文往往缺少应有的显性连接,同时,随着语言文化的发展以及交流,汉英语之间的行文特征在存在基本差别的同时,英语的一些显性特征并非绝对化。汉语隐性、柔性、意合的特点与英语的显性、刚性、形合都只是相对而论。连接性词语是篇章的重要组织手段,其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从本质上来说,汉语倾向于隐形连接,英语倾向于显性连接。但由于文化交流、语言艺术的发展等众多原因,英语也越来越多地呈现隐性连接的趋势。不同风格、不同作者以及不同的翻译方法都能够对翻译造成一定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连词的翻译一定要受到重视,在尽量保持内容一致的情况下,不要过多地拘泥于连词的严格对应,从而避免译文过于死板生硬。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要尽量多地采用一些翻译手法,使译文既符合译出语的特点,又保持原本的风格。本文在着重探讨汉英散文及其译文隐性与显性连接方式的同时,对汉英翻译也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希望对英语教学、英汉翻译的研究与应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Brown, G. & G. Yule. Discourse Analysi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Halliday, M.A.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 [M].London: Longman,1976.
[3]黄伯荣,廖旭东. 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连淑能. 略谈汉英语法特点[J]. 厦门大学学报,1983,(3).
[5]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6]刘金玲,吕巧宁,王丽慧. 浅析英汉连词对比[J]. 读与写杂志,2007,(7):14-16.
[7]刘宓庆. 汉英对比与翻译[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8]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9]乔萍. 瞿淑荣. 宋洪玮. 散文佳作108篇[Z].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0]申小龙. 中国句型文化[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1]宋京生. 汉、英连词关系范畴对比[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2,(2):63-67.
[12]王虹,王锦城. 从汉译英的赘冗和疏漏问题看汉英语法特征之差异[J]. 北华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2).
[1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4]姚小平. 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15]查爱霞. 汉英语法静态与动态特征分析研究[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3).
[16]张道真. 实用英语语法[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康邦显]
[收稿日期]2016-03-26
[作者简介]乔小芮(1987—),女,万方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对比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6)03-0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