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河南战略发展探微
2016-08-02张磊
张 磊
(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与文博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一带一路”河南战略发展探微
张磊
(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与文博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河南省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同时,应吸收各省战略发展规划经验,注重现有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匹配,强调发展模式的合理性;确立“一带一路”体系化建设思路,以河南发展现状为基点,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建立“多级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点面结合的全面发展;推进机制建设、人才建设,促进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河南发展模式;河南战略
“一带一路”建设蕴含和平与发展的双重属性,并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强调建设过程中的开放与融合、协调与沟通、互信与共赢。[1]这是沿线国家和国内各地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一带一路”配套规划是河南发展的内在需求
河南积极融入这一大战略,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城乡差距的缩小需要“一带一路”建设。河南省乡村发展需要进行转型与调整。2014年河南省乡村人口5843万,占总人口10662万的54%,[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9416.10元,2014年新口径则为9966.07元,与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相比相去甚远。[3]第一产业2014年生产总值4160.01亿,三次产业贡献率仅5.3%。[4]而2015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9.18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627.69元,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019.25亿元,乡村则为1473.34亿元。[5]上述统计数据表明,占河南人口一半以上的乡村在经济发展与贡献方面不能与之相匹配。这一矛盾的根源是城乡矛盾,而矛盾的解决除必须面对社会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加大城镇化建设外,国际经济也是有力推手。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农副产品产业将促使河南农业与工业等产业发生良性转化;此外,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也将对河南省农业经营和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再者,河南农业产品及加工业加速走向国际舞台,从而推动河南经济的发展。
其次,以工业为中心的第二产业发展也孕育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深度。
其一,第二产业发展本身隐含着负面因素。2014年,河南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7816.56亿元,三次产业贡献率为62.4%(第一和第二产业分别为5.3%和32.3%),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近51%。[6]然而,工业产业整体耗能大、产品技术附加值低的情况并没有获得根本扭转,大多数工业行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比如,煤炭开采和洗选、冶炼加工、装备制造、纺织等资源依赖性产业仍是河南支柱产业。[7]
其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般而言,当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当逐步向“后工业化”发展,退出经济的领导地位,使第三产业成为中流砥柱。显然,目前的数据表明,工业(特别是高能耗、低附加值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者。河南2014年第三产业仅12961.67亿,在生产总值中仅占37.1%,三次产业贡献率只有32.3%。[6]河南省第三产业虽然在持续发展,但距离中流砥柱的地位还相距甚远。[7]工业贡献的绝对值偏高,还说明现代农业、服务业较为滞后,产业结构仍不合理。2015年前三季度河南经济运行报告表明,河南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及服务业占比较小,有些还没有成长起来,而能源、化工、原材料等基础性产业占比较大。[8]
其三,工业等所有制结构仍存在较大问题。相关数据表明,河南省与东部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差距,相当大部分体现在非公有制经济上。[9]这要求我们进一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竞争和研究开发,充分发挥这类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第三,河南经济发展需要外部推动力。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周期性衰退期中。2015年,除美国外,主要经济体仍较为低迷,欧元区、日本及金砖国家工业产值同比均为负增长。受外部需求不足影响,进出口持续下滑。自2012年以来,河南经济增速回落,截至2015年年初增速下降明显。尽管2015年二季度以来,国家和河南省出台各种政策措施稳定增长,使经济下滑趋势得以遏制,经济运行趋于稳定回升。然而,当前经济“三期叠加”特征依然明显,河南省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而政策刺激手段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河南经济自然增长将再次回归。[9]
图1 2015年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月增长速度(资料来源:河南统计网)
推动河南经济持续发展和增长的政策趋势,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省内经济推动力从投资驱动向投资和消费需求共同驱动转化,包括相关宏观政策、科技与创新等;其二,加大对外经济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加强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国际分工地位,通过对外贸易和文化等交往,培育国外市场。因此,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是河南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国内主要省份的经验
自2013年“一带一路”设想提出,各省纷纷主动融入。截至2015年11月份,全国主要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衔接工作基本完成,正陆续出台。[10]
通过对部分省份的考察,各省方案普遍体现为如下要点:
第一,发挥优势,明确目标。各省市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靠独特的资源、区位等形成了比较优势。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时,它们注意在已有基础上,确定本省市区目标。内陆省份如陕西和新疆等多积极参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分别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等。沿海省份多青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分别提出诸如“海上丝绸之路”新门户和新枢纽(广西)、“海上丝绸之路”中枢(上海)、“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广东)、“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新使命(浙江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支点(云南)。此外,山东将积极打造成面向日韩、辐射东南亚、路通中亚欧的“一带一路”北方综合枢纽和海上战略支点(包括海陆交汇互动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国家东西双向开放门户的“桥头堡”两个方面);江西则提出建设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内陆战略通道、内陆开放合作高地、生态文明国际合作重要平台。
第二,全面参与,内涵丰富。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主要内容,各地在编撰实施方案时,充分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力图实现当地经济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发展。其中涉及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新兴产业合作和产业园区建设合作、科技合作、环保和绿色经济合作、旅游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等,全面覆盖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丰富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
第三,内通外联,统筹联动。各地区普遍关注地方或区域协调发展,强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沟通合作。陕西、江西、山东等省份以全省为单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开放性和社会信用建设;上海则将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为主体,参与相关建设;山东则力主推动京津冀鲁辽一体化发展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此外,以广东为中心的“泛珠三角区域”、以云南为结合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GMS)、以广西为中心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都将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的合作机制。省(市)内畅通、区域协作已经成为主流。
“一带一路”是中央政府就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省市区充分领会精神,在实施方案中纷纷制订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陕西强调面向新欧亚大陆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并提出大力拓宽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从制造业开放向服务业全面开放。广东将强化与东盟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关系,维护和构建与各国合作平台。山东规划覆盖日韩、东南亚、路通中亚欧的对外发展格局。其他各省也根据自身区位与特点,确定了相应的对外开放方向。
各方案还注意内部建设与国外经营的接轨与协调,力图实现内外联通、统筹发展的效果。比如山东相关规划就有促进渤海湾与京畿湾连接,打造“一带一路”北端总要核心区域的意图。
第四,宽松政策,营造氛围。“一带一路”建设以深化对外开放和合作为突破口,是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它的推进将倒逼国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了更好构筑“一带一路”发展途径,国家和各地方需要调整相应的政策和机制,改善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从而推动资本、技术、人文、政策、设施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各省市均提出相应措施,如陕西明确表示将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完善产业配套能力等。此外,争取国家支持,建立相应宽松的宏观政策,构筑经贸交流平台和跨国合作产业园等,也是各地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这有利于内部改革与外部开放的协调发展。
第五,依托基础,整合扩展。各省已经形成良好的基础,“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看作对前期工作与资源整合、拓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挖掘自身自然、文化资源,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然而,由于各项产业和规划的发展缺乏宏观战略的引导和调节,难免出现重复、空白,甚至协调不力的情况。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融入,有利于各省消弭上述各类问题;在外部经济发展推动下,还有利于实现内部战略再调整和全面融合,整合各项战略和政策,推动国际、国内与地区经济良性循环。
第六,强化基建,重视联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在于建立设施的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的互联互通,是其中的主要内容。铁路、公路、海运和航空运输等现代交通设施和网络共同构成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内涵;输油输气通道、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和电网升级改造是能源基础设施的具体体现;信息畅通是丝绸之路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各省对此均有深刻认识,在实施方案中有集中反映。
第七,重点建设,以点带面。各省注重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点带面,推动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融合。其中所选项目往往是当地优势产业,或是迫切需要提升和建设的领域。山东省选择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环渤海国际商贸中心”、“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合作项目等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和项目,其中“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对于推动我国与东盟、日韩等东北亚国家海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国家发展的良好周边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建设海洋强国均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他项目也具有多重任务和多重属性,以点带面的作用尤为鲜明。
三、启示与河南发展模式
(一)发展的启示
各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方案,对河南相应战略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为河南参与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定启示。
首先,增强了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紧迫感。各省纷纷制订方案,确立发展目标,形成了“多头并进,竞争互补”的格局。在部分功能性定位、区域性特征方面,各省既各有短板需相互弥补,又存在竞争。因此,河南应抢抓国家对外开放新机遇,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建设、国际金融合作。
其次,积极融入、科学规划“一带一路”建设。河南位于我国中心地带,是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核心区。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改变了产业格局不合理的局面,第二和第三产业成为优势产业;开放型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经贸、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形成较为密切的联系。然而,河南经济仍具有城乡差距加大、工业布局和产业发展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这是河南省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实际。此外,河南周边存在区位特征和经济发展相近以及差别较大的省份。在规划“一带一路”方案时,只有正视这一现状,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有效沟通协调,才能实现科学规划的目标。
第三,明确河南发展重点领域和项目。“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国外,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任务重大、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宏观把握、突出重点,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率地实现建设目标。因此,河南需要依托现有优势,打造一批重点项目,以期以点带面实现各领域和行业的突破。
其中,改善贸易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是实现河南与世界商品流通并活跃各级各类市场的必要措施;资金有效利用、高效结算、金融体系稳定与安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文化和教育交流则有利于消除地区民众心理隔阂,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政府间政策有效结合,构筑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实现政治互信,则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保障。河南“一带一路”建设应当在上述各领域着力打造一批重点项目。
第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撑。国家政策支持是地方建设的前提与保障之一。各省结合自身情况,纷纷提出建立各项平台、试验区或宽松政策的申请。河南省应当在上述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积极申请和充分利用可能的国家宏观政策。比如《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的航空港、国际陆港、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等等。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依托本省经济发展现状,实现河南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无缝结合。当前河南经济现状总体趋稳,但仍有下行压力,而且产业结构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河南在中央指导下酝酿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并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为“一带一路”在河南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也面临着有效整合、共同推进的重大课题。
(二)河南三大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融合
1.河南三大国家战略解析
对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了解,有助于深刻理解它们与河南“一带一路”建设的关系,从而实现有效匹配和融合。
(1) 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以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通知》为标志,河南成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在保护全省1.03亿亩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7500万亩,使我省粮食生产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该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还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改善农村民生、有效应对危机。[11]
统计数据表明,尽管历年完成值与目标值相比均略有差距,但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依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下方面:第一,农业科技水平和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51%;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大不足,包括水利灌溉、应对灾害等能力;第三,粮食收益较低,直接影响种植积极性;第四,河南粮食产量已达到较高水平,持续增长将面临较大挑战。[12](P76-86)
(2)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一项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13]
截至2014年底,中原经济区建设获已取得了较大发展,各项指标完成比例均值达到并略超目标,但各项指标绝对值距离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且有逐步拉大的趋势。[12](P88)中原经济区规划不但空间覆盖广大,同时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建设中必然面临许多障碍。只有进一步整合、联通内部、外部两个层面的经济环境,才能完成预期目标。
(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作为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民航业发展相关精神,而按照《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提出的总体要求而努力打造的项目。[14]它对河南经济发展乃至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都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至今,实验区先行试验效应、示范带动效应、聚合辐射效应凸显,并取得一系列成就。其一,全区各项经济指数增长快速,成效显著;其二,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第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巨大,经济潜力提升;第四,航空物流发展迅猛,交通货运大枢纽初具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突出问题。第一,产业基础不均衡、发展效率不高,资源配置有待优化;第二,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集群效应有待培育壮大,产业协同需要加强,产业链尚未完善;传统产业居多,航空物流导向型产业缺乏。[15]
2.协调与匹配
河南三大国家战略与河南“一带一路”的建设存在良性互动的紧密关系。
第一,“民以食为天”,通过科学种植实现粮食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强化科技支撑,增强抗灾能力,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是解决吃饭和发展的基础问题,对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均具有前提保障的作用。反之,后者也对构建现代粮食生产、管理、营销、加工乃至国际化提供了空间和平台,有利于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构筑。
第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党的正确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带动中部地区崛起,服务全国大局。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涉及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区域联动发展。此外,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推进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势必增强战略支撑作用,有利于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
第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目标是以郑州航空港为依托,整合综合保税区、关联产业园区、“航空+高铁+城际铁+地铁+轻轨+公路”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现代航空港经济。相关规划的形成是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具体展开,通过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全球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的建成,将使河南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点。
图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空间结构(资料来源:同济大学规划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
河南三大国家战略分别从不同的领域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使其发展位于较高的起点,并为相互之间的协调融合做好了相应的政策准备。
(三)发展模式
2014年12月25日《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以下简称《战略纲要》)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规划和项目与“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协调。同年11月底,《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发布,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各重点项目的战略定位,强化经济的外向性,将省内和区域建设与“走出去”战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河南以三大国家战略为中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各项建设至今已经初具规模,体现为“多极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多极一体化”模式,可以归纳为重点带动、畅通连接、全面发展、强化开放、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六个关键词。
四、河南战略匹配原则与设想
三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和批准均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之前,旨在解决河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障国家宏观经济的有序运行,服务全国大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通过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法制、文化等全面发展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三大战略以区域发展为目标、“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则以中外共同进步为目的,各战略相互融合将共同推进河南的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动力,保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把握中国发展机遇,为世界经济繁荣和人类文化昌明提供支持。
第一,思想建设。深入领会和全面贯彻党中央相关文件和精神,真正落实《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促进中部崛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文化建设。
第二,组织建设。组建由中央指导,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参与的河南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协同中心,成立专门机构加强“一带一路”河南规划建设监管,扩大宣传,营造同心同德建设河南的社会氛围;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各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提高执政能力,抓好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和前瞻性重大问题,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注意高素质领导队伍的建设,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定的决心,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宏伟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第三,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将是河南“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核心竞争力要素。因此应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以社会经济为导向,着力培养技术型人才,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和领域,强化职业教育实用性和专业性,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素养的培养,转变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性高校转型;推进教产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与培养同步进行,采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为人才创造更加适宜的创新空间;提高企业管理者水平,促进与国外优秀管理经验的交流和借鉴;构建地区智库体系,创建良性竞争。
第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持续动力,开放程度则与发展水平正相关。河南应坚持扩大开放,努力成为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参与者,构建新兴开放性经济体系。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动东向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西向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支点的联系,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经贸和人文交流合作水平;进一步放开投资贸易门槛,建造国际自由贸易平台,营建宽松、开放、法制的商贸环境;适应开放性经济,推动加工贸易规模、质量的扩大和提升,构筑海外生产、全球营销新模式。
第五,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筹建适应新常态的新领域和新项目。充分利用航空网络,强化郑州航空港物流中心作用,培育壮大中原城市群,建成联通东西、沟通南北的运输通道与中心枢纽,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建设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科学发展载体,注重产业聚集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街)形成与发展;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培育科学配置、规模合理的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城乡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营建现代市场体系,高效配置市场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米”字形快速铁路网、辐射式航线网、内捷外畅公路网建设,提升水运通道功能,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增强信息网络系统、水利支持系统、能源支持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人才工程建设。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关于新常态下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河南作为中部重要省份,在积极融入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这要求领导人必须坚持河南实际,把握国家大局,了解国际大势,并具有极高的智慧。
[参考文献]
[1]经国务院授权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5-03/28/content_2839723.htm 上网时间:2015年11月.
[2]河南统计局编.河南统计年鉴2015.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hntj/lib/tjnj/2015/indexch.htm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3]河南统计局编.河南统计年鉴2015:“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来源: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hntj/lib/tjnj/2015/indexch.htm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4]河南统计局编:河南统计年鉴2015:“三次产业贡献率”.来源: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hntj/lib/tjnj/2015/indexch.htm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5]河南省统计局.上半年全省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来源: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qsfx/jdfx/webinfo/2015/07/1436928185594007.htm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6]河南统计局编.河南统计年鉴2015:“生产总值”.来源: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hntj/lib/tjnj/2015/indexch.htm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7]程方圆.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8).
[8]宗方.2015年三季度河南经济运行检测报告.来源: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qsfx/jdfx/webinfo/2015/10/1287590693419633.htm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9]朱鸿霆.基于后危机时代河南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1,(5).
[10]“一带一路”建设地方实施方案衔接工作成效初显.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4/c_128462238.htm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1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0/10/12/010215492.shtml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12]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河南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总体评估及对策建议[C].喻新安.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15)——新常态下的河南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3]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大河网,http://news.dahe.cn/2012/12-03/101800581.html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1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sdpc.gov.cn/zcfb/zcfbghwb/201304/t20130422_588370.html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15]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研究.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qsfx/ztfx/webinfo/2015/09/1440148268894244.htm 上网时间:2015年12月.
[责任编辑:董士忠]
[收稿日期]2016-02-24
[基金项目来]2015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一带一路”的河南战略匹配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号2015B023。
[作者简介]张磊(1982-),河南安阳人,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6)03-00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