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识解观分析反讽语篇的构建
2016-08-01李汶倩
摘 要:反讽这一常有趣的语言现象,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有反讽的存在使一些语篇达到了一种幽默和发人深省的效果。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识解观这一理论来分析反讽语篇这一重要语言现象, 意在为反讽语篇提供另一个视角分析。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识解观;反讽语篇
作者简介:李汶倩(1992-),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识解开始被称为“意象”,最初表明人们在感知外部客观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抽象并能长期保留在人们头脑中的感受。Langacker用这个术语来指人们可从不同的视角、辖域、突显、以不同方法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的一种认知能力。
一、从背景分析反讽语篇。
理解一个表达式需要另外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来作为基础,这叫做背景。背景与预设相关,可作为理解另外语篇的基础。《傲慢与偏见》就运用反讽批评了当时社会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小说的开头,奥斯丁就用了反讽烘托主题。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当读者读到truth 时,就不约而同地想到些哲学理论。这就跟读者奠定了一个背景,一个很正式的预设,后文指出truth 居然是指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才会产生这样一个反讽效果,将百姓的婚姻观在“真理”的包装下而达到是谬误结果。小说的开头运用反讽来批判金钱至上的婚姻观,而后续小说都是围绕这句话不偏不倚地进行着。
二、从侧显与基体分析反讽语篇
在侧显与基体中,Langacker例子就是我们对斜边这个侧显的认识依赖于三角形这个基体,反讽中很多的隐喻提供了一个理解本体的基体,本体是基体中被突显的事物。例如《欢乐颂》里的一段台词,安迪对小曲说:签约之前,一定要使劲把这个气球吹打,就算你的条件是一个狗尾巴草,你也一定要把它包装成一个有气质的狗尾巴草,等到双方绑在一条船上的时候,再努力做事实。我相信你会把你的狗尾巴草包装的独一无二了,因为你的经验不够,所以我让你把它包装的更特例独行一些,千万不要把狗尾巴草说成是玫瑰花。背景是富二代小曲需要谈成一笔生意。这段谈话是女强人安迪鼓励小曲要尽力包装她的方案以求得签约成功。因为小曲实力有限,所以安迪称小曲的方案为“狗尾巴草”这很明显是讽刺小曲的方案不完美且很难拿出手。狗尾巴草就是一个喻体,并为观众提供了小曲的实力。所以说喻体在这段反讽语篇里充当理解本体的基体,本体就是小曲的实力。虽然安迪鼓励小曲把方案做成一个特立独行的狗尾巴草而不是玫瑰花。在理解这段反讽语篇时,就要首先用识解观去理解狗尾巴草和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方案之间喻体和本体的关系。
三、从辖域观分析反讽
王寅老师曾指出,一个词项可唤起一系列的认知域作为意义的基础,展现出词义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所以在理解反讽语篇的时候,一个词可以打开听者不同的认知域,让听者领会其中的含义,达到反讽效果。例如: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农村,王家只有了两个女儿,在村子里面不受人待见。在街坊邻居聊天的过程中。邻居看到老王和两个女儿正在干活。
邻居:吃饭了嘛?这么早就起来干活了。
老王:还没,趁这几天天色好,赶紧的把庄家拿去晒。
邻居:你这两千金好能干哦,都帮着干活呢。大千金和二千金……(讽刺王家只有两个女儿)
老王说:什么一千金,她呀就是半吨咯!好在咱娃也蛮争气,这不前几天拿到了大学通知书。
邻居:哦喔!
俗话说得好,家有千金是福气。这里的千金是听话人的感知焦点,最开始我们用千金小姐来代指富人家的女儿。而这里的背景肯定是穷人家庭。所以最开始邻居家就有讽刺的意味在里面。而“千金”这个词在最开始就唤起了听者一系列的认知域,老王肯定也知道邻居有讽刺的意义在里面,所以老王也以反讽的话语回给邻居,虽然是女儿,千金就千金,但是两千金就等于一吨,和一个儿子有什么去区别。(人们会用一吨来儿子)侧面说女儿是不如儿子的,但好在王家的两个女儿都很出色,既然你们想在这个方面作比较,那就顺势回给对方。即按照你的要求回答了你,又回击保全自己的尊严。
总结:
本文从识解观中的视角、侧显和基体以及辖域观来分析反讽语篇的建构,这不仅可以说明识解观可以用来联系语用学来分析反讽语篇。反讽语篇不仅出现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也出现在文学翻译中,如何把握理解这个度的关键就是利用识解观可更细致的分析出说话人的目的,以及反讽构建的特点。同时识解观可以去更好的引导理解和翻译反讽语篇。
参考文献:
[1]王寅2004,《认知语法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F.Ungerer and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6.
[3]张克定. 从意象到识解_Langacker认知语法研习札记[J]. 外文研究,2014(9).
[4]杨庆云. 语用预设与反讽语篇的建构[J]. 外语教学,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