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泉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服装消费的探究

2016-08-0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运动服装消费高校

韩 超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对泉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服装消费的探究

韩超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泉州市高校大学生运动服装消费为基础,对泉州市高校大学生的锻炼频率、消费现状、品牌忠诚度、消费价值观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泉州市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并不乐观,消费类型多样化、品牌忠诚度不高、消费价值观较为保守等。了解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服装消费,能为当前生产体育服装企业提供重要的讯息,为企业的生产模式、总体发展思路指明一定的方向。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运动服装;消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愈来愈的得到重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也随之增多[1]。当运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重视运动服装的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也随之衍生出了不同的运动服装,各体育企业公司不断的研发出各式各样的运动服装,以满足大学生对运动服装的消费。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大学生运动服装的消费群体会不断地扩大,消费的水平会不断提升,消费的选择也更加的多样,因此,如今的体育运动服装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2]。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泉州市四所高校(泉州师范学院、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泉州理工学院)学生的体育运动服装消费水平为研究对象,以四所高校里的36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系统查阅了有关消费、体育运动服装消费、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服装消费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了解前人的研究结果,丰富研究资料,开阔研究思路,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泉州市四所高校(泉州师范学院、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泉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学校90份问卷,共360份。回收问卷共计360份,回收率100%,其中实际有效问卷319份,有效率89%。

3.访谈法

对泉州市四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访问,了解大学生体育运动服装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关于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服装消费的对策等,听取并总结他们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为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方向。

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访谈所得的有效数据,按研究内容、目的与任务进行分类,并根据体育统计方法的原理和要求做相关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依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泉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每周锻炼2~3次的有124人,占总数的38.87%;锻炼3次以上的占31.97%;锻炼1~2次的占24.13%;没有锻炼的占0.05%。由此可知,泉州市四所高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但也有少数的学生锻炼次数较少,甚至基本没有锻炼过。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领导人不重视,没有大力提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锻炼意识不足,并没有将体育锻炼视为日常,重视程度不够,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其他上面,造成体育锻炼时间较少。

(二)泉州市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服装消费的基本情况

1.影响泉州市高校大学生购买运动服装的因素

调查得知,购买过体育运动服装的学生占总数的97.16%;没购买过的占2.84%。因此,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购买过体育运动服装,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没有购买过,直接体现了运动服装在大学生群体中有颇有销量,也为大多数的学生所选择和购买。

由表1可知:因服装价格为影响因素的人数为83,占26.01%;因经济条件为影响因素人数为75,占23.51%;因服装质量为影响因素的占17.86%;因服装款式为影响因素的占17.55%;整体看来影响学生购买运动服装的主要因素为服装价格和经济条件,其次为服装的款式、服装质量,最后为服装品牌。不难得知,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无经济收入的群体,都是由家庭承担其经济费用,虽然有些运动服装具有靓丽外表和过关的质量十分的具有吸引力,但在大部分学生面前,相对昂贵的价格也会使之望而却步,只有部分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同学才会首先考虑服装的款式和质量。

表1 泉州市四所高校大学生

2.泉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服装的消费途径

如图1所示:选择实体店消费的占36.99%;选择网上消费的占37.93%;选择商家促销的为13.16%。由此可知,实体店消费和网上消费相差无几,大多数学生都会优先选择这两种消费途径,网上的物品较为实惠,在外观上也多样化,选择性强,价格便宜,而实体店能获得更真实的感受,因此商家在进行运动服装销售的途径上既要注重网上销售,也要发挥实体店的作用,但最终都要注重质量、服务及价格[3]。相对而言,虽然朋友介绍和商家促销所占的比例较低,并不是大学生群体消费的主要途径,但也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服装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1 泉州市四所高校大学生

3.泉州市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态度类型

由图2知:大学生消费态度最多的为经济型,占总数的25.39%;其次是理智型,占22.88%;再次是习惯型,占18.49%;另外,不定型占13.47%,冲动型占13.16%;感情型占6.58%。由此可知,经济型和理智型所占比较多。由于大多数的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父母提供,大多数学生普遍缺少经济来源,在额外的消费支出显得较为乏力。因此,消费都较为理智,能克制自己的购买欲望和界定自己的购买能力,也有部分学生习惯周期性的购买运动服装,也有不定型的较为随意购买。这说明运动服装市场在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的发展还是比较良性的,学生的消费态度也多为正常消费心理。

图2 泉州市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态度类型统计图

4.泉州市高校大学生对运动服装品牌的了解程度及关注情况

由图3可知,学生对于运动服装品牌的了解程度并不高,更多人选择了不是很了解,这说明了学生在品牌方面并不是很重视,更多的是对运动服装的直观感受,而不会多去考虑品牌的文化和内涵。但也有不少的学生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运动服装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品牌的广告宣传的作用。

图3 泉州市高校大学生

通过调查得知:泉州市高校大学生对喜爱运动服装品牌偶尔关注的占44.82%;不关注的占36.99%;经常关注的占18.18%。多数大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运动服装品牌并不是很关注,对于运动服装市场的觉悟性不高,运动服装品牌的观念在学生群体中缺乏深入度。对比图2,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经济型和理智型,大学生在购买运动服装中更多是考虑经济状况和个人的具体实际需要,所以关注度高低与喜爱的问题就不会显得有矛盾,更多的学生是直接去选择自己喜爱的品牌,不会去关注这个品牌讯息,而是一种惯性的去选择和消费这个品牌带来的服务和质量。由此看出,企业的品牌文化并没深入到大学生群体,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运动服装而不是适合自己的运动服装品牌。

(三)泉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服装消费价值观

1.泉州市高校大学生运动服装选择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选择舒适实用的运动服装占67.39%,选择外观靓丽好看的占32.60%。这说明在选择运动服装上大部分学生更理性更注重感受和效果。也有少数人注重外在的视觉效果。因此,企业应该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设计更主流、更新颖的外观,以便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

2.泉州市高校大学生购买运动服装的动机

如图4可知,多数学生的主要购买动机为价格、质量和个人偏好上,这说明现在的学生虽然较为追求个性,但也会自主选择,不跟风。占比例较小的是名牌效应和正在流行,由于运动服装并不是服装市场上的主流服装,名牌运动服装也不是学生购买的首要选择。广告的宣传和促销也不能成为学生购买运动服装的主要动机,商家的服装质量也是重要的一环,不少学生也较为看重服务的质量。因此,企业、商家在制定合理的价格、保质保量的同时,也要做好广告宣传,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设计具有企业特色和主流的服装产品,提高销量,以扩大市场占有力度[4]。

图4 泉州市高校大学生运动服装购买动机情况统计图

3.泉州市高校大学生购买运动服装的周期

由图5可知:购买周期为半年的人数占46%;购买周期为一年的占36%。由此可知,在购买周期上,可以大致的看出购买周期多为半年及以上,购买的周期性较长,购买周期在三个月及以下的选择人数少。从学生的角度看,运动服装是否为该学生的日常着装选择、学生的锻炼频率、经济状况以及服装自身质量是否合格等都是影响购买周期的因素。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运动服装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率、款式的新颖程度及质量,也是影响学生购买周期性的因素。

图5 泉州市高校大学生运动服装购买周期分布图

4.泉州市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服装消费的目的

由图6知:选择保护避免运动受伤为目的的人数最多,占总比例的47.02%;其次的为选择更好提高运动效果,占43.57%,选择跟风消费、与人攀比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77%、0.62%。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运动服装消费目的是较为明智和理性的,都是以个人需求和运动需要为目的而进行运动服装消费,盲目跟风、与人攀比的情况较少,可以发现在消费运动服装上多数的学生是偏实际的,在消费目的上的做法和观点也是比较正确的。但也有少数的人会跟风消费,与人攀比,说明部分的学生并没有很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目的。因此,加强学生在消费意识、消费观念上的正确态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才能有利于体育服装消费市场在学生群体中的良性发展[5]。

图6 泉州市高校大学生运动服装消费目的分布图

5.泉州市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服装市场发展前景展望的态度

通过调查可知,泉州市高校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是无所谓的态度占56.11%,可以看出,体育服装市场发展的前景对于多数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但也有32.60%的人是看好运动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造成无所谓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这个市场的兴趣不大,学生对于市场的发展关注度不够。由于运动服装在外观、性能的局限性以及大学生有限的锻炼频率等因素,导致其并不是学生在服装购买上的首选。这导致了学生对于运动服装的了解及关注度不够,相对而言,运动服装企业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关注度也不够。因此,在消费的观念上是重要的一环,企业有必要在宣传上加入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市场观念,加大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关注度[6]。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泉州市高校大学生的锻炼意识不足,缺少锻炼,这主要是由于学校重视与监督不够以及学生缺乏锻炼习惯所造成的。

2.泉州市高校大学生几乎都有购买运动服装的经历,服装价格和经济条件是限制学生购买运动服装的主要原因。学生的消费态度主要为经济型、理智型和习惯型等,消费模式和方式呈现多样性,大学生在网络和实体店对运动服装的消费情况相当。学生的品牌忠诚度不高,缺乏对运动服装品牌的关注度及了解度。

3.泉州市高校大学生在购买运动服装时首先考虑的是适合自己并且实用的,其次考虑的是外观等。购买运动服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效果等。由于学生对运动服装购买周期长、跨度大,企业缺乏对学生群体消费市场的开发。

(二)建议

1.学校加强宣传与监督,倡导科学锻炼,加强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学校应多组织开展有关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讲座及相关活动,以便于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切实进行体育锻炼。

2.企业应制定适合学生的服装款式及价格,降低学生购买成本,采用多种营销模式。根据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实际情况,推出只针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具有独特个性和特色的产品及价格。此外,商家应采用多种营销方式降低学生的时间、体力、金钱等成本,在保质保量的同时加快服务的速度。

3.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促进品牌与消费者情感联系,提高企业在学生群体中的关注度。商家、企业在人性化地满足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既要提高新产品宣传的力度,也要加强自身企业文化的推广,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制造良性的“新闻热点”来获取关注度,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智慧,丁学龙,刘志敏. 群众体育发展对体育强国建设影响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7):26~30.

[2]程少卿.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12.

[2]陈树玉.现代运动服装设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王宁.我国体育服装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4):25~28.

[3]夏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2):59~60.

[4]胡彦蓉,刘洪久,吴冲,等.大学生运动服装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1):31~36.

[5]宋亨国,王亮.广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23~26.

[6]白震,肖骁.“贸易自由化时代”我国体育服装用品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78~181.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5-0128-04

* 收稿日期:2016-03-01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运动服装消费高校
GB/T 41176—2021《专业运动服装 滑雪服》等国家标准发布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东煌服饰陆军华:从一线工人到运动服装制造专家
40年消费流变
2017健身装备评选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