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四“语”创新新闻语境

2016-07-29阳泉广播电视台总编辑苗振岗

新闻采编 2016年3期
关键词:阳泉选题舆论

◇ 阳泉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苗振岗

通过四“语”创新新闻语境

◇ 阳泉广播电视台总编辑苗振岗

在今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角度、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维度,深刻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原则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地市一级的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如何坚持“党媒姓党”的根本要求?如何把握“五个事关”的时代定位?如何践行“48字”职责使命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呢?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四“语”,创新广播电视的新闻语境,从而适应时代要求、展示媒体新貌、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1“守”字当头,牢牢掌控“话语”

阳泉广播电视台目前拥有三个电视频道(新闻综合频道、科教频道、图文频道),三个频率(新闻综合频率、交通广播频率、经济频率)和一个网站(阳泉信息网)。从事采编播工作的人员256人。

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媒体格局深刻变革,舆论环境日趋复杂。构成了一个资讯喧嚣、有时甚至是鱼龙混杂的舆论场。面对海量的信息传播,最容易产生的结果是莫衷一是、莫辨真伪、无所适从,各级党媒包括地市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必须坚守阵地、明辨是非、占领高地、最强发声。

要有强烈的“阵地意识”。对于基层台来说,实践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一部分从业人员身处阵地却不重视阵地。有的人认为意识形态斗争是中央级媒体的事情,基层台“地处偏远”、“天高皇帝远”,和自己无关,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事实上市县一级媒体在媒体结构中处于最基础的位置,和群众联系最紧密,最贴近基层。从受众分析,市县台节目的受众大多是本地人群,如果我们的阵地意识不强,基础就会不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市县一级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不仅不能淡化“阵地意识”,相反地更应该强化这种意识。

要有强烈的“话语意识”。新闻舆论工作说到底是“人心建设工程”。正确的舆论不去“搞建设”,错误的舆论就会在人心之上“私搭乱建”。“脏乱差”自然不必多说,久而久之还有可能会滋生“病菌”、“病毒”,侵蚀人的思想。建设“人心工程”靠的是“话语”。大到党的主张、党的意志、党的决定,小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思路、决策、措施、办法,再到正确的价值观、向上的精气神、向善的正能量,都需要我们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来构建。从这个意义上说,守好阵地就是牢牢掌握话语权,发出强声音,发出好声音,压制噪音,压倒杂音。党的各级媒体都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职责,守好舆论阵地。

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政治家办台是对每一个从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人的政治要求。一方面,在全部的新闻舆论工作中,政治无处不在。广播电视栏目的设置、节目的编排、选题的确定、记者的采访、稿件的撰写、镜头的拍摄、画面的剪辑、声音的录制、同期声的选取、字幕的运用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着政治;另一方面,在新媒体、自媒体异军突起的语境下,特别是面对一些错误言论、错误信息的时候,要敢于和善于发出正确而权威的声音,防止错误信息误导大众。

2“把”字着力,坚决防止“谬语”

在“48字”职责使命中,打头的便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导向问题是各级党媒必须要时刻牢记的使命。从江泽民同志的“祸福论”,到胡锦涛同志的“利误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八个方面的导向论”,导向意识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常讲常新。那么,正确的舆论导向靠什么来实现呢?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严格的“把关”。只有在“把”字上着力,导向才不会偏离。“把”什么?当然就是把住不当言论、把住错话谬语。

“把”好新闻采制关,防止“谬语”。狭义地讲,市县一级广播电视媒体所涉及的新闻无外乎四大类型,一是时政新闻,二是经济新闻,三是主题性新闻,四是社会新闻(包括民生新闻)。在实践中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三级把关”。习总书记在今年2月19日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新闻联播》编辑部主任李风向总书记汇报,他说:“《新闻联播》是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这道出了我们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的心声。在日常的节目运行中,我们确实是这样的状态,而没有“三级把关”是很难保证“天天考试”天天都合格的。

“三级把关”是一个普遍原则,它的好处无需多言,能消除“谬语”,堵塞漏洞,确保宣传安全。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此基础上还须把好选题关、策划关、采制关和其他关。选题是新闻报道的起始,除了时政新闻之外,其他新闻必须把好选题关。哪些选题能报,哪些不能报,都必须审慎处置。阳泉广播电视台建有《选题申报制度》,各频道频率每周都要召开业务例会确定一周重点选题,通过这些措施来把好选题关;策划是搞好主题性新闻、经济新闻、民生新闻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即便是一些突发事件等“硬新闻”,在手法上进行策划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坚持策划先行的原则,不仅仅是策划报道的手法,更重要的是把报道要达到的效果事先考虑进去,确保“落脚有印、落地有声”;采制是记者按照策划方案具体实施的过程,许多报道在记者到达现场或一线后会和策划之初的意图不一样,这就需要调整。但不管怎么调整,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采制关要靠记者来把握,记者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局部真实与全局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既准确报道具体事实,又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全貌,确保导向不偏,报道不谬。坚持“三级把关”、坚持多口把关,是有效杜绝新闻报道出现“谬语”的重要手段。还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谬语”不仅仅指稿件、播音、主持词、字幕等环节,有时候一个不合适的画面、一句不妥当的人物同期声、一个特邀嘉宾的口误、一个不经意间的背景声就有可能传达出错误信息,这也是“谬语”,必须十分重视。

“把”好节目导向关,堵住“谬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这一阐述十分具体而明确。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是坚持把牢节目栏目的“设置关”。阳泉广播电视台每一次改版都要对新的节目栏目深入研讨,坚持导向上的“一票否决”,再好的创意、策划,再好的收听收视率也不能突破导向这个底线;二是坚持把牢大活动的“举办关”。这几年,我们搞了不少大型活动,比如两届“主持人大赛”、“红歌大赛”、“戏迷大赛”、“我要上春晚”等,这些活动从筹办之初就把导向摆在了首位,运行中,对于每一个参赛选手、参赛节目都要严格“政审”,做到了“宁缺毋滥、宁缺毋错”。三是坚持把牢直播类节目的“信息来源关”。在我们开办的所有广播直播节目中,要求采用的所有新闻和信息都出自正规媒体,而且最好是各级党媒,保证渠道正、信息准。阳泉信息网所转载的内容也一律出自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和正规的省级媒体。此外,广告类节目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在制作上严把导向,确保无误。

“把”好媒体效益关,封死“谬语”。近年来,市县一级广播电视台生存的压力不断加大,创收的形势日渐严峻。即便如此,我们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权衡中,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位的原则,不向利益妥协,不给任何可能产生“谬语”的举措以任何空间。

3“融”字见功,   始终不可“失语”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已经超过6.2亿。可谓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手握“摄像机”,信息传播呈“网状结构”,信息终端发生“革命性”变革,极度快速、极度开放。在众声喧哗的舆论生态中,广播电视“线性转播”的方式已经相对滞后,“权威发声”的渠道太过单一。如果我们不改变现状,仍然“一意孤行”、“孤芳自赏”,势必在新闻资讯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在观点的交锋中失去话语,在价值观的较量中丢掉优势,所以改变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融合发展,畅通渠道“不失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以阳泉广播电视台为例,近年来,我们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阳泉信息网”、“阳泉网络广播电视台”和手机客户端,最近又开通了“阳泉随手拍”网上问政平台,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总的来看,仍然停留在“+互联网”的初级阶段,也就是仅仅把广播电视新闻等内容简单放置在了互联网上,而不是从理念到手段到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还没有实现“互联网+”。客观地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有我们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权威声音”。如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融合发展,进而打造出既有传统优势、又有新媒体特质的“全媒体”旗舰,就一定能够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也就能够在“物理层面”解决“不失语”的问题。

融合发展,相融相鉴“不失语”。新媒体、自媒体能够快速崛起,除了传播方式的优势之外,在内容和手段上也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传统媒体与之融合并不是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恰恰相反,而是要“扬弃”。通过融合把其精华的部分借鉴过来,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用“互联网思维”、用“新媒体语态”实现传统媒体的革新,从而占领舆论的制高点。相融相鉴,“融”的是先进的理念,“鉴”的是优质的思维,但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还要有“人无我有”的独特品质,就是要善于在“纷繁复杂、乱云飞渡”中,把握好“时度效”,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何把握“时度效”呢?就是每一个报道都要把准引导的最佳时机,什么选题第一时间报道,什么选题看看后续发展再报道,要看准节点,既不滞后也不超前,把握好“时”;什么选题放在什么栏目报、全媒体报还是一个媒体报,什么选题只报道一次、什么选题要跟踪报道,什么选题淡化报道、什么选题强化报道等等,都要拿捏好分寸火候,把握好“度”;要预测到报道可能产生的效果,既要积极回应受众的关切,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导受众正确认识事物真相,确保取得最佳舆论引导效果,把握好“效”。要通过“时度效”的把握,让该热的话题热起来,让该冷的事件冷下去,把该说的事情说清楚。该“反转”的及时快速地反转,该“澄清”的理直气壮地澄清,真正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

4“走”字打底,   力求用活“俗语”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工作原则。实践证明,许多好的报道都是“走”出来的。只有到实践中去,放下身段,拜人民为师,改变语态,通过百姓、网民易于接受的“俗语”实现有效传播。

要“走”出有“湿度”的作品。“湿度”就是带着露珠、带着泥土芳香、鲜活、接地气。一方面要求记者要“泡”在基层。在“走转改”中,一些记者是走到了基层,但很大程度上是“身”走而不是“心”走,也就是采访不深入。要么“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么满足于“办公室里的事先策划”,按照策划案来“摆”新闻。基层有基层的情况,实际毕竟是实际,绝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事先策划)为转移。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深入再深入,采访采访再采访,在吃透实情、摸清底细、掌握脉络的基础上再去考虑稿件、再去拍摄画面、再去录制声音。另一方面要求记者要嘴勤、笔勤、腿勤、脑勤。做到了“四勤”,就能在与群众的互动中“耳濡目染”,就能从群众那里学到越来越多的“俗语”,就能使写出来的稿件接地气,就能使拍出来的画面、录出来的声音有细节、有神韵、有“泥土味”、有“湿度”。

要“走”出有“温度”的作品。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暖心的事件、暖心的人物,但在处理这些“暖新闻”时,有些报道或者“平铺直叙”,或者“就事论事”,苍白无力,不痒不痛,怎么也打动不了人。什么原因呢?恐怕一是能力问题、二是态度问题,其中,态度问题更为要紧。当然,广播电视新闻不同于写作,它是客观事实的报道,真实是其生命。《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等,这些新闻作品为什么能打动人、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们倾注了记者浓浓的情,作品有了温度,激荡了人的灵魂。而这种“情”只有深入到事件深处、走入人物内心才会产生。

要“走”出有“高度”的作品。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对好记者提出的要求是“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做一个有思想的记者”。走基层不能为走而走,不能走在田埂说田埂,要尽可能“走”出高度。通过田埂上的“俗语”表达,力求达到“天安门上”的思想高度,这是每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的课题。

创新新闻语境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要求。新闻时时发生,创新永无止尽,让我们扛起责任,一路前行!

猜你喜欢

阳泉选题舆论
阳泉农业 开辟“硒”望富路
山西农大共建阳泉富硒机构
阳泉:绿色防控 统防统治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阳泉 草书赋》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