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记者,你需要有这几把“刷子”

2016-07-29山西广播电视台编委总编室主任王云飞

新闻采编 2016年3期
关键词:电视记者刷子山西

◇ 山西广播电视台编委、总编室主任 王云飞

电视记者,你需要有这几把“刷子”

◇ 山西广播电视台编委、总编室主任王云飞

前些天,山西省记协的同志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结合第二十五届山西新闻奖电视节目的评选,解析优秀节目,并针对报送作品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新闻工作实践,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说实话,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命题。但当我拿起笔的时候,突然发现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却是一个很走心的事儿。这些年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相当多的人进入到广电这个行业,成为采编人员。由于日常节目体量大,许多年轻的采编人员只掌握了简单的电视ABC之后就仓促上阵,进入节目生产领域。由于缺少严格的传帮带,一些主题式报道的采编人员只学了些照本宣科、程式化报道的套路,另一些采编人员则热衷于盯着那些“鸡零狗碎、鸡毛蒜皮、鸡飞狗跳”的所谓民生新闻。因此当我们把各单位、各部门的参评节目集中评比时就会发现,质量相差极大,甚至让人产生“大学生和小学生同场竞技”的感觉。这也是我不知从哪里入手、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

今天《新闻联播》里播出的一条“大国工匠”的片子给了我启示。新闻里的主人公是个“有几把刷子”的人。同样电视记者要想把这样的人物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用电视手段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并让观众入脑入心,也是需要“有几把刷子”的。于是就有了本文《电视记者,你需要有这几把“刷子”》。

一、发现不了重要新闻,你对社会就不重要

记者是社会的记录者。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把握社会的发展大势,充其量只是一个速记员。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记者和百姓的区别就是:百姓往往看到的是现象,而记者必须具备透过现象分析判断事物本质的能力。

这届山西新闻奖参评作品中,山西广播电视台选送的电视消息《山水画换进度表优劣公开晒排名》《五县长扶贫齐吆喝一网买尽吕梁山》就是记者透过现象,通过深度挖掘而采制的精品佳作。

2015年全国煤炭大省山西面临着煤价暴跌带来的困局,全国倒数的GDP增速,让全省上下都感受到巨大的经济压力。对山西来讲,在重建政治生态的同时,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成了一道必答的大题。这个时候,记者在报道省政府常务会议时,发现在会议室南北两面墙上悬挂多年的巨幅山水国画被撤下,原有位置贴上了全省各市经济指标进度表,每月数据优劣依次排名,全部上墙公布。这样传递信息,在山西特别是政府层面十分罕见。记者认为,这是省委省政府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三严三实”作风全方位在抓落实。这看似一个经济报道,背后其实还折射出干部作风问题。记者敏锐捕捉到这一现象后,不断深入采访,于是采制了这条小切口、大主题的《山水画换进度表优劣公开晒排名》。

《五县长扶贫齐吆喝一网买尽吕梁山》这条新闻,讲述了五位从国家部委来山西挂职扶贫的副县长,他们挂职的地方虽然分属三个市,但同属于吕梁山这个集中连片贫困区。这些干部都在想办法帮助这里的乡亲们把山货卖出去,却遇到了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酒香也怕巷子深。据了解,记者最早获得这个线索,是去年十月。当时正值淘宝网“双十一”购物节之前,五位县长经过反复联系,在太原举行了一个发布会,准备开设淘宝网的“吕梁山货”馆。但可惜的是,当时有些记者只按一般新闻来处理,所有的素材加到一起并不多,连同期声也没有。但这个题材很新颖,主题元素非常丰富,有精准扶贫、有互联网+、有干部作风转变,于是另一路记者花费了几天的时间,用镜头跟踪这些主人公——从农民到加工企业老板,再到焦虑奔走并不遗余力为农民代言的挂职县长。这条新闻脉络清晰,叙事朴实,细节丰富。随着五县长联手打造的“吕梁山货”品牌网销初战告捷,记者的镜头并没有就此收尾,而是又继续对准了那些几个月前还在为卖山货发愁的农民。这时,他们都为农产品销路畅通而喜悦,这就呼应了这条新闻的开头,有了一个形成闭环的好故事。

从上面两条新闻作品的采制过程可以看出,每天我们面对的都是海量信息,但如果把握不住,我们就不会从中提炼和采制出能量正、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大鱼”便从手中溜掉。我们常说,没有“小”新闻,只有“小”记者。真正的好记者,要在发现中把握,在把握中凝练,在凝练中提升。什么叫“深度报道”?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是看是否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报道,而新闻事实恰恰就是藏在现象下面需要发现并深挖出来的东西。

二、你讲不好故事,故事会远离你

新闻报道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但怎么才能吸引人去领悟你传递的信息?讲故事就是最有效的方式。新闻的主题可以很高大上没有烟火气,但是新闻本身都一定是具体的,是真实发生的,是可感、可知、可看、可听的。新闻讲故事,就要描写细节,展示场景,还原现场,展示事实。

我们看到这几部参评新闻都有个共同特点——切口都很小,而且都是鲜活的新闻事实。我国著名的戏剧家焦菊隐先生提出过“虎头、猪肚、豹尾”的戏剧创作方法。所谓“虎头”就是要有精彩的开头,要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比如《五县长》中的农民边劳动边唱歌带来的快乐情绪,《山水画》中的山水画和进度表更换的角色转变,新闻述评《反腐重在依法治权》中的全国两会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记者关于反腐败的尖锐提问,都是精心选择用来强化反差的新闻素材。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家金庸的十几部武侠长篇小说,当初都是在报纸上分段连载。如果开篇不好,吸引不到读者,后面还能不能有下文都不好说。所以他在开篇上也是费了一番苦心。我们看到,真正的主角从来不会在前十几页露面,开篇出场的都是很小很微不足道的人物,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里,如《射雕英雄传》的牛家村聊天;《书剑恩仇录》的小女孩进老师的书房;《天龙八部》的无量剑比武。平凡人不平凡,他们是成功的“引子”,牵出了一幕幕武林恩怨、展开了一场场历史画卷。

接下来说“猪肚”,就是厚实的内容。在《山水画》一片中,进度表引入后,我们就要把这件事条理详细地讲出来。比如背景——经济下行压力多大?过程——怎么换、怎么体现?特点——是否直截了当?是否公开?效果——干部感受到了多少压力?经济指标什么走势?有些话,同期声表达不透彻的,解说必须把道理说够说透。换言之,厚实就是深度,厚实就是权威性。

最后说“豹尾”,就是漂亮的结尾,豹尾这里不复赘言。

三、不会用电视手段表达,就不能叫电视记者

电视进入人们的生活已经80多年,之所以能成为最具冲击力的媒体,就是因为它声画合一、视听兼备。当然,这也给电视人带来更高的要求——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符号,一种是文字语言,一种是电视语言。与报纸和广播相比,电视具有的视听兼备的功能,必然会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加上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使用,为电视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原来一些无法呈现的场景,现在可以轻易实现。

文字语言大家很好理解,电视语言其实和文字语言一样,也是有其自然逻辑和内在规律的。一件好的电视作品,通常是两种语言符号有机结合,有时候电视语言运用得好便更具冲击力。比如这次晋城广播电视台选送的电视消息《农家兄弟双双上阵阅兵场》,在去年的9·3大阅兵上,来自晋城一户农家的兄弟俩分别代表三军仪仗队方队和武警方队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的检阅。这样的新闻线索,既是家人和乡里乡亲关注的热点,更是各路媒体聚焦的重点。采访这条新闻的记者,很好地用镜头记录下两兄弟进入了央视直播画面时家人和乡亲欢呼、激动、流泪的场景,这时再好的文字语言符号也无法代替电视语言符号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

我在当记者和主管新闻的时候,曾经采制和策划过好几条没有解说的新闻并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当年太原市为了弘扬劳模精神,在府西街专门设立了劳模灯箱广告,人称“劳模一条街”。五一节前的一个周末,我办事经过那里发现由于风吹日晒雨淋,加上没有很好的维护,灯箱上面落满了厚厚的泥土,于是安排记者采制了一条新闻。这条新闻没有任何解说,全部用镜头叙事,有匆匆的车流和众多劳模的特写镜头,记者手摸灯箱后一手的泥土,最后落版只是一个字幕:“该给这些劳模洗洗脸了”。这个报道没有采用我们常用的“希望如何、应当怎样”的教训口吻,但却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第二天我们发现,有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开始给劳模“洗脸”了。

一件电视作品具备了良好的电视呈现才能称得上是好的电视作品,这是电视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反之,你就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记者。

四、不会择优集成,新闻业务就不会有成绩

俗话说:有人练一辈子武功,遇到打架却不会打拳。放在电视新闻记者身上,就是手中有很多电视表现的手段和讲故事的技巧,但在面对不同主题时却不会选择最优的组合来表达,来创新,不会活用善用“择优集成”。有很多新闻,看文字稿件时会觉得疙里疙瘩,跳跃感太强。但是当整个节目的画面、声音、现场和剪辑节奏组合到一起时,就会产生1+1>2的神奇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不同的题材类型时,能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

我有一次带队走基层,编辑在三天之后突然和我说素材不够用,编不下去了。原来,这是一个到农家蔬菜大棚温室的采访。我们采用的是纪实手法跟踪拍摄,当摄像机从冬天的室外走进大棚时,室内的潮气在镜头上凝结,模糊了画面。编辑说的就是这段画面不够用。后来,我把解说改成了这样:“带着疑问,我们进了大棚,却被来了一个下马威,由于温差的原因,被称为电视记者眼睛的摄像机镜头一下子模糊了。八分钟过去了,镜头慢慢清晰起来,我的采访思路也逐步地清晰”。这就是一个如何把看似无用的毛边素材,变成生动、纪实、有用画面素材的过程。只要我们从唯美、纪实、毛边剪辑等多种手法中,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我们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什么新闻适合动感十足?什么时候多用手提摄像机营造行进中的感觉?什么新闻需要长镜头?是不是要多用三角架稳定画面体现意境?这些都要在了解和策划时提前做出选择。

即使当我们面对一个中规中矩的新闻选题时,通过“择优集成”,我们可以为它赋予更多创作的基因,呈现出更好的效果。今年“五一”,《山西新闻联播》推出了五集工匠精神系列报道“匠心筑梦”。其中有一集引起了我的关注。它讲述了我省军工企业一名青年高级技师刘波的事迹。片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解说。取而代之的是通篇运用的采访同期声,9·3大阅兵的现场转播声,还有车间里机床工作的噪声,辅以少量的字幕说明。一般讲,解说是声画元素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但当记者尝试拿掉解说后,节目安静了,主题突出了,人物的感染力增强了。之前,新闻主人公刘波曾获得2015年的“感动山西”十大人物,报道他的新闻和专题都有不少。应该说做他的节目难度比较大,一是很多媒体采访过他,节目有参照物,没有神秘性;二是他的行业属于军工行业,很多细节不能说,不好展现人物。但有一点,刘波非常善于表达,他的声音具有丰富的情感,有时候超过了解说所要表达的信息量。

创作中,我们认为写意和留白是中国画的鲜明特点,让人有时间安静思考是艺术电影的鲜明特点。适当的留白和舍弃,能让我们的电视新闻回归更艺术的表达。从实际效果看,去掉很多庞杂的东西后,所有的声音都在烘托画面,所有的声画又都烘托了主题,相当于摄影师拍摄肖像照时虚化了人物之外的背景,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主题也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作为电视新闻记者,手里的“刷子”应当远远不止这“几把”,但是上述这“几把刷子”却是基本的、必备的。当我们每天面对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了这“几把刷子”,就会成为一个像样的新闻记者,不再留“入宝山而空手归”的遗憾。

猜你喜欢

电视记者刷子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电视记者编辑的职业素养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对新时期电视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探讨
对电视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探析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电视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