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文化比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16-07-28罗燕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言文化

【摘要】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人,而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国汉语文化本身就来自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渊源、千年沉淀而来的文化精髓,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参考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 让外国学生更加了解汉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运用汉语。

【关键词】语言文化 中西文化比较 对外汉语交流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在国际上的使用频率和地位也日益凸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对外汉语教学是外国友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直接窗口。因此,重视对外汉语教学也是树立国家形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外汉语教学旨在向世界各国的同胞介绍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对外汉语着重教授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表达文化内涵的基本体现方式,它融合着沉淀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笔者通过多年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面对海外学生对汉语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的现状,对外汉语的教学任务应该进行改变,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在文化背景的了解基础上学习汉语,对外国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具有很大帮助。

一、分析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

1.分析语言与本国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体现和表达方式,文化则是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承,互为条件,互相发展。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具有储存、传递文化的基本功能,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基本交流的必要工具,语言的功能让它立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语言,而语言也使社会有机融合为一体。

从语言学习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上讲,汉语的学习,既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让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国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能够在跨文化背景的条件下,排除文化冲突和文化误解,实现跨国交流,在思想上和情感上达到互动的效果。进一步实现运用汉语进行实际交流,学习到汉语中的交际技能。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脱离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是极其不正确的,学生也很难理解语言的真正内容和含义,只有依托其所属文化背景特征,深入研究和了解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是帮助海外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不可缺少的条件。

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性质和目的。就目前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学的模式而言,外汉语教学囿于就语言而教语言,这使语言教学造成很大的缺陷,学习语言的时候,单学语音、语法、词汇等零碎的结构是远远不够的, 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它,如何将汉语运用到生活去才是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根本。人们的交际能力至少需要掌握言语内容、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语用规则及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这五方面的因素,所以了解中国文化也是学习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学习者获取信息程度的差异。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学习者所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方式的语言表达技巧,由于各民族的物质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以及社会宗教文化的不同,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从而使语言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交流双方如果不注重各自文化的差异,便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使交际出现障碍。而且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信仰、风俗、价值观都有所不同,人们对于相同客观事实的主观态度及引申意义也大相径庭。

例如:在中国的文化领域里,“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古代帝王用龙作为象征。九五至尊。皇帝以“真龙天子”自称,穿用也常带“字”,如龙袍、龙椅等等。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图腾,是神的化身。民间存留赛龙舟,舞龙狮等活动,都体现了中国人对于龙的信仰,奠定了龙在中国文化里至高尊荣的地位。但是在英国文化里,龙却被定义为神话故事里一种穷凶极恶的妖怪,象征着不好的寓意。

由此可见,只有了解汉文化中对某些事物特定的引申意义,才能真正明白这些词句的意思,进而学习好汉语,讲好汉语。汉语中的成语、谚语、格言等固定词组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里面包含了许多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穿插文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从而克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努力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共同目标。

二、文化比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征,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所以风俗习惯、价值观、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都可以在语言中体现出来。笔者就以汉语和英语的比较为例介绍文化比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词汇系统的比较。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因此,词汇的学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依旧显得尤为重要,而与英语单词不同的是,汉语词汇除了自己本身的语义涵义,往往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特定的文化挂钩,有一些引申的意义展现。因此汉语学习者必须要透过汉语的词汇层,去窥见汉民族文化的状况和词汇的文化渊源,将其与文化背景相联系,词汇教学应重点放在那些与留学生本族文化有关联、又有对比的内容上,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汉语的乐趣,知难而进。带领学生了解汉语中典型语义和英语文化差异大的词语,通过中西词汇意思的对比,加强学生的印象。例如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白事”指的是吊唁丧事,表示悲伤低沉的事情。而在西方,白色象征婚礼等喜庆的事情,在这里就有一个意义完全相反的问题,教师需要把这类词加以比较,进行透彻的分析,否则学生会不知所云。

2.语法的用法比较。语法决定了一句话构成的基本框架,是用词造句的规则,是语言基本组成形式的惯用规律,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通过归纳、综合等思维活动形成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惯用法则,它对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可替代的影响。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语法的对比,从而进一步反映中西文化本质上的差异。

在汉语当中,汉字字体和用法是同出一辙的,也就是说汉字的字体不会随着汉字的用法不同而改变,然而却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而在英语当中,每个词都有不同形式的变化,它是随着句式时态的不同而变化的。汉语虽然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有了语法这一概念,可是汉语的语法形态和外语还有明显的不同:汉语主要是通过语序和虚词的变化来完成语法之间的转化的,外语主要是词形变化和语态变化来完成的。

例如:“If he is my friend,things is different”,正确的翻译是“他是我的朋友,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而不是“如果他是我的朋友,情况就不同了,”这就体现了英语中的虚拟语气。

英语中还有被动语态,而汉语中各种意思都能当作主体,比如方位、时间、地点等可以充当主语,几乎没有什么语法的限制。汉语中没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但意义上的被动句很多,例如:“东西丢了”、“西瓜放在桌子上”等都有实际的被动意义。

汉语是开放式语言,名词前可以加许多修饰词,例如修饰“同桌”一词时,汉语可以这样表达:我有一个漂亮大方且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同桌。”而英语是一种右开放式语言,大多数情况下修饰词放在被修饰词之右。英语法中的语序也体现了不同的民族价值观,如汉文化自古以来崇尚“礼”,强调“大”等级先于“小”等级的序位,汉语中表示大小的顺序是从大到小,而英语中通常是从小到大,地点和时间的表示法更加明显。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文化背景和习惯渗透进语言学习中去,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理解,促进其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总结: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教育,也应该是对中国文化的扩散和传承。汉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海外学生能够把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灵活正确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波.浅谈中西文化比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125-126.

[2]袁小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11:33-34.

作者简介:罗燕(1983.8-),女,汉族,江西宜丰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高校英语老师。

猜你喜欢

语言文化
浅谈法语英语的相互影响
网络流行语现象及其语言文化分析
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阅读课教学设计
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对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从“国学”看汉语言的软实力
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的渗透研究
中英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
对症下药,让成语运用熠熠生辉
中国语言政策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