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洛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析

2016-07-25李亚红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商洛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农村中学教学能力

李亚红(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商洛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析

李亚红
(商洛学院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摘 要: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当前英语基础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学校本位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涉及教师的需求驱动、专业合作和学校的制度支持三大要素。通过对商洛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较高的需求驱动和专业合作促进了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的发展,但是教学制度支持不力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学校需从这几方面入手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制度支持: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兴趣所在;建立相匹配的教学制度;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纳入到学校的常规活动中。

关键词:学校本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发展水平和教育改革的成败。研究表明,农村中学英语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发展水平偏低[1],这成为导致农村地区基础英语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发展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是当前英语基础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中学英语教师的师范专业背景、英语专业背景、学历和教龄分别跟其教学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尤其是师范专业背景和英语专业背景与教师的多项教学能力存在显著相关[2]。Kelchtermans认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专业发展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发展过程,但它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个体教师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3]。这种情境既包括教师生活、工作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包括教师在职业生涯和生活中的有意义事件。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也是与教师产生交互作用最多的场所,学界已经形成一种主流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最好是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生,那种脱离学校真实情境的知识都是低效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4]。因此,学校本位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一种新常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目前这类研究主要侧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如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论基础[4]、内涵解读[5]、框架与意义[6]、理论与模式[7]等,将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应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考察或研究还很罕见。基于此,课题组对陕西省商洛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由于商洛市地处秦岭山地,其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当地60%左右的人口为农业人口;全市共113所普通中学,80%左右的学校位于农村地区。商洛市还处于陕西与河南、湖北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秦楚文化的交汇地,其文化内涵与形式丰富多样,就教育来讲也具有更广泛的个性特征。

一、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框架分析

崔允漷教授认为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涉及三个要素:需求驱动、专业合作和支持制度[6]。需求驱动是教师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的需求和意愿,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专业合作,即教师与同伴之间为了实现知识共享而开展的专业合作,其重要路径和标志在于如何通过专业合作提升自身基于情境的专业知识和智慧;支持制度,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建立一套支持的制度,以保障此过程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这三个因素呈现出一种三维立体的关系,共同制约教师的专业的发展。他认为,需求驱动、专业合作以及支持制度是所有讨论分析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须关注的普遍要素[6]。

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上述三要素也应该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对影响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因素的调查研究也建立在这个三维框架之上。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根据学校本位视角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框架分析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问卷由20个问题组成,主要涵盖英语新课程所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各种教学能力和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需求驱动、专业合作、教学制度的支持等问题。根据英语新课程理念,问卷中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内容主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目标及教学建议展开,涉及“重视听说活动”“关注学习策略”“西方文化知识”“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创设交际情境”“采用任务型教学”“重视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教学反思能力主要表现在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创新能力则表现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等[8],即很好地实施英语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等。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需求驱动主要体现在其专业发展动机;专业合作则体现在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合作方式上,制度支持侧重于业务考评、外出培训等制度是否有利于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等。问卷设计采用等级量表的形式,分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确定”“不太符合”“不符合”,分别记1、2、3、4、5分。

本次调查利用“2014年商洛市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对参加培训的约10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93份,回收问卷87份,有效问卷82份;调查时间为2014年11月18日。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由表1可见,从选择“完全符合”和“基本符合”的教师百分比之和来判断,可以看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状况:

在教学设计上,大部分教师都能将听说活动(55.5%)、西方文化知识(69.8%)、学习策略(83.1%)、学生情感发展(86.7%)等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这说明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满足英语新课程的需要。在教学实施层面,48.1%的教师会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情境”,44.5%的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46.9%的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内容”。这说明约有二分之一的教师教学实施能力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在教学评价层面,“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63.9%)仍是主要的教学评价方式,47.4%的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26.5%)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得以彰显。这说明英语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还难以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在教学反思层面,74.7%的教师表示会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课后反思”,但只有28.9%的教师“定期写教学反思日记”,这表明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面表现出相当的实力,但仅有28.9%的教师认为自身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前所述,教学创新能力得益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各种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表1 教学能力发展现状调查

(二)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见表2),从选择“完全符合”和“基本符合”的教师百分比之和来判断,可以看出学校环境中影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

首先,在需求驱动方面,62.7%的教师“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62%的教师表示“经常阅读教育类书籍”。这些数据说明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方面有着较强的需求驱动。

其次,在专业合作方面,86.7%的教师表示“和同事经常交流教学问题”,85.6%的教师“和同事之间互相听、评课”,55.1%的教师表示“定期参加校本教研”。这表明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着较多的专业合作。

第三,在制度支持方面,40.9%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48.7%的教师表示“学校支持教师外出培训”,39.7%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业绩的考核公平合理”,但73.5%的教师也承认自己所在学校“主要以考试成绩考评教师”。很明显,农村中学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难以满足教师需求,专业支持也远远跟不上教师的专业合作。

表2 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三)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将问卷调查中教师对各种教学能力所选项的分值求和得出其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的分值,然后将其分别与需求驱动、专业合作、制度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表3中的统计结果。

总体而言,需求驱动、专业合作、制度支持与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及反思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但与教学创新能力相关性不显著。具体而言,“我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定期参加校本教研”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我和同事经常交流教学问题”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愿意共享教学资源”与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显著相关,而“主要以考试成绩考评教师”与教师的评价能力显著负相关。

表3 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四、讨论与结论

(一)较高的需求驱动和专业合作促进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的发展

分析表明,商洛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这跟他们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上有着较强的需求驱动及较多的专业合作显著相关,尤其是“我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定期参加校本教研”。这一结果表明,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首先要激发来自教师内部的专业提升需要,并依托“专业合作”,才能将教师的想法和需要转化为教学能力。

(二)制度支持不力制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调查结果表明:商洛市农村中学在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和教学业绩考核等方面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支持力度有所欠缺。本研究中,相关的制度支持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无一显著正相关,再次证明了农村中学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有学者认为制度创新优于技术自身的演进,封闭、僵硬的制度会压抑和损害科学家与其他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9]。本研究中“主要以考试成绩考评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与教师教学评价能力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制度支持在学校本位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与需求驱动、专业合作形成一个三维空间共同作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要提升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制度支持,学校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了解教师教学中困惑、他们的专业兴趣和发展需求所在;建立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相匹配的教学制度,废除或改进制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制度,扩展和完善那些能够容纳和整合创新实践内容的制度;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到学校的常规活动中,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成为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三)学校各要素之间缺乏整合影响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研究的相关性分析可知,需求驱动、专业合作、制度支持无一与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显著相关;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各要素之间缺乏有机整合,学校的“制度支持”明显跟不上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需求”和“专业合作”上热情,致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停留在某一水平线上,缺乏向教学创新能力的转化。

教学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的教学能力,它不是单一心理结构的功能,而是由教师教学创新的认知系统、动力系统、人格系统以及行为系统等多种心理共同构成的综合反映[10]。显然,要想发展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还需提高学校的制度支持,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实现各要素间有效整合,彼此间相互支持,形成较强的向心力,共同指向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华容,朱晓东.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2(3):75-76.

[2]李亚红.商洛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5,29(1):74-77.

[3]Kelchtermans G.CPD for professional renewal:moving beyond knowledge for practice[M]//Day C,Sachs J.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4:217-237.

[4]柯政.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论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11,40(9):37-43.

[5]郑东辉.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57-62.

[6]崔允漷.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框架及其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67-72.

[7]王永颜.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0):176-178.

[8]刘先国,曾键年,杨堂荣,等.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8):173-174.

[9]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5):1-6.

[10]徐淑燕.我国英语教学心理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4,28(5):77-81.

(责任编辑:彭治民)

中图分类号:A8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16)01-0085-06

doi:10.13440/j.slxy.1674-0033.2016.01.019

收稿日期:2015-09-29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3SKY023)

作者简介:李亚红,女,陕西蒲城人,硕士,讲师

A Study on Teaching Abi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Rural Areas

LI Ya-hong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726000,Shaanxi)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in China′s curriculum reform.The English teaching ability consists of the ability to design lesson plans,implement the plans in the class,to assess and reflect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etc.Its development relates to teachers′need,cooperation with colleagues and the school′s management system.A survey has been done to find out how these factors affects the English teachers′ability development in Shangluo,Shaanxi Province.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satisfactory.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eachers′needs to develop themselves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ir colleagues correlate to their teaching ability,especially to the ability to design lesson plans and implement the plans in the classroom.However,it seems that the school′management system doesn′t give much support to teacher′s profession development.Thus,rural schools should reform their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give the teachers more support in developing their English teaching ability.

Key words:school-based;middle schools in rural areas;English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农村中学教学能力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