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满意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2016-07-25任桂婷

商洛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英语专业

任桂婷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学生满意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任桂婷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摘 要:学生对课程设置是否满意是检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也为课程设置及调整提供参考价值。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课程与就业关系的角度了解学生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不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实践类课程偏少,课程设置较为传统,类别较为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对专业能力的认识欠缺等方面。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结合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专业认知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将来就业的需要,履行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

课程设置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所学的内容及形成的知识体系,也决定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1]。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未来的就业规划,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有先机。语言学家Dubin等[2]指出:“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必须体现国家总体的教育政策,反映该国家对语言使用情况和社会不同层面对语言的需求,否则这个课程设计将失去意义。”

然而,由于外语专业的单科特征,多年来我国的外语专业本科教育过分强调外语的基本技能训练,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中普遍忽略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关学科的内容,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老化[3]。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从学术的角度判断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而用这样的方法设置的课程难免会与学生的需要和未来的实际工作要求存在差距。正如Hutchinson and Waters[4]所指出的那样,学校、培训机构或ESP教师认为学生必修的课程会有别于学习者想要或者感到有必要学习的内容。West[5]甚至认为,课程设计者或教师所意识到的必修内容与学习者本人感到必须学习的东西之间会有天壤之别。

国外高校对大学生满意度调查(Student Satisfaction Survey)都很重视,且调查种类繁多,既有全国范围的调查,也有委托第三方评价评估机构或学校自己进行的学生满意度调查,如美国Noel-Levitz公司于1993年出版的The Student Satisfaction Inventory(SSI)量表、始于1994年的美国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The National Student Satisfaction Study,NSSS)[6]、始于2005年的英国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7]等。这些调查结果都直接为课程设置及调整提供巨大的参考价值。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应遵循服务地方的原则,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导,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建设学科、设置专业。同时,也要借鉴国外高校经验,调查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满意度。学生作为专业课程的践行者,他们对课程设置是否满意是检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也必然为解决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一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方法

为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情况,研究采取整群抽样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参考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编制的《高校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调查问卷》[8]设计,共涉及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第二部分主要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与就业能力的关系的认识;第三部分调查学生对具体每门专业课程与综合能力提升的关系的认识,并据此了解学生对课程增、减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

以陕西某高校英语专业2015届120名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第八学期,是因为他们执行的是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并修完了本方案中英语专业所有的课程,同时也经历了人才市场的检验,对课程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比较了解。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实际收回116份,有效问卷116份,问卷回收率为96.6%,有效率为100%,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因此,此次调查样本量大,覆盖范围广,样本比较具有代表性,有一定的分析价值,可以反映本校乃至本省同类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情况。

通过对省内同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发现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相似。因此,问卷以陕西某高校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计的课程为研究对象。该方案中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分为3个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旨在培养英语人才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主要课程为:基础英语、听力、语音、阅读、写作、语法、英语国家概况等;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主要课程为:高级英语、英美文学、语言学概论、英语教学法、翻译等;专业选修类课程模块:旨在拓展学生的技能,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主要课程为: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英语报刊阅读、涉外文秘、英文歌曲欣赏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总体满意度

由图1可知,6.03%的毕业生对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非常满意,20.68%的毕业生对目前的课程设置持满意态度,57.75%的毕业生对目前的课程设置满意度一般,12.93%的毕业生对目前的课程设置不太满意,只有2.61%的毕业生对目前的课程设置非常不满意。学生基本上比较肯定英语专业总体课程设置,但是满意度不是很高。

图1 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

通过问卷发现导致学生满意度降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对个别课程的开设时间或任课教师不是很满意,课程使用教材较为陈旧,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影响了总体满意度;目前的课程不能满足就业所需要的能力的培养,有些课程甚至与就业没有关系;作为外语专业,实践类课程偏少,对听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欠缺。

(二)学生对专业课程与就业能力的关系的认识

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在涉及未来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时,除了专业能力,51.72%的毕业生认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有35.34%的人认为与人交往沟通能力最重要,有10.34%的人认为灵活应变能力最重要,只有2.6%的人认为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从数据中可以得出启示,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大对学生用英语和汉语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就“毕业是否打算从事与英语相关的职业”这一问题,39.65%的学生表示愿意,45.6%的学生表示不愿意,14.66%的学生表示不确定。既然选择了英语专业,可是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与英语相关职业的学生却占到了几乎一半,要究其原因,就有必要分析课程设置能否适应未来工作环境与课程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如图2)。调查结果显示,54.3%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而45.7%的学生认为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与课程设置能否适应未来工作环境为正相关,相关系数r=0.42。按照五级判断标准[9],两者相关性中等,有实质性关系。然后,再用t检验法检测其显著性水平,得出t=1,自由度为115,查阅t概率分布表[10]可见0.05显著水平的临界值为1.98。由于1<1.98,因此接受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得出,课程设置能否适应未来工作环境与课程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密切,而且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会随着课程设置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图2 课程设置能否适应未来工作环境与课程满意度的关系

(三)每门专业课程与综合能力提升的关系

在“专业课程对综合能力提高”方面,85.5%的学生认为听说课程对综合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因此,43.1%的毕业生认为听力课需要增加课时,38.79%的毕业生认为口语课需要增加课时,而对基础英语、语法、写作、英美文学、语言学及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则一致认为应该减少课时(如表1)。

表1 学生建议增加学时的课程及比例

由表1可知,学生们想要增加的课程基本上是围绕英语听说展开的。学生们认为拥有一口流利的口语会更有自信,会增强自己的专业自豪感,这是因为被调查者的口语水平都不过关,在应聘时遭到用人单位对其专业能力的质疑,致使他们的自信心极大受挫。总体来说,学生要求增加部分课程的课时,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基本的英语技能,说明学生在这方面能力仍然十分欠缺。同样像翻译课这种实用性强,就业需求大的课程仍然得到学生的重视,相比之下,文化类课程却遭到学生忽视。但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必然要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知识。可见学生已经陷入了以就业为指挥棒的误区,对专业能力的认识略显盲目。

三、启示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导致学生课程满意度降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方案中实践类课程偏少,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课程设置较为传统,与其他相关学科没有交叉和兼容,导致学生知识面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地方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需求脱节;课程类别较为单一,仍然以培养师范生为目标,沿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不相符;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欠缺,尤其是教辅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学生专业素质的拓展;学生对专业能力的认识欠缺,功利性较强,对和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专业基础课认识不够。

课程设置是外语教学的关键环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影响到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11]。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结合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

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深入企业,和企业一起设计实践教学的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顺应在“做中学”的规律。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检验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应用,另一方面也在实践中找出差距,促进后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

2.增加课程类型,丰富教学内容,跟上时代潮流

专业课安排要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时效性,开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课程如地方文学、文化、农特产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课程;同时,还可以适当开设其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如新闻英语、行业英语等,满足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课程设置分模块

除了师范方向,可以在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再分出具体的模块,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等等。引导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明确自己兴趣和就业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模块,有针对性地学习。

4.课程设置应加强学生对专业认知能力的培养

上述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对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认为人文社会知识与就业无多大关系,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取消这类课程。但是,语言和文化密切联系,文化知识应作为学习语言的基础。因此,应加强学生对专业认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学习侧重方向,但却不能过于盲目,防止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1]郝红梅.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与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2]Dubin F,Olstain E.Course Design:Developing Programs and Materials for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9.

[3]戴炜栋.关于深化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1999(4):18.

[4]Hutchinson T,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Learning-centered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83.

[5]West R.State of the Art Article:Needs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J].ELTJ,1994(27):1-19.

[6]韩玉志.现代大学管理:以美国大学学生满意度调查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73.

[7]杨晓明,金龙,张艳.英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其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1):145-148.

[8]钱凯.高校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数据分析[J].大学:学术版,2014(5):56-69.

[9]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85.

[10]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20.

[11]周柳琴,欧敏鸿.广西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11(9):47-49.

(责任编辑:彭治民)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16)01-0081-04

doi:10.13440/j.slxy.1674-0033.2016.01.018

收稿日期:2015-04-16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JYJX111);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3397)

作者简介:任桂婷,女,陕西商州人,硕士,副教授

The Enlightenment of Students'Satisfaction on the Setting of Curriculum of English Majors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REN Gui-ting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Shannxi,726000)

Abstract: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curriculum setting is the basic standard of curriculum design,and i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value for curriculum setting and adjustment.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the study tries to know the degree of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courses of English major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iculum and employ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students'satisfaction on the courses is not high,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clude the low percentage of practical courses,the traditional setting of curriculum,the relatively simplicity of category,the weakness of faculty,and students' lack of awareness for professional ability.Therefore,in revising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English major,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must take both the needs of community and students'satisfaction into consideration,optimize the setting of curriculum,strengthe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ofessional cognitive ability,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learning and future employment,and fulfill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local universities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English majors;setting of curriculum;satisfaction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英语专业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