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骨髓形态及临床效果观察

2016-07-25张壮儒林楚怀杨永怀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

张壮儒 林楚怀 杨永怀

[摘要] 目的 探析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骨髓形态及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 临床选择2007年8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全部患者均予以羟基脲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沙利度胺疗法,两组均治疗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脾脏大小、肝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水平;评估观察组的入院时骨髓象、治疗1年后骨髓象、治疗3年后骨髓象、治疗5年后骨髓象变化。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脾脏大小、肝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脾脏大小、肝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可作用于巨核细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临床观察;沙利度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形态

[中图分类号] R5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09-13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f thalidomide on treating the bone marrow morphology of primary myelofibrosi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primary myelofibrosis in clinical from August 2007 to May 2010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whole patients received hydroxyurea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thalidomide therapy.After 6 months'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the index change levels of the size of spleen,size of liver, platelet count,hemoglobin count, white blood cell count etc 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wo group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myelogram changes of on admission, after 1 year's treatment,after 3 years' treatment and after 5 years'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in the two groups,the index change levels of the size of spleen,size of liver,platelet count,hemoglobin count,white blood cell count etc all improved,but those index change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thalidomide on treating primary myelofibrosis acted on megakaryocyte,which could grea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tate, have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and be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linical observation;Thalidomide;Primary myelofibrosis;Bone marrow morphology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并列[1]。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存在肝脾肿大,可见泪滴样红血细胞,临床特征为髓外造血、骨髓纤维组织增生、贫血。大量研究表明,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观察骨髓形态发现沙利度胺可作用于巨核细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临床效果确切[2]。探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对骨髓形态改变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十分重要,故临床选择2007年8月~ 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进行沙利度胺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选择2007年8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5~64岁,平均(53.6±2.5)岁,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血液疾病科学会制定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诊断标准[3],经骨髓病理活检、骨髓细胞学、外周血涂片等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骨髓病理分期:骨-骨髓硬化期(OMS期)12例,斑状增生期(中间期)24例,骨髓纤维化期(MF期)24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52.6±2.4)岁,骨髓病理分期:骨-骨髓硬化期(OMS期)6例,斑状增生期(中间期)12例,骨髓纤维化期(MF期)12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53.5±2.5)岁,骨髓病理分期:骨-骨髓硬化期(OMS期)6例,斑状增生期(中间期)12例,骨髓纤维化期(MF期)12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羟基脲疗法,服用1.0~3.0g/d羟基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沙利度胺疗法与羟基脲联合疗法,即服用沙利度胺50mg/次,3次/d;服用1.0~3.0/d羟基脲,两组均治疗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脾脏大小、肝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水平;局部麻醉髂后上棘,予以骨髓活检针应用一步法取得骨髓标本,Bouin液固定,乙醇梯度脱水后包埋,制成3um切片进行HGF染色,评估观察组的入院时骨髓象、治疗1年后骨髓象、治疗3年后骨髓象、治疗5年后骨髓象变化。

1.3 药物

药物沙利度胺片(常州制药厂,H32026129);羟基脲片(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11020100)。

1.4 观察指标评估标准[4]

正常脾脏大小:长10~12cm;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50g/L;正常女性110~150g/L;白细胞计数:(4.0~10.0)×109/L。

1.5 统计学处理

分析全部数据进行SPSS19.0软件系统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评估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脾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水平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脾脏大小、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患者骨髓象变化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骨髓象、治疗1年后骨髓象、治疗3年后骨髓象、治疗5年后骨髓象变化:入院时患者骨髓组织、髂后上嵴造血组织均被纤维组织替代,为骨-骨髓硬化期;治疗1年患者主要为纤维组织增生,骨髓增生减少,为骨-骨髓硬化期;治疗3年患者红系细胞增生,骨髓增生增多,主要为中、晚幼红细胞增生,多核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为中间期;治疗5年患者骨髓增生活跃,少数造血主质内主要为粒细胞增生,均有各阶段粒细胞,主要为成熟粒细胞增生,显示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各阶段均见红系细胞,分布形态均正常,巨核细胞呈多形性改变,数目显著增多,主要为多分叶核巨核细胞增多,病理分期:骨髓纤维化期,见图1。

3 讨论

正常骨髓成熟巨核细胞通常在小梁间区间隙内单个散在分布,且不会出现集聚现象,也不会相互密接,低倍视野内正常值为8~15个/单位,但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中骨髓巨核细胞的异常在整个疾病的发生、进展中均可见,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MF期多种骨髓造血祖细胞数目升高,尤其以巨核系细胞为主[5-6];中间期巨核细胞系多形性更加明显,巨核细胞的数目显著上升;OMS期骨髓广泛骨硬化及纤维化,巨核细胞仍增多[7-8]。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早期无明显网状纤维或胶原纤维增生,常表现为血小板明显增多,极易漏诊,需进行早期骨髓形态观察,骨髓涂片可清晰观察细胞形态,是评估粒、红两系病态造血的最佳指标,骨髓印片是对骨髓切片造血功能的初步反馈,不受骨髓稀释的影响,可观察巨核细胞簇和巨核细胞的完整形态。

本研究探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应用沙利度胺疗法对骨髓形态的观察,结果显示:入院时患者骨髓组织、髂后上嵴造血组织均被纤维组织替代,为骨-骨髓硬化期;治疗1年患者主要为纤维组织增生,骨髓增生减少,为骨-骨髓硬化期;治疗3年患者红系细胞增生,骨髓增生增多,主要为中、晚幼红细胞增生,多核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为中间期;治疗5年患者骨髓增生活跃,少数造血主质内主要为粒细胞增生,均有各阶段粒细胞,主要为成熟粒细胞增生,显示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各阶段均见红系细胞,分布形态均正常,巨核细胞呈多形性改变,数目显著增多,主要为多分叶核巨核细胞增多,病理分期:骨髓纤维化期,与刘洁等[9]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正常骨髓中的成熟细胞进入外周血液循环前必须快速通过巨核细胞的分界膜系统[10-11];而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中,多形核中性粒细胞被陷入巨核细胞的分界膜系统,这种假扣押导致中性粒细胞的破坏及凋亡,在巨核细胞内相互作用或出现病理共生现象[12-13],导致巨核细胞内P选择素分布异常,进而破坏巨核细胞贮存器[14],血小板转化生长因子及衍生生长因子释放入骨髓微环境,激活成纤维细胞,进而出现骨髓纤维化[15-16]。沙利度胺的作用机理为调节免疫、免疫抑制作用,可对溶酶体膜进行稳定,对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进行抑制,出现抗炎功能,同时具有5-羟色胺、组胺、抗前列腺素作用[17-18]。

综上所述,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可作用于巨核细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俊卿,徐泽锋,秦铁军,等.小剂量沙利度胺和泼尼松联合或不联合达那唑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贫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8):698-702.

[2] 高辉,王建荣,胡凤霞,等.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4例[J].中国药业,2014,23(17):96-98.

[3] 陈胜梅,孙慧,刘延方,等.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8(17):172-173.

[4] 崔鹤仙,赵洪波,李焱,等.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67.

[5] 王增胜,富玲,王晓敏,等.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3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8):46-47.

[6] 刘国新,苏楠,柴静媛.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1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4):380-381.

[7] 李凌君,王雪野,肖中平,等.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老年特发性骨髓纤维化37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704-4705.

[8] 张子彦,王志英,王国平,等.丙戊酸、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854-7856.

[9] 刘洁,常进,高鸿鹏,等.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减低患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21-122.

[10] 苏涛,张培红,徐泽锋,等.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J].中华 血液学杂志,2012,33(5):378-382.

[11] 彭贤贵,张曦,孙佩艳,等.联合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1):1195-1196,1198.

[12] 中华医学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9):721-725.

[13] 许静,盛梦瑶,周圆,等.建立非基因整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株[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23(5):1415-1421.

[14] 陈烨,韩雪,白贝贝,等.骨髓增殖性肿瘤伴发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3):376-380.

[15] 李冰,徐俊卿,徐泽锋,等.细胞遗传学指标在439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11):990-994.

[16] 俞晴,徐岚,高晓东,等.75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10):922-925.

[17] 谢琴秀,江晓平,李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17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6):369-370.

[18] 龚旭波,张晓红,卢兴国,等.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早期患者骨髓形态学特征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1):25-30.

(收稿日期:2016-02-16)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难治性强迫症给予喹硫平及氯咪帕明的临床干预观察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