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16-07-25邝丽霞
邝丽霞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基础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治未病思想进行干预,连续观察1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胆固醇、血脂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显效率为73.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83%(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5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糖、胆固醇、血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 治未病;中医;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09-7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ory of treatment before disease 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From June 2013 to 2014 June,50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diabetes intervention,and on the basis,the pati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interven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reatment before disease and continuous observation for 1 year.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cholesterol,blood lipid were Improved in two groups,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 was 73.08%,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f 45.83%(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30.77% and 58.33%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ory of treatment for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blood sugar,cholesterol,blood lipid value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cidence,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is significant,it is worth using.
[Key words] Treating diseas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由于其发生率高、并发症多而导致了患者的高病死率以及高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负担[1-3]。如何更加有效的对糖尿病病情进行控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的方向。本研究采用糖尿病基础干预基础之上再予以治未病思想进行干预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3±8.9)岁,餐前血糖平均值为(10.41±4.2)mmol/L,病程为1~25年,平均病程(15.5±6.9)年,无糖尿病并发症存在,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1±7.6)岁,餐前血糖平均值为(10.39±4.4)mmol/L,病程为1~27年,平均病程(16.3±9.4)年,且无糖尿病并发症存在。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为50~70岁。(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病、病情危笃、孕妇、疾病晚期等特殊人群。(2)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者。(3)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者。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标准》[5]。
1.2 治疗方法
连续干预1年,观察疗效。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的基础干预,包括: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适量运动、控制饮食、血糖监测、选用降血糖与调脂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予以治未病思想进行干预,包括:(1)毕格氏运动:①患者将脚垂直床缘下直到脚底充血或发热2~5min,然后脚踝部分向上下左右活动约3min,使脚的颜色红润;②躺在床上将双腿与床面呈60°~90°上举、停留,至脚尖苍白或缺血时20~30s后将其放下;③患者平躺于床上盖上棉被温暖脚部约3~5min。(2)中药足浴:采用桂枝15g、青风藤20g、红花15g、当归15g、川弯12g、丹参20g、黄疾15g等中药倒于38~40℃的温水中,双足浸泡20min,每天一次。(3)按摩:肢体按摩,手擦涌泉穴,以透热为度,以手指揉点按三阴交、足三里,以酸胀为度;腹部按摩,互搓双手掌至发热,左手掌压右手掌紧贴神阙穴,从右上腹部向左上腹部再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4)药膳食疗:洋葱炒黄鳝、山楂荷叶茶、黄蔑当归瘦肉汤、菊花桑叶茶等。(5)心理疏泄:根据患者心理情况,以顺情从欲法、暗示解惑法、情胜情法等进行心理疏泄。治疗期间,除上述措施外,两组患者均控制饮食,并进行适当的运动。
1.3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2h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醋(TG)、总胆固醇(TC),并发生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显效: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正常;无效: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较干预前无变化;恶化:餐后2h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全部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治未病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高密度胆固醇值、低密度胆固醇值、血清总胆固醇值、甘油三酯水平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但是治疗后实验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采用中医治未病的方法干预1年后,实验组的治疗显效率为73.08%,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为45.83%,两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干预1年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采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及措施,在治疗后对两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5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治未病”最早源自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根本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未病先防,即养护身心,注意保养,预防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即若病要早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发展;瘥后防复,即疾病痊愈后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康复且防止复发[7-10]。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现代“预防、康复、养生”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中医“治未病”思想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糖尿病的防治中,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11]。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基础干预基础之上再予以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干预并观察临床疗效,与仅予以糖尿病基础干预治疗患者进行比较[12]。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间的血糖、胆固醇、血脂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糖、胆固醇、血脂情况均较干预前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尤凯燕[13]的研究报道结果相似,说明对糖尿病患者予以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适量运动、控制饮食、血糖监测、选用降血糖与调脂药物等糖尿病基础干预可以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胆固醇有一定的改善,而对患者在糖尿病基础干预基础之上再予以中医“治未病”进行干预后,对患者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予以基础干预,干预治疗更佳[14-16]。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83%(P<0.05),从此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患者仅给予基础干预对患者病情是有一些改善作用,但完全治愈率还是很低的,这跟患者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药效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那么在基础干预基础之上加之毕格氏运动,桂枝、青风藤、红花、当归、川弯、丹参、黄疾等中药足浴,按摩,药膳食疗,心理疏泄等一系列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干预,可以从中医角度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本研究结果与宋郁珍等[17]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相符。
糖尿病发生发展具有慢性、进行性特点,因此在我们使用“治未病”观念意识中,对患者的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的同时,通过中医药治疗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在早期中止逆转患者的病情进展,延缓DM进程、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5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广泛宣教,引起人们对“未病先防”健康理念的重视,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中医治未病理论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探讨具有较好效果的干预方法,阻止患者病程的进展,延缓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基础医学中研发有效的中医药产品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贡献,同时是对中医理论最好的诠释。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糖、胆固醇、血脂值,降低并发生的发生率,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代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83-84.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4.
[3] 刁慧芳,刘美玲,王惠生,等.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J].中医临床研究,2013,5(3):96-97.
[4]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08-110.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7.
[7] 李文东,吕树泉,苏秀海,等.中医治未病理论在2 型糖尿病干预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27-228.
[8] 张英娟.“治未病”理论干预糖尿病前期64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9):183-185.
[9] 李研,韩淑华.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原发性肝癌三级预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80.
[10] 龚媛媛,岳晓艳,陈延.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138-139.
[11] 郑勇强,杨晓琼,苏茹.2型糖尿病遗传危险因素人群的中医体质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6):758-759.
[12] 尤凯燕.中医治未病思想在2 型糖尿病干预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7):261-263.
[13] 张宏信.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0):108-109.
[14] 李东峰.王志刚主任医师从“三焦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J].中医研究,2014,27(9):50-51.
[15] 汤巧玲,郝宇,费占洋,等.运气学说在古代医案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2):797-801.
[16] 刘酉合.中医辩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186-187.
[17] 宋郁珍,商洪才,郭利平,等.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预防中的价值和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26(2):215-219.
(收稿日期:20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