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分析

2016-07-23温雅丽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温雅丽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分析

温雅丽

摘要:信息披露不仅是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信息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各种原因,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会发生违规行为,严重打击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因此本文以2007-2016年4月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研究对象,分析违规行为的特征和规律,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期保护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和数量都有巨大的飞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为了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加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力度,资本市场的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制度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要求上市公司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信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明确要求信息披露中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违规行为。在各部门的严密监管之下,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出现违规信息披露的行为,如新大地、万福生科、南纺股份造假、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等等,引起资产市场的巨大震撼,引发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对于信息披露信任度的下滑,动摇了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2007-2016年的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提出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以及提高监管效力的建议,以期能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分析

(一)数据选择

1.时间选择

2006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正式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本文基于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之后,违规行为的时间选为2007-2016年,其中2016年数据截止目前仅公布前四个月的数据。

2.样本选择

本文选用相关监管部门做出处罚决定的违规行为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理的数据库。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类型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指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编制和对外提虚假信息,隐瞒或推迟披露重要事实的信息披露行为。根据定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可以分为上市公司交易事项处理违规、信息披露内容违规和披露时间违规,其中上市公司交易事项处理违规主要包括出资违规、欺诈上市、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占用公司资产、违规买卖股票、操纵股价、违规担保、一般会计处理不当、内幕交易等;披露内容违规主要包括虚构利润、虚列资产、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披露不实(其它)等;推迟披露主要是指推迟披露。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特征分析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总体数量分析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07-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共发生3093次,违规行为数量逐年递增,其中2009年、2011年、2012年违规行为增幅明显较大,这与我国证监会在强监管力度是分不开的,其中2009、2011年颁布7项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制度,在2012年颁布了12项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来严格约束资本市场,因此2012年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暴露较多,而在2013违规行为的增幅区域平稳,这也说明,我国证券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类型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2007-2016年期间,从信息披露违规类型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主要是推迟披露,合计884次,占全部违规行为的28.58%,第二是重大遗漏,合计为814次,占全部违规行为的26.32%,第三是违规买卖股票,合计647起,占全部违规行为的20.92%,第四是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合计542起,占全部违规行为的17.52%,第五是一般会计处理不当,合计344起,占全部违规行为的11.12%。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延迟披露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而对于公司交易处理不当导致的额公司违规数量不多。虚构资产和虚构利润也属于信息披露内容违规,这两种行为明显不符合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原则,并且监管部门监管力度较大,所以这两种违规行为总体来说数量不大。

表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总体数量

表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类型统计表

3.深沪两市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深市的信息披露行为数量基本为沪市的两倍,并且违规公司主要集中在深市主板,这主要与深市和沪市定位不同有很大关系。深市上市公司中小企业为多,而沪市的上市公司主要为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相比而言,大中型公司治理、企业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公司章程制订合理,执行力强,出现违规行为相对较少。

4.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依据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被处罚主要依据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笔者经过统计,主要涉及的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办法、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意见的通知、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关于发布《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股份交易行为规范问答》的通知、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系列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2015年修订)、关于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及证券事务代表资格管理办法。

表3深沪两市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分析

5.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分析

目前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的处罚主要分为罚款、警告、没收非法所得、批评、谴责等方式,在2007年到2016年4月,违规主体为上市公司的合计2094起,非上市公司的合计999起,本文仅分析对于违规主体为上市公司违规处罚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违规行为处罚使用最多的是批评和罚款,分别占处罚方式的26.79%和10.70%,并且处罚方式大部分为合并使用,如罚款、警告和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方式;从表4可以看出,罚款金额多数集中在30-60万元之间,共137起,占全部罚款处理方式的61%,在罚款的违规行为中,罚款金额最小的是胜利精密[002426]公司,罚款3000元,原因是公司关务工作人员工作疏忽遗漏了对申报的净重与毛重数据的核对,造成货物数量填错所致;罚款金额最大的一笔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16日11时05分在进行ETF申赎套利交易时,因程序错误,所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统以234亿元巨量申购180ETF成份股,实际成交达72.7亿元,引起沪深300、上证综指等大盘指数和多只权重股短时间大幅波动,因公司及事件相关人员在考虑对冲风险、调剂头寸,降低可能产生的结算风险时,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方案,构成内幕交易、信息误导、违反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436071390.4元;2094起违规行为合计罚款1103237761元,平均每起违规行为罚款526856.6193元,相对来说违规成本较低。

表4违规行为处罚措施统计

三、结论

根据上市公司违规处理研究数据库的数据,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6年4月信息披露违规数量大幅度上升,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推迟披露和披露内容不实等方面,并且深市违规数量明显多于沪市,而处罚方式上更多的采用了批评,谴责,罚款金额偏低,违规成本较低。根据分析,建议证券公司监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发现违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使上市公司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以此保证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表5违规行为罚款金额统计表

参考文献:

[1]米志强.谢瑞峰.MI Zhi-qiang.XIE Rui-feng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研究[J].价值工程,2015(1).

[2]吴国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类型及主要特点[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7月.

作者单位:(广东中航城市环卫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上市公司
我国环境税的会计核算与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