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近十年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2016-07-23于清磊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46

中国动物检疫 2016年6期
关键词:奶牛分析

于清磊(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 730046)



甘肃省近十年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于清磊
(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46)

摘要:通过对2006—2015年甘肃省26 789个场点517 172头奶牛样品的血清学检测,发现甘肃省近十年间的平均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0.26%(阳性样品1 319份),阳性数量和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养殖场点的阳性样品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散养户中的检出率较高;人和奶牛的布鲁氏菌病感染呈正相关。本文综合分析了甘肃省奶牛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和该病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关防控建议。

关键词: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奶牛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奶牛流产和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奶牛生殖系统。因该病对人畜危害严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并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优先防治病种。当前我国畜间布病呈明显的北方地区高发、南方地区低发的地域分布特点。甘肃省是全国布病重灾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呈现新的流行趋势:疫情由牧区向半农半牧区、农区及城市蔓延;以多点散发代替了大规模暴发。为分析甘肃省奶牛布病流行形势,对近十年来的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血清样品。全省14个市(州)2006—2015年采集的未免疫布病的奶牛血清样品。

1.1.2诊断试剂。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抗原、标准阴性血清、标准阳性血清,均由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1.3数据资料。全省14个市(州)87个县(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的监测数据。

1.2方法

1.2.1血清学检测。按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标准(GB/T18646-2002)进行操作与判定,先采用 RBT 初筛,阳性样品再采用 SAT 复检[1]。

2 结果与分析

2.1奶牛检测结果

2.1.1按照不同年份,对2006—2015年全省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汇总,结果见表1。

表1 甘肃省奶牛布病检测结果

表2 不同养殖场点奶牛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对比

表3 14个市(州)奶牛布病的检测阳性数量和阳性率比较

表4 甘肃省近三年人布病感染病例比较

2.1.2按照不同场点对2006—2015年全省奶牛布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汇总,结果见表2。

2.1.3按照不同地区对2006—2015年全省奶牛布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汇总,结果见表3。

2.2人间感染情况

1990—2009年,人间布病感染率由0.41%上升到3.41%,发病率由0.035/10万上升到0.271/10万,检出阳性地区由3个县(市、区)上升到37个县(市、区)[2];2000—2010年甘肃省采用SAT试验共检查目标人群血清26 626份,检出阳性933份,人间布病感染率在0.97%~7.06%[3]。根据近3年甘肃省卫生部门通报的人间布病疫情,2013年全省共检出人间病例499例,2014年检出1404例,2015年检出2417例。2013—2015年全省14个市(州)均检出了人布病感染病例。具体数据见表4。

2.3结果分析

甘肃省是布病老疫区,流行广泛,疫情严重。根据甘肃省畜禽疫病志记载,1956年在武威、甘南、定西等地就有检出奶牛布病的记载。1965年,全省开始组织实施奶牛布病防控工作,1965—1980年间奶牛布病实验室检出阳性率在1.20%~12.16%之间,平均为6.82%。1985年全省所有县均达到了国家奶牛布病“控制区”标准,阳性检出率下降到0.83%。1986年甘肃省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布病“稳定控制区”达标考核工作,奶牛布病的发生数量逐年减少。至1999年底,全省考核达标县达到了74个,占全省总县数的85%(74/87),全省奶牛布病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随着动物及动物产品市场流通日益频繁,加之检疫监管手段滞后,阳性奶牛的市场流通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加之奶牛扑杀补助偏低,导致检出的阳性奶牛扑杀不彻底,使得近十年来布病疫情回升,阳性率由2006年的0.02%上升至2015年的0.58%(图1)。

图1 奶牛布病血清学检测个体阳性率消长趋势

甘肃省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以中小型为主,散养居多,饲养管理粗放,这给奶牛布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近十年的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场点奶牛布病检出阳性率存在差异。散养户检出阳性率最高,每年均检出阳性;其次是规模养殖场,有8年检出阳性。种畜场和其他场点在2015年也检出了阳性(图2)。这些结果说明甘肃省奶牛布病监测和防控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甘肃省奶牛布病和人布病疫情形势与全国相吻合。据卫生部和农业部对人、畜布病的统计分析,人、畜布病近年均呈上升趋势[4]。这可能是由于兽医部门、卫生部门和林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尚不健全,人、畜和野生动物联防联控措施不到位导致的。

图2 不同养殖场点奶牛布病阳性率趋势

3 防控建议

3.1进一步加强奶牛布病监测净化力度

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布病防控重视不够,布病防控经费较少,奶牛扑杀补助偏低,导致检测阳性奶牛扑杀不彻底,疫情快速回升。奶牛布病防控事关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各级政府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各级财政经费投入,实施全覆盖监测;提高扑杀补助经费,彻底扑杀阳性奶牛。通过采取“免、检、消、杀、管”的综合措施,逐步达到净化目标。

3.2进一步强化奶牛布病强制免疫政策

借鉴国外奶牛布病根除和控制成功经验,以及甘肃省奶牛布病防控历史经验,首先应全面实施奶牛布病高密度、全覆盖强制免疫,进一步加大优质、高效、新型疫苗的研制、引进和开发力度,加强疫苗质量监管。在流行率降低后,逐步采取“免疫+检疫+扑杀”和“检疫+扑杀”的控制策略[5],有效遏制奶牛布病快速上升态势。

3.3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奶牛检疫监管

当前,感染布病奶牛及其产品的流通是布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应当加大对奶牛及其产品调运的检疫监管,严厉打击买卖布病感染奶牛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强化奶牛从高风险区(场、群)向低风险区(场、群)移动检疫监管措施的落实,全面开展奶牛布病无疫区、生物安全隔离区、无特定病原场(群)的建设与评估认证。

3.4进一步健全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

由于兽医部门与卫生、林业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机制不健全,长期缺少布病防控方面的技术交流、统一规划和有效衔接,使得疫情不能得到及时通报,影响了人、畜布病的预防和控制。鉴于人、畜、野生动物之间能够循环感染布病,兽医部门应加强与卫生、林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及时互通监测结果和疫情信息;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加大奶牛布病监测与防控资金投入。根据人畜布病发生和流行状况,按照“人畜同步、分区防治、分类指导”的原则,广泛开展奶牛、人、野生动物布病疫情监测、疫病防控与技术交流,形成兽医部门与卫生、林业部门之间联

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3.5进一步强化个人防护知识的宣传培训

由于奶牛布病为人兽共患病,很多养殖从业人员和基层防疫人员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在饲养和免疫注射过程中,这些高危人群感染布病的案例越来越多,严重危害了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应不断加强奶牛布病高危人群个人防护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工作,提升养殖人员和基层防疫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减少高危人群的布病感染。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 18646-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 王鼎盛,王建国,刘广宇,等. 甘肃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的研究[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2 (2):21-23.

[3] 王鼎盛,王建国,梁效成,等. 2000-2010年甘肃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动态分析[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26(3):198-200.

[4] 王功民,池丽娟,马世春,等. 我国畜间布鲁氏茵病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J]. 中国动物检疫,2010,27(7):62-63.

[5] 范伟兴,狄栋栋,田莉莉.当前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与措施的思考[J]. 中国动物检疫,2013,30(3):64-66.

(责任编辑:朱迪国)

Serological Surveillance on Brucellosis in Dairy Cattle from 2006 to 2015 in Gansu Province

Yu Qinglei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Gansu Province,Lanzhou,Gansu 730046)

Abstracts:Serological surveillance of brucellosis in dairy cattle in Gansu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5 was analyze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ease presented rapid upward trend in recent 10 years.A total of 517 172 dairy cattle samples in 26 789 farms were detected by laboratory in nearly ten years.1 319 samples were positive,and the average positive rate was 0.26%. Both serological positive amount and positive rate presented rising trend.The positive rate of every farm existed differences,and the positive rate in backyard farms was higher. The case number between human and dairy cattl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e main resons of the raising positive rate of brucellosis and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this clisense were analyzed,and related suggestion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dairy cattle;brucellosis;serological surveillance;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44X(2016)06-0004-04

DOI:10.3969/j.issn.1005-944X.2016.06.002

猜你喜欢

奶牛分析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小奶牛便签夹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奶牛吃草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奶牛的家》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