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普通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思考

2016-07-22龚建华

运动 2016年11期
关键词:指导员体育场馆普通高校

龚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对普通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思考

龚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本文通过探讨高校体育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承接社会体育职能和竞技体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以供新形式下高等院校考虑如何走社会化道路做参考借鉴。

高校体育;体育社会化;职能;对策

1 普通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意义

由于高等院校体育社会化工作起步比较迟,认识程度尚比较初始,同时受到经济、物质、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的限制,发展状况仍然不够理想,与发达国家相对照,还是有一点差距的。针对社会体育的经济投入,社会需要的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和社会支持还比较缺乏和薄弱,接受专业教育和培训的社会体育辅导人员依然比较欠缺,这些都影响到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目前,受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经费、场地、器材和设施配备还不能全面符合教育部下达文件的要求,这自然会局限到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为全民健身服务的质量。

2 面向社会,培养人才

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应该要做到“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对社会体育知识、技能等的学习自觉性,以培养学习体育专业的学生服务社会体育的意识。只有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形式的社会化,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才能与全民健身计划相适应。

2.1 普通高校体育形式的社会化

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宽阔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更要有健康的体质和体魄。要能够认识到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事业和教学任务所面对的对象将会要服务社会的各个行业。所以,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但只是针对课堂上的学生,还要站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角度,考虑到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一种专业基础理论强、知识面宽泛,有相当的实践经验、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要在保持大中小学各阶段教育内容衔接的基础上,坚持与社会体育接轨。其课程的设置应坚持面向社会大众体育,要能够让学生掌握多项适合普通人群的体育健身需要的方法,要能够培养出所需要的社会体育从业人才。所以,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形式等应尽量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2.2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运动兴趣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多注重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的基础上,有必要加强对社会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普通民众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和习惯需要学校培养出能够引领和指导社会体育开展和发展的从业者。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考虑到课程设置方面能够兼顾到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对未来人才的实际需要,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能够长期服务社会体育事业。

3 承担着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

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新建住宅区的增加,运动场地、器材、专业体育辅导员便显现出了不足,这自然也就制约了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发展。而社会生活又迫切需要社会体育能够不断发展来适应人们的实际需要,因此,要提高社会体育发展的进程,在国家需要改善经济投入程度和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的同时,普通高校更亦承担起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

3.1 普通高等院校资师队伍的优良性

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业务过硬、年龄结构合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的迫切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要有以传授运动技能、传播体育知识和观念及开展大众体育为己任的态度。我国是1993年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的,1998年约有10万人获得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而邻国日本人口约为我国的1/10,据日本文部省1998年统计显示,日本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超过10万人,是我国人口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比率的10倍。而我国直到10年后的200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才达到40余万人,比例为1:3300。这表明不仅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人口的比例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是与我国社会需求比较,都具有相一定的距离。所以,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利用好普通高等院校中的人力资源和场地、器材、设备等资源,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另外,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也可以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社会体育工作,以缓解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情况。

3.2 合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

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是开展社会体育活动必备的物质要素。学校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的合理利用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的配备自然是服务于教育的需要。但是社会体育的经费的投入、专业辅导人员的设置、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的配备却又严重不足,这对矛盾亟待化解。

在发达国家,为适应社区体育活动的需要,“学校面向社会开放”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状况,所以,我们也可以考虑在不影响学校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同时,将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妥善和合理的利用起来,以服务全民,让大众有所裨益。

普通高校体育只靠国家有限的教育经费尚不可能满足这一需要,使得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和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难以适应为培养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要求,也已干扰到普通高校体育具有和教学为大众健身服务的需要。因此,应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关心高校体育事业,为高校建设更新体育场馆和提供更完善的体育设施,提供经费上和物质上的保证,这样高校体育才有可能更好的社会化。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社会支持高校体育场地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当下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情况主要用于服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其余大部分时间处于关闭状况,极少数的学校会提供无偿开放,但管理和养护比较困难。有偿使用也是简单地体现在出租场馆而得不到有效利用。

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还是有可能科学地利用好体育场馆和设备的。在人力物力上提供适当的有偿服务也是有可能维护好体育场馆与设备的折旧和师资力量的社会再服务的。对学生求知欲的满足和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的培养、训练与形成,也需要高校面向体育社会化和体育场馆与设备的有偿教学服务,从而可以通过了解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期盼和知识、技术、技能及信息的需求,发挥学校的功能优势,突破现有的机制瓶颈,使学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4 承接竞技体育的职能

我国原有竞技运动的“举国体制”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一家办竞技体育,从教育体系看,并不能全面利于调动社会的多重资源来服务于体育。其主要矛盾可能会是投入大,效益低,运动员退役后安排问题突出。在这种情况下,1987年4月国家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目的是在教育发展中结合和体育发展的需要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这将有利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从战略角度观察,还是可以帮助到竞技运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实现相结合的协调发展。

4.1 体教互利优势

现今时代对体育认识与概念,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本身的范畴,现代体育已经可以反映出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国民素养等的综合状况。而普通高校的体教结合和体育社会化进程可以为解决专业运动员退役再深造的同时,再为社会培育体育专业人才,以及实现体育专业人才为社会体育工作提供综合体育服务,同样亦有可能承担起实现国家现代体育从“体育大国”发展成为“体育强国”出据应有的力量。

4.2 科研优势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科技向竞技体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在竞技运动训练、比赛、决策、管理、科研等各个范围内现代科技成果已被广泛的应用,竞技体育已成为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可以帮助到学生们因为参加运动训练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获得理想训练效果和质量。但同时应看到高校办竞技体育还存在诸多困难, 如教练员队伍缺乏经验,办队经费不足,学习和训练存在冲突,生源渠道狭窄等矛盾,给普通高校展开竞技运动服务社会体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普通高校竞技运动的开展,要有所突破,就应该结合市场的力量,通过体育社会化,寻求社会力量及社团的支持,帮助促进学校运动条件的改善,从而促进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帮助学校体育纳入竞技体育主流行列。

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是学校体育面向社会的优良范例,这一尝试不仅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学术知名度,也促进了校内体育的蓬勃开展,给社会营造了积极和十分正面的形象,也为国家的竞技运动发展和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5 结 论

5.1 高校体育要注意完善内部教育体制,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

5.2 高校可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合理利用体育场馆、器材和设备,做到“国之财富利国利民”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5.3 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加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是新形式下社区与高校发展的共同需要。

5.4 高校竞技体育在依靠投入提高竞技水平的基础上,应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寻求产业化道路。

[ 1 ]黄皖林.学校体育与我国体育社会化[ J ].四川体育科学,2000(3):59-61.

[ 2 ]乌兰,包铁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思路的研究[ J ].中国学校体育,2001,l18 (2):62-63.

[ 3 ]周莹,申萍.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特点及其途径[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 (2):29.

[ 4 ]教育部综合大学体协.中国高校体育改革与回顾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 5 ]丁英俊,李海.日本社区体育对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启示[ 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 6 ]周文军,杨方良.高校体育社会话思考[ J ].长沙大学学报,2004(6):91.

[ 7 ] SlatteryML. How much physical activity do we need to maintain health and prevent disease?Different diseases-different mechanisms [ J ].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1996(6):209-212.

[ 8 ]Williams M. Lifetime fitness and wellness [ J ].Wm.C.Brown,Dubuque,1996(5).

G807.4

A

1674-151X(2016)06-08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1.046

投稿日期:2016-04-21

龚建华(1958—),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科学。

猜你喜欢

指导员体育场馆普通高校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