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城市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发展研究

2016-07-21吴怀志

城市观察 2016年3期

◎ 吴怀志



武汉城市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发展研究

◎ 吴怀志

摘 要: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决策。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流域最大的城市群,推进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是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优劣势,同时借鉴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开发和中国京津冀一体化开发经验,对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乃至融入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长江中游城市群 区域协调

近年来,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战略持续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逐步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并最终确立成为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务院专门出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组团协作共生发展,积极打造“中三角”。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沿长江流域的核心区域,应充分把握好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力争实现加快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

一、加快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是大势所趋

21世纪是城市群的世纪,城市抱团合作发展既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也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审时度势,谋划部署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加快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不仅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而且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意图,既有利于推进武汉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成为继“北上广深”之后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更有利于实现湖北率先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政治宏愿。

(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经验的城市群发展规律

城市群是由众多城市在特定区域范围共同组成的,具有紧密经济社会联系的城市集合体。其本质包括:含有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城市交通通讯网络为依托,由若干规模、功能不同的城市共同组成,城市之间具有较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对外具有较高的开放性,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地域空间组织的高级形态。城市群具有高密度性、网络性、枢纽性、共生性四个基本特征。城市群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形成的一种空域组织的高级形态,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研究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形态可见,国际五大中心城市都是以城市群形态傲立于世界之林,是发达经济体的最高阶形态,如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都是依托各自城市群协作发展,形成了诸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和英国伦敦-利物浦城市群等闻名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生产基地。

湖北正在加快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必须适应当前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当务之急便是要依托武汉1+8城市圈协作发展,互为依托、共同繁荣,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组团发展,打造国家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

(二)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经验的流域开发规律

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沿着流域传播繁荣的里程,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类早期文明诞生于尼罗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黄河、印度河四大流域。从18世纪到20世纪,流域开发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美国密西西比河干流流经各州地区生产总值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6.4%,俄亥俄河和密苏里河流经各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美经济总量的11.9%和4.4%,这三大流域合计地区生产总值在美国占比32.7%。德国莱茵河是德国最长的内陆河流,在德国境内全长867公里,流域面积占德国的40%,也是德国工业经济的摇篮,德国60%以上的工业都集中在莱茵—鲁尔、莱茵—美因、莱茵—内卡等流域经济带上,并打造出多个沿河都市圈。

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经验的流域开发规律,发现以上这些流域城市群繁荣发展都遵循了“点、线、面”的布局。所谓“点”,是指沿河港口城市;所谓“线”,是指内河网、公路、铁路等运输线;所谓“面”,是指“点”和“线”结合构成的经济带和经济区。武汉城市圈正可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及密布的公路、铁路网络协作发展,形成“一核多中心”的城市发展集群。

(三)顺应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布局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对接国家新时期重要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政策东风吹来,顶层设计已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将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带。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规模和经济最大城市圈,也是占到湖北六成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的核心区域。抢抓机遇扎实推进积极作为,积极融入和对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加快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必然是实现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支撑,将推进湖北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实现跨越发展,也将为复兴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注入强大动力。

二、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武汉城市圈发展现状

武汉城市圈,原称武汉“1+8”城市圈、“大武汉都市圈”,最初是指以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副中心城市,仙桃为西翼中心城市,区域面积5.78万平方公里,人口3024万。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15]738号)文件,批准武汉1+8城市圈以及长江中游沿岸或邻近地区的襄阳、宜昌、荆州和荆门4市(共13个城市)正式纳入湖北段长江中游城市群。至此,武汉城市圈的功能地位进一步凸显,武汉城市圈13城市不仅是湖北的核心区域,更是湖北段长江中游流域城市群的主体部分。

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经济规模远超湖南的环长株潭城市群和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近年来,尤其是在被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之后,武汉城市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域。

近两年来,国家提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的战略部署,将对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促进流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发挥巨大作用。特别是打造“中三角”,串联长江中游地区的鄂、湘、赣三省,必将对于促进中部崛起产生重大影响。以武汉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头,也是长江经济带湖北区域的核心区域,武汉城市圈加快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交通等优势。

1.武汉城市圈地理优势凸显

在湖北“两圈两带”发展战略中,以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条件最成熟。武汉城市圈内港口优良,交通网络发达,初步形成了空、铁、水、陆综合交通系统。武汉本身就是沿江特大中心城市,国家中部地区航空、港口、铁路、公路交通枢纽。黄冈、黄石、鄂州、荆州和宜昌也是湖北省重要的经济大市和长江口岸城市。武汉城市圈加快一体化发展,建设成为全国综合重要交通运输枢纽潜力巨大。

表1 2014年武汉城市圈及湖北长江中游流域13城市主要统计指标比较

图1 武汉城市圈及湖北段长江中游城市群13城市区位示意图

2.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经济基础雄厚

武汉城市圈主要涵盖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13个城市,总面积为12.56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群。该圈域占湖北全省67.5%的土地、85.5%的人口和96.1%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人口、土地、经济总量等方面均处于显著地位。

3.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推进顺利

开启半小时城际交通圈。武汉1+12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根据湖北省编制的《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网规划(2008-2030年)》,该规划以武汉为中心,包括从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黄冈以及天门和潜江共6条线路。其中,武汉至咸宁的铁路于2013年底率先开通,随后,武汉至黄石、黄冈的两条铁路也于2014年6月份通车。武汉至咸宁、黄石、黄冈已通城际铁路,均实现半小时通达。2015年武汉至襄阳动车、武汉至宜昌高铁分别实现3小时和2小时内达到。今年内,武汉至孝感的城际铁路亦将开通。

实现圈内城乡路网联通。武汉“1+8”城市圈域内开通高速公路2334公里。从武汉开车到8市,均不超过2小时。圈域之内,城乡之间迈向互联互通。至2015年5月,武汉1+12城市圈内“村村通客车”工程已铺网12660个行政村,通村覆盖率达98%。

水运优势显现。长江经济带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武汉又以“黄金水道”为依托,由武汉新港带动鄂州、黄冈等地的港口,再造水路经济带,让武汉“1+12”城市圈的“筋脉”更加通畅。

4.圈内公共服务一体化加速推进

2015年城市圈内实现全域资费一体化。城市圈圈内城市将实现信贷市场、票据市场、支付结算、要素配置市场、金融信息服务等的“金融同城”服务。圈域城市之间还将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圈域资源联动共享、提供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不均衡的“一城独大”现象严重

目前,武汉城市圈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武汉的首位度太高,导致存在虹吸效应。也就是说,在GDP总量、常住人口、城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等指标上,其他城市发展不够,多级支撑协作发展不足,导致武汉对资源的吸纳作用大于辐射带动作用,武汉与周边城市产业配套不协调,也加剧了武汉诸如城市拥堵和供水供气、基本医疗、义务教育、景观绿地湖泊、停车位等公共资源紧缺的“大城市病”。

2.行政壁垒带来的产业同构问题

武汉城市圈各市行政性的区域关系,削弱甚至割断了区域间的市场联系,难以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融合。各地产业同质化,不乏恶意竞争、以邻为壑的行为,必然造成不可持续性的粗放发展。只有解放思想遵循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改革绩效考核指标,按照城市资源和发展禀赋设立考核标准,加强对地方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幸福、共享发展成果和圈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考核,才能形成区域合作发展、共生共赢的圈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3.产业链条短,难以延伸到周边城市

武汉目前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自身的发展模式转型尚有较大空间,如培育低碳经济和战略新兴产业在不断发展集聚中,而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城市则明显发展不足,差距明显。武汉的产业结构应趋向高端化,优化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处于产业价值链顶端的总部经济,向圈内转移部分产业价值链条低端产业和配套产业;武汉重点应着眼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升港口在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努力将产业链条向周边城市延伸,同时武汉城市圈控制城市规模。其他12个城市应抱团形成次区域合作,强化功能区建设,完善与武汉的配套产业,并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三、国内外先进城市群发展经验借鉴

(一)美国密西西比河城市群发展经验

密西西比河是纵贯美国南北的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流域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一是具有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二是享有便捷廉价的航运资源;三是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这些天然禀赋优势,在较长的经济发展中促进了密西西比河流域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业中心、工业中心和对外贸易中心。借鉴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城市群开发经验,对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很有启发。

1.城市与河流结合的“点—轴”开发模式

在河流沿岸区域总存在一些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通过不断地积聚发展而形成区域的增长极,进而其经济发展依托成本优势的水运体系沿着河流不断扩散,从而带动整个流域的合作发展。因此,“点-轴”开发就成为流域开发中最常用的模式。密西西比河正是依靠众多结点的发展,实现了全流域的发展。目前,美国人口超过10万的150个城市中,有131个位于河边,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水系,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珍珠链”。

2.明确流域开发与管理机构

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具有一个明确的开发与管理机构,即成立于1879年的密西西比河委员会。它是一个具有一定权力的实体机构,拥有较为独立的自主管理权,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治理规划。得益于设立专门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结合流域资源优势制订合理的开发模式和发展规划,形成整体协调发展模式,避免了沿岸城市间各自为战的局部利益行为,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腾飞。

3.制定科学的流域发展规划及国家政策支持

科学的流域发展规划是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基础。密西西比河支流上的田纳西河流域正是通过科学的流域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成为全球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的范例。1933年5月18日,美国国会批准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负责制订并实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规划。规划主要涉及到6个方面:控制洪水;改善航运;发展电力;改善沿岸土地利用;在流域内必要的地区植树造林;改善流域内人民的经济社会条件。

科学的发展规划使田纳西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健康的轨道,同时,联邦政府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和资金投入,实行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军工和高技术产业。经过长期的努力,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廉价的水电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改善的航运条件也吸引了火电站和核电站的建设。大耗电工业开始布局到河谷地区,制造业蓬勃发展。渔业和旅游业得到发展,水土保持成效显著,农业的产量增长了三倍。田纳西这个昔日以落后形象出现的州,如今成长为南方工业大州。

(二)我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经验

京津冀三地土地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亿,地处我国京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面临的人口、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也最多。根据国家制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1.明确功能定位突出特色发展

功能定位是科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遵循。京津冀区域整体定位和三省市功能定位体现了区域整体和三省市各自特色,符合协同发展、促进融合、增强合力的要求。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三省市定位服从和服务于区域整体定位,增强整体性,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需要。北京市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2.优化空间布局解决“大城市病”

京津冀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明确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推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网络型空间格局。“一核”即指北京。把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双城”是指北京、天津,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要进一步强化京津联动,全方位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加快实现同城化发展,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每个功能区都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发展重点。“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

3.以环保协作和产业协同为重点推进京津冀一体化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扩大区域生态空间。重点是联防联控环境污染,建立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清洁水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谋划建设一批环首都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推动产业升级转移方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重点是明确产业定位和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转移对接,加强三省市产业发展规划衔接,制定京津冀产业指导目录,加快津冀承接平台建设,加强京津冀产业协作等。

四、加快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快形成合作发展共识

要深化战略认识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必须从新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形成推进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共识。人心齐,泰山移。以战略共识为纲领统筹全局发展,协调和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困难。具体来说,就是遵循以下“六要” 原则。

一要按照“增长极”理论科学谋划,打造多层次“增长极”,带动整个湖北的协调发展。要以“一元多层次”战略实施为平台,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两圈两带”总体战略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坚持支持培育“增长极”城市率先发展壮大,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格局。二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打造湖北经济升级版。把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服务等环节延伸,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突破,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细化专业分工,深化产业融合,增强服务功能,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加快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发展,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三要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增强湖北发展新优势。发挥湖北科教大省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同步实施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实践转化的通道。四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探索做好供给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淘汰过剩产能。继续抓好首批国家级、省级吸引社会参与的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省级重大专项计划,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五要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六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综合治理机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二)建立完善协作机制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

大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发展,以产业对接、交通互联、创新驱动、生态保护、新型城镇化改革试验等任务方向为重点,率先落实《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和《合肥纲要》,优先共同构建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作机制。以协同创新为抓手,推动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科技合作链,搭建地方政策、人才、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健全技术、人才等要素跨行政区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机制。争取国家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作区建设。探索城市群共建共享产业园和优势产业联盟机制,共同接受长江经济带下游长三角产业转移与上游成渝城市群资源能源,形成全流域产业集群发展、经济协作发展模式。

(三)大力推进物流一体化,促进要素市场化优化配置

加快武汉城市圈区域交通物流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强港口一体化建设。要通过资本、战略、港口等多方面合作,通过各港口统筹协调、配合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系统化运营,为“北粮南运”“西煤东运”等规模化运输打开新通道,降低大宗物资往来成本。二是加强口岸一体化建设。加强海关通关、商检电子信息化改造升级,简化流程,减少重复性监管,优先打造圈内自贸区。加强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建设,联合重庆、上海推进沿江港口航运中心协作机制,探索武汉、重庆和上海港通过资产重组、互持股份、船舶标准化等方式深化合作,共建共享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三是加快圈内高速公路一体化建设。加快武汉城市圈内城市高速路网互联互通,配套港口、空港、火车站周边货运客运路网体系建设。试验推进武汉城市圈内主要城市间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化管理,学习借鉴互联网+思维下全面推进圈内高速公路ETC建设,加快推进实现全程电子自动化收费和电子监管,减少人工收费站和检查站点等设施,节约高速路网管理维护成本,进一步提高服务和管理效率。四是加快圈内路网建设金融改革试验。武汉1+12城市圈城市按照股份制融资吸纳城市政府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债券及民间资本,成立武汉城市圈高速路网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武汉城市圈高速路建设基金,收购圈内各高速路全部股权,以过路费和省市政府高速路建设投资(补贴)资金做为经营收入,进行还本付息滚动发展,实现盈余后进一步降低圈内高速公路费等物流成本。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积极推进武汉城市群与长三角、中三角、成渝城市群的合作,优化区域投融资环境,推动市场化准入、监察管理等领域协作衔接,逐步探索建立长江流域统一的市场规则体系。

(四)加快建成武汉自贸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推进东湖综合保税区与上海自贸区全面对接,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建成武汉自贸区,推进武汉-东盟、武汉-日韩航运通道建设,把“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到武汉。围绕“汉新欧”大陆桥,加强武汉与新疆口岸合作共建,大力促进两地口岸功能对接和优势互补,增强武汉及武汉城市圈对中亚、欧洲等地区进出口货运、客运能力,建立、发展与中亚、东欧以及西欧经济体的经贸联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扩大“一带一路”对外工程、设计承包业务,在基础设施设计、建设,以及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协作、科研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重点引导武汉及武汉城市圈优势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到“一带一路”地区和国家开展“产学研”全方面合作交流,引导光电子、互联网物流、工程设计、钢铁化工、电力电信、轻工农业等优势行业部分产能和市场向外转移。

(五)完善功能区规划,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1.完善空间布局

武汉的产业结构应趋向高端化,优化空间布局,襄阳、宜昌等其他12个城市应抱团形成次区域合作,强化功能区建设。首先,武汉应着眼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鼓励企业在汉设立区域总部,优先集中布局设计、研发、运营、管理和大数据中心(总部);提升港口在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努力将产业链条向周边城市延伸,同时武汉城市圈控制城市规模。其次,其他12个城市可扩大规模,在城市空间布局上,不仅要加强襄阳和宜昌省内副中心建设,还要加强黄石、鄂州与黄冈组团,以及天门、仙桃与潜江组团,作为次级区域开展合作。这两大组团因距离相近,也应形成联系紧密的生产生活圈,推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一体化发展。每个城市尽量形成自身发展特点,同时组团间尽量避免内部竞争。

2.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武汉城市圈城市的一些特色产业实力雄厚、领先全国,如新能源汽车、金融业、电子商务、动漫等文创产业、商贸餐饮、旅游业等在长江中游处于领先地位。武汉及圈内城市可以依据各自优势产业进行体制机制突破和创新,摆脱资源要素的瓶颈,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培育壮大服务业

以武汉为例,武汉工业基础雄厚,下一步要加快做强做大生产型和生活型服务业。根据国际经验,开始步入以信息化、知识化(即创新型)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而武汉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加速推进使近年产业结构已出现积极变化,具备了服务业飞速发展的基础,关键还在于武汉必须对阻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突破,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体制机制和配套体制建设。为此,必须坚持“非禁即入”,突破体制机制,放宽市场准入,在要素保障、集聚示范区发展、重点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建设、吸引人才等方面放宽准入、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财税制度,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推行营业税差额征收,减轻服务业负担,促进服务业发展。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优、新、高、特”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依托三大战略平台,重点培育和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要“强化政府引导和扶持作用,加强重点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推动金融机构建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联盟,设立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构建民营企业公平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推进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集聚有限的土地等要素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千亿产值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3)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业

培育地方金融业推进民间中小企业发展。从民间金融实践和大量中小企业对金融的需求来看,武汉及武汉城市圈要保持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金融业,将地下的民间金融业转化为正规的金融服务业。为此,必须在金融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和突破。争取中央政策,大胆创新,大力发展民营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和发展直接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合作银行或合作金融组织,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鼓励民间资本组建民营银行,鼓励民间资本参股中小型国有银行,形成一个完整的银行体系。如拓展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允许个人放款,阳光化、规范化标会、摇会等民间金融组织;规范金融租赁和典当,发挥救急作用等。同时,依托民间资本丰富,把武汉率先打造成为全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基金)最活跃、本土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基金)数量最多、全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最活跃的地区。在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金融中心”和“民间投资管理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学习新加坡和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积极打造中国民间金融中心,推进经济快速成长。

(4)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支持武汉原有的优势产业如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子商务、动漫等文创产业、文化旅游业等发展,实行最宽松的准入、金融服务、财税减免支持政策。如把武汉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动漫之都,依托“互联网+”打造电子商务之都和中小快递与物流集散地等等,引领武汉城市圈经济快速发展。

(六)大视野策划一批重大项目和加快项目落地

1.谋划高起点、大项目、高产业布局

学习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上海自贸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规划,讲求高起点、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和高端产业。规划和布局要具有全局观,注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不要搞无为而治的“小打小闹”。如产业布局要集聚有限的资源要素,支持高端产业、低耗能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新兴服务业发展;在空间布局和交通布局上要进行顶层设计,尤其是对于武汉光谷、保税物流区(武汉自贸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集中地和承载体,水陆空区位布局和交通布局应有通盘设计,重点解决水陆空联运问题,特别是要加快建成武汉、襄阳、宜昌等节点城市间铁、水、空、陆综合交通网络系统。

2.启动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

武汉城市圈要继续成为中国长江中游城市圈经济排头兵和风向标,不应在寻找更多要素资源支撑上下功夫,而应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一轮创新和突破,创造新动力。

一是创新和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武汉城市圈融入长江中游城市圈建设必然涉及到跨区域发展问题,所以在推进战略发展时,应结合武汉城市圈13个城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突破行政管理体制局限,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体制。如对于工商、税务、质检、环保及财政等管理部门,可以实行跨行政区域的设置,突破省管县或市管县的体制局限,实行圈内城市间规划对接工作机制,更好地服务于战略推进,比如由武汉城市圈联席会议领导下,协调制定武汉城市圈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落实到圈内各城市“十三五”规划中。除了提高行政效率外,可申请国家和湖北省对武汉、襄阳和宜昌进一步扩权,更好地发挥带动和辐射的作用。

二是创新和突破经济管理机制体制。

依托国家战略,对金融、税收、财政进行放权或突破,“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各种隐性壁垒”。如积极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财税体制,为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发展,可以学习上海等地经验,实施购房从财政上返还或抵扣个税的做法。

三是创新和突破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武汉、宜昌、襄阳的高房价对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产生了阻隔和挤出效应,已成为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在人才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要以创新驱动和人才驱动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提高人力资源投资比重;要制定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等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建设;要创新“人才创业+民营资本”模式等。只有创新和突破人才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引进和用人体制与环境,才能打造人才高地,推进经济快速协调绿色发展。

(七)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要坚持生态、经济、民生“三位一体”导向,以推进生态环保、水资源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为重点任务,努力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增长极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治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生态补偿、投融资、开放合作等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吸引各类资本投入经济带开放开发,重点做好水资源修护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

参考文献:

[1]张燕.城市群的形成机理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1).

[2]曾艳丽,孟韬.构建合作网络,振兴区域经济——鲁尔工业区的振兴.经济研究导刊,2010(3).

[3]许庆明,胡晨光,刘道学.城市群人口集聚梯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长三角地区与日本、韩国的比较.中国人口科学,2015(1).

[4]柯善咨,赵曜.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经济研究,2014(4).

[5]李京文,李剑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2015(2).

[6]秦尊文.第四增长极——崛起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

[7]黄建富.世界城市的形成与城市群的支撑——兼谈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世界经济研究,2003(7).

[8]沈雪潋,郭跃.新型城镇化背景的“镇级市”政策创新.改革,2014(1).

[9]朱姣兰.武汉城市圈区域现状与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经济管理者,2014(4).

[10]吴怀志.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思考——借鉴密西西比河流域经济开发经验.和谐,2014(8).

[11]汪涛,吴怀志.过渡与转型——国内四城市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比较研究.学习与实践,2013(8).

[12]吴怀志.武汉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长江论坛,2015(3).

[13]李友梅.特大城市社会治理问题的再认识.城市与环境研究,2015(2).

[14]杨晓楠.武汉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分析.赤峰学院学报,2015(10).

(责任编辑:卢小文)

【中图分类号】F299.27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6.03.005

作者简介:吴怀志,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低碳经济和现代服务业。

A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the Urban Circle of Wuhan and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Wu Huaizhi

Abstract: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is a major national task. The urban circle of Wuhan is the larges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Integrating the former into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is crucial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Yangtze Ri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Through analyzing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 comparison with Mississippi River reach of the U.S. and China’s Beijing-Tianjin-Hebei in terms of lessonsin development, the paper conducts a profound study in this matter.

Keywords:the urban circle of Wuha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regional coord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