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分层论域下的城市男性居民体育行为方式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2016-07-19钟翔,李李
钟 翔, 李 李
(巢湖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基于社会分层论域下的城市男性居民体育行为方式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钟翔, 李李
(巢湖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摘要:掌握消费者体育生活方式是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社会分层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体育行为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阶层每周锻炼的次数较少且每次锻炼的时间较短,中层以上差异较小,中层以下阶层锻炼次数相比较少;体育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公共体育场馆和公园广场等非收费体育场所,其中上层在专业收费场馆进行体育锻炼比例较高;体育活动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跑步类、小球类、大球类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层以下以跑步为主;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减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上面;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集中在个人活动和与朋友同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城市男性居民;不同社会阶层;体育行为方式
分层原是地质学家研究地质时使用的名词,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1]。社会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现实社会中同样也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平等、等级差异等现象。因而将分层引入到社会学中。1978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各种变化的同时也使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伴随着原有社会结构的显著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也日益明晰化[2]。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对社会资源的不均等分配,必然导致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在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与意识之间的社会表现也就大不相同[3]。本研究主要是从大众体育的视角出发,研究城市男性居民闲暇时间的体育行为。本研究将体育行为界定为:人们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利用业余和闲暇时间,采用各种体育锻炼的手段和方法,为满足自身的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包括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隐性体育行为有体育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感三个要素构成[4];显性体育行为有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活动空间、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活动参与方式四个要素构成,上述的几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统一于体育行为整体之中[5]。本文主要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以期掌握皖江城市带城市男性居民体育行为方式,为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皖江城市带城市男性居民体育行为方式。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以社会分层、体育行为、城市居民为关键词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统计数据库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论文近百篇,并通过学校、省市图书馆查阅了关于大众体育、组织行为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著作。
1.2.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拟定两份问卷,一份是关于社会各阶层体育人口状况的调查问卷,另一份是关于社会各阶层体育行为状况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以皖江城市带所属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市的具有常住户籍的城市男性居民为主。本研究主要是以城市男性居民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为基础进行社会分层,不包括学生和离退休群体,其年龄界限在22岁~60岁。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751份,剔除无效问卷122份,有效问卷为1629份;回收率为87.5%,有效回收率为81.5%。
1.2.3数理统计法:本研究的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4专家访谈法:对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关方面的专家访谈。
1.2.5逻辑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把握当代社会结构分化与大众体育行为之间联动关系,并分析不同阶层男性居民体育行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结果与分析
2.1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模型
本文采用美国社会统计学和社会学家O.D.Duncan提出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对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的社会地位进行测量。本研究根据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的实际情况,对社会经济地位量表进行了修改(见表1)
注:社会地位是按照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月平均收入、职业三个方面为标准进行测定的。按社会成员的得分情况划分为5个阶层。得分在15-18分的认定为上层,得分在12-14分的认定为中上层,得分在9-11分的认定为中层,得分在6-8分的认定为中下层,得分在1-5分的认定为下层。
2.2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体育参与者分层状况
运用美国社会统计学和社会学家O.D.Duncan提出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对皖江城市带社会各阶层进行综合评分,计算出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社会分层的数据(见表2)。
表2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社会综合地位分布
从表中可知,上层占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人数所占比例为8%,中上层占比例为15.3%,中层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1.5%,中下层和下层所占比例分别为27%和18.2%。中层及以上占整个群体的54.8%,占比较高,但从平均分布看又低于中下层和下层。
2.3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及每次锻炼的时间
表3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每周体育锻炼次数
表3的数据显示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各阶层占30%以上的人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60分钟以上参与的人数也较少,从12%-26%,反映整体的情况不容乐观。其中,下层的表现最为突出,仅仅只有12%的人活动时间达到60分钟以上。中上层阶层每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占26%,是各阶层中所占比例最多的。总体来说,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每次锻炼的时间较短。另外,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绝大多数人每周只锻炼1到2次。每周锻炼达到3次及以上的非常少,其中下层最少。还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锻炼时长和锻炼次数来看,中上层和中层的都要大于上层,这与其社会地位不相符,但可能与其生活状况有关。
2.4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地点
表4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体育活动地点情况(百分比%)
由表4可知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公共体育场馆和公园广场。中下层和下层阶层很少去收费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中层、中上层、上层去收费体育场馆锻炼的人数比例逐渐递增。其中上层阶层有近一半的人去收费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在整体中占比最高,也体现其阶层的经济地位特点。
2.5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
表5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体育活动项目情况(百分比%)
调查显示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各阶层体育活动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跑步类、小球类、大球类项目。各阶层总体上来看选择游泳、健身器戒、爬山和自行车等户外运动的较少。选择跑步类、小球类、大球类为体育活动项目的各阶层人数比例,从下层至上层成递减趋势。选择游泳、健身器戒、爬山和自行车等户外运动为体育活动项目的各阶层人数比例,从下层至上层成递增趋势。这种情况与现实社会中游泳等新兴项目需要专业体育场馆有关,专业体育场馆一般情况下都是营运型场所,需要收费。总的来说,各阶层居民还是尽量选择简单宜行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2.6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动机
表6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各阶层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减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各阶层总体上来看把陪伴家人子女作为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较少。选择强身健体作为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的各阶层人数比例,从下层至上层成递减趋势。选择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消遣娱乐作为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各阶层人数比例,从下层至上层成递增趋势(见表6)。此与各阶层的拥有的闲暇时间长短有关,中下层和下层工作时间较长,闲暇时间较少,因此很少仅仅把参与体育活动作为消遣娱乐,而作为强身健体,这在数据中也有所反映。
2.7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表7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各阶层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集中在个人活动。个人活动占比最高,达到50%以上,说明居民还没有形成集体锻炼的意识,会影响锻炼的持久性。各阶层总体上通过社区、单位、俱乐部组织参加体育活动的较少,其中与家人子女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是所有组织形式中最少的。选择俱乐部作为参加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各阶层人数比例,从下层至上层成递增趋势,与本阶层的经济状况一致。
2.8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消费
表8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
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各阶层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体育器材及运动服装,以实物消费为主。各阶层总体上来看购买比赛门票和进行体育培训的消费较少,观赏性和培训消费还在逐渐形成中。健身娱乐消费、购买比赛门票体育消费形式的各阶层人数比例,从下层至上层成递增趋势。另外从表8中各阶层购买体育彩票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各阶层都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购买体育彩票作为其主要的体育消费形式。我们常把体育消费分为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两大类,从严格意义上来看,体育彩票的消费都无法划入以上两种消费类型。但从个人消费支出的视角来看体育消费形式的话,体育彩票消费应当属于个人博弈型消费。各阶层都有一定比例,其中下层比例最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各阶层每周锻炼的次数少且每次锻炼的时间较短,中层以上差异较小,中层以下阶层锻炼次数相比较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减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上面。各阶层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意识还比较欠缺。
3.1.2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公共体育场馆和公园广场等非收费体育场所,其中上层在专业收费场馆进行体育锻炼比例较高。不重视体育消费的传统消费观念是影响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去收费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主要因素。
3.1.3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各阶层体育活动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跑步类、小球类、大球类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层以下以跑步为主,参加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较少。
3.1.4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各阶层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集中在个人活动和与朋友同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3.1.5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各阶层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等实物消费上面。中上层和上层的体育消费形式侧重于健身娱乐。不同阶层体育消费的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
3.2建议
3.2.1加大对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宣传,提高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普及体育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科学锻炼水平。
3.2.2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学校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力度,让大部分体育场馆能够无偿开放。同时转变传统体育消费观念,引导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
3.2.3积极开展各种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和户外运动项目的宣传推广活动,使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更加多元化。
3.2.4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使其能够组织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群众体育赛事的开发和组织,从而引导皖江城市带男性居民进行各种大众体育赛事活动,达到以赛促练的效果。
3.2.5在加大对体育产业投入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各阶层进行合理体育消费的宣传,提高各阶层体育消费的认识水平,使各阶层在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上面都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7.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
[3]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7-222.
[4]黄柳倩,等.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以玉林师范学院学生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5):78-83.
[5]吕田甜,等.福建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D].集美大学,2013.
Study on the Sports Behavior of Urban Male Residents Based on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ory — A Case Study on Wanjiang
ZHONG Xiang, LI l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ohu College, Chaohu Anhui 238000, China)
Abstract:To understand sports lifestyle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supply-side reform in the sport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 sports behaviors of male residents in Wanjiang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expert interviews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and times of the male’s physical training are generally few in every class. Furthermore, people have relatively small differences with each other in the upper society, while the consciousn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for people from middle class and below is still rather weak; the main place for people to carry on sports activities are places like public stadiums and the park plaza that do not charge admission, while it enjoys a higher proportion for people from middle class and beyond to choose professional stadiums that charge fees to take physical exercises; generally, sports activities mainly focus on traditional sports such as jog, small -ball items and big-ball items. People below middle class mainly participate in jogs mainly with motivation for physical fitness, weight loss, relaxation and pressure relief; sports exercises are taken mainly individually or with several friends and colleagues. Thus the degree of sports organization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is relatively low.
Key words:Wanjiang; urban male residents in;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sports behavior
收稿日期:2016-01-03
基金项目:安徽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4318)
作者简介:钟翔(1981-),男,安徽无为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2-0076-04
李李(1987-),女,安徽亳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