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微课研究状况的统计与综述

2016-07-20陆汝华颜文燕王双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述论文微课

陆汝华,颜文燕,王双维

(1.湘南学院 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2.郴州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郴州 423000)



我国微课研究状况的统计与综述

陆汝华1,颜文燕1,王双维2

(1.湘南学院 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2.郴州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文章从我国微课研究的应用状况、研究进展和问题提出等目前状况出发,基于中国知网2011年至2015年期间的研究论文以“微课”为主题词进行搜索的统计,提出了论文数量日益增长,研究内容涵盖面广,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等综述内容,为微课研究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当中提供一定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微课;研究;统计;综述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1]。“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2]。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翻转课堂教学当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1我国微课研究的状况

1.1应用状况

从教学实践来说,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迅速在全国中小学、职业院校、电大系统、高等院校甚至在企业教育等领域全面铺开,各个级别各种类型的微课作品征集、竞赛评选、教学大赛、应用推广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3]。从2012年始中国教师报组织的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中国微课大赛;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联合面向全球推出的“凤凰微课”;江西省教育厅向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的远程培训优秀微课评选活动,到2015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包括了31个省级赛区、1400多所参赛高校、18000多位参赛选手,着实说明了微课应用的迅速发展和广阔前景。

1.2研究进展

自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提出的60 秒课程( 60-Second Course)和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 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OML )开始,到2008 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 提出的微课程( Micro-lecture),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4-5],微课研究成果数量呈几何级数在增加[6]。目前,微课研究主要侧重于微课的“工具”和“方法”两个方面。在工具方面,在质量上主要围绕微课的宏观机理、应用原则、课件开发、关联事项、难点问题、前景展望应用几个方面。

1.3问题提出

翻转课堂将成为高教新常态,但在阅读、梳理我国微课的相关研究之后,发现其总结性研究却没有,导致人们对我国微课研究的整体状况不够理解,对我国微课研究的未来发展不够清晰,更不知如何将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实际。因此,统计分析我国微课的研究论文,概括我国微课研究的整体状况,总结我国微课研究的优势,反思我国微课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展望微课研究的未来发展,可以为研究者开展微课研究提供参考,为教师进行微课教学提供指导。

2我国微课研究的统计

为了分析我国微课研究的特点,了解我国微课研究的整体状况,需要采用恰当方法科学地选择、统计、分析我国微课的研究论文数据。

2.1研究方法

元分析是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对以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和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原始研究结果为单位,设计较严密,强调对有关研究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有明确的文献纳入和排除的标准,系统地考虑了研究的对象、方法、测量指标等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对纳入文献进行了严格评价,有助于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对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在较少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下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元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中微课研究的相关论文,统计、分析并综合微课主题的相关论文,从而准确、可信地估计微课研究状况,得出单一研究所无法反映的微课研究的总体效应,进而归纳出微课的研究特点、趋势及存在问题。

2.2数据来源

微课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以微课作为关键词查询,将所获得的题目、作者、年份、摘要、关键词等论文信息用于后面统计分析处理。微课作为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学术界掀起了一波超过一波的研究潮。在中国知网以“微课”为主题词的搜索结果论文数量较多,这里选取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等三年各10篇的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其中的选取过程规则为两点,第一,按时间降序排序;第二,根据题目和摘要不选取内容相同或非常类似的论文。

表1 论文信息表

3我国微课研究的综述

3.1论文数量日益增长

将数据梳理统计与分析之后,可以得出,2011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微课研究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从2011年的2篇,2012年的17篇,2013年的269篇,2014年的1723篇,到2015年(搜索日期为2015年12月30日)的4477篇,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时间是2011-2012年,平稳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的时间是2013-2014年,快速前进阶段。第三个阶段的时间是2015年,飞速发展阶段,微课研究论文数量日益增长。

3.2研究内容涵盖面广

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而实践工作者也非常关心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结论,总结前人的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纵观2011-2015年期间的微课研究,以翻转课堂教学为主要目的,实现微课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涉及到微课平台软件设计、微课设计、微课实现、微课程实践、微课建设、微课应用、“微课”资源开发、微课件的学习活动、微课资源库建设、微课制作软件等诸多内容,如果能够很好地对微课研究进行综述与分析,对翻转课堂教学有着深远的重要意义。

3.3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从表1所示,我国微课研究范围包括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技术培训、护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积的变化规律、化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和大学英语等课程,涉及到工、理、文、医等多方学科领域,微课研究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3.4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在我国的微课研究论文中,表现方式有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和综述统计等三类,所占比例约为25%、60%和15%,正是说明了微课在我国教学实践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我国微课研究的统计与综述可以得出,微课研究成果数量呈几何级数在增加,内容上主要围绕微课的宏观机理、应用原则、课件开发、关联事项、难点问题、前景展望几个方面。同时,论文数量的日益增长,研究内容的涵盖面广,应用范围的十分广泛,表现方式的多种多样,为微课研究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当中提供一定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张一川,钱扬义.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 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3]余胜泉,陈敏.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 开放教育研究,2014,(1):100-110.

[4]郑小军,张霞. 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4.

[5]胡铁生,周晓清.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6]钟绍春,张琢,唐烨伟. 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5-88.

A Review and Statistics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Flipped Classroom” in China

LU Ru-hua1, YAN Wen-yan1, WANG Shuang-wei2

(1. School of Software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Xiangnan College, Chenzhou Hunan 423000;2.Chenzhou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Based on the number of times that research papers use “flipped classroom” as their subject headings in information-searching process, by statistics of CNKI from 2011 to 2015,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China in terms of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blem discussion, proposing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number of relevant paper is on rise with extensive research content and diversified ways of presentation, which provide certain value orientation for “flipped classroom” in teaching.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 Research; Statistics; Review

收稿日期:2015-11-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402540);湘南学院[2012]125号NO2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训练中心项目支持;湘南学院“十二五”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陆汝华(1980-),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2-0073-03

猜你喜欢

综述论文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