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下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研究

2016-07-19吴智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造价

吴智明

(莆田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转型发展下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研究

吴智明

(莆田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毕业生遇到“就业难”,但是又有很多企业遇到“用工荒”现象,这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相关文件鼓励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很多高校积极响应并开展校企合作。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校企合作只是中初级层次的合作,与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耦合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指出目前校企深入合作遇到的问题,然后结合莆田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所开展的校企合作提出了实现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的几种途径,研究成果可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校企合作;耦合模式;应用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但是当前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日趋明显,培养的生产服务一线人才不能很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出现了“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1]。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及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在于本科职业教育。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因此,我国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培养具备工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校企深入合作。

莆田学院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按照“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定位,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同时学校也提出了“做大工科”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2]。该校于2008年第一届招收工程造价专业本科生,多年来本专业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走校企合作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的内涵

校企合作耦合模式有别于一般的初、中级校企合作模式,要实现该模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合作主体的多样性,合作主体不仅包括高校和企业,还应当让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学生等共同参与;二是构建校企合作的制度约束机制,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必将碰到种种困难,因此制度约束机制的构建是关键环节;三是保障合作主体的多方利益,校企合作教育既要求合作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也要保证合作主体的多方利益。没有责任的利益是不道德的,同样没有利益的责任也是无法长久的[3]。

2校企深入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开始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尝试,但是很多高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无论是深度还是运行模式都与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参与主体认识的片面性

部分高校领导及教师认为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缺少学术标签,会导致社会认可度降低,教育资源分配会降低等,也有人认为校企合作只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让学生到企业参观或者做些简单的工作。企业认为其所需的人才可以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无需为人才培养承担额外责任和费用,就算参与了人才培养也未必能最终得到所培养的人才。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高校转型就是降为专科学校,因此宁愿选择一些没有转型的三本院校[4]。

2.2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无法达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校企深入合作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现行的高校师资队伍还是以学术型为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少,这样很难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同时,现有的教学体系完全还是沿用传统的知识传授建立起来的教学体系,而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才是关键。

2.3校企合作主体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七)左太冲、陶渊明皆有荆轲之咏,太冲则曰:“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渊明则曰:“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是皆以成败论人者也。余谓荆轲功之不成,不在荆轲,而在秦舞阳;不在秦舞阳,而在燕太子。舞阳之行,轲固心疑其人,不欲与之共事,欲待它客与俱,而太子督之不已,轲不得已遂去,故羽歌悲怆,自知功之不成。已而果膏刃秦庭,当时固已惜之。然概之于义,虽得秦王之首,于燕亦未能保终吉也。故扬子云:“荆轲为丹奉于期之首、燕督亢之图,入不测之秦,实刺客之靡也,焉可谓之义也!”可谓善论轲者。[15]

很多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热情高涨,要求企业配合学校进行人才培养,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因为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利益主体追求的目标不一致;高校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怎样为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服务,而企业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当企业看不到或短期看不到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时,往往只是浅尝辄止。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如果合作只是让学生去企业走走参观一下而已或者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这样会既浪费了时间也学不到真本事。

2.4缺少校企深入合作所需的资金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集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很高。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因而对教学硬件设施要求很高,必须加大对实训室、实习基地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投入。由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自身存在办学条件差、资金来源单一,加上政府投资少和社会捐献少等原因,短期内很难改善实践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对实习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人员额外承担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这笔开支在目前的政策下很难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弥补,因而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不会高[5]。

3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的路径探索

3.1科学合理规划人才培养目标

莆田学院工程造价专业遵照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办学定位,深化产学研合作,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施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人员应当具备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到竣工投产整个过程中有关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和决算以及进行造价优化、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此,我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从事造价管理所需要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造价专业知识,获得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服务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意识,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求实创新及团队协作精神。

3.2进一步落实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

完善的校企合作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是顺利开展校企合作的基本保障,遍观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具备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相关的法律制度。美国于1862年颁布了《莫雷尔法案》,开创了美国校企合作的先河;1965年美国修订的《高等教育法》规定利用专项资金发展校企合作;美国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为辛辛那提模式。英国于1956年和1964年分别颁布了《技术白皮书》和《产业训练法》,积极鼓励开展校企合作,英国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为 “三明治”教育模式。德国分别于1938年和1969年制定了《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校企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德国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为 “双元制”教育模式。日本于1995年提出了《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针对校企合作提出相应的政策,日本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为“产学官”合作模式[6-7]。我国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零星可见,基本上也只针对大中专院校。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政府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但是相应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几乎空白。莆田学院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之路,制定了一些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针对校企合作,莆田学院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如业界专家聘任计划、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管理规定、学生在企业实习有关规定等等。

3.3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莆田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成立了由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企业、系主任、骨干教师等组成的工程造价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该专业校企合作日常管理工作。应用型本科院校既要区别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又要区别于大专职业技术学院,因此该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了以上其他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参考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及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结构标准,制定出莆田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类型院校课程体系对比见表格1。从该表格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技术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平台课程课时数所占比例之和明显比另外两种类型高校所占比例要低,而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的经济、管理及法律平台课程课时数所占比例之和明显比另外两种类型高校所占比例要高。这也可以看出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更注重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目标,而其他两种类型高校则注重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目标定位。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经济、管理及法律平台课程课时数所占比例之和比职业技术学院所占比例要高,因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毕业后能够面向行业或某类职业群而不是某单一职业。

3.4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

工程造价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而实训、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莆田学院积极主动深入建设行业、企业,引企入校,共同建设一批实训、实习基地。目前,我系设有力学、建筑材料、测量、土工、结构和工程造价模拟实验室以及土木工程实训中心,与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建发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闽咨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等23家公司联合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我系还专门购置了各种造价软件,如斯维尔造价软件、广联达造价软件、晨曦造价软件、海迈造价软件等等,以满足教学及培训需要。为了让学生尽早体验企业工作环境,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从事真实工程的造价管理相关工作,并配备专人指导,通过真题真做,让学生很快进入轨道。

在校企双方的通力合作及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我系实训、实习基地运行效果良好。学校通过共建平台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企业通过共建平台达到培训员工、储备人才及宣传企业的效果;学生通过共建平台的训练实打实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也为就业增加筹码。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转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大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升本历史较短,之前的师资大部分学历较低,理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而新引进的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大部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学校对现有的师资进行改造,让部分教师去攻读硕士、博士,提高学历水平,让部分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提高理论知识水平,而让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实践水平。为了使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和顺利,我校还积极主动聘请行业、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给学生开讲座,让学生提前体验企业的文化氛围,并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学校同时还聘请部分高级工程师担任某些专业课的授课教师,因为这些专业课的实践水平要求很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执业资格能力和企业的资质等级,邀请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员工进行造价员、造价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学校利用自身教师资源优势,让部分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同时,学校还利用学校的科研平台资源鼓励教师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申报,通过横向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克服了企业的技术难关,同时还能让校企双方享受到科研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

注: ①各高校课程名称后括号内的数字为与该课程对应的实践环节课时;
②各高校平台课程后的百分数是该平台课程课时数占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课时总数的百分比。

在校企双方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我系学生参加了“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全国中高等院校广联达杯BIM应用比赛”、 “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及“海西杯高校招投标大赛”等国家级及省级各种技能竞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自2011年开始参加全国高校斯维尔杯建模大赛以来,总共参加了五届比赛,其中第四届、第五届及第六届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参赛队伍第一名,实现了三连冠的优异成绩。

3.6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舆论引导和宣传

在众多的校企合作研究文献中,很少有涉及到学生及家长参与校企合作的角色和作用,往往把学生当做一种受教育的“物体”。校企合作毕竟不是产品制造,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及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兴趣,那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也很难实现。由于受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及家长认为到企业学习并从事生产第一线活动是低人一等的事情,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考研、考公务员等,更有甚者宁愿到三本院校也不愿意到转型高校就学,所以学生及家长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知与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推动者,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从思想观念上明确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从舆论宣传上突出校企合作教育对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让包括企业、学校、学生及家长在内的整个社会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教育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意义。莆田学院针对社会人士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疑惑专门开通了服务热线,同时也在莆田市一些重要的媒体如湄洲日报、莆田学院报等报刊上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做了广泛的宣传,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后变为大专层次教育的误解进行了修正。

3.7构建校企合作考评机制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校企合作参与方的通力合作,任何一方的不给力都会影响到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构建校企合作各参与方的考评机制。作为校企合作运转的中心机构专业指导委员会,应当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并对各参与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表现进行相应考评。对于高校而言,可以从人才培养质量、就业情况、社会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评,对于符合校企合作耦合模式要求的高校,给予适当的奖励或者表扬;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如减少财政拨款、限制招生规模等。对于企业而言,同样可以从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评,对于符合校企合作耦合模式要求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如减少税收、项目扶持等;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如通报企业的信誉问题等。对于学生而言,若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表现优秀,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则给予奖励或表扬,如评优评先照顾、就业推荐等;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如限制评优评先、在毕业档案中如实记录其劣迹等。本文提出校企合作考评机制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考评机制流程图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虽然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开始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也开展了校企合作,但大部分还停留在中初级层次的合作,距离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耦合模式还有较大的差距。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的开展离不开各参与方的竭力合作,任何一方的不作为都会导致目标的难以实现,因此我们目前关键要做的就是如何调动各参与方的参与热情,同时找到最优的合作方法。政府部门作为高等院校改革的推动者,在校企合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部门要利用其行政权力积极动员各参与方发挥各自的优势,授权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各参与方进行考评并给予相应的奖罚。莆田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对校企合作耦合模式进行了一些初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的路径,可为同类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29-34.

[2]李永苍.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加快转型发展——福建莆田学院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4-09-22(8).

[3]王凡.理念和现实的差距: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问题梳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5,(2):163-167.

[4]张凤武.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1):1-5.

[5]王静.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论析—以德州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148-150.

[6]蔡志奇,黄晓珩.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教育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114-117.

[7]吕荣杰,祁乐乐,高记,等.国内外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5,(2):38-40.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Model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WU Zhi-m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Fujian 3511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xpanding of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graduates encounter the situation of difficult employment. However, there are also many enterprises encounter the labor shortage.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the talent training being out of touch with social demand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t presen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ave issued some relevant documents to encourage the transformation to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technology for som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many of which respond positively and carry out the cooperation with enterprises. However, most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only in the primary level of cooperation that has a certain gap with the deep level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coupling model. This paper firstly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ep level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t present,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to realize the coupling model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operation experience of the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of Putian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Key words:engineering cost;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upling model; application-orient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收稿日期:2016-01-09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一般课题(FJJKCG15-133);莆田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530)

作者简介:吴智明(1980-),男,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2-0051-06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土建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工程造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