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循环理念在某有机茶园的应用实践

2016-07-19金成舟方炳南傅媛华陈国安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模式应用

金成舟,方炳南,傅媛华,陈国安

(义乌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浙江金华 322000)



生态循环理念在某有机茶园的应用实践

金成舟1,方炳南1,傅媛华1,陈国安1

(义乌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浙江金华 322000)

摘 要: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变革,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义乌市某有机茶园有限公司在源头种植、过程加工、终端废弃物处理利用等环节,践行农业生产过程投入清洁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产业链条循环化的生态循环理念,在有机茶种植过程中实施了“三改一绿”肥培管理、“五法并举”的病虫害控制、“三除一免”的杂草处理等技术;在废弃物利用和产业链延伸上,通过增办某休闲山庄,增加养殖湖羊,增建沼气工程,保护自然生态链条等方式,形成了多业互补互生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有机茶园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 废弃物利用 模式 应用

生态循环农业是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高效生态农业目标,以生产全程清洁、废物资源利用、产品安全供给为方向[1],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必须要求资源保护多样化、物品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产品供给优质化[2],必须要求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转变,从生态不可持续到可持续转变,必须要求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生产方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系统转变,促进农产品无公害化和有机化生产,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益,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入的目的,实现农业永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义乌市某茶园有限公司从源头有机茶种植、农产品过程加工以及终端废弃物处理利用等环节入手,践行生产投入清洁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产业链条循环化的生态循环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公司于2013年被浙江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

1 茶园基本情况

某茶园有限公司创办于1995年,注册资本530万元,以生产有机绿茶为主,拥有标准化茶园368.7 hm2,其中有机茶精品园79.2 hm2,有机茶加工厂1.5万m2,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 000 t以上,产品除少量供应国内市场外,绝大多数出口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公司于2010年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在茶园内设有休闲农家山庄、有机茶研究所、有机茶研发中心、茶艺馆和有机茶直销部,集茶叶产、制、销、科研、文化于一体。目前,该公司的有机茶园是义乌市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区、国家级星火基地、浙江省有机茶标准化精品园区等。

2 生态循环农业理念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与实践

2.1清洁生产的生态循环理念应用

有机茶园按照“生态化建设、有机化种植、清洁化生产”的要求组织种植、加工和供给,在有机茶种植过程中实施了“三改一绿”肥培管理技术、“五法并举”的病虫害控制技术、“三除一免”的杂草处理技术,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实施了新型机械化采摘技术、“三单独、一统一”的生产加工技术。

2.1.1肥培管理实施“三改一绿”技术

①改园技术。对长满杂草的茶园进行全面深翻,深翻程度掌握在30 cm以上,并把杂草埋入土中,杂草循环利用作天然肥料,时间安排在秋茶后期进行。

②改土技术。对所有茶园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根据不同的茶园土壤增施不同的有机肥,大多以施蚕粪、菜饼为主。根据有机茶生产基地的实际,在生产中确定施肥标准,667 m2产干茶150 kg的茶园,年667 m2施肥量为200 kg(高产茶园基地施用量适当增加);对肥力相对较差的茶园进行套种紫云英,以提高肥力。

③改树技术。即根据树势的衰老程度,采取相应的树冠改造措施。根据有机茶基地的实际,主要采取了重修剪措施。为提高工效、提升改树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公司推行了机剪技术,利用重修剪技术实施重剪,效果良好。机剪裂口较平,裂口桩明显少于手工整枝修剪,有利茶芽早发、多发。把剪下的枝叶铺于茶行(病虫害较为严重的枝叶除外),待叶片脱落后再把粗大的枝叶清理出茶园,实现剪下料的循环利用。

④绿化技术。即套种绿肥、间种遮荫树。重修剪后的茶园,土壤裸露面积增加,是套种绿肥的最佳时期。为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营造更好地小气候条件,在茶园的人行道边及茶园中间栽植遮荫树,以水杉、梧桐树为主。同时,为避免茶园外农田使用农药后少量农药可能漂移到有机茶园内,把茶园四周边缘的两行茶树既不修剪也不采茶,让其自然长高,以形成一定高度的篱笆,起到天然保护屏的隔离作用。

2.1.2病虫防治采取“五法并举”综合防治技术

①指标化防治法。根据有机茶病虫害防治指标,病虫害发生较轻时,不采用任何措施。当虫害发生较严重达到一定指标时,如茶毛虫、茶尺蠖、茶刺蛾等发生明显增多时,根据害虫生长规律,首先用人工采摘法控制病虫发生率,如遇多雨时节发生大面积病虫爆发,即用病毒制剂进行及时防治。

②养鸡吃虫法。在有条件的茶园饲养家鸡,让鸡吃茶园里的虫子害虫和杂草,既起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又增加了茶农养殖的经济收入。

③采摘控虫法。茶树梢嫩部是害虫(小绿叶蝉)栖息和产卵的场所,根据茶叶长势及时采摘茶叶可以有效地控制部分害虫的发生和繁殖。对一些袋蛾和蚧类害虫采取修剪和采摘清除茶园的方法进行控虫。

④封园减虫法。冬季封园时喷施石硫合剂,深耕培土,降低越冬代的虫口基数,是减少翌年虫害发生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经过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效果十分明显。

⑤太阳能杀虫灯灭虫法。在有机茶园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在夜间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将飞赴杀虫灯的害虫电击致死而被灭除,配合以上四种灭虫法,实现全天候灭虫。

2.1.3杂草处理推行“三除一免”技术

①养羊除草法。在有机茶生产基地中饲养一定数量的山羊,让山羊吃茶园中的杂草,茶园内就能减少人工除草。既能减少人力资源,又能利用生态中食物链的关系维持茶园的生物群落,而且山羊排出的粪便更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养分。

②割草机除草法。借鉴公园割草机除草的原理,采用割草机进行除草。经现场试验得:一台割草机一天可割草0.53~0.67 hm2,工效是人工除草的10倍以上。一年内割3~4次,割下的杂草直接铺在茶行上用作有机肥。这样既能保持土壤水分,又能防治杂草生长,一举两得。

③人工除草法。对部分坡度过陡,茶行等性状差的茶园,人工除草法最为有效,一年之内一般不超过2次人工除草,以降低劳务开支。

④免予除草法。杂草尽管与农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也是某些害虫的栖身之所,但杂草在夏季能降低地面高温,在冬季又能保温和减少水土流失,杂草更是良好的有机肥,所以除恶性的杂草以外,在土壤条件差又容易水土流失地方的杂草,还是免于除草最为妥当,也节省了开支。

2.1.4采茶运用新型机械化采摘技术

以前,使用双人抬往返切割式茶机进行机械采茶。该方法能减少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在有效地肥培管理基础上,操作熟练,机械采茶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质量无影响。但是,由于采摘标准不一,茶青完整度欠佳,茶叶质量不高,机械采摘只在中老茶园制中低档成茶和茶季劳动力紧张时才使用。针对目前双人担架式弧形采茶机存在着生产率低、鲜茶叶破碎率高(重割)、含杂率高(硬枝多)、品质差、不安全和机械寿命短等缺陷。经过公司仔细考察,分析茶叶生长的特殊地形地貌、不同茶树高度,研究、示范新型的机械化采茶技术,通过实行定点定位控制和水肥共施,培养操作人员技术,提高了茶叶品质。

2.1.5加工采用“三单独、一统一”的生产加工技术

加工过程中,采用“三单独、一统一”的生产加工技术。在茶叶初加工过程中,各基地鲜叶应单独堆放、单独加工,掌握杀青“温度”,投叶量及杀青程序,“揉捻”的压力和时间,烘的温度及最终含水率控制。茶叶精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各类产品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加工,掌握各类茶叶筛分、拣剔、干燥、拼配匀堆等加工工序。

2.1.6节能加工设备应用

图1 产业及废弃物利用循环模式

为促进生产效率,公司从日本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蒸青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有机茶加工实行青叶→摊放→杀青→冷却→叶打→粗揉→捻揉→中揉→精揉→烘干的全自动加工,完全避免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的落地。同时,为促进设备节能降耗,公司近年淘汰最初利用的2台油锅炉,改用节能蒸汽锅炉,原本生产1 t茶叶需1 t的油,而设备改进后,如今生产1 t茶叶只需400 kg煤,大大降低了生产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2.2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及产业延伸的生态循环理念应用

为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和产业经营体系,近年来,该茶园有限公司遵循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按照“增补缺失环节、增强薄弱环节”的思路,增办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规模养殖湖羊,增强养殖能力;增建沼气工程及“三沼”综合利用工程,增强茶园优质有机肥供应能力和废弃物生态化资源化利用能力;增设羊吃草、鸡吃虫、保护自然天敌等生态链条及太阳能杀虫灯等清洁能源产品,增强有机茶有机种植能力;增办某休闲山庄,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产业。通过增补增强产业链条、生态链条、资源利用链条建设,公司整体上实现了产业链接和废弃物生态利用双循环的模式,模式如图1。

2.2.1耦合种养链条,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为确保有机茶园内安全可靠的优质有机肥供应,公司耦合种养链条,新成立了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专业规模养殖湖羊,建成厌氧池容积为100 m³的沼气工程一处,沼液通过茶园内喷滴灌设施得以资源化、有机化利用。湖羊、鸡等产生的畜禽粪便则通过粪便厌氧堆放池,将鸡粪、羊粪发酵后,直接作为肥源施用于茶园内茶树,节省商品有机肥用量。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及沼气工程建设,不仅有机耦合了种养业,而且实现了环境的“治”(治理)、废弃物的“资”(资源化)和茶业的“质”(品质)的三赢。

2.2.2构建生态链条,促进产品有机种植

因有机茶种植过程中各项管理措施都有严格的要求,肥培管理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禁用任何化学合成的人工激素。因此,公司在有机茶种植过程中利用生态链中羊吃草、鸡吃虫的食物链,在茶园中立体放养鸡、羊,到达绿色除草、除虫。而且鸡、羊排出的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同时,茶园中不施用化肥农药,对害虫的天敌能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如蜘蛛、寄生蜂等生物,使生物链得到合理的延伸和加强,天敌得以大量繁殖,有效控制了害虫对茶树的危害。

2.2.3衍生产业链条,实现种养游一体化

茶园中放养的鸡、羊是名副其实的土鸡、土羊,肉鲜味美,是上好的食材。茶园有限公司结合生态茶园的美丽景色及公司特有的茶文化、茶艺技术,衍生产业链条,开办休闲山庄,发展农家乐,将鸡、羊等衍生产品供山庄内客人食用,提升养殖附加值,以此促进农业休闲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公司也从整体上构建了集种、养、游于一体的建设。同时,公司承包茶园周边2.53 hm2鱼塘和农田,一方面作为茶园的绿色隔离带,防止农田中农药化肥和害虫对有机茶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在鱼塘内饲养龙虾、鱼等水产,作为山庄内食材的原料基地,壮大农家乐发展。

3 生态循环农业理念应用效果

3.1产品接轨国际市场

通过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产业化延伸的生态循环理念应用,该茶园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茶已连续16年通过了瑞士(IMO)国际有机食品颁证,连续13年通过了日本(JAS)国际有机食品颁证和连续11年通过了美国(NOP)国际有机食品颁证,使浙江省内的有机茶联合体颁证面积达253.3 hm2,构筑了有机茶多国颁证、多渠道销售、多国出口的安全网络销售体系,不断与国际市场接轨。

3.2经济效益

产品除少量供应国内市场外,绝大多数出口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经浙江省茶叶集团公司统计,2010年该公司出口各类有机茶584 t,出口额达3 390万元,创汇496万美元;2011年公司出口各类有机茶612 t,出口额达3 525万元,创汇520万美元;2012年公司出口道人峰各类有机茶648 t,出口额达3 710万元,创汇574万美元。此外,公司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3生态效益

由于该公司的有机茶园完全按照国际有机农业标准化管理,从茶叶种植、采摘和加工的全套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不施用任何化学农药及化肥,因此改善了茶园生物群落,对区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社会示范带动

该公司本着一切为茶农服务的宗旨,依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和“二次返利”的经营机制,同时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跨县市跨省区的联合,建立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体化形式的有机茶联合体,拥有省内外有机联合体茶园面积1 600 hm2,入社会员210家,带动农户1 576户,不仅有效加强了茶农、合作社、企业和市场的联系,而且辐射带动了诸暨、浦江、江西、贵州、福建等省内外地区有机茶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棋,郑水明,叶雪珠,等.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模式和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 900-4 901

[2] 郑水明. “五化四促”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大发展. 浙江现代农业,2011,(3):11~13

[3] 王海文. 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甘肃理论学刊,2011,(5):33~37

猜你喜欢

模式应用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