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实证分析

2016-07-18黄翠萍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随迁子女家庭教育

黄翠萍(福建江夏学院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实证分析

黄翠萍
(福建江夏学院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流动过程中,举家迁移已呈上升趋势。外出务工者中女性比例增多、城市流动儿童即随迁子女数量快速增长,流动妇女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基于福建省流动妇女生存现状的实证调查,描述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认为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面临着文化程度偏低而无力辅导子女、缺少时间和精力辅导子女、缺乏心理教育等问题,并从加强对流动妇女的培训、提高流动妇女的薪资待遇、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和促进流动妇女的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城市。到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男性农民工占65.9%,女性占34.1%。[1]也就是说,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流动过程中,已经形成一个新的群体——流动妇女,即离开土地、离开家乡,流入城市打工或经商的农村妇女。进城务工的流动妇女大多数为劳动力中的中青年女性,流动妇女已成为城乡劳动力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群体之一。与此同时,举家迁移已呈上升趋势,城市流动儿童即随迁子女数量快速增长,流动儿童数量也已经达到3581万,每100个儿童中就有13个流动儿童,城镇义务教育阶段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1394万,在城镇每100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就有19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动人口6岁至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在2013年达到62.5%。[1]在城市化过程中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政府及学术界的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是孩子完成基础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对于举家迁移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家庭来说,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近年来,媒体经常报道流动儿童犯罪、沉迷于网络,流动儿童家长缺乏监管、教育无方等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家庭中,母职的角色是最重要的。身为务工女性的母亲,他们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家庭婚姻、子女教育等多重压力和挑战。本文以福建省流动妇女生存现状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试图描述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家庭教育现状,发现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及资料来源

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学科领域中。研究主题上探讨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问题居多,具体内容包括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地选择与影响因素考察、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的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随迁子女入学后面临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法规等。[2,3,4]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则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议题:其一,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现状的描述。主要从家庭教育的主客观环境、家庭教育行为和方式、家庭教育观念、效果和家庭教育基本特征等方面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描述。[5]其二,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产生的问题与成因分析。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着住房条件差、经济条件差、亲子互动模式欠佳、父母普遍欠缺现代教育知识等问题[6,7];也有学者对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家庭、学校、社区、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8]其三,对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探讨。主要是从健全政策制度保障、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来探讨。[9,10]

综上,现有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研究更多关注学校教育即流动儿童在城市入学难的问题。二是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停留在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描述上,深度不够。而且“他者”话语居多,学者们更多从自我预设中分析、探讨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各种现实和问题。从母亲的角色来探讨流动妇女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相对缺乏。三是现有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多数探讨的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且集中在研究因时空分离导致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有关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基本被忽视,现有成果非常之少,有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基于一组流动妇女生存现状的数据,综合分析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更具操作性及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和访谈资料均来自2014年6月福建省妇联与福建江夏学院联合组织的流动妇女生存状况调查资料。样本采用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与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第一阶段抽样单元为城市,以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基本方案,选取了福州福清市、泉州石狮市、厦门海沧区三个城市;第二阶段抽样单元为街道,以流动人口数量为基本方案,选取了流动人口数量较大的三个街道;第三阶段抽样单位为社区,以流动人口数量为基本方案,选取了流动人口数量较大的三个社区。调查范围共涉及27个社区,由项目负责人及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实地发放问卷,当场完成、当场检查和回收,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样本量为540人。访谈资料来自对选中社区的流动妇女或社区妇女主任的深度访谈,访谈内容包括流动妇女与孩子互动的情况、在子女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解决方式等。

二、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样本资料基本情况

本研究调查对象均为已婚已育的流动妇女。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从年龄分布层面看,被调查者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妇女占绝大多数,累计百分比为95%。从文化程度层面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累计有效百分比为69%,流动妇女文化程度偏低;从职业层面看,从事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样本累计百分比为61.8%,从事劳动密集型及低端行业居多;从收入层面看,月收入为1001~2000元及2001~3000元的样本比例较多,累计百分比为63.8%,相对于所调查城市平均工资水平,流动妇女收入较低。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二)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

本研究对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行为方式、观念、效果、困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基于此,我们得以了解流动妇女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并发现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流动妇女与随迁子女的交流情况

流动妇女与孩子每天都有交流的人数占有效百分比的16.5%;与孩子经常有交流的占有效百分比的49.6%,这一比例在所有指标中为最高;与孩子偶尔有交流的占有效百分比的28.9%;与孩子从不交流的占有效百分比的5.0%。从中可知,被调查对象与孩子的联系与交流还较为紧密。

为了解被调查者与孩子交流时的内容,我们设置了学习、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情感交流、城里的事等指标,各项指标所测量的有效百分比为73.0%、70.8%、72.8%、43.6%、6.0%。而在另外一项有关与孩子交流时谈论最多的两项内容进行测量时,谈论吃、住等日常生活的比例最高,占有效百分比的57.37%;其次是学习,占有效百分比的22.73%;谈论最多的内容中选择情感交流的仅为7.33%。可见,流动妇女与孩子的交流集中在学习和物质生活方面,情感交流较少。

2.农村妇女外出务工给随迁子女带来的影响

外出务工对孩子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包括给予孩子更好的经济条件、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孩子更懂事了、增进孩子对外面世界的理解等;负面的影响则包括孩子成绩下降、性格孤僻、情感孤独、孩子心理不安全等。被调查者认为“外出务工使得孩子有更好的经济条件”的人数占有效百分比的59.5%,这一比例最高;其次,认为“增强了孩子的适应能力”和“认为孩子更懂事了”的被调查者占有效百分比的51.1%和43.5%,分别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认为“增进了孩子对外面世界的理解”的被调查者占有效百分比的31.6%;其余方面的影响均在10%以下。由此可见,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增强了孩子的适应能力,看到父母在外务工如此辛苦孩子也会更懂事,但与此同时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3.流动妇女教育随迁子女面临的主要困难

问及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有62.2%的被调查者表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子女、精力有限,选择人次最多;有48.9%的被调查者表示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教育孩子能力有限,也占据较大比例;有31%被调查者表示缺乏子女教育的指导;还有37.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可见,虽然流动妇女将孩子带出来务工城市看管,但大部分流动妇女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子女。

虽然将孩子带来务工所在城市,流动妇女仍然对孩子的教育感到忧虑,主要体现在:担心孩子的安全、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的学习,这三个方面的比例达77.8%、62.9%、62.1%;而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孩子在外学坏的比例也达到了49.1%和30.1%。

4.流动妇女解决养育孩子问题的路径

调查数据显示,流动妇女会通过多元化的途径解决养育孩子方面碰到的问题。选择征求丈夫意见的被调查者占有效百分比的73.2%,居于最高;选择请教老师的比例为51.3%,居于第二;选择自己解决的比例为42.8%;选择咨询朋友意见的比例为31.3%;求助于邻居、亲戚的比例为15.1%。

(三)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流动妇女将子女带到身边是为了在生活上方便照顾孩子以及在学业上教育子女,但因为自身条件以及制度安排的限制,流动妇女的随迁子女与留守子女一样在家庭教育方面遇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基于对调查资料的描述性分析,发现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流动妇女文化程度偏低,无力辅导子女,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社会化教育

流动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流动妇女自身文化程度有限,即使有心辅导子女,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流动妇女对子女的未来充满忧虑、无奈。调查资料显示,流动妇女在外务工不仅非常担心孩子的安全、身体健康、学习,还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孩子在外学坏。在访谈中,某被调查说到:

我生完小孩,带到一岁就和丈夫一起出来打工,小孩留在老家,那时候好想孩子,经常想到哭,这种想念熬了好几年,他长大后也怕老人管不到,就带到城里来了。我儿子现在小学二年级了,他的作业好多我都不会,我自己只读到三年级。不懂的作业只好让他白天上学去问老师和同学。(个案1:罗某某,32岁,福建龙岩连城人,育有1男1女。)

2.流动妇女从事职业劳动时间和强度较大,缺乏时间和精力辅导子女

由于流动妇女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只能进入到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流动妇女从事的职业普遍存在从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低等情况。外出打工的流动妇女一般愿意通过加班的形式来增加家庭收入。虽然她们内心深处也希望多陪陪子女,但出于改善家庭经济的需要,她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这也导致她们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减少,能够用于辅导孩子的时间也相应减少。

3.流动妇女对子女的教育多集中在学习方面,缺乏心理教育

流动妇女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她们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多数流动妇女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多关注人身安全、学习和基本生活方面,而对学习之外的事物,如她们对子女心理上的辅导和精神情感层面的关心相对缺乏。约60%的流动妇女都认为外出务工对孩子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善了经济条件,也增进了孩子对外面世界的理解。有一半以上的流动妇女表示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和健康问题,但是只有7%的流动妇女与孩子有情感交流。有不少流动妇女表示会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却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某位被访谈者提到:

我们到城市打工就是为了多赚点钱。原来小孩也是待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看管,后来爷爷奶奶去世了,我们为了生计和小孩有人看管就将两个小孩带出来打工的地方了。孩子爸爸在外面当装修工人,一天到晚很忙,我在一家超市当清洁工,负责下班回来给小孩做饭。平时会经常问下他们(指的孩子)学习上的事情,让他们在外注意安全,不能乱跑,他们也不喜欢我管他们的学习。至于你(访问员)刚才所说的孩子心理有什么想法,每天发生了什么事等,他们不说,我们问也问不到。(个案2:王某,40岁,福建南平顺昌人,育有2个女孩。)

流动妇女单纯地重视学习成绩,一味的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轻视或忽视了子女的思想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教育。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应该涵括知识性、技能型以及精神方面的教育,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与非流动家庭的孩子相比,流动妇女的子女往往遭遇更多的挫折。

三、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受流动妇女文化程度低、教育能力有限、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以及城市教育资源有限等因素影响,流动妇女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不仅涉及到流动人口家庭、流动妇女,更涉及到儿童、城市安全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帮助解决流动妇女应对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几条对策建议。

(一)对流动妇女进行培训,提高技能,转变观念

相关部门应突出抓好并落实流动妇女的培训工作,提高流动妇女的整体素质。结合流动妇女自身情况,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能够让流动妇女有“一技之长”,提高收入,减轻子女教育费用负担,增强意识,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

(二)提高薪资待遇,使流动妇女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家庭教育中来

流动妇女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是挣钱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但工资普遍偏低。为了多挣钱,大多数流动妇女选择延长工作时间,但加班会减少流动妇女原本可用于对子女的教育时间。面对这种矛盾,流动妇女感到很无助。若政府能够提高农民工的最低工资,并督促有关企业兑现,无疑能够增加流动妇女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时间。

(三)组建一支社会工作专业队伍为流动妇女提供社会服务

组建一支社会工作专业队伍为流动妇女提供社会服务,加强和促进流动妇女的能力建设,提升她们对于子女的支持和保护。母职教育对于提升家庭的情感功能、教育功能、保护功能较为关键。在能力建设方面要增进流动妇女对孩子的教育意识,增强对孩子的监护能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基层人员加入社会工作队伍、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借此机会,应培养一支专门从事妇女工作的一线人才队伍,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志愿者为支持力量,在社区、工厂等地为流动妇女提供专业的服务,切实提高流动妇女服务的专业水平。例如,可以帮助建立流动人口示范家长学校。发挥示范学校教育指导作用,帮助流动妇女积极探索针对流动儿童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流动妇女重视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从儿童心理发展、思想教育、社会行为等方面对流动妇女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她们的家庭教育意识。

(四)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减少妇女流动

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妇女能够就近就业,减少流动。统筹经济的协调发展,缓解城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进而推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从长远来看,国家、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农村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经济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让更多的人选择就近就业,他们的子女也就相对减少了流动。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致,结合调研实际情况,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创业、开办企业,实行定向支持,对于帮扶企业经济发达地区给予一定财政上的支持和补贴,落后地区提供政策优待,实现县市之间的帮扶。

(五)调整教育政策

调整教育政策,使流动妇女的子女能够在她们所务工城市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乃至高中教育。身为母亲的流动妇女将孩子留守在家或者随迁到城市都是无奈之举,但流入地的教育政策使得她们的子女无法像城市居民的子女那样接受正规的教育。她们的子女基本上都是入学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而农民工子弟学校因为师资、设备、缺乏财政扶持等问题,无法给流动妇女的子女提供合格的教育。公办学校对于农民工来说,更是望尘莫及。因此,流入地政府若能在教育政策上作出适当安排,增加农民工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无疑有助于流动妇女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杨旻,黄胜利.中国教育发展报(2015)[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5,284.

[2]陶然,孔德华,曹广忠.流动还是留守: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地选择与影响因素考察[J].中国农村经济,2011(6):37-44.

[3]谢建社,牛喜霞,谢宇.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1(1):92-101.

[4]徐爽,闫逢柱.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以北京市X镇和广州市Y镇为例[J].农村经济,2010(12):86-90.

[5]杨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27-50.

[6]吴帆,杨伟伟.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1(6):90-99.

[7]钟海青,张燕妮,张国磊.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问题研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4(4):197-200.

[8]李伟梁.试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及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36-139.

[9]赵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齐鲁学刊,2013 (2):95-99.

[10]程静.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N].光明日报,2014-2-22(7).

(责任编辑:陈 果)

中图分类号:G91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6)05-0021-05

收稿日期:2015-03-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SH04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FJ2015C050);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B类项目(JBS14222)。

作者简介:黄翠萍(1983-),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Migrant Women Education Problems in Urban Migrant Children

HUANG Cuiping
(College of Public Affairs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108)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of migrant women and urban migrant children,the problem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children are worthy of attention.Based o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migrant women in Fujian,the study collected data by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family education,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children.In the end,it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s,suchas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migrant women,improve the flow of women's wages,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promote the ability of women's ability.

Key words:migrant women;migrant children;family education

猜你喜欢

随迁子女家庭教育
如何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
成长之歌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考察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反思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