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2016-07-18苏玉凤林忠军宣翔虎陆明奎徐华庆吕凤娟

淮海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

苏玉凤,林忠军,宣翔虎,陆明奎,徐华庆,吕凤娟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苏玉凤,林忠军,宣翔虎,陆明奎,徐华庆,吕凤娟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采用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消化性溃疡患者62例,按照收治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2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3%高于对照组的87%;溃疡面积比较:观察组溃疡面积愈合较对照组好。结论: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比单纯使用西药疗效更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小柴胡汤; 加减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胃肠道黏膜被自生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以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为多见。发病原因主要归结为胃酸对黏膜的消化性作用。主要临床表现为:嗳气,恶心,呕吐,腹痛[1]。各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小柴胡汤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55.6±6.4)岁。病程:2~6个月,平均(3.2±1.6)月。所选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2]中所规定的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论治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所规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胃出血、幽门梗阻的患者。以患者就诊门诊及收入病房的单双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7∶14,平均年龄(53.4±6.2)岁,平均病程(3.1±1.2)月。其中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复合溃疡2例;溃疡面积(23±12)mm2。观察组男女比例18:13,平均年龄(56.2±5.4)岁,病程(3.5±1.3)月。其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复合性溃疡3例;溃疡面积(24±11)mm2;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溃疡面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每天2次;硫糖铝1 g,每天4次,饭前及睡前服用,5周为1个疗程。Hp(+)加服阿莫西林胶囊1 g每天2次、甲硝唑400 mg每天2次,连续服用2周。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柴胡汤加减,基础方为:柴胡18 g,半夏、党参、黄芩各12 g,大枣、生姜各6 g,炙甘草3 g。随症加减:反胃吐酸-脾胃虚寒证,加桑螵蛸、芍药、桂枝各12 g,调生姜为20 g,降柴胡为12 g、黄芩6 g;口苦、咽干、心烦之脾胃湿热证,去半夏加厚朴9 g,黄连、枳壳12 g,茯苓6 g;两胁胀痛、嗳气、胃脘饱胀之肝气犯胃证,加枳壳12 g,香附、郁金各9 g。每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空腹温服,连用4周。

1.3疗效标准依据《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治愈:溃疡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发红,无明显水肿,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溃疡消失或转为瘢痕组织期,纳差、胃脘胀痛,反酸呕吐等症状消失;有效:溃疡由活动期转为愈合期,溃疡面积缩小≥50%,纳差、胃脘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减轻;无效:溃疡无变化或溃疡面积减少<50%,纳差、胃脘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分析,见表1;治疗前后有效率比较,见表2;治疗前后溃疡面积比较,见表3。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分析 (%)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比较 (%)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面积比较 ±s)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嘈杂”、“胃脘痛”。中医学认为其发病多是饮食不节,而至脾胃损伤、气血不畅、化而为淤。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主治:心烦喜呕、不欲饮食[4],其中方中以柴胡为君:功以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对肝郁气滞、胀满、血虚效可立彰。黄芩为臣:和解少阳,可治食少便溏、气虚乏力之症;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共同为佐,其中半夏、生姜散结和胃,降逆止呕;人生、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扶正以助透邪外解,又可实里以御邪内传。有医家依据五行生克制化原理,运用小柴胡汤治疗木不疏土而引起的反胃,呕吐,效果明显,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与传输,脾气生化有源。肝气得以濡养,有利于肝气功能发挥;肝气逆乱,则脾胃升降失司,小柴胡汤疏肝调和肝气,使脾胃生化有源;伤寒少阳病证典型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玄。而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在各种物共构成君臣佐使共奏调理脾胃,疏肝利胆之功效。对于不同证型患者调用不同组方,脾胃虚寒证中加以桂枝、芍药,温通经脉,调和营卫,更加桑螵蛸助阳固涩;脾胃湿热证加以黄连、厚朴:燥湿温中,更加茯苓健脾和胃;肝气犯胃证加以枳壳、香附、郁金下气行气理气以调肝气。

本资料中,观察组在运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为主方,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情况随症加减,使得消化性溃疡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明显提高了消化性溃疡单用PPI的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的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69.

[2]陈灏珠,王吉耀,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2009:28-2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8-83.

[4]王隆均.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3,34(9):47-49.

[作者单位]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239000 苏玉凤(1984-),女,医师,大学。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4.053

[中图分类号]R 5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4-0484-02

(收稿日期:2016-01-30)

猜你喜欢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
浅析小柴胡汤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经验调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之辨析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止嗽散合过敏煎加减治疗过敏性咳嗽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