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研究生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2016-07-18王晓娇
陈 英,陈 蓓,齐 鹏,卢 阳,王晓娇
(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研究生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陈英,陈蓓,齐鹏,卢阳,王晓娇
(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进行知识共享,增加共享的有效性,文章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通过演化博弈机理模型的建立和各变量的分析可知,知识单方面分享效用与知识协同效用差异以及奖励报酬和恶性回报的数值和对于知识共享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知识共享给分享者带来的负效用对于知识共享的实施具有阻碍作用。进而,需要从组织管理以及研究生个体层面构建研究生知识共享机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知识共享;演化博弈;制度强度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6.0032
知识管理是研究生获取信息、创造知识的需要[1],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关键[2]。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单导师模式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单导师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3],主要表现为导师与所带研究生之间以及研究生与其他导师所带研究生之间的知识共享范围和深度受到限制,造成部分显性知识的隐性化。另外斯蒂格利茨认为,为了减少威胁,人们通常会有意识隐藏知识以增加他们的不可或缺性[4]。并且隐性知识转移具有非编码性、垄断性和知识主体的诚信缺失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着诸多困境[5]。以上现象为研究生的知识共享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研究生整体质量的提高。
国外很多学者对知识共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Senge P提出来知识共享的定义,认为知识共享不仅仅是一方将信息传给另一方,还包含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并从中学习,进而转化为另一方的信息内容,并发展个体新的行动能力[6]。Davenport T H,Prusak L和Hendriks P认为知识共享包括知识提供者的外化和知识接受者的内化两个过程,即知识共享=知识传递+知识吸收[7,8]。Tuomi认为知识共享行为本质是一种社会驱动行为,成功的知识共享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对个体社会心理层面进行广泛的了解与深入的挖掘[9]。
国外关于知识共享的研究早于国内,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成熟,但国内的研究更注重实证以及方法论。李志宏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个体特征(需要满足度、利他主义、荣誉感)、内部机制(人际信任、团队凝聚力、授权式领导)、支撑性框架(自我效能、资源充足度)3个方面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进行了研究[10]。李金霞将管理集成理念运用到知识共享研究中,得出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互动关系,以及技术、员工、组织3个因素整合为一个整体影响企业知识共享,协同作用于共享过程[11]。金鑫用了分布式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及组织学习和社会网络分享等相关理论,归纳出分布式创新要素及3种知识共享机制的初步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12]。
在对国内外文献的阅读后发现,关于知识共享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就高校教育的研究生培养阶段来讲,知识的管理及共享的针对性研究并没有太多的成果,缺乏一个系统的体系。这不仅不能引起高校对于研究生知识共享的重视,更不能为研究生知识共享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本文通过理解知识共享的内涵,根据SECI模型了解研究生知识共享和知识转化的过程,描述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存在的知识共享的现象,再从仅受知识共享效用影响以及外在环境影响角度对研究生知识共享博弈分析,最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文章的总目标是通过构建研究生知识共享的新的理论视角,创新研究生知识共享机制,从而有效地增加知识共享量,促进研究生个体知识的创新与积累,增强个人及团体的竞争优势,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研究生知识共享分析
(一)知识共享
广义知识共享是指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分享给他人,以实现个人知识扩散为集体层面的知识。知识共享具有4个组成要素,即人、知识、过程和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13],是知识转移与知识吸收两个阶段的有机统一。根据共享的知识的复杂性和内隐程度的不同,将知识共享划分为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其中隐性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狭义的隐性知识指在学习或实践中积累的,难以用文字、图片记录或表达的知识,广义的隐性知识不仅包含狭义的隐性知识,还包括由于个人的垄断心理以及传递途径的阻碍而造成的显性知识隐性化的部分。
(二)研究生知识共享过程
Hiortaka Takeuehi(竹内弘高)和Ikujior Nonaka(野中郁次郎)在《创造知识的公司》(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中提出的著名的知识螺旋(knowledge Spiral),合理地揭示了知识共享过程的实质[14]。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的4种基本模型——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综合化(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即SECI模型(图1)
图1知识转化的SECI螺旋式模型
1.社会化(从隐性到隐性)。在师生之间、研究生之间,研究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来分享经验、形成共有思维模式和技能从而实现知识的转移的过程,这个转移的过程不是通过语言教学完成,所以作为学习方来讲,必须勤观察、多思考、虚心请教。这种知识转化的方式直接、快捷,但是由于隐性知识的特性,所以学习方不能掌握全部的技能以及系统的原理,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社会化转化的知识主要是学习实践中的态度、思维模式、工作方式等。
2.外化(从隐性到显性)。外化是将部分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而研究生学习是在实践和理论不断交替中完成的,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以及实验操作,教师或研究生将实践体会通过语言、图示等表达转化为可传授的知识,让其他的研究生学习和借鉴,实现了知识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化。这个过程依赖于技术操作演示、学术经验交流会、实践指导等,这也是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从想象上升到概念的过程。
3.综合化(从显性到显性)。综合化是将外化过程中形成的零散的显性知识采取收集、整理、分类、组织、提炼、升华等方式转化为系统的显性知识的过程。通过将知识系统化并且用专业语言表达出来,个人的表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的深度将大大提升,也有助于同其他研究生以及老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此外对于研究生来讲,综合化阶段就是通过实践、调查和实验形成新的学术观点以及论文和专著的阶段。
4.内化(从显性到隐性)。内化是系统化的显性知识转化为各研究生隐性知识的过程。研究生通过学习、掌握和揣摩新显性知识,将这些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再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挖掘出新的隐性知识,使其成为新一轮知识转化的起点,整个螺旋式知识转化得到深化和升华,并且有效增进了研究生个人的经验、灵感和学习诀窍,提升了研究生团体的知识储备量和竞争能力。
从模型可以看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知识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4个连续、动态的转化过程,形成螺旋式上升,从而不断深化、升华。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老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得以实现,并且研究生与学习组织之间的感情不断加深,归属感增强。
(三)研究生学习阶段中的知识共享
占志勇构建出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系统图(见图2),并且分别阐述了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15],这对于了解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图2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系统图
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分为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通过培养方案(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学位论文体系)的实施达到培养目标,从而来完成研究生的培养,这个环节就是研究生培养的内部运行机制。而外部协调机制则通过分析研究生培养质量(包括产出成果质量和培养过程质量),得出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方案制定和实施的不足和优点,并将信息反馈给培养方案制定和评估监控,再作用于内部运行机制。通过内外部机制的不断的输出、反馈,研究生培养方案不断更新、改正,完成了一次次的良好循环。
在整个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中,研究生参与实施的只有内部运行机制中培养方案的落实,也就是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学位论文体系的完成。理论课程体系主要是各导师对研究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教育,以此来指导其实践课程和学位论文的完成,体现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显性知识的共享。导师把自己所有的隐性知识不断外化再传递给学生,而学生通过提问、考试等一系列形式再把自己掌握的情况反映给导师,导师根据情况再传授知识。在理论课程也有学生之间知识共享的体现,比如为其他学生解惑、在回答问题或者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看法等。在这里所讲的导师和学生来源于同一学科或者不同学科,扩大了单个导师与其所带学生的范围,所以这个阶段是研究生获取知识最快和最多的阶段。
而实践课程体系、学位论文体系主要是在单个导师与其所带研究生中进行。通常研究生根据导师在近期所做的总课题和总项目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研究并且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由于每个人所研究的内容、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单独指导,而在这个过程中该研究生接受到导师的显性知识对于其他研究生来讲则是隐性的。此外,因为导师的不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不同,导致每个研究生接受到的显性知识不同,此时大量的隐性知识就会存在于一个学科甚至一个专业内。因此从这两个角度来讲,需要研究生之间加大知识共享的范围,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共同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提高整体质量。
二、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
演化博弈理论不要求参与人完全理性,也不要求完全信息,是一种把博弈理论分析与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某一群体,是为了探索并理解群体演化的动态过程,并解释说明群体达到此时状态的原因以及达到的途径。
(二)基本假设与参数设定
1.基本假设。首先,研究生之间的知识共享只在两个人之间,没有第三人的参与;其次,研究生是非完全理性的,在选择知识共享不共享时,凭自己的意愿而为;然后,研究生进行的知识共享的效用可以被有效识别;最后,研究生所在环境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激励制度,在研究生进行知识共享后有一定奖励。
2.参数设定。知识产生的共享效用主要分为3类:知识的独享效用、知识的单方面分享效用和知识的协同效用。其中知识的独享效用是指个体独有的知识的效用;知识的单方面分享效用是指单方面吸收他人的知识,而自己没有跟他人分享时,将他人的知识与自己知识融合产生的效用;知识的协同效用是指在进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双方沟通交流,推进知识的深度,扩大知识的广度,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用。
不管在什么条件下,研究生对知识只有两种行为,即α=1(共享)和α=0(不共享)。假设知识共享在A、B两位研究生中进行,研究生A和研究生B知识共享前的独享效用分别为MA1和MB1;知识单方面分享效用分别为MA2和MB2;知识协同效用分别为MA3和MB3。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可能由于独享知识减少、心里不公、产生“搭便车”心里等原因产生负效用,对于研究生A、B分别为NA、NB。
(三)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博弈
1.仅受知识共享效用影响的研究生知识共享博弈。当研究生A选择知识不共享(α=0)时,如果B不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A时,A、B的总知识效用仍然为各自原有的知识效用,即为各自的知识独享效用,分别为MA1和MB1;如果B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A时,A把从B处获得的知识与自己的知识融合,由原来的独享效用变化为现在的知识单方面分享效用,即为MA2,而B由于没有从A处获得知识分享而产生了一定的负效用,此时B的知识效用在原来的独享效用的基础上减少了产生的负效用的值,即为MB1-NB。
当研究生A选择知识共享(α=1)时,如果B不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A时,A由于没有从B处获得知识分享而产生了一定的负效用,此时A的知识效用在原来的独享效用的基础上减少了产生的负效用的值,即为MA1-NA,而B把从A处获得的知识与自己的知识融合,由原来的独享效用变化为现在的知识单方面分享效用,即为MB2;如果B也选择知识共享,那么研究生A、B在双方相互沟通交流中不断深化知识深度,一同获得知识的协同效用,即分别为MA3和MB3。
表1 仅受知识共享效用影响的研究生知识共享博弈
当研究生的知识共享效用大于共享前的独享效用(MA3>MA1、MB3>MB1),并且知识共享的协同效用大于知识的单方面分享效用(MA3>MA2、MB3>MB2),此时研究生在期望选择对于自己最优的策略时,选择知识共享,也即达到纳什均衡。
2.受外在环境影响的研究生知识共享博弈。研究生学习是在整个学习培养环境中完成的,受到身边同学、老师、学校以及同领域学者的影响,所以其知识共享行为也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造成研究生在科研、社会实践过程中分享和被分享的知识的数量、效果、程度不同。赵雪松研究发现,在无报酬的条件下,知识共享到一定程度会停止,主要原因是共享者担心自己的长远利益会受损,所以可以根据知识共享的需求建立报酬补偿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从而鼓励以及促进知识共享的实现[16]。通过以上分析,得到研究生知识共享的博弈规则:
在建立了知识共享的激励条件下,假设研究生A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B(α=1)时,B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A的概率为p,则A获得协同效用MA3的概率也为p,而B将自己的知识不分享给A的概率为1-p,则A独享知识效用为(1-p)(MA1-NA)。同时假设A以k1概率获得他人给与的知识共享的奖励报酬SA,其中SA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非知识的总报酬。此时研究生获得总效用期望为:
E1=pMA3+(1-p)(MA1-N1)+k1SA
同理假设当研究生A不分享自己的知识(α=0)时,B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A的概率为p,则A获得单方面分享效用MA2的概率为p,而B将自己的知识不分享给A的概率为1-p,则A独享知识效用为(1-p)MA1,同时假设A以k2概率获得恶性回报SA',其中恶性回报是指他人给与非知识方面的不好行为与评价,由于选择不知识共享时,恶性回报的产生是减少了知识共享总效用。此时研究生获得总效用期望为:
E2=pMA2+(1-p)MA1-k2SA'
如果研究生A选择知识共享(α=1),那么建立的激励机制是有效的,此时需满足E1>E2,即
pMA3+(1-p)(MA1-NA)+k1SA>
pMA2+(1-p)MA1-k2SA'
则:
(四)模型中各变量分析
1.NA表示的是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产生的负效用,由于E1=pMA3+(1-p)(MA1-NA)+k1SA并且还应满足E1>E2,所以NA越小,E1越大,激励机制越有效。但是对于负效用,只能减少而不能避免,所以在除了鼓励知识共享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分享者可能产生的消极心理,尽可能减少知识共享带来的负效用。
三、基于博弈分析的研究生知识共享机制
从上述分析可知:知识单方面分享效用与知识协同效用差异以及奖励报酬和恶性回报的数值和对于知识共享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知识共享给分享者带来的负效用对于知识共享的实施具有阻碍作用。因此,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可以从组织管理层面以及研究生个体层面两个角度,构建研究生知识共享机制。
(一)组织管理层面:
1.提高对知识共享的认识。高校知识管理是将高校的各种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有效地加以整合与集成,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竞争力与新价值的一种管理理念[17],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关键[2]。因此组织管理者需要其表示足够高的重视,并且需要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更加有效的实施管理措施。
2.设立管理机构。研究生知识管理是一项涉及大量的人、财、物有序投入,涉及相关制度、机制制定和实施的具有全程性和全员性的复杂工程[18]。为了保证研究生知识共享能有序有效地进行,就需要一个管理机构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共享的所有方面,比如制定相关制度、组织共享活动、提出战略目标等。
3.搭建知识共享平台。目前知识的共享主要是在模仿、自主学习、交流中进行,并且共享的范围是比较小的,所以搭建知识共享的平台成为必须,比如同一学科和相关学科可以定期开展交流会、学习论坛,这样知识传递不仅速度快,而且还避免了知识的失真。在这些共享过程中也能使研究生认识到更多的知识渊博教师和学生,也能开阔自己的眼界,发现自己更多感兴趣的领域。并且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要创建一种有话敢说、有问敢提的学习交流氛围,减少知识共享过程中的阻力影响。
4.建立共享机制。建立知识共享的奖励机制,不仅仅要奖励分享知识的研究生个体,更要奖励都能参与知识共享过程的集体,让研究生和集体能感受到知识共享和交流中能给自己带来的人际关系和科研进步的好处,以此鼓励研究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共享中。
(二)从研究生层面:
1.加强自身知识储备。能否同他人有效沟通以及能分享多少知识取决于自身具有的知识量,并且能否理解和吸收他人的知识决定于自身对该知识已有的掌握情况,而这些都要求分享者与被分享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研究生在平时的学习阶段必须要认真积累知识,保障“知识源”的丰富和沉淀,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并且要勤于研究,善于记录想法,提高个体自身的知识接收能力和共享能力,这样才能做到储存与接收并举。
2.提高自身的认识。认识决定实践,研究生需要有积极互助的精神,并能认识到分享自己的知识不仅仅能获得物质上的鼓励,更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在不断分享过程中能提高整个团体的科研能力,而这反过来更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和进步,这样从本质上改变研究生对于分享知识阻碍自己进步的认识误区。
3.积极参与知识的沟通与交流。知识共享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能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能使自己以及他人有效的掌握知识的难点和关键点,并且能启发研究生,促进新知识的产生,这也是知识共享的最终目的之一。另外沟通与交流也是锻炼研究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为人处世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此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研究生知识沟通交流的范围应该要扩大。在现在的研究生教学中,主要是采用小班制的教学方式,大部分都是同一个专业的研究生或老师交流,甚至是只在一个导师所带的团队中交流,这便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跟不同的研究团体交流,不仅学到了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知识,更能在知识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灵感,发现新的知识。
4.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知识共享。在共享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对方对知识认识的状态以及理解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路径,即因人而异的选择。比如有的同学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不了,那就需要找出相似的例子;有的同学文字理解能力差,那就可以用图像进行说明等等。这样既加快了知识共享的速度,也提高了知识共享的有效率,达到了“你说即我思”的最佳方式。
另外不可避免的是有些同学会存在“搭便车”的心理想法,即我不用主动思考及探索,我需要的知识可以从你处无偿获取。这就需要分享者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对方能认真思考,探索自己需要的知识,这样虽然延长了知识共享的时间,但却能促进对方钻研知识,培养出自己的思维模式,这比给与对方知识更具有帮助性。
参考文献:
[1]柴阳丽.基于Web2.0的研究生知识管理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34-38.
[2]樊治平,孙永洪.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6(5):371-378.
[3]吴志玮,毛景焕.导师制与课题小组并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0):17-18.
[4]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知识经济的公共政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5):20-41.
[5]刘良灿,张同健.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基于互惠性企业环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38-41.
[6]Senge P.Sharing Knowledge:Executive Excellence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997(14):18-24.
[7]Davenport T H,Prusak L.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M]. Boston M 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8]Hendriks P.Why sharing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the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1999, 6(2):91-100.
[9]Tuomi I.Data is more than knowledge: Implications of the reversed knowledge hierarchy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memory [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0, 16(3):103-117.
[10]李志宏,朱桃,赖文娣.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4):581-590.
[11]李金霞.管理集成视角下的企业知识共享[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9-22.
[12]金鑫.面向分布式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13]杜海云.图书馆如何实现知识共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52-54.
[14]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M]. 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5]占志勇.基于系统论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运行机制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3):44-46.
[16]赵雪松,杜荣,焦函.师徒模式下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解决方案[J].预测, 2006(5):5-39.
[17]周九常.试论高等院校的知识管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1-4.
[18]张娜.高校隐性知识管理与研究生培养[D].兰州:兰州大学,2010.
(编辑:杨建肖)
收稿日期:2015-10-28
基金项目:甘肃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扶持项目:“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陈英(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927(2016)02-0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