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与成长
——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研究
2016-07-18符珞珈蒋晓丽
□符珞珈 蒋晓丽
互助与成长
——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研究
□符珞珈蒋晓丽
【摘要】如今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通信软件。大学生在微信中实施利他行为,获得社会支持,利他与社会支持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化。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研究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入手,借助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理论,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大学生微信交往的特点。研究发现,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微信社会支持在性别、年级、学科中差异显著。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息息相关,二者具有滞后、社交性等特点,情境、熟悉程度影响大学生的微信交往。
【关键词】微信;利他行为;社会支持
一、前言
如今,人们频繁地在微信中聊天、分享和点赞,微信记录呈现着很多人的多姿生活。微信从即时通信工具逐渐发展成为多元、立体的沟通平台和自我呈现的舞台。腾讯发布的《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微信已不单单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它已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微信用户平均年龄26岁,45.4%的用户分布在18岁至25岁之间,相当于一般大学生的年龄层。《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显示,微信是大学生日常社交应用较多的媒介之一,所占比例为84.9%,仅次于QQ(所占比例为88.3%)。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在微信中的社交行为。
可以说,大多数大学生离开家乡异地求学,微信成为他们与人沟通、分享,相互帮助的虚拟场所。借助网络开放、自由的特性,凭借微信即时、内容丰富的特点,大学生在微信中的互动、倾诉和相互支持呈现独特的特征。大学生的微信利他(altruism)行为和微信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也为微信讯息增加了新的内涵和意义。
国内已有研究者探讨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1]外国学者亦有相关研究,如探讨大学本科生如何用Facebook(脸书)进行合作式学习。然而有些研究全方位地探讨问题,缺乏详细的实例分析,有些可以为微信研究带来启发。本研究将具体探讨大学生在微信中的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
二、文献回顾
(一)微信与大学生交往
大学生的微信使用现象目前已经得到学界的关注。现有研究发现,微信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而且因为微信功能强大,其可以帮助大学生表达情感、记录成长、处理未尽事宜、打发无聊时间,微信与大学生的关系愈来愈密切。[2]微信借助超文本传播方式和个性化、口语化的语言,正在帮助人们回归面对面的传播方式。[3]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微信有如双刃剑一般存在着危险的另一面,便捷的沟通方式伴随着碎片化的阴影,陌生人的接近也带来潜在的危险。[4]孔令国认为微信在大学生社会资本的转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5]
大学生微信行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功能特点,缺乏对于具体交往行为的理论探讨。
(二)利他行为相关研究
利他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alter,意为他人的。利他主义包括仁爱利他主义和利己的利他主义两种表现形式。[6]在社会心理学中,泰勒等认为“利他行为是指不图回报地帮助别人的行为”。[7]
学者对虚拟社区的利他行为进行了考察,研究了程序员社区中利他行为的非偶然性和延时性、旁观者效应减少①、高效率等特征。[8]已有学者发现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动机越高,所进行的网络积极社会行为频率越高,也越有机会实施网络利他行为。[9]
郑显亮等学者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结合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了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10]
根据上述文献可知,虚拟社区中的信息存在延时性、旁观者效应减少等特征,因此本研究对信息滞后(延时性)、情境因素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RQ1:滞后的微信信息会产生何种影响?
RQ2:大学生所处情境是否会影响他们在微信中的利他行为、社会支持?
(三)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社会支持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11]研究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检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国内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12]
梁晓燕等学者编制了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包括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社会成员支持4个维度。[13]大学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人际信任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自我表露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14]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15]
(四)网络利他行为与网络社会支持
相关研究已发现研究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总体较高。研究生领悟社会支持在性别、婚姻状况、年级及生源地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人际信任、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倾向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16]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行为。郑显亮研究发现,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17]
目前的网络利他行为、社会支持研究主要针对整个网络传播环境进行探讨,缺乏关于某种网络媒介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的阐述。根据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显著相关,我们可以推测微信中的社会支持和利他行为也存在相关关系。因而,本研究借助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理论,分析大学生微信交往行为。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我们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a: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在性别上差异显著。
H1b:大学生微信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
H2a: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在年级中差异显著。
H2b:大学生微信社会支持在年级中差异显著。
H3a: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在学科背景中差异显著。
H3b:大学生微信社会支持在学科背景中差异显著。
H4: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和微信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问卷包含两个成熟量表。本研究借助郑显亮绘制的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18],通过删改,绘制出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量表,包括4个维度:微信网络支持、微信网络指导、微信网络分享、微信网络提醒。该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7。同时,研究者改编梁晓燕、魏岚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19],从而得出大学生微信社会支持量表,亦包括4个维度,即微信情感支持、微信工具性支持、微信信息支持、微信社会成员支持,该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9。问卷题项设置中,由于未收到农学类学生的问卷,因而最终将学科分类改为:文科、理科、工科、医科。
本研究通过网络问卷、实地发放问卷 (四川大学)两种方式,共发放131份问卷,有效回收123份。
随后,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从问卷答题者中选取8名同学进行一对一访谈。通过和微信用户访谈、交流,研究者可进一步理解量化结果,完善研究结论。
四、问卷资料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问卷基本资料。调查结果中,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4.7%(55人),女生占55.3%(68人)。本科生占57.7%,硕士研究生占38.2%,博士研究生占4.1%。文科生占39.8%,理科生占21.1%,工科生占34.1%,医科学生最少,占4.9%。
六成(60.2%)大学生表示当他们遇到困难或疑惑时,偶尔会到微信上求助。18.7%的大学生经常在微信里求助,16.3%的大学生从不在微信中求助,4.9%的大学生总是在微信中求助。
表一
问卷结果显示,37.4%的大学生表示一般5分钟左右会收到微信好友回复。27.6%的大学生表示一般10分钟左右会收到回复,24.4%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半小时或者更久才能收到回复,只有10.6%的学生表示通常立刻收到回复。
八成(85.4%)大学生表示微信信息给实际生活带来过帮助,9.8%的大学生表示帮助很大,也有4.9%的大学生表示无帮助。
大学生的微信利他行为中,最常使用的是文字(35.3%),其次是必要的图片、链接(22.3%),再次是语音对讲(21.7%)、表情(18.3%),视频(2.5%)用得最少。
大学生在微信中寻求社会支持时最常用的方式是文字 (40%),其次是表情 (23.6%),语音对讲(22.5%),再次是图片和链接 (11.1%),视频聊天(2.9%)用得最少。
两个量表中,大学生微信社会支持量表平均分(2.25)略高于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量表(2.16)。微信利他行为量表中,微信网络支持的得分最高(2.57),表明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类型中,安慰、肯定、鼓励对方等行为较多。微信社会支持量表中,微信社会成员支持维度得分最高(2.34),表明大学生在微信中较多地与对方进行网络社交和娱乐活动,通过正向社会互动,加深自己的团体归属感。
(二)推论性统计
1.性别
由分析结果可知(见表一),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在性别中的差异不显著 (P=0.126>0.05),H1a不成立。大学生微信社会支持情况在性别中的差异显著(P=0.018〈0.05),H1b成立,女大学生的微信社会支持平均分(2.35)高于男大学生(2.11)。
2.年级
由数据可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微信利他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37〈0.05),H2a成立,在微信社会支持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P=0.009〈0.05),H2b成立。数据的各组方差具有齐次性,可做多重对比检验(如表二)。
统计发现,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微信利他行为中具有显著差异(P=0.011〈0.05),本科生和硕士生在微信社会支持行为中也具有显著差异(P=0.002〈0.05)。其他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
3.学科背景
由数据结果可知,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在微信利他行为中无明显差异 (P=0.074>0.05),H3a不成立。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在微信社会支持中存在明显差异(P=0.029〈0.05),H3b成立。且各组数据方差齐性,可对社会支持数据做多重检验如下(表三)。
由多重检验可知,微信社会支持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具有显著差异(P=0.018),文科生和工科生具有显著差异(P=0.015)。
表二
表三
表四
4.微信利他行为和微信社会支持相关关系
由相关性分析(表四)可知,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和微信社会支持存在相关关系,且为正相关,相关关系显著,H4成立。
五、访谈资料分析
问卷分析之后,本研究希望进一步了解量化结果的意义,因此采取了质性访谈的方法,选取8位问卷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结果不仅补充、深化了量化结果,还表明社交性是微信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的特点,情境、熟悉程度会影响微信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故以下分析包括回复滞后、学科背景、社交性、情境、熟悉程度等部分。
(一)回复滞后
访谈对象表示存在微信好友回复滞后的现象,立刻收到回复的情况不多,这与问卷调查结果相同。
受访者表示可以理解这种现象,滞后的信息可能有参考价值,可能已经失去价值。
(回复)会有滞后现象,有时候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他才回复。这种现象可以理解,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全天候帮你。有些滞后的回复仍然有价值。但比如我说,在外面谁帮我看个通知选个课啥的,然后滞后了,这样的信息就失去价值了。(B男,研一学生,文科)
受访者也表示微信中问题本身的时效性不强。
滞后的情况还是有,普通的问题滞后无所谓,很急的问题不会在微信上说。(C女,研一学生,工科)
急事打电话多,如果不很着急,会给同学、朋友微信留言。(E女,博三学生,文科)
另外,受访者表示自己一般看到倾诉或提问会及时回复对方,主观上他们还是希望能及时回复,不过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忙得没时间登录微信、手机没流量等会导致他们不能及时看到信息,只能滞后地回复他人。
我回微信一般比较及时,因为我属于网瘾少女,会时常check信息,另外,还会设置微信消息铃声提醒自己。但有时,比如很忙的时候来不及check或者没流量了,就不能及时看到信息,也就只能延迟回复了。(A女,研一学生,文科)
只要看到了就会回复。但实际上,我基本上不会及时回,没办法,毕竟不能一直守着手机啊。除非是我玩手机的时候正好看到,我就会立马回复。(H男,大三学生,理科)
以上是大学生关于接收、发出滞后微信回复的看法,传受双方处于相互理解的理性状态。
(二)学科背景
不同学科的受访者都表示会有针对性地询问微信好友,会比较相信他们的建议。不过不同学科的大学生有不同的辅助行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问卷结果:不同学科的大学生在微信社会支持中有显著差异。
生活上的问题,我会针对性地问一些人。情感方面的问题,我喜欢问朋友。(学科)专业问题,会在微信上问同学。有些时候,微信上的回答不能令我满意,因为问题太专业,微信说不清楚。比如3D建模。我只能在微信上找到对方,再约个时间大家见面借助电脑来分析、解决问题。(C女,研一学生,工科)
一般需要情感宣泄时,我当然找那种朋友式的(微信好友),专业问题就找同学、同事。我会相信对方的回复。比如说你向英语专业的人问一个单词、一个语法,为什么不信呢?在大家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还是要求证啊,还得自己判断、搜索一下。(B男,研一学生,文科)
我相信微信好友的回答,因为我会问就说明我相信他们。有了问题,我一般会自己找答案,如果找不到答案或者那天太懒了不想自己找,才会问微信好友。(D男,研二学生,医科)
基于彼此了解和好友的知识储备,受访者相信微信好友的答案。这种相信是有选择性前提的,由于学科差异,面对一些问题,工科学生把微信仅仅当成沟通渠道,而后在线下求助微信好友,文科学生自己搜索网络信息来辅助解答,医科生在自己未找到或不愿找答案时,才询问微信好友。由此发现,微信间接地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也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判断和获得新知。
(三)社交性
访谈资料显示,大学生抱着“并不一定要得到解答”的心态在微信中寻求社会支持。他们认为聊一聊也不错,即便没有收到答案,他们也表示理解。
问了他们无法解答很正常啊。那就互相讨论讨论呗。其实大家水平差不多,只是认知角度有区别,可以互补。(B男,研一学生,文科)
他们能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很多时候是方向性的建议,精神上的鼓励,最终还是要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回答还是有用的,能够让你迅速冷静下来。毕竟他们没有处在你这个环境,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比如我在国外(大部分微信好友在国内),只有自己去寻找办法,自己去找人,自己去跑。(F男,研二学生,文科)
利他行为中,大学生表示自己会尽量准确回答,即便无能为力,也会鼓励对方或与对方聊一聊。
对于我不知道的问题,我会对对方表示鼓励。(F男,研二学生,文科)
(当别人来找我倾诉或者提问时)一般聊的都是很久没见的同学,互相谈一下挺好。不能准确回复也不影响,聊天沟通的过程更重要。(H男,大三学生,理科)
成长期的大学生往往离家在外,在微信中和熟人聊一聊,容易获得慰藉和支持。
另外,访谈者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微信群里常常出现“歪楼”情况。大学生很自然地接受该现象,觉得很有意思。
群里聊着聊着跑题,那也是一种交流现象。大家聊嗨了。可以有人来正楼。微信群中,提问者遇到“歪楼”现象可以主动再次提问。(A女,研一学生,文科)
群里聊事情主题变得很快,比如自己打字很慢,打完字,大家已经换话题。(C女,研一学生,工科)
(“歪楼”)很正常,你可以在群里发现对这个问题同样感兴趣的人,然后私聊就行了。(B男,研一学生,文科)
网络的开放性促使微信对话也呈现自由而多样的形态。
(四)情境
访谈资料显示,线下情境会影响微信的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情况。
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比如放假),比较孤单,也只能通过微信进行社交。在微信中与他人互动会多一些,微信替代了短信。如果不开微信,我就会担心错过信息。如果看到别人的疑问或倾诉,我会立即回答。(C女,研一学生,工科)
独处的大学生将微信作为唯一的社交渠道,因而较为频繁地使用微信,为他人提供解答。社会心理学中,情境因素是影响利他行为的外部因素之一。情境因素包括有他人在场和没有他人在场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有他人在场会减少个体的利他行为倾向。微信熟人、小圈层的信息环境避免了多余的“他者”出现,特别是一对一私聊中,彼此交流的大学生可以形成在线、无他人的封闭环境,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微信利他行为活跃的原因。
独处的时候尤其容易求助,还有比如和父母在家,虽然不是独处,但是有的问题,比如时尚问题、学术问题,父母可能不会很了解,我就会想到询问(微信中的)大学小伙伴。(A女,研一学生,女,文科)
看周围的人是不是我愿意倾诉的对象,如果他们不是,我会选择去微信上吐槽和倾诉。(G女,大三学生,理科)
受访学生表示当他们独处、放假在家、和不愿向其倾诉的对象在一起时,会更多地与微信好友互动,寻求支持。
(五)熟悉程度
大学生的微信好友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熟人社交是微信社交的特征,熟人之间的熟悉程度也成了微信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
受访者表示,如果对方和自己非常熟悉,即便自己不能帮助他,也会主动帮忙另寻答案。
对于别人的支持、帮助程度和彼此熟悉程度有关。我一般告诉求助对象或许可行的途径,比如可以从某些网站、某些大牛的论文或网站中去搜寻答案。如果对方跟我很熟,我也会帮忙联系。(E女,博三学生,文科)
回答得上的话就回答,一般不会刻意找答案。还是要分熟悉程度。如果对方是特别熟的人,我会主动帮助他另寻答案。(C女,研一学生,工科)
部分受访者表示,如果有人在微信群、朋友圈里倾诉或提问,熟悉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虽然微信里都是熟人,但是也要分群。如果是参与度高的群,我会比较主动解答或参与讨论。如果是一个自己参与度比较低的群,看到有其他人回复了,我一般较少插话。朋友圈中的提问也分提问者的熟悉程度,有时也会较为积极地回应比较熟的人。(A女,研一学生,文科)
线下的交往熟悉程度影响了微信中的交往行为。微信中的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是实际生活中相应行为的拓展,微信为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微信中的帮助和支持需要具体实践才能生效。
六、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阐释大学生的微信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情况。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微信利他行为在性别中无显著差异,与已有研究不一致。徐庆春指出,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0]笔者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跟两个平台有关,网络和微信两个平台,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就整个网络环境而言,男生具有更多的网络知识和技术,微信的功能在于运用,操作简便,男生和女生在直接操作的领域内没有太大差异。微信社会支持情况在性别中有显著差异,女大学生的微信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大学生,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微信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中都存在显著差异。本科属于通识教育,学生年龄较小,较少承担社会压力,硕士和博士阶段属于学术科研范畴,硕士、博士研究生会承担更多的生活、社会压力,三个年级层次的学生生活、学习状态大不相同,所以得出了年级因素中的差异。由数据可知,本科生和硕士生在微信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中分别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具体解释了年级中的显著差异主要由本科和硕士的差异所引起。
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在微信利他行为中无明显差异。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在微信社会支持中存在明显差异。同样,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工科学生将微信作为联系渠道,进而寻求线下的帮助。文科学生较多地自行搜索网页资料,医科学生在自己未能解决问题时,才求助微信。
大学生的微信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呈显著的相关关系。大学生在微信熟人圈子中彼此帮助,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学会助人、奉献等美德,同时也获得别人的支持,彼此增进感情。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关怀能够为个体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和学习的榜样。利他和社会支持有一定的相互性,微信交流的双方相互影响、模仿,因而日常的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相互关联。
问卷结果显示:微信信息滞后的情况很多。受访者也都表示存在此现象,对滞后信息的发送者表示理解。受访者表示只要看到信息就会尽快回复,不过有时候无暇登录微信、没有流量,不能及时看到信息,才会导致自己延迟回复。
社交性是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的特征之一。这符合大学生广交朋友、积极社交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没有期待在微信中一定要给予、得到确切的解答,甚至会出现跑题、“歪楼”的现象,微信中的帮助和支持总体呈现轻松、自由、开放的状态。
独处和身边人无法解答、倾诉的情境会促进大学生在微信中实施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这证明微信存在“旁观者效应减少”的特征,旁观者效应降低助人水平。独处的大学生频繁使用微信,客观上旁观者减少,微信的小圈层传播让交流双方从实际环境中得以抽离,减少主观心理上的旁观者。客观或心理上旁观者的减少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和互助。
熟悉程度会影响大学生的微信利他行为,对方和自己越熟悉,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就越积极。熟悉程度影响利他行为,这也印证了“差序格局”的观点,微信中的大学生以自己为中心,形成水波式的交往圈子,和亲近的人进行更多的互动。
微信给利他行为、社会支持赋予了新的特征和含义。微信中的点滴帮助和陪伴大学生成长。本研究对相关行为进行了分析,但尚未阐释不同情形 (生活、学习、工作类等)的利他行为、社会支持,以及不同情形中,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类型的分布如何,这部分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同时,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的微信利他行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待后续研究。另外,微信中的非语言符号(如表情)是否加强了社会支持和利他行为的效果,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军.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5(1).
[2]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3]王艺颖.人际传播视角下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研究[J].新闻世界,2014(7).
[4]刘桐.微信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5]孔令国.微信的使用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6]林泰,陶倩.当前社会利他行为研究的意义及其三层次表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7]胡竹菁,胡笑羽.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99,209.
[8]安晓璐.浅析虚拟社区中的利他行为[J].传媒观察,2005(3).
[9]赵欢欢,张和云.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利他行为: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3(6).
[10]郑显亮,祝春兰,顾海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5).
[11]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12]刘继文,李富业,连玉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1).
[13]梁晓燕,魏岚.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测评初探[J].心理科学,2008(3).
[14]孙金玉.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15]张元灏.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与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6]田园.研究生人际信任、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1.
[17]郑显亮.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
[18]郑显亮.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编制与多层线性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9]梁晓燕,魏岚.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测评初探[J].心理科学,2008(3).
[20]徐庆春.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符珞珈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蒋晓丽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