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文化:人类交往的伟大革命

2016-03-05张瑞兰

新闻爱好者 2016年4期
关键词:媒体文化

□张瑞兰



新媒体文化:人类交往的伟大革命

□张瑞兰

【摘要】媒体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它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媒体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交往的历史;媒体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精神交往。媒体决定文化的承载形式、内容、传播方式,参与文化的符号制作、意义的构建、社会秩序的维护,它本身就是文化;不同的媒体决定了不同的媒体文化。新媒体掀起了人类交往的革命,也意味着一种新型文化的产生。

【关键词】媒体;文化;人类交往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孤零零的自我存在,而存在于人们相互之间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交往是人类的社会本性。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是活在“关系”构成的世界的,而社会关系又是基于物质生产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不但指物质生产的交往,还有在此基础上人类的精神交往。正是在人类的不断交往中,社会得以进步,人类文明得以发展,人类也更为自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交往存在着多种局限,为了超越各种交往的限制,实现更为充分的交往,人类一直在追寻一种有机的交往方式。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沟通交往的媒介,比如声音、文字、图画,等等。因此,人类的交往又与信息传播、传播媒体的发展历史有着紧密的关系,媒体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它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媒体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交往的历史。与此同时,媒体参与人类交往的过程中,也塑造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如表达方式、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娱乐方式等,形成不同时期的文化心理及社会文化现象。

一、媒体发展与人类交往的历史

纵观媒体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是基于人类交往的基础上的,而人类交往,特别是精神文化的交往更是离不开媒介(媒体)的推动,人类交往的历史往往伴随着媒体发展的历史。

语言作为一种原始的交往方式只能限于面对面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因受时空的局限,交往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交往媒介的一次重大的革命,借助于文字,可以把信息带到远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也使得人类的精神交往有了可以流动保存的载体,但这种交往方式最初也仅用来满足少数识字的社会精英交往的需要,普通大众的交往需要难以满足。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各种印刷体开始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并直接催生了现代媒体——报纸的出现,它使得大众传播成为可能,也使得社会交往在空间上得以拓展,在时间上得以加快,人类之间的精神联系更为广泛,这是人类交往的一个大的历史突破。与此同时,这种广泛的人类交往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这两大传播媒体应运而生,进一步减少了时空及物理条件的限制。广播的声音能够迅速及时地把新闻信息传给大众,尤其是电视“可视性”整合了语言、图像、声音甚至文字于一体,更为直观地把信息呈现给观众,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便捷性。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实现了面向大众的广泛的信息传播,促进了人类更为广泛的交往,推动了工业化文明的进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一种崭新的媒体开始出现,新媒体以“无时不在的联结”为特点,以迅猛的传播速度冲破人类交往时空的局限,它是人类交往媒体的巨大变革。

媒体在参与人类交往的历程中,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交往平台,它为个体、群体、社群甚至整个社会传递信息、分享经验、建构意义搭建了桥梁。在信息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形成意义交换的互动关系,进而不断改变人类的价值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从而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在人类的交往过程中,媒体本身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符号”及“意义”,它参与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的再生产,以至于人类文化的创新与进步,因此媒体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密不可分。纵观人类交往媒介的发展历史,每一次交往媒介的革命,往往带来一种新的文化变革。如:印刷书籍的出现在欧洲直接引发了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是因为,封闭的社会环境产生不了新的价值观念,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新型文化的产生一定基于人类广泛的社会交往,而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及交往方式,本身就是文化。这就涉及如何定义文化,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作过这样的表述:“文化,或文明,就其最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这一概括说明文化并不是抽象之物,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涉及人类的存在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以后的学者,同样关注文化这个特点,我国著名文化学者梁漱溟先生曾把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的样法”,英国著名学者威廉斯也把文化定义为 “全部的生活方式”。随着媒体的发展,媒体在人类交往中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大,它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从文化的意义来说,媒体本身就是文化,它参与人类的交往,建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它是人类文化生活的构成要素。

总之,在媒体发展的历程中,它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精神交往,人与人在交流中才会产生“意义”,文化也是在意义中得以产生的。媒体本身也参与文化的符号制作、意义的构建、社会秩序的维护,它本身就是文化,不同的媒体决定了不同的媒体文化。一种全新的媒体意味着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人类全新的生存状态,一种全新的文化精神。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人类的交往越来越依赖于媒体,媒体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介入越来越强烈,它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媒体的文化意味也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传统媒体文化与人类交往

所谓传统媒体,主要是指报纸、广播和电视,它是工业化的产物,产生于工业社会。而传统媒体文化与人类交往所呈现的特点,也契合了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逻辑,传统媒体文化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工业文明。但是,传统媒体文化由于受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支配,使得人类的交往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悖论。

传统媒体的出现,使大众化的交往得以实现。传统媒体出现之前,人类交往的媒介语言和文字受太多时空的限制,人类交往只能局限于小范围的人际交流。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现代技术的进步打破了规模化发行及交通的限制,为文字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报纸出版发行,使得信息规模化传播成为可能,大大促进了人类精神交往的需要;电子技术的发展则使声音更为长距离的传播得以实现,广播的出现大大调动了人类交往的听觉功能;电视声画结合的特点同时调动了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人与视觉形象间的距离完全消失。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更加彻底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传统媒体提供的丰富信息进一步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强了人与社会的联系,人类交往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广泛的社会交往使得信息流通极为便利,契合了工业社会的规模化生产及消费的信息要求,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信息交往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文化生产也呈现出工业化社会的特点,如:中心化、组织化和规模化等,其文化产品是以市场为导向,用来刺激人类消费的欲望,促进了工业文明的进步。

但是,传统媒体文化与人类的交往由于缺乏交互性,它是一种单向化的交往模式。在传统媒体与人类关系中,传统媒体始终处于中心优势地位,掌握着发布信息的权力,整个传播的过程是一种单向、线性的传播,而受众则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主体性能动性难以得到实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交往”的无效。传统媒体致力于重构社会现实,提供价值规范,维护社会的有机运转;还通过形象及感性的视觉文化,向大众传递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维护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在此过程中,大众成为媒体文化不断“涵化”的对象,这直接促成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并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处于塔尖是权力和资本所代表的社会精英,下面则是沉默的大众,所形成的是一种中心化的、固定化的社会秩序。大众在传统媒体文化的不断召唤下,养成了特定的思维、观点和行为偏好,达成社会共识,并最终按照媒体所倡导的价值规范,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定位自我存在的社会位置,找寻自我生存的意义,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正如马尔库塞所谓的“单向度”的人,人在整个社会中是没有自由和创造力的,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事实上,传统媒体文化与人类交往是一种虚拟化的交往。美国传播学者麦奎尔曾指出:大众传播是一个复杂微妙的过程,就像两个人对话一样,是协商互动和交换的活动。[3]尽管传统媒体也注意到受众参与的重要性,并设置了一些受众反馈的环节,但是它缺乏交互性的结构手段,使得公众参与的程度很低。在传统媒体中,传播的权力主要集中于传播者,受众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大众所获得的信息是经过过滤、筛选、加工,什么样的信息被选中,一切来自工业化社会秩序运转的需要,而不是来自受众的需要。而且,传统媒体文化由于受市场经济的支配,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也是功利性的,它是以“消费”为核心的文化,所呈现的大众文化往往也是娱乐性及虚幻性的。在此传播过程中,普通大众的观点很难在其中得到表达,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观念自由流动的障碍。这种交往的实质是人和“物”的交往,物背后的人和社会是虚拟的,大众往往找不到交往的对象,作为受众的“我”往往处于一种他者的状态。因此,新媒体文化的信息传播,并非是人类理想的交往方式。

三、新媒体文化与人类交往

上述内容说明,传统媒体推动了人类交往和人类文化的巨大进步。但是,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受时空的限制,加上对受众主体性的压抑等,这直接影响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而新型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状况。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一个新的媒体形式出现时,相对于旧媒体来说都是新媒体,报纸相对于书籍、广播相对于报纸、电视相对于广播来说,都是新媒体。当前,学术界对新媒体没有一个清晰的、一致认可的定义。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从当前典型的观点来看,“数字化”与“交互性”是新媒体的主要特点[4],目前中国数字电视刚刚走向市场,而且不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还不属于新媒体。在中国,新媒体出现在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互联网具有的新闻及信息传播的特质,使之成为新兴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工业化社会传统媒体人类交往的状态,这种新的交往革命同时引起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

(一)新媒体与人类交往方式的变革

相对于传统媒体“人对物”的交往方式,新媒体实现了重要跨越即“人对人”的交往,实现了人类向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回归。新媒体可以同时以文字、图像、声音传播信息,它不仅融合了以往各种大众传媒的优势,而且,因为它具有跨时空、交互性等特点,用户可以对信息进行评说,还可以通过信息存储、整理随时进行调用和发送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自己的信息世界,也可以随时与他人或者利用“群”与“圈”的形式与他人即时交流。这种新型的交往方式更加接近自然的人际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交往空间,它是一种立体交往空间:它既包括一对一的人际传播,还包括一对多的大众传播,还有建立在各种交流圈子之上多对多的传播,既实现了面对面交往方式的回归,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超越。这种交往方式最大的突破,就是实现了跨时空的无限沟通,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感”缩小了,无时不在的联结成为人的生活方式。它还是一种去中心化、去组织、甚至是去疆域化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中的主客关系单向关系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型主体间关系。这种交往最突出的特点是交互性,这个特质就是改变了人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就是说人既可以成为主体,也可以成为受体,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的载体。人类社会迎来了一个“众媒”时代,人人皆是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和参与新媒体,并且热衷于社交媒体的分享,因此,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使人交往的能动性大大提高。

(二)新的交往方式与社会结构的变革

传统媒体的交往方式,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它与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相适应。在新型的交往关系中,虚拟的交往与现实的社会行为紧密相联,它直接给现实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带来冲击。人类在媒体交往中,多种身份不断被置换,形成不同的“群”与“圈”,这种不同的“群”与“圈”高度嵌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形成了一种新型公共领域。数字化的技术将信息权以低成本赋予大众,人们往往基于共同话题发表意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且由于进行点对点的直接、及时、平等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意见共同体”。这种新的公共领域及意见共同体的出现,首先打破了工业社会结构的价值纽带。新媒体使得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皆是信息发布平台,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不同价值观得以呈现,传统媒体所塑造的主流价值被多元价值所取代。并且,随着这一交往进程的不断深入,媒体权力将更大限度地从政治和商业利益集团转移到普通大众,这使得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进一步被打破与分化。多元化的价值观将重塑人们的行为选择,人们将更趋向于借助新媒体进行多元化、平等化的社会参与,人们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越来越强,新的社会主体开始出现。这种新的主体不同于工业社会“单向度”的人,借助新媒体,以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发布、分享信息,就社会共同事务发表意见。于是一种多元化的、非等级化的、弱中心化的社会结构形态开始出现。

(三)新的交往方式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变革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最大的优势是“网随人动”,时刻在线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生存方式。人与人之间越来越不注重沟通中的内容实质,而是更多地去关注社交“在场”的连续性,即“存在感”。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中,计算机与互联网成为人们身体的延伸,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样态的蓬勃发展,实现了人、信息、媒介之间的无缝联结。这意味着媒介不止于“人的延伸”,人们通过与新媒体相结合来延伸自身感官的功能,而且人与媒体相互融合,也使人的自身感官突破对信息承载的局限,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媒介化特征。人的“媒介化”还意味着人类的交往超越了时空及其限制,身体所在位置不再是交往的条件,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利用,随时交往、即时互动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在这种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既存在熟人之间的交往,也存在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既是真实的存在,又有虚拟的成分。而且,新媒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极为轻松便捷,实现了远程、随时交流,它还缩短了交往的距离感,实现了跨地域、跨国家、跨种族的交往,地球也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总之,新媒体使人的“存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新的交往方式与文化生产的变革

在这种新的交往方式中,沉默的大众开始说话,新媒体赋予每个人自由的表达权利,他们积极投入一种“文化创造”的体验中,在博客、微博、微信中,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表达、自我认同。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他们发布、评论、转发信息,展现自我日常生活状态,创造新符号,表达新观点,人人成为“意义”的主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文化的生产,这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具有新的特点。首先,文化生产主体的改变。传统媒体文化的中心地位被打破,个体的自觉意识被激活,各种“意义”的主体在信息交流与符号互动中,积极参与文化的生产,每个人都是文化的生产者,大众第一次成为文化的主角。其次,文化生产的技术依赖性。新媒体的发展源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Web1.0到 Web2.0乃至正在步入Web3.0,新媒体也从门户网站、BBS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显示出社交化、个体化的特点。技术决定了媒体交往的方式,而交往的方式也决定了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如:各种文本(新闻跟帖、贴吧、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网络流行话语、表情符号等。上述特点也决定了文化生产内容的创新性。科技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而新媒体则促进了人类交往的深入,赋予个体主动性,他们集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多种角色于一身,无时不存在,时时在表达,新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可以这么说,新的交往方式创新了文化的生产,生产出一种“创新型的文化”。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掀起了人类交往的革命,引起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也为精神交往,观念自由流动清除了障碍。与传统媒体在交往上所受时空的限制相比,新媒体压缩了文化互动的时空距离,增强了人类精神交往的频率,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创新,构成了一个“意义互联”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人因互联网而“存在”,在观念的分享交流中实现自我修正,达成共识,形成共有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产方式。这也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即新媒体文化,它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创立的新型文化,这种因交往而产生的“新文化”在生产及传播上均不同于传统媒体文化。当下,新媒体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必需品,以中国为例: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5]这必将加速这场人类交往的革命,推动新媒体文化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重构提供可能。

[本文为“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研究课题成果(批准号:11&ZD02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3]J.Fiske&J.Hartley.解读电视[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57.

[4]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7).

[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 2_53271.htm.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研究员]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媒体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重农抑商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当实时信息反馈成为一种网络艺术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如何通过媒体提高英语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