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中的常学辉—— 沉痛悼念好友

2016-07-14文/王

国际援助 2016年1期
关键词:加蓬刀削面经商

文/王 勤

文/冰冷酒



我眼中的常学辉—— 沉痛悼念好友

文/王 勤

常学辉没能走到人生的尽头,却倒在了暴徒的枪口下。噩耗传来,撕心裂肺,痛彻心扉。没想到一个如此优秀的人才就这样离开了我们。他生前的音容笑貌总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那些在一起的日子恍如昨日。

一、优秀的外交官

2004年3月18日,我作为驻加蓬使馆的经商参赞,抵达加蓬首都利伯维尔。走进机场,第一个迎接我的就是常学辉,他把我领到贵宾出口,很快办好入境手续。机场官员见到他都是一脸微笑,一看便知他们和小常的关系很不错。

我的前任参赞周兆明、经商处全体、使馆政务参赞及中资机构驻加代表都来机场迎接我和夫人,令我们十分感动。前任周兆明向我一一介绍前来欢迎的人,常学辉的名字我在国内就听商务部人事司的领导说过,而且领导还特别叮嘱我:“小常虽然是外借的,但踏实肯干,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你去了可以考察一下,如果认为符合条件可以报提职报告,部里会认真考虑。”领导的介绍让我对常学辉其人已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次见到的真人也和我的想象差不多:白净、高大帅气、灵气逼人。机场的顺利通关、忙前忙后的表现都让我和夫人相信,这是个不错的小伙子。

我们抵达加蓬时恰逢胡主席访加不久,我成了落实胡主席访问成果的第一任经商参赞,既觉得光荣又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常学辉、张炬、刘蕾等几名外交官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赫尔钢、徐师傅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有这样的团队辅佐,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的。

事实也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常学辉虽然很年轻,但他老成持重、见多识广,在处理对内对外关系方面扮演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去外交部办事,如果没带常学辉,所有遇到我的人都会问:常先生为什么没来?足见他给外交部官员留下的印象有多么深刻。外交部亚洲司从司长到下边的职员没有不认识常学辉的。常学辉对亚洲司的每个人的特点、办事习惯、家庭情况也都了如指掌。每次去外面办事,他都很注意正确把握与官员及其下属的关系。会见首长之前都会礼貌地和首长秘书、下属打招呼,有时间就闲聊或调侃几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些看似芝麻大的小事儿,久而久之形成的积淀也是不容小觑的。当然,和我们有业务往来的部门,他都特别注重掌握尽可能多的情况,结交尽可能多的朋友,以便有备无患。

记得有一次,一位专家组组长被下属告状告到当地警察局,警察不问青红皂白就要带走他。我请示薛金维大使后,把组长藏到经商处,保护起来,等到感觉没事了才把他放回组里。结果有一次他去邮局办事时不小心被警察发现,当场被抓捕。他用手机向我呼救,话还没说完手机就被夺走。情急之下,我想起常学辉平时结交的一位知名法官,就让常学辉找他帮忙。这位法官二话没说,利用他的关系,先把捕人的警察局弄清楚,然后又把押送的地点也搞清楚。这位法官在电话中告诉我:“你们这个人号都穿上了,幸亏我干预的及时,否则人就进去了。等到被收进去,再往外捞就麻烦了。”组长被救之后,我们赶紧把他送回国内,这件事才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也让我对常学辉的外交才能刮目相看。

二、平凡中闪烁着光辉

虽然我和学辉相处四年之久,但如果让我说他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事迹,我也说不出来。仔细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又感觉他身上总有一些亮点让他平凡的一生闪耀着光辉。

1.编外医生

加蓬地处湿热的非洲中部,打摆子是一种常见病。我的前任一年要得好几次这种病,第一次见到他的情形,就让我十分痛恨那些吸食人血的蚊子,怎么会把一个好端端的参赞害得骨瘦如柴呢?一到驻地我就把常学辉请到办公室,征求其意见,向他讨教灭蚊高招。之前我曾看过经商处所有人的简历,知道小常在援非医疗队工作过许多年,肯定积累了不少防蚊治疟的经验。不出所料,他马上提出建议:立即更换经商处所有纱窗,每家配发蚊帐、灭蚊药,每周集中喷药灭蚊一次,每人发放防疟药,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

常学辉的建议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不仅给中国人开了会,也给几个外国人开了会。我在任的四年多的时间里,不但本人没有得过疟疾,处里其他人,包括几个黑工也都没有得过疟疾。一有蛛丝马迹,我们第一时间都会先询问“常大夫”怎么办,只要他说没事我们就放心了,如果他说吃点药,我们就会吃点药预防一下。常学辉不但懂,而且还会打针。他还说过,有一次出差发烧,感觉得了疟疾,又找不到医院,就自己跑到药店买来防疟针剂,自己给自己推上了。从此,他走到哪儿都带着防疟药物,以预防不测,有事就自我治疗。

2.美食家

认识小常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美食家。小常是山西太原人,做过导游,周游世界不仅让他学到很多知识,也让他爱上了美食。

以前,我只知道山西人喜欢刀削面,自己也吃过几次,但真正爱上刀削面还是认识小常以后。无论他到哪里工作,都会带上那把削面的刀,来经商处任职也不例外。

有一天,处里有人过生日,他自告奋勇,要给大家露一手,正好我也想见识一下他的功夫,于是就答应了。他掏出自己的宝贝,拿给我看,说这是削面刀,其实就是一个类似刮皮器一样的工具,只不过更长、更锋利一些。他向我们介绍说:做刀削面和面技术很讲究,面坯要求一定的硬度,醒面的时间要长,软硬适中。再就是卤,基本上是西红柿鸡蛋卤或者茄子卤,当然也有别的,但这是山西店里最常见的两种。削面技术,讲究的是削出的面越长越好,越薄越好。

他不仅理论有一套,刀功也不弱。只见一手托着面坯,一手挥着刀具,半尺多长的面片纷纷飞进沸腾的水里,一会儿功夫,一碗碗香喷喷的刀削面就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掌声、欢呼声和把美食一扫而光就是对厨师最好的感谢和奖赏。后来,我把他的刀削面还用在了对外宴请和接待国内团组的宴会上,获得了中、外人士的一片赞扬声。他也因此蜚声加蓬,经常被人请去献艺,成了经商处的一张活名片。

另外,他还给我们讲过一种太原小吃——“头脑”,是用羊汤和秘制中药做的早餐补品,吃了浑身发热,汗流浃背。我在北京的山西店打听过,但无人知晓。现在,北京落雪,天气变冷,又到了吃“头脑”的季节,小常曾几次邀请我和他一起共享“头脑”,现如今他已与我天人永别,我们的分享计划再也无法实现了。

3.会讲故事的常哥

小常能讲故事、会讲故事,估计这和他早年当过导游有关。每天晚饭前他都会先给我们讲个故事,以此作为餐前的开胃小菜,我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没有小常在场,大家都会觉得食不甘味,总像是缺点什么。小常给我们讲过很多故事,比如“三闯法兰克福海关”、“西红柿鸡蛋汤的故事”、“阿尔及利亚护照失而复得始末”、“美元假钞案”等经典段子,这些故事常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因为小常口才好,会讲故事,我就鼓励他多与使馆本部、中资公司、华侨华人中的年轻人联络,为融洽方方面面的关系多做工作。常学辉不负众望,与处里的张炬、刘蕾密切配合,组成了帅哥美女三人组合,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生活方面都搞得热热闹闹,有声有色。

专家组来人办事,常学辉总是一马当先,能办的当时办,不能马上办的讲明理由,绝不推诿拖延。企业有困难能帮的尽量帮,帮不上的讲明理由,求得理解。在他的建议下,我们成立了行业协会,定期举行聚会,分析驻在国形势,及时交流信息和经验,传达国内和使馆对中资企业的关怀和要求。每年春节都在经商处招待中资企业代表,和大使到企业驻地慰问。四年下来,我们与各专家组、医疗队的关系相当和谐,经商处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关心与支持,大家都把经商处当成自己的家,常来常往,乐此不疲。驻加蓬经商处也得到商务部多次表扬。直到现在,大家对那段时光还念念不忘,时常谈起,常学辉无疑是那段美好时光中浓墨重彩的一位,在追忆那段美好时日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他——我们的朋友加兄弟。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常学辉!

送战友

—— 悼念常学辉

文/冰冷酒

这个

似秋非秋

似冬非冬的天气

一会儿飘雪

一会儿飘雨

无论是雪还是雨

都是那样凄凄惨惨

淅淅沥沥

像是苍天恸哭

而洒下的泪滴

天有不测风云

谁都没有想到

一个年轻的身躯

竟然倒在了异国他乡

非洲的马里

一个年轻的生命

就这样驾鹤西去

我欲哭无泪

悲伤无语

他的音容笑貌

总在眼前晃动

他那从未停止行走的脚步

总在我的脑海里游移

喀麦隆、加蓬、吉布提

卢旺达、阿尔及利亚、马里哪里没有他的身影

哪里没有他的足迹

他把自己的青春

贡献给了中非合作

他用生命讴歌

中非友谊

他是一个坚强的战士

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一路走好

我们的战友

安息

我们亲爱的兄弟

[作者为前驻加蓬、卢旺达使馆经商参赞]

猜你喜欢

加蓬刀削面经商
刀削面
从部队到经商,从员工到老板,从200万到2个亿,看好润刘爱民三十载奋斗史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刀削面
刀削面
履行负责任森林经营中资企业在行动——12家加蓬中资企业承诺负责任的森林经营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温州人后裔角逐加蓬总统
感受加蓬的绿、黄、蓝
山西刀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