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挑战与出路*

2016-07-14张小峰

国际问题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非南非国际化

张小峰 吴 珊



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挑战与出路*

张小峰 吴 珊

〔提 要〕 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已在双边贸易计价、货币互换、清算渠道、服务平台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同时也面临着非洲国家政局局部动荡、经济增长脆弱、储备资产下降、货币贬值、对人民币认知度较低等一系列风险和不利因素。为此,可通过加强政府间沟通与协调、完善中资金融机构在非网络布局、提高人民币在非洲的认知度和影响力等措施,由易到难,推动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进程。

〔关 键 词〕人民币国际化、非洲、中非经贸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了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为全面助推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破解非洲发展困境,中国决定提供600亿美元资金,实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金融合作作为重中之重,在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中非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扩大人民币在中非经贸投资合作中的使用,规避汇率风险,降低贸易成本,为中非经贸合作的转型和升级注入“新动力”。研究探讨人民币在非国际化取得的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在非国际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的进展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式拉开帷幕。近年来,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已取得若干进展。

一是贸易跨境人民币支付迅速增长。截至2014年,已有18个非洲国家在中非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预计2015年中非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将达150亿美元。[1]“驻肯尼亚大使刘显法在非洲人民币研讨会上的致辞”,外交部网站,2015年11 月24日,http://www.fmprc.gov.cn/web/dszlsjt_673036/t1319147.shtml。(上网时间:2016年4 月22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15年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在南非的使用量较2014年增长33%,较2013年增长191%。2015年6月,南非与中国(含内地和香港)间的直接支付约1/3采用人民币结算,而2014年同期仅为约1/10。[2]“人民币国际化在非洲不断提速”,《人民日报》2015年8月10日,第3版。中国银行数据显示,尽管2015年前3季度中非贸易额下滑,但人民币在非洲收付量迅速增长。2015年前10个月,非洲跨境人民币收付增长35%,达1266亿元。其中,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人民币收付额达616亿元,占非洲跨境人民币收付的近5成。[3]于盟:“人民币成为越来越多非洲国家的储备货币”,《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12月8日。此外,南非标准银行、渣打银行也在非洲积极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渣打银行是非洲地区最早提供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肯尼亚渣打银行为中资企业在非洲提供了涵盖贸易融资、现金管理、证券、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和服务。

二是人民币成为非洲国家外汇储备资产的趋势明显。货币互换在非洲取得新突破。201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南非储备银行签署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约合540亿南非兰特)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中南两国政府推动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及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民币在非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目前,全球24个国家公开宣布持有人民币,其中非洲国家有6个。[1]6国分别为尼日利亚、南非、肯尼亚、加纳、安哥拉和坦桑尼亚。2011年,尼日利亚成为非洲大陆首个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国家。彭博社报道说,这个决定是因为尼日利亚金融业对中国货币抱有信心。2012年,尼日利亚央行和坦桑尼亚央行分别认购了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额度分别为5亿元。2013年2月,南非储备银行斥资15亿美元购买中国银行间债券,约占其当时外汇储备资产的3%。[2]“人民币逐渐走红非洲成为外汇储备货币之一”,新华网,2013年11月18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1/18/c_125716184.htm。(上网时间:2016年4月22日)2016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与尼日利亚央行签署《中国业务和人民币交易合作委托协议》。根据协议,尼日利亚央行委托工商银行为其提供与中国和人民币交易相关业务的金融服务。这意味着人民币可在尼日利亚各商业银行间自由流通。伴随人民币“入篮”和国际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非洲国家外部融资多元化的战略需求,以及中非贸易的快速发展势头,人民币将成为更多非洲国家储备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三是人民币清算业务渠道日趋完善。中资银行加快在非战略布局,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其一,通过并购模式稳步推进在非战略布局。继2008年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后,中国工商银行于2014年斥资7.65亿美元收购该行全球市场业务部60%股权。[3]“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全球业务部60%股权”,国际在线,2014年1月31日,http://gb.cri.cn/42071/2014/01/31/6071s4410615.htm。(上网时间:2015年1月15日)标准银行是非洲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业务覆盖近20个非洲国家,拥有1200家营业网络。受本轮金融危机影响,该行大幅收缩全球业务,专注拓展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市场。借力该行业务平台、营销网络、运营模式及行业经验,有助于中国工商银行在非业务拓展,提升风险防范、营运和产品创新能力。其二,与非洲国家合作设立合资金融机构取得新突破。2015年10月,中刚合作银行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正式成立。这是非洲大陆首家中非合资金融机构,开启了中非金融合作的新模式。中刚合作银行注册资本530亿中非法郎(约合6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持股50%,刚果政府持股21.5%,刚果私人运营商持股12%,刚果国家石油公司持股15%,浙江春和集团持股1.5%。[1]“中国与非洲首家合资银行——中国—刚(布)合作银行在布拉柴维尔成立”,商务部网站,2015年10月14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k/201510/20151001133322. shtml。(上网时间:2015年12月22日)中刚合作银行的成立,有助于农行以刚果(布)为中心推进中部非洲地区的人民币业务。其三,拓展业务覆盖面,完善人民币清算渠道。2010年10月,中国银行设立约翰内斯堡分行,成为南非首家中资银行。截至2015年6月,该分行累计为南非、毛里求斯、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近20个非洲国家约60家非洲金融机构开设人民币账户,业务涵盖清算、现钞、结算、兑换、存贷款、投资等,成为非洲国家人民币清算主渠道。

肯尼亚国家银行:支持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

四是国际化业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其一,清算机制平台。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为南非人民币清算行,标志着非洲人民币清算机制正式推出,有助于推动南非及整个非洲大陆的市场参与者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和投融资交易。其二,跨境支付平台。2015年10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开发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CIPS)正式上线。这将为扩大人民币在非洲乃至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效率提供便利。上述两大平台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发掘中非贸易投资的内在潜力,拓展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空间。

五是人民币成为津巴布韦的法定流通货币。2015年12月,津巴布韦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达成协议,2016年初开始,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在津巴布韦境内流通。[1]“津巴布韦将人民币设定为法定货币 此前中国免去其欠债”,凤凰网,2015年12 月23日,http://fnance.ifeng.com/a/20151223/14133790_0.shtml。(上网时间:2015年12月24日)这开创了人民币作为其他国家法定货币的先河,尽管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但体现了人民币在非洲国家影响力的提升,有助于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变革。

二、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非货币金融合作在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互换及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政治安全风险依然存在。从政治安全上看,非洲大陆政局虽总体上趋于平稳,但局部动荡已成为“新常态”。“阿拉伯之春”后遗症、索马里海盗、“博科圣地”恐怖组织、南苏丹内战、布隆迪政治危机等区域政治热点问题,给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严峻考验。2016年,乍得、乌干达、刚果(布)、南非和安哥拉将迎来选举年,津巴布韦迎来“后穆加贝时代”。受选举和政治生态的影响,部分国家可能出现政局动荡和紧张局势。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成员,若其因总统继位问题发生大规模冲突,其外溢效应将给整个南部非洲带来灾难性后果。

非洲经济增长的脆弱性。从经济上看,未来几年非洲大陆经济保持小幅增长的势头仍将延续,中长期增长前景依然向好,但其经济增长所暴露的脆弱性和区域不均衡问题,将给中非经济合作发展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可能阻滞非洲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非洲经济增长前景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今后几年非洲经济将保持缓慢增长,但增长脆弱且不均衡。其中,世界银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形势报告(2016)》对非洲经济增长预期相对乐观,认为201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形势总体向好。[1]“世行报告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商务部网站,2016年1 月18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yjl/k/201601/20160101236912.shtml。(上网时间:2016年1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则相对悲观,认为2016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仅为3%,低于2015年的3.4%。[2]“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亟须结构性改革”,中国驻肯尼亚使馆网站,2016年4月19日。http://www.fmprc.gov.cn/ce/ceke/chn/zfgx/t1356847.htm。(上网时间:2016年4月30日)两份报告均认为,大宗商品价格颓势短期难以改变,将继续拖累南非、尼日利亚等资源依赖型国家经济增长;以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科特迪瓦为代表的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小型经济体将保持快速增长。判断非洲大陆经济增长呈脆弱性特征,主要基于影响其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将长期存在:农业发展落后;生产和出口低附加值的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进口中间产品和制成品的生产和贸易方式,在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易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其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巨额外债、传染性疾病蔓延、劳动力素质低下等因素抑制了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化解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风险,是中非经济合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非洲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当前,全球经济走势进一步分化,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新兴经济体下滑明显。美元利率和汇率双升,将继续引导国际资本流向美国,对其他国家货币产生负面冲击。金融危机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为缓解汇率波动,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所有国家都面临货币贬值问题。 2015年,安哥拉动用10%的外汇储备稳定币值,但货币仍贬值19%。2015年9月以来,尼日利亚外汇储备已下降20%,货币贬值18%。[3]“非洲国家货币贬势堪忧”,新华网,2015年8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 fnance/2015-08/24/c_128158984.htm。(上网时间:2015年9月11日)2016年1月11日,南非货币兰特对美元汇率击穿17:1大关,而2015年同期汇率是11.5:1。[4]袁蓉君:“南非:四大因素导致经济低迷兰特汇率将地位徘徊”,《金融时报》2016年1月15日。南非兰德银行经济学者指出,非洲各国央行干预汇市的能力已达临界点,未来将不得不进一步让本国货币更大幅度贬值。[1]“非洲国家货币贬势堪忧”,新华网,2015年8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 fnance/2015-08/24/c_128158984.htm。(上网时间:2015年9月11日)非洲国家还面临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彭博数据显示,非洲各国平均外汇储备仅为58亿美元,占全球31个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平均外汇储备(780 亿美元)的7%。[2]同上。非洲国家货币贬值、汇率大幅波动和外汇储备大幅下降,无疑会加大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的成本和货币互换的风险,不利于扩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

非洲金融体系的垄断性和金融工具的欠多样化。非洲金融体系具有高垄断性特征,银行业主导非洲国家金融体系,是其储蓄和投资的最主要渠道。银行业平均利润率达 6%,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4%,[3]Hakeem I. Mobolaji, “Banking Development,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 (SSA),”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No.10.导致创新动力严重不足。金融工具的欠多样化总体上削弱了金融中介的作用,制约了长期融资供给。非洲金融体系深度的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国内资源要素的流动。非洲大陆银行的平均储蓄率仅为 29%,远低于其他国家 65%的水平。[4]Karim Dahou, HaibadoIsmeal Omar & Mike Pfster, “Deepening Financial Markets for Growth & Investment,” OECD Africa Investment Initiative, November/December 2009.另外,非洲国家股票、债券市场的落后也制约了国内资源要素的流动。

非洲国家金融体系的高垄断性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打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非货币金融合作平台建设,进而影响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的网络布局。

人民币在非洲的认知度有待提高。近年来,中非贸易融合度发展趋势较好,但金融融合度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导致中非经济融合度有下降趋势。中非之间经济合作发展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贸易看,尽管中非贸易自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快速发展,贸易额不断扩大,但双边贸易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依然较低。2015年,中非贸易总额约为1790.8亿美元,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39586.4亿美元)的4.5%,[1]“2015年中非双边贸易进出口1.11万亿元 同比下降18.3%”,人民网,2016年1 月13日,http://fnance.people.com.cn/n1/2016/0113/c1004-28047641.html。(上网时间:2016 年1月20日)其中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预计为150亿美元,仅占双边贸易额的8.3%。从投资看,2009年以来,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年均增速在20%以上。截至2014年底,中国对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达324亿美元,占当期中国对外非金融类投资存量(8824.4亿美元)的3.6%,[2]同上。其中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几乎为零。

中资金融机构走入非洲步伐缓慢。当前,中资金融机构在非洲大陆营运性机构网络建设较为滞后,仅在南非、赞比亚和刚果(布)设有为数不多的经营性机构,无法满足中资企业走入非洲过程中的现实融资便利和需求,也使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缺乏足够的金融机构支撑,推广效果极为有限。

非洲外汇管制限制人民币的流入和输出。多数非洲国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对外币流通、持有、投资、流出有严格限制,流入外币要即期结成本币。非洲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有限,不能形成自我循环,加之多年形成的美元计价体系,迄今为止没有任何非洲政府、金融机构或企业在中国内地、香港或非洲证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3]李峰:“非洲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路径选择”,《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7期,第15页。

三、推进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的思路

当前,人民币在非洲的使用,在职能范围、规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鉴于多数非洲国家无主导货币,非洲国家在中非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的大趋势下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的意愿不断增强,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宜采用按功能推进方式,由易到难,逐步发挥人民币在非洲清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功能。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建立各层级经济与金融战略对话和协调机制。

当前,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呈明显的单边特征,主要表现为非洲国家持有人民币的愿望强烈与双边机制性安排缺失的矛盾,中非政府、央行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推进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中国可将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置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顶层设计之中,与非洲国家政府和央行协商,就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人民币挂牌交易、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人民币外汇储备等问题进行充分探讨。其中,与南非、尼日利亚、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建立经济与金融战略对话机制的可能性可优先考虑。其一,以南非、尼日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大国受本轮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经济增长乏力,维护币值和汇率稳定成为当务之急,外汇储备多元化愿望强烈。同时,中南、中尼高层往来频繁,经济合作紧密,投融资合作向纵深发展,开展经济与金融战略对话的基础较好,可以作为建立经济与金融战略对话的首选国家。其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制度建设较好。近年来,该区域成员国经济与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有望在2020年推行单一货币。[1]“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致力于2020年实现区内货币统一”,商务部网站,2015年9 月1日,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dxfw/gzzd/201509/20150901107502.shtml。(上网时间:2015年10月22日)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展开经济与金融战略对话机制协商,可大大降低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的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

第二,逐步完善中资金融机构在非洲的网络布局。

目前,中资金融机构多以收购、合作模式在非洲布局设点。如中国工商银行采取“借船出海”,通过参股南非标准银行,业务间接覆盖20多个非洲国家;中国农业银行与刚果(布)政府合资设立中刚(布)合作银行,业务辐射整个中非法郎区。尽管如此,中资银行走入非洲的步伐仍远远滞后于企业,加之在非洲大陆营运性网点少,无法为走入非洲的中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便利,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撑平台。为鼓励中资金融机构走入非洲,建议央行简化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并购的审批流程,不断完善监管规制。中资金融机构在进行网络布点时,可遵循以下思路:一是选择中非工业化合作的先行示范国家和产能合作重点对象国。例如,将南非作为引领非洲工业化的火车头,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刚果(布)等国家列为先行先试示范国家,将埃及、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家列为产能合作的重点对象。[1]“外交部非洲司司长:中国将南非列为引领非洲工业化的火车头”,中非合作论坛网,2016年4月18日,http://www.focac.org/chn/zxxx/t1356195.htm。(上网时间:2016年4月20日)二是优先考虑中非经贸合作园区。据统计,中国企业在非投资建设的经贸园区已超过20个,入园企业360余家,累计投资额近47亿美元,总产值近130亿美元。[2]“中企在非投资建设经贸园区超20个入园企业360余家”,中国新闻网,2015年11月26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1-26/7642663.shtml。(上网时间:2015年12 月1日)未来随着中非经贸合作区入园企业的增多,必然催生巨大的金融需求,中资金融机构可大有作为。

第三,努力提升人民币在非洲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中非双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较快,但相比中非贸易总体规模而言依然较小。同时,中国对非投资流量和存量增长态势虽有望持续,但以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仍未取得太多进展。上述事实表明,人民币在非洲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依然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进程。对此,可从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三个维度开展工作。一是逐步提高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的结算比重。在进口方面,通过建立并完善人民币石油和人民币能源的定价规则,积极推动大宗商品的人民币计价结算,建立人民币输出渠道,同时不断完善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在出口方面,接受非洲国家以人民币支付从中国进口产品,建立人民币回流渠道。二是在投融资合作中推广人民币使用。抓住中非工业化合作和产能合作的机遇,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矿产开发、劳务承包等大型项目融资安排中,推广人民币贷款、贸易融资、买方信贷,争取在人民币计价债券发行方面取得突破。三是通过扩大人文交流规模,提升人民币在非洲民众中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第四,把南非打造成为人民币在非洲的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市场发展和货币国际化同为货币国际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发达的离岸市场,人民币不可能成为一种国际货币。[3]余永定:《最后的屏障——资本项目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之辩》,东方出版社,2016年,第242页。南非是非洲大陆的经济、贸易、物流和金融中心,拥有最完备的金融体系、金融基础设施以及发达的法律监管框架,最具条件成为非洲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更为重要的是,这与祖马政府致力于把南非打造成非洲大陆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相契合。近年来,中国与南非经贸发展迅猛,南非的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优势,对于非洲地区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推进具有参照意义。[1]于宁:“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非洲地区的前景”,《银行家》2015年第3期,第23页。

第五,在西非和中非法郎区,积极稳妥推进中、法、非三方合作。

非洲法郎区主要集中在中部非洲和西部非洲,有中非货币联盟(CEMAC)和西非经济货币联盟(WAEMU)两大区域性经济组织,[2]中非货币联盟由喀麦隆、乍得、刚果(布)、赤道几内亚、加蓬和中非共和国6个成员国组成;西非货币联盟由贝宁、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多哥和几内亚比绍8个成员国组成。成员国央行均在法国财政部设立“业务担保账户”,法国财政部保证其货币可兑换为欧元。事实上,法国财政部充当了两大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央行角色。中国与这两大区域内国家贸易投资活跃,但人民币国际化业务推进比较薄弱。目前,两大货币联盟在各自成员国间已实现跨境资金自由流动,中资银行只要获得在联盟内任意成员国的从业资格,就可为其他成员国企业、居民提供金融服务。2015年7月,中法两国签署《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明确在能源、环保、基建等多个领域以多种形式在亚非拉等地区共同开拓市场。为此,中资银行可借助法国银行在这两大区域的运营经验,通过加强与法国在非的银行合作,进行区内网络布局。同时,充分发挥巴黎在全球人民币离岸市场中的作用,在中非贸易之间增加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比重,扩大人民币直接投资规模,力争在发行人民币债券方面取得突破。

【完稿日期:2016-5-3】

【责任编辑:李 静】

〔作者简介〕张小峰,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与中非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吴珊,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与中非国际商学院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F11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16)3期0095-11

* 基金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非洲金融发展趋势对中非金融合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3AGJ01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后危机时期中非金融合作发展趋势、路径及中国战略”(项目批准号:11YJAGW017)。

猜你喜欢

中非南非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南非的车灯会说话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完美再赴南非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南非居大不易必备经历:被抢劫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