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转轨”策略
——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
2016-07-14周如俊
□周如俊
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转轨”策略
——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
□周如俊
摘要: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系列问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顺应“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内涵,主动转轨与适应:目标定位的“转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素养融合培养的“转轨”——融合“工匠精神”培养;教育内容选择的“转轨”——推行“专”与“广”同心圆结构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转轨”——构建“基于项目运作的‘产业+’融合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施的“转轨”——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式行动导向驱动教学;信息化方法运用理念的“转轨”——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教师成长培育的“转轨”——打造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制度的“转轨”——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教育管理制度。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转轨”策略
“中国制造2025”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业强国“三步走”的战略蓝图[1]。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界限明显,难以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重显性技能轻隐性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智能制造”生产方式的变革;办学形态相对封闭与自我,难以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升级服务。“中国制造2025”必然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也将面对服务制造业“转轨”升级的新挑战[2]。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视域,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单向性问题、职业精神培养的失衡性问题、教育内容选择的片面性问题、课程体系构建的间隔性问题、教学模式实施的隔离性问题、信息化方法运用理念性的问题、教师互聘共培的分离性问题、职业学校现代管理制度的缺失性问题,试从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转轨”的具体策略方面作些探讨。
一、“中国制造2025”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内涵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建设世界制造业强国,主动应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强国战略选择,也是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以“五大工程”(现代学徒制推广工程、绿色技能开发工程、制造业工人技能提升工程、产教创新联盟建设工程、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为载体,推进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对接,培养一批高度胜任现代制造业岗位的技术技能型“制造人”[3]。
(一)人才培养要融入“智造”内涵
智能制造(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中国制造2025”时代制造业发展的最新形态,呈现的是集成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诸多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主要体现为智能生产系统的端到端的工程数字化集成和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服务。现代制造业员工将重新回归到生产过程的中心,不仅作为为技术与产品之间的中介纽带,更多地成为价值网络节点的参与者。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不再仅仅培养简单的技术技能型熟练的操作工(员),也要培养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智能生产的设计者和智能化生产系统的管理者[4]。
(二)人才培养要体现“融合”内涵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现代制造业(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等)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泛在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主要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面),表现为泛在连接、泛在学习与普存(适)计算无时不在、无所不在[5]。制造业技术体系将因虚拟化技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引入得到创新性重构,产业价值链体系将被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互联网金融等融入得到转型性重构[6]。因此“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精湛的操作技术技能和工匠精神,更应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智能网络、智能制造等技术高度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二)人才培养要突出“跨界”内涵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智能制造模糊了制造者与设计者之间的界限,产业形态将从生产型制造向智能型制造与服务转变;产业价值链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转移;员工角色定位将由每个生产者角色向产品形态的设计者、创造者身份融合一体的转变。即使是一线的生产者,不仅要掌握产品的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也需要掌握丰富的产品知识[7]。因此,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能力也成为“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
二、“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单向性问题
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经历了由技术型、技能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演变的历程[8]。当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导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带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工具性教育色彩,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仅满足于“一技之长”的培养,热衷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学生人文素质、信息化素养、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
(二)职业精神培养的失衡性问题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产业发展需要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以实现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升级转变。然而当前中国制造领域更多的呈现是“优质制造”的缺失,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人才培养的缺失。而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技能至上”的现象,“职业性”倾向明显,教学重心在于“固化了技能内容”的学习,过分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个体势必缺失不断自我发展和智能制造知识与技能创新的后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及职业岗位变动的需要[9][10],也无以通过赋予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和能力而提升其生命质量与人生境界[11]。中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尽快地补上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短板”,进而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产生“蝴蝶效应”。
(三)教育内容实施的片面性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及学生不同程度地被“技能化”、“工具化”,中等职业学校愈来愈趋同于培训机构,学校的办学功能愈来愈简化为训“技”,专业划分愈来愈细,就业岗位群确定愈来愈窄,于是学生的适应性愈来愈差[12]。这种“唯技而教”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智能制造对技术技能融合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人本性发展的成长需求。
(四)课程体系构建的脱节性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体现“工作需求原则”,注重实践经验与技术技能融合教育——工作中需要的即为课程中所教。为此,中等职业教育系应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技能和技巧[13]。但是实际课程体系构建中还带有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痕迹,在时间跨度上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表现为实践课程教学存在零散性、缺失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交互性,如同“断了线洒落一地的美丽珍珠”,导致中等职业教育“三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施的间隔与“滞后”。
(五)教学模式实施的隔离性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正努力构建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相衔接的教学体系”[14]。但是实际教学实施中表现为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方向性课程)教学内容“三段式”教学安排,呈现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课程间断线,校内实验实训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教学隔离[15]。这样的课程内容编排与各自进程的教学,违背了职业教育知识、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割断了各种知识、技术技能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不利于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
(六)信息化方法运用的理念性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以技术带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智慧校园教学管理体系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认识到“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上下形成了一股“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开发、应用和研究的热潮。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迷恋“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唯技术化运用的误区,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课堂的“翻版”或“束缚”,有关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运用只能算是一个中看不中用、徒有华丽外表的精美“视频式”课件或网络式学习课件。
(七)教师培养(培训)的分离性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大多来源于普通高校(含职业类师范院校)培养的教师(毕业生)与外聘企业兼职教师,两种来源的教师都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各有“短腿”。前一类教师教育教学技术相对强,但自身的企业经验、实践能力相对弱;后一类教师的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但在教学艺术上相对较弱。其结果导致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多停留在“文件规划”上与“考证要求”上,片面理解“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造成证书式“双师型”教师与企业实践相脱离的后果。
(八)职业学校现代管理制度的缺失性问题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大多建立了 “学校—系部”两级管理体制,形成校系结合、以系为主的运行机制。但是这种以学校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缺失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导致中等职业教育产教分离、校企合作中出现 “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具体表现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两张皮”,导致教学无法有效对接用人单位需求,教、学、做没有真正实现一体化。
三、“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转轨”策略
(一)目标定位的“转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应该仅定位于技能型人才中的较低层次,而应该定位在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具有技术倾向的技能型中高层次人才群体——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16]。
1.人才培养的新变化。随着“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必将成为助推中国制造业转轨升级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源泉。制造业转轨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呼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规格、对象、质量、方法、途径、时空等诸多方面都要有革命性的变革与系统性重构[17]。针对未来产业智能制造对人才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将由服务者、操作者向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决策者、高智能设备和系统的维护者转变,产业及产业关系在生产方式或组织体系层面需要重新定义,“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渴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具有跨产业、跨领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要学好本专业技术技能,还要注重专业跨界的合作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
2.人才培养的新定位。中等职业教育要赋予原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新的内涵:培养以信息化素养为核心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任岗能力要求、技术领域对人才的内涵提升要求、岗位迁移对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面向物联网、大数据的职业岗位技术要求,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启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信息化素养、职业精神等,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融合性、跨界性,真正实现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素养融合培养的“转轨”——融合“工匠精神”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在强调其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未来职业人的生命价值,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岗位上不断学习的能力、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的能力、生产中创新的能力)的培养。
1.“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本质内涵——不仅包括技能、动手能力(Skills Education)的培养,还包括人文修养、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教育[18]。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强“技术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养成学生良好的“工匠精神”,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坚持传承和钻研,专注和坚守,缔造未来的“中国精良制造”。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央视新闻推出的《大国工匠》系列节目所弘扬的一种“精神”: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才能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2.“硬技能”与“软技能”培养的融合。智能制造对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提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要求:既要培养学生熟习虚拟世界中的产品设计、规划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掌握现实世界中的生产、物流等职业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反映在智能制造工艺仿真(优)化、制造过程控制数字化、状态信息监测实时等方面,也催生了“互联网+装备制造业”的新型生产模式,不仅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对产品生产的复杂性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还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灵活多变的领导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对产品生产精雕细琢的精益求精精神[19]。这种“工匠精神”蕴涵在现代制造业加工、组装、生产等各个环节之中。中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熏陶与培养,走出过于重视工具化的技能传授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无形的职业道德教育依附于有形的工匠形象和职业行为之上”,实现学生“硬技能”(“看家本领”)与“软技能”(“发展潜质”)培养融合[20]。
(三)教育内容选择的“转轨”——推行“专”与“广”同心圆结构的能力培养
现代智能制造业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生产、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向细胞化生产、从刚性生产系统转向可重构制造系统、从工厂生产转向社会化生产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揭示了现代制造业生产的发展趋势:一是生产方式“人本回归”的“分”的趋势;二是劳动分工向“综合方向”发展的“合”的趋势。这种“分(模块组合化)——合(融合产业链化)”制造业发展态势将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内涵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1.职业能力的新要求。“中国制造2025”提出“四大转变”的主线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未来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设备更新不断进行,制造业生产方式向“分合”趋势发展,将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分”中体现“专”——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能从业”的基本资格;“合”中要求“广”——这是支撑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核心部分的背景能力,也是人才培养“从好业”的基本保障。
图1 “专”与“广”能力培养同心圆结构
2.职业能力的新结构。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专”与“广”的新要求构成了现代智能制造业员工同心圆的工作能力结构(如图1)[21],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要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协同培养,以适应现代制造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大规模定制生产和细胞生产方式的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可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细分为5维能力维度,即“基本素质”、“基本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特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在基于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培养基础上,更多关注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个性发展,更加突出学生关键能力、复合能力、创新能力、跨界协同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体系构建的“转轨”——构建“基于项目运作的‘产业+’融合式”课程体系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中国“智”造+中国“质”造。中等职业教育要以传统制造业人才培养课程为基础,面向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结合制造业模块化与融合化的进程,构建融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理念与相关领域知识、基于项目运作的“产业+”融合式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新特点。“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现代制造业中最大的特点是“所有参与者及资源的高度社会技术互动”。互动主要围绕制造机械、机器人、输送机、仓储系统及生产设施等制造资源网络进行自主管理、自我管理、自我配置,呈现的是在制造过程和制造产品的“端对端工程”,实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无缝衔接[22]。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构建基于项目运作、融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理念与相关领域知识的“产业+”融合式课程体系,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体现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并包含“工作过程知识”。
2.课程体系的新融合。“产业+”融合式课程体在保留原有制造业人才培养基本能力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具有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网运用的关键能力”要素,融入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元素,开发前瞻性强、具有开放性的未来制造业职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具备“即插即用”的职业能力和素质[23]。
(五)教学模式实施的“转轨”——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式行动导向驱动教学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智能制造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区域和融入大数据等特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开放式行动导向驱动教学的更高要求。
1.教学模式的新导向。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长久地保持生产力,必须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式行动导向驱动教学模式,理实融合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这就需要一个明确的行动导向(如工作导向、过程导向、项目导向、实践导向等)以引导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而无论何种行动导向的应用,其教学过程都是开放的。即在强调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同时,围绕“创新发展”的教育主题,不仅培养学生的基础智力与技术技能,还要基于工作要求点燃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
2.教学模式的新内涵。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式行动导向驱动教学的核心是“做”,做”的要求决定教学的内容;“做”的方式决定教学的方法;“做”的过程决定教学的载体;“做”的活动检验学习的成败[24]。中等职业教育要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深入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并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5]。
(六)信息化方法运用理念的“转轨”——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一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它涉及到全产业链追溯、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等工业互联网新技术应用。中等职业教育也要创造新的教学实施的发展生态,开展“互联网+”教学,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深度融合。
1.教学信息化的新转向。中等职业教育也要适应上述跨越时空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呈现的个性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变传统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构建网络学习空间与教学空间,以教师空间带动学生空间,激活中等职业教育昏昏欲睡的课堂。变“微课”、“慕课”、“微信课堂”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技术导向为学生跨越时空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导向,使中等职业教育的一切教与学活动基于“互联网+”实现,教师(学生)在互联网上教学(学习),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课)下的活动成为线(课)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2.教学信息化的新路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慕课”、“微信课堂”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其本质是跨越时空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是线上线下学习的有效结合。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充分结合“互联网+”新技术,通过“微信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将传统线下教学转至线上,突破校企教学的区域限制与时间限制。根据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管理,利用云计算整合学生乐学、愿学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专业教学与现场实践学习、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紧密结合,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教学双边活动的主体地位[26]。
(七)教师成长培育的“转轨”——打造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实行产教学合作教育,专业教师要善于在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锻炼的机会,营造“万众创新”的学习氛围。
1.教师队伍结构的新构成。这种“万众创新”的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校企双方为专业教师搭建研发中心工作站、创客工作室、师资培养基地、人才培养中心等多种发展平台,联合技术研发,共同开发产品。
2.教师队伍管理的新措施。中等职业教育要构建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校企育人“双主体”供职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等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形成校企互兼、互聘、共享与双向流动的管理机制,明确双导师职责和待遇:职业学校要实行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考核与晋升制度;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一并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27]。
(八)职业学校管理制度的“转轨”——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教育管理制度
1.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当前基于产业公地的校企命运攸关体构建内容的提出为中等职业学校在制造业发展新格局中把握人才培养优势与学校管理制度的“转轨”提供了参考依据[28]。“产业公地是指植根于企业、大学和其他组织之中的研发与制造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工艺开发能力、工程制造能力等,这些能力共同为一系列的产业成长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29]。“产业公地”具备四大基础能力:形成、积累、遵循规则并传承知识与经验,并对人力资源进行组合配置的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制造工具、构建系统进行加工制造物质产品的能力;采集加工使用信息创造人工智能的能力;开发并按照经济需要释放自然能量的能力。基础设施共享、人才的易得性、技术外溢是产业公地的三大外部特征。
2.学校管理的新制度。中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教育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30]。换言之,中等职业教育要借鉴企业 “8s”现场管理要素: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ing)、学习(Study)等,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学徒制教学过程管理,保障学徒权益,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 content_9784.htm,2015-05-19.
[2][17][19][28]李政.“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39-35.
[3]于志晶,刘海,岳金凤,李玉静,程宇,张祺午.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3-5.
[4][7]曹雨平.职业教育如何应对“中国制造2025”[N].中国教育报,2015-07-16(11).
[5]杨明午.李北光:“中国制造2025”核心在于创新驱动发展[J].装备制造,2015(7):58-6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规划司.《中国制造2025》解读[EB/OL].http://www.miit.gov.cn/ 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 16595726.html.
[8]宋晓欣,闫志利,杨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5(33):10-13.
[9]周如俊.职校技能型人才“技能素质”如何定位[N].江苏教育报,2011-12-26(A3).
[10][12]周如俊.职业教育“多元整合课程模式”构建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5(7):3-5.
[11]吴晓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探索,2009(2):102-106.
[13]都丽莎,张龙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多角度分析[J].2015(9):13-14.
[14]周如俊.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四大”问题及对策[J].青年教师,2015(2):38-39.
[15]周如俊.“2.5+0.5”学制分段后中职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4(3):66-69.
[16]周如俊.“工业4.0”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转型审视[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 (1):48-51.
[18]葛道凯.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4-04-28(7).
[20]周如俊,基于CDIO审视中职校专业教育实施误区与应对之策[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7):32-34.
[21]周如俊.浅析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五大失衡”误区与对策[J].工业与信息化教育,2015 (4):56-61.
[22]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三问工业4.0[EB/OL].http:// www.chinaequip.gov.cn/2015-03/09/c_134051061. htm,2015-03-09.
[23]蔡泽寰.应对工业4.0高职教育的趋向[N].襄阳日报,2015-06-09(5).
[24]欧阳恩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5(19):24-27.
[25][27][28][30]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EB/OL].http://sfx.tvet.org.cn/sfx_management1. action?swfdocId=2477,2011-07-06.
[26]梁国胜.湖南职教应对慕课来袭[N].中国青年报,2014-12-08(11).
[29]中国网.新产业公地建设新未来[EB/OL].http:// hn.cnr.cn/zyjjq/jjqshxt/20150424/t20150424_518 393790.shtml,2015-04-24.
责任编辑肖称萍
作者简介:周如俊(1967-),男,江苏涟水人,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授级)讲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与教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0-00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