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信息社会背景下跨界职业人才培养理路

2016-07-14周明星

职教论坛 2016年10期

□陈 泷 周明星



后信息社会背景下跨界职业人才培养理路

□陈泷周明星

摘要:社会生产形式促变职业人才需求,后信息社会的产业特征对人才结构有了新的要求。通过调研分析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教学培养和跨学科复合专业教育方式的看法,借鉴德国工程教育的办学思路,提出开设泛化专业色彩的跨学科专业教育形式。顺应社会需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以整合课程模块等方式实现跨学科职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路径。

关键词:复合专业教育;后信息社会;跨界职业人才;课程模块

培养跨界职业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由后工业社会迈入后信息社会的生产形式变革引发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除高精尖专才之外,知识面宽泛、适应能力强的通才同样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跨界型职业人才是通过学校教育或是职业生涯转换具备两个及两个以上行业的专业知识,因而可以整合更多资源,胜任更多职业角色,拥有多重方向的职业发展机会的复合型人才。梳理当下复合专业的多种办学形式,进一步探讨跨学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理与途径意义重大。

一、跨界职业人才蕴育的社会需求

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引起极大的震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尼葛洛庞帝在丹尼尔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生存》一书提出了新的概念——后信息社会。后信息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实现了“真正的个人化”,个人的选择丰富了,个人与环境更加的匹配。

(一)后信息社会生产的基本特点

产品代加工模式日益普遍和强大。产业分工日益精细化,规模生产在实质上成为大规模代工集成的过程,直接从事加工、生产、组装的人力更少,行业垄断的壁垒消除,资金和技术入门的门槛变低,产品生产对大部分生产者的知识技能精度要求更低。

产品研发的新形式。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创意产品小批量低成本,汽车厂商每年推出新车型,电器商每年推出新型号,企业推新迟缓便可能遭到冷落甚至被淘汰。

产品应市周期大大缩短。企业从独立研发新产品直至投入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演变为多个上游企业的共同合作,从购买配套、委托设计到产品生产,甚至是以企业并购的形式丰富自身的知识产权库容,促使产品迅速进入市场,抢占先机。

产品特性的新变化。生活中习以为常地使用一次性用品,产品往往因为技术寿命、时尚寿命而不是使用寿命更新换代,人们甚至接受了附加值高的产品更新周期短的消费观念,如电子消费产品。

(二)后信息社会对跨界人才的需求

通信与交通的极度便捷促使信息、物资、资金甚至是人才流动通畅速达,社会变革加速加剧。后信息社会提出:一切符合时代、一切顺应潮流、一切围绕市场、一切服务社会的观点。后信息社会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养要求,引导了职业人才培养的变革趋向。市场既需要专业精尖人才,还需要业务应对人才,分工于研发设计、生产协作、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支持等职业领域,如果简单用“服务业”一词涵盖这种产业型的属类,无法充分、明确描绘社会分工及要求的实际趋向。在当代社会的人才结构里,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和能面面俱到的人才机会均等,一人一生要变更不同的岗位,要从事不同的职业,需要转岗进修提高,职业教育应因需教学、因人施教。

(三)毕业生对职业跨界的期望

课题组对271位工科专业毕业生的相关调查表明(面向380名毕业生实名调查,回收率71.3%),有近三成的毕业生第一年愿意考虑从事专业倚重性不高的工作,随后兴趣持续向专业宽泛岗位转移,五年时该热衷度达四成多,如图1说明了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期望趋势。

图1 毕业生工作岗位热衷分布

调查发现,对多学科交叉,培养跨界职业人才的教育方式,受访者的看法如图2所示。

图2 毕业生对复合专业教育方式的认同情况

对专业宽泛化的教育形式毕业生表示比较认同,我们对跨界培养的人才职业适应度做了认同排序(见表1)。

表1 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更适合从事的职业

(四)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

后信息社会对专业需求和职业发展的演变趋势,实际上是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从人力资源配备看,可以形象地虚拟出一个现代产品形成的人才队伍构成:

图3 现代产品研产销的人才队伍构成

这种屋脊形等比、甚至是几何数列的人才结构说明了现代产品的研产销对人才的专业修养由深到广、由精到泛的递变;他们在生产的同时也是消费群体,同样需要接触和接受相当要求的服务对待,直接工作于产品研发制造的专业人员人数远不及产品集成和市场服务的综合素质人员,也说明了社会对复合专业、跨专业、泛专业人才颇大的需求量。

二、跨界职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现状

社会生产形式的变化必将引发人才知识与能力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对复合职业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可能。

(一)单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毋容置疑,职业教育已经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合格人才,同时如何更好地兼顾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质量、培养方向等要素是职业教育需要不断突破和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既要达成培养目标,又要兼顾学生特质;既要保证教学质量,又要适应社会需求,所以更新培养方式和调整培养方案是不可回避的。

1.教育教学中的若干矛盾。教学过程实质上是诸多教学元素的交集,统一的培养方案、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却要面对形形色色具有不同特质的受教育者,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真正的“一刀切”;若是因人而异地处理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又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公共教育始终面对着标准化和个性化的两难选择。

恰当把握一般基础、专业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各环节的比例侧重,施教方需要面对求全面与求专长、重基础与重专业的两难选择。

个人兴趣、特长、志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质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某个指定的专业中发挥潜能,这种偏离成分如果过大,势必会影响个人的发展,受教育方可能面对个人倾向与限定方向的两难选择。

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差异。当前从职业高中、技校到高职高专和普通高校,其专业构成都是按国家规划的学科专业门类设置的,体现了学科意义上的独特性和专门性,其主干课程体系均设有一定的框架。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专业的系统性与职业的多样性,培养方式的局限性与产业升级、实体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增设由不同专业交叉组合而成的新专业,为部分志向趋异的学生提供跨专业、多专业、专业融合的选择,是破解人才培养供需矛盾的重要对策。

(二)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

发达工业化国家教育体系遭遇同样的困境,如何为求学者提供多样化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选择,不同国家、地区的办学经验各有侧重和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德国为了强化培养人才的应用能力而推行“双元制”,“也称现代学徒制度,是指青少年既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又在企业里学习实践技能。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3]在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德国始终重视传统主干专业的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模块实现多专业融合。一种是基于某种主干专业的、侧重该专业某个方向的课程体系,如食品工程的奶制品专业;一种是不同专业课程模块组合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专业,如电子信息及市场营销、机械工程及市场营销等专业。德国高校施行的第二学位规定,第二专业必须选择与主修专业不同的学科大类专业,比如主修工科专业的学生第二学位可以选择人文社科专业。对未能通过某专业课程考核的学生按规定不能再读此专业,只能申请更换其他专业[4]。

(三)职业心理学的理论支撑

现代职业心理学在充分研究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成为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职业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认为,不同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不同的职业之间在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方式上均有所区别,对应职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求职者应理性地选择与自己的个性特征相适应的职业。

由此回溯至求职者在求学期间,就应参考其个人的人格类型,学校创造条件给予学生更宽泛的选择余地和空间,促使其更加顺利地就业,未来的工作效率更高,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六种人格类型和斯坦福等高校提出的九型人格等等,对个体差异都做了充分探索。承认差异,并为这种差异提供发展的可能性,是职业教育正视现实谋求发展的最佳思路。

创新专家弗朗斯·约翰松把人的思维分为单向思维和交叉思维,当不同领域发生碰撞交叉时,优势和观念之间就会产生相互碰撞、融合,甚至可能获得1+1>2的效果。职场也是这样,随着人才市场的日益细分,跨界型复合职业人才将不断涌现[5]。

综上所述,新社会形态下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人才结构有着更独特和更广泛的需求。跨界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与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注重综合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适应创新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

三、跨界职业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专业与职业教育不仅要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应尽可能尊重学生个性与发挥其兴趣。我国教育系统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做了多样化的有成效的探索。比如专业方向分类、第二学位、辅修、转专业、专业大类招生、新型交叉专业、专业融合、精英学院、书院制等等。职业院校如何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突破的难点。

(一)跨界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跨界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通过改革课程模块来实现,学生以主修专业为基础,允许其交叉选择不同专业的课程模块,合格完成规定的各教学和实践环节,达到毕业要求。这种方式是上述诸多形式的补充,适用于一部分学生,他们或者不适应某单一专业学习,或者不满足转专业的条件,或者有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或者有某种明确的职业目标需求等等。为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兴趣、学习激情,帮助其形成职业生涯雏形,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二)跨界职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跨界职业人才的培养在于学校教育需设置跨专业的教育形式,侧重于综合素养适应社会需求,淡化专业限制,允许一部分学生交叉选择不同专业的课程模块来完成学业。

1.实施课程模块教学,便于学生的跨专业学习。为了解决课程的系统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可以考虑以课程模块为基本选择单位。通常课程有多种组合形式,小到一门课为单位,大到一个专业课程体系或者一个专业方向课程群为单位。课程模块不应过大,一般由2~3门课程组成,大约6~9个学分,在一到两个学期内完成,模块内的课程具有直接的依存关系,既有基础知识的铺垫,也有专业技术的展开,并配合必要的实践环节。对施教者保证了一个完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点,对受教者提供了充分的方向选择与学习机动。由各专业设计提供一批附有类别属性、级别难度系数与选学要求的课程模块。不同类别和级别的课程模块学分完成情况将作为学生毕业的基准。课程模块及属性定义用类扩展巴科斯范式描述为:

课程模块=模块名称,模块学分,模块类别,级别限制,选学要求,归属学科,课程;

其中名称、学分等仅为字符或数字,其他属性为:

模块类别=基础通识 |专业基础 |专业 |一般通识;

级别限制=“A”|“B”|“C”;

选学要求=必修|限制选修|选修;

归属学科=学科名称;

课程=课程名称,课程学分,课程性质,开设学期;

课程性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实验课|通识课;

表2 课程模块关系表

开设学期=“单”|“双”;

这些属性的元参数既可以是字符,也可以定义成数字便于运算,如级别限制表示配属该课程模块的课外时间,若用数字表达,则意味着不同难度级别的课程模块可以折算冲抵。

结合学分制的选课、确认、考核、重修等过程,所有课程的考核应保持标准和规范。在高校当中,除参与基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外,跨学科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选择做某专业方向的研究论文、做研究报告、做调研报告等方式参加毕业教学环节,还可以补充学习部分课程模块。获得所有规定学习环节的学分后,学历学位可以按主修专业或侧重专业认同。毕业专业可以是复合型的,如车辆工程—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市场营销—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软件工程—动画设计专业毕业,动画设计—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等。这种形式可以演化成另一种2.5+x+1或3+x+0.5的三段式实践教育形式,x为起点一年的就业或实习过程。学完先期主干课程后,先颁发部分学业证明证书,再结合企业或创业工作完成其余学业毕业。

2.条件要求与方法要素。跨学科专业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催化衍生的一种局部化的教学改革,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

所谓局部化的教学改革,是依托基础学科专业面向部分希望多面发展的学生开展的教学形式。

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超前于社会形态。教育学生认真规划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通过学习认识世界完善自我。

加强宣传说明,使社会逐步认可并且参与这种培养模式。

开展课程模块的建设,开发、组合形成多样化的课程模块,并提出修读要求。在专业系统中的节点位置,整合资源条件配属、建设教学团队等,为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奠定基础。

设计、公布专业学习路线图样本。基于以上范式描述可以推演出表2的课程模块关系,用于指导学生设计学习规划,也用于核算学业成绩,判断学位学科。

建立适合课程模块选择的教学机制,课程模块是学生选课、选择个人专业方向的基本单元。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广受偏好的课程模块,应提高开设频次。

学校教务部门应具有课程宏观建设以及认证监管功能。完成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协调;融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一体,随时更新反映科学技术、人文社会进展的课程,形成一个开放的、有关联的课程模块体系;甄别课程模块的属性与级别,认定满足学科学位和专业定向的基本学业要求;审核确认学生研修的学分符合某专业或某跨专业的毕业要求。

设置课程指导中心。由专人负责解答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和选择课程模块的问题,说明课程的特性与学习要求。

完善教学教务管理方法和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规则和方法体现出教育思想内涵,管理课程的选择与开设运行,保障教学质量,引导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确保完成必须的教学环节。

为了顺应后信息社会的变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多样化人才,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与职业发展需求,教育机构应不断转变观念,完善多种类型、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开发全新的课程教学,提供丰富、适度、灵活的学制选择。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y society[M].高铦,等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2](德)乌尔里希·森德勒(Ulrich Sendler).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周明星.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08(4):82-85

[4]徐理勤.现状与发展 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弗朗斯·约翰松.美第奇效应[M].刘尔铎,杨小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责任编辑肖称萍

本栏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中心协办

作者简介:陈泷(1979-),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周明星(1957-),男,湖北荆门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概念、范畴与逻辑”(编号:BJA130096),主持人:周明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0-00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