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效果

2016-07-14马丽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影响

马丽波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效果

马丽波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心理学指标、低血压发生率以及透析依从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值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SAS、SDS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透析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影响;低血压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低血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发生率处于20%~40%,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合理有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由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对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8∶17,年龄20~81岁,平均(48.32±13.3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1例,中学16例,小学及以下18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6∶29,年龄21~82岁,平均(48.83±13.53)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例,中学17例,小学及以下18例。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均予维持性血透析的常规临床护理,其中包括饮食、运动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包括:①透析护理,准备全血、血浆、高渗糖溶液以及升压药物,透析开始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存在低血压先兆时及时向临床医师报告、处理;醋酸盐不耐受者改为碳酸盐透析,存在低血压倾向患者辅助于序贯超滤,个子小和高龄患者采用低效率、膜面积较小的透析器,减少透析时间和次数[2]。②生活习惯护理,构建合理膳食结构,予以足够维生素、热量以及优质蛋白质;针对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予以对症治疗和铁剂补充;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采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进行耐心沟通和交流,分析和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向患者介绍产生低血压的原因并介绍相关预防措施,予以心理暗示,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感。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观察两组低血压发生率、临床心理学指标以及透析依从率情况。临床心理学指标:行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定,满分均为100分,焦虑、抑郁评分的分界值为53分,评分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3]。透析依从率:统计两组患者坚持服药、听从医嘱、坚持完成透析的依从率情况,依从为规范遵守医嘱并如期执行,不依从为自行更改医嘱[4]。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低血压发生率情况: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研究组共45例,正常血压例数41例,占91.11%,低血压4例,占8.89%;对照组共45例,正常血压例数32例,占71.11%,低血压13例,占28.89%。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心理学指标情况: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值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SAS、SDS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心理学指标情况(±s,分,n=45)

表1 两组临床心理学指标情况(±s,分,n=45)

注:护理前组内比较,@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AS SDS对照组  护理前 59.89±6.23 60.12±6.33护理后 52.88±5.84@ 52.71±5.78@研究组  护理前 61.22±6.74 60.85±7.13护理后 36.98±4.77*@ 36.69±3.58*@

2.3 两组透析依从率情况:研究组透析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透析依从率情况(±s,%)

表2 两组透析依从率情况(±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  坚持服药  听从医嘱  坚持透析研究组 45 96.44±12.35* 97.57±13.68* 90.57±13.68*对照组 45 67.76±10.22 75.11±10.03 30.11±10.03

3 讨 论

低血压属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于患者在透析后失血量约为2~5 mL,长期频繁地进行血液透析操作而导致[5-6]。马少英在相关研究中指出,采用合理科学的临床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概率[7]。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从心理、透析护理以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发现研究组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研究结果验证了马少英的结论,可见,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情况与患者的心里情绪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本研究发现治疗前两组SDS、SAS评分均高于焦虑抑郁分界值,可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心理情绪,需予以预防性心理护理干预[8-9]。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针对由于疾病相关知识匮乏导致的心理问题,予以向患者介绍产生低血压的原因并介绍相关预防措施等预防性护理干预,以消除患者的治疗顾虑;针对其患病后的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进行疏导,以调节和稳定患者心理状态。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改善,且SAS、SDS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表明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上述研究结果可验证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医护人员应当重视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患者完成透析的依从率对透析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研究组患者听从医嘱、坚持完成透析、坚持服药的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具有可行性[10]。受到样本例数、等因素影响,本研究尚未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稳定患者血压,且能够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升透析依从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常美,戴欢欢,吉小静,等.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38-39.

[2] 刘湘华.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保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3(33):75-76.

[3] 王朵红,华卓君.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33-134.

[4] 陈亚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99-1700.

[5] 吴爱琼,汤仙红,高云.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中的应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2,12(7):324-332.

[6] 白福香,周冰宣,袁波,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及防控 [J].西部医学 2013,25(1):72-73.

[7] 马少姜,张化英.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中的意义[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3):306-307.

[8] 刘学平.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355-356.

[9] 白莉.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血液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5):149.

[10] 郭志娟,邱雪梅,任红艳.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5,22(2):137-139.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284-02

猜你喜欢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影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