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吸入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疗效的影响

2016-07-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急性发作儿童哮喘糖皮质激素

朱 瑮

(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儿科,云南 个旧 661000)



雾化吸入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疗效的影响

朱 瑮

(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儿科,云南 个旧 661000)

【摘要】目的 考察雾化吸入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在给药1 h后,其HR、RR两项指标均显著降低,FEV1、PEF及SpO2等三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尤以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3,P=0.02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883,P=0.071)。结论 雾化吸入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糖皮质激素;高剂量

儿童哮喘为一种常见的可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呼吸道疾病,同时有报道显示近年来该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表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就其临床治疗现状来看,主要是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给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帮助缓解症状,而既往所采用的常规小剂量给药往往不能较好地缓解患儿的喘息症状[1]。为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给药方法,笔者于近年内针对收治的部分哮喘患儿在其急性发作期给予了高剂量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哮喘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所以患儿均符合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同时均处于哮喘急性发作期。其中包括男38例,女30例;年龄3~12岁,平均(7.4±2.8)岁;病程1~9年,平均(5.1±1.4)年。将该68例患儿按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分组后比较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装置给药进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具体选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普米克令舒与β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吸入,其中观察组普米克令舒所采用的剂量为1~2毫克/次,而对照组则为0.5毫克/次,两组的NaCl溶液加入量均为2~3 mL,氧流量均为6~8 L/min,此外观察组的给药频次为4~6小时/次,而对照组为12小时/次。

1.3 效果评价:治疗中给予两组患者密切关注,并分别于给药前与给药1 h后准确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几项指标,同时制定如下临床疗效标准:①显效:治疗3 d内患儿胸闷、喘息、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以及肺哮鸣音均完全消失;②有效:治疗5 d内患儿胸闷、喘息、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以及肺哮鸣音消失;③不佳:治疗7 d内患儿胸闷、喘息、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以及肺哮鸣音方见消失,以前二者计算总有效率。此外严密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本次所获数据的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显著性校验因子取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既定考察指标的组间比较:两组患儿在给药1 h后,其HR、RR两项指标均显著降低,FEV1、PEF及SpO2等三项指标均显著升高,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尤以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3,P=0.026)。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既定考察指标的组间比较(n=34,±s)

表1 两组患儿既定考察指标的组间比较(n=34,±s)

注:与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疗后1 h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HR(次/分) RR(次/分) FEV1(L) PEF(LPM) SpO2(%)观察组  疗前 97.7±2.0 36.1±3.3 1.2±0.4 73.5±9.7 91.3±1.7疗后1 h 82.8±1.7#* 27.8±3.4#* 1.6±0.7#* 151.3±16.1#* 96.8±0.5#*对照组  疗前 98.5±2.2 36.4±3.6 1.1±0.8 73.8±9.2 91.1±1.5疗后1 h 95.6±2.0# 34.7±2.9# 1.3±0.5# 129.2±13.9# 92.3±0.9#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34(%)]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口腔霉菌感染与声音嘶哑,其中观察组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对照组共发生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883,P=0.071)。

3 讨 论

尽管目前普遍认为雾化吸入是治疗儿童哮喘的首选方法,但临床具体的用药方案来看,一般是在应用β2受体激动剂的同时一并给予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药物雾化吸入进而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但实际上仍有部分患儿在该治疗方案处理下仍收效甚微,笔者分析认为,这可能主要是与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其所能发挥的抗炎作用比较缓慢有关,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激素在与细胞质内的激素受体结合,之后再转运到细胞核后将对核酸的转录产生影响,继而抗炎作用被缓释[2]。

相关药理学研究表明[3],糖皮质激素在经过雾化吸入后,其药物还具存在另一种途径的作用,那就是与细胞膜上的激素受体发生结合,而且该过程进展非常迅速故能很快缓解症状。但实则上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数量是比较少的,故只有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给药剂量非常充足的情况下方可发挥满意疗效。而在短期内吸入高剂量的激素药物后,则药物即可对病变部位产生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只有极少量的药物成分可进入到血液系统,因此发生于患儿身上的不良反应比较轻微,而且也是比较有利于控制的,再加上糖皮质药物的首过代谢率可高达90%以上,故总体来看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也是比较有保障的。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在接受高剂量的糖皮质药物治疗后,既定考察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更加,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更高,同时不良反应虽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也略更轻微。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疗效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辛东,杜立中.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2-299.

[2] 苏志强,卓志强,柯丹红.吸入糖皮质激素及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 2746.

[3] 李素芬,龙苹.长期吸入糖皮质醇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6):879.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155-02

猜你喜欢

急性发作儿童哮喘糖皮质激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
儿童哮喘的治疗加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