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班”轻应用的理工类高校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2016-07-14农珑
农 珑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基于“易班”轻应用的理工类高校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农 珑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已经逐渐成为了“90后”甚至“95后”。在理工类高校中,由于受到他们学科专业,以及接受外界思维、观念、接受信息媒介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理工类高校开展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阻碍重重,而此形势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冲击变得更加严峻。文章提出了一种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在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学生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下的产物,在高校教学与日常生活中,正确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顺应时代发展,为探索和发掘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出力。
“互联网+”;人文素养;“易班”轻应用;理工类高校
当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潮活跃迸发的“互联网+”时代下,人文素质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理工类高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任重道远。理工科类学生的专业教学模式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能相互交融、渗透必须依靠某些载体才能更好地实现。
1 人文素养、“互联网+”和易班的相关理论
1.1 “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一词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中提出[1],有学者认为:人文素养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2]。此观点将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拓展、观念的成熟、情感的丰富、意志的坚定等因素综合为具有人文素养人群的品质,在此基础之上,升华为个人的性格、谈吐、气场等特征[3]。
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应该包括:豁达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高校大学生必须将自身制定的理想定为目标,发奋学习,努力完成目标;完善修习涵养。高校学生须修正自身人生态度,明确自身人生目的以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广阔的知识。莘莘学子,圆梦大学,为的就是在大学这个环境下学习知识,这也是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中最根本的。
1.2 “互联网+”的概念
2012年11月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于扬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4]。其根本就是将先前相互独立的互联网和工业、农业以及商业等传统行业相结合,产生出更加适合现代化社会的产业。“互联网+”的出现,是中国经济腾飞所产生的必然产物,而它的出现也深刻影响国内高校的高等教育。[5]
1.3 “易班”轻应用的概念
易班网络融合了BBC、微博和社交等软件,为高校师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平台,而且专门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种服务功能,使高校老师可方便管理学生并且增强了与高校学生的交流。“轻应用”的出现,改变了手机用户针对特定需求下载特定应用软件的局面。用户可使用易班或其他综合应用软件,搜索所需软件,在综合应用软件的网页端访问使用这些应用。而且对于在校大学生开发者来说,“轻应用”的开发,相对传统的手机或PC机应用开发来说,其开发难度低、周期短,非常适合在校大学生开发者对其进行开发,实现其功能。
2 “互联网+”背景:地方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新特点
2.1 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单从就理工类高校培养人才类型来看,理工类高校对高校学生的自然科学进行着重培养,在其他方面却有所忽略。在一项调查某理工类高校“人文活动存在哪些问题”的问卷中[6],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有六成以上学生反映,学校人文活动很少,并且其类型单一,覆盖面小。有一半学生认为,学校人文活动的内涵浅显,参加之后并没有太大意义。甚至有学生吐槽学校的人文活动没有新意,缺乏活力,就像是“被讲座”。而在学校组织的讲座中,有九成的讲座是与学校的特色理工类专业相关的。因此,在理工类高校中,高校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主动性需要提高,而“讲座”的内容及方式有待改善。在对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中发现[7],理工类高校学生学习人文社科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但此种方式下的学生称其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解”,认知很浅显。由此可见,对理工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高校培养内容不够丰富;二是高校培养方式不能吸引学生。高校往往采用“被讲座”方式,强制灌输人文知识给学生,这种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能真正达到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2.2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理工类大学人文素养的新特点
快速发展的经济导致了“互联网+”的出现。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手机网民人数达到了6.20亿人,在手机网民中,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所占比例为29.2%[8]。“互联网+”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资源,丰富了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传播载体使信息方便快捷地传播,但大量的零碎信息会扰乱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人文素质培养的系统性。
3 “易班”轻应用在地方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3.1 培养:重视理工类学生的创造性与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一支人文素质教育队伍
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根本问题,这与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工作本质一致,大学教师的举止言谈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理工类高校须营造良好的学风,鼓励教师严谨治学,用人格魅力去感召和培养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人文素质同样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融入课堂,发挥自身专业特点、特长和第一课堂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人文素质教育传播给学生,寓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中。同时,理工类高校也须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对人文素养知识进行进修和培训,补充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3.2 普及:在校内推广易班软件,增设人文素养公选课程
作为“互联网+”环境下的产物,“易班”被开发了出来,在大学生的手机应用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其包含的班级主页结构,推行“易班”手机客户端的普及,方便学生在此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也方便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也为下一步在高校推行轻应用奠定基础。
在此同时,理工类高校也不该放弃对在校大学生的传统人文素养培养方式。在理工类高校进行人文素质课程教育,不单单会对当今的唯独使用科学的理论进行纠偏,而且是现代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课程体系。理工类高校开设学生人文素养公选课,不仅仅需要高校体现出对深刻关注人文情怀,突出情感熏陶、审美追求等的价值评价内容,而且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体现层次和梯度,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
3.3 研发:发挥理工科专业优势,建造大学生人文素养学习实践中心
在理工类高校设立大学生人文素养学习实践中心,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学生对应用开发的爱好和兴趣,开展培训课程,其内容包含基于“易班”平台的轻应用开发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选修课程,并通过此类课程,招募优秀学生。在实践中心,开设研发部门,安排相关教师组织招募的优秀学生开发轻应用,此类应用提供其他类学科的下载资源,以学习人文素养培训知识为基础,共同完成对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任务。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在实践中进行,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潜力会得到了发现和鼓舞,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分析判断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开了门径;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学习,师生思想得以交流,性情得以抒发,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到提高。
通过“易班”平台,部分学生开发的“轻应用”也方便地传播给本校学生,本校学生在通过此“轻应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和学习人文素养知识,自行学习。学生也可通过“易班”平台发表自由评论,检验学习状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学生可在“易班”平台中相互咨询,相互帮助,参与到课程中来,获取更多有意义的学习经验
3.4 营造氛围:结合易班“轻应用”拓展培养途径,融入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可通过“易班”平台及其“轻应用”发布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道德、艺术、礼仪、文学等微课视频,发起“人文素养”相关话题墙,以及完成问卷调查获得“人文素养之星”等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其对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导向性作用。通过第二课堂的培养,学生规范健康地学习、生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言行,使其人文素养得到培养。最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可以第二课堂系列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的熏陶和感染,进一步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总之,“易班”及其“轻应用”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产物,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针对“互联网+”的环境,在基于易班“轻应用”的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希望能在教学中与日常生活中正确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素养,将“易班”轻应用转化为提高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人文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教育事业,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理工类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仍需要更长久的探索与发掘。
[1]傅娥.加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12):133-135.
[2]熊焰.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观察与观点,2005(12):90-92.
[3]赵成.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内涵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4(5):29-31.
[4]郑智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5):34-43.
[5]综合财经网.“互联网+”促进在线教育大爆发[J].中国教育网络,2015(4):60-61.
[6]滕小艳,谭璐.理工科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2):52-54.
[7]胡雪峰.理工科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33-37.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R/OL].[2016-12-0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23212132.
10.13939/j.cnki.zgsc.2016.47.113
农珑(1992— ),女,广西梧州人,桂林理工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公共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