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分析
2016-07-14吕新福
吕新福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16)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分析
吕新福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16)
教育是国之根本,旨在为国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是我国最为关注的话题。新时期,为了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应重视对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旨在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积极调整与完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为此,文章就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治理模式
通过调查与分析,截至2015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高达1300多所[1],在每个省市都有多所高职院校,且专业数量在逐渐增多。如今,各个领域、行业的发展,对职业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且通过调查发现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条件下,应积极推进与完善治理模式,实现高职院校制度的全面改革,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笔者对高职院校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以求探索与完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
1 调 研
1.1 调查目的
为了深度了解与掌握高职院校的运行情况,笔者以公办高职类院校为主要的调查目标,深度了解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章程落实细节、企业参与情况、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等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求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制度,旨在为后续高职院校治理情况提供借鉴。
1.2 调查说明
调查时,笔者将社会、高职院校与政府部门间的关系和院校的治理结构为调查主轴线,设置40个单项选择题,根据研究情况来开展问卷。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向我国12所院校发放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从中回收的有效问卷达到446份。笔者认为实现高职院校的发展,应做好利益的合理分配,充分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处理好各项冲突与不协调现象,并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调查。
2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办学自主权的落实问题
根据《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高校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设定等层面[2],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仅有31%的教职工认为高职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而有59%的教职工认为高职拥有部分自主权,8%的教职工认为没有自主权,还有1%的人员不发表观点。从调查数据分析可得知,认为高职院校不具备办学自主权所占有的比例很大。
2.2 企业的参与度问题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校企合作已然成为主打模式,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能实现对职业性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实训平台,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企业参与其中,也有利于从中选择或获取高素质人才。就目前高职院校调查结果来看,有72%的教职工认为企业参与程度低,且很多企业在参与时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发生此类问题有一定的原因,其中有将近20%的人认为高职院校的实力不够;60%的人认为是政府对于校企合作未能给予高度的重视,政府的引导力度不足,资金支撑不足,且激励机制缺失;还有15%的人认为企业无法在校企合作中谋取较多的利益,社会责任缺失;剩余5%的人不发表看法与观点。
2.3 教职工代表的价值体现
在高职院校中,教职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整个教职工团队之中会选拔出教职工代表,其也是评判高职院校管理民主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在问卷调查中,就教职工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与地位话题展开问卷,设定了“一般”“不很大”“较小,流于形式”几个答案,经过调查发现所占有的比例分别为45%、15%、26%和14%。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到高职教职工在学校发展与建设中的作用平平,就谁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有将近30%的教师认为高职院校以行政管理为核心,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强。
3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构建
3.1 烘托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期,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背景下,应对高职院校治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与优化,旨在考虑高职院校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学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立足于长远角度,以就业为前提,充分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根据社会中各个方面的需求,实施人才的订单式、定向式培养,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设置足够的就业辅导与服务课程,建立实践模拟基地,以就业为前提,以充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环境中的竞争力,以此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运行效果,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支持,利于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意义深远。
3.2 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建立实践模拟基地
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自身的治理状态,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做好高职实践基地投资预算管理工作,为实践模拟基地的建设奠定经济基础。例如,高职院校中有机电、计算机、食品检验、汽修等专业,课程数量多,几乎所有的课程都会应用到一定的实践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施展机会,只有在实践操作中才能吸收与把握一系列的问题,掌握职业技巧,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与操作技巧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讲,高职院校都存在着严重的负债问题,资金不足始终是一个突出性的问题,若想优化与完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
3.3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强调团结分送、共同协作
若想达到理想的学校运行模式,应设置合理的治理结构,设置董事会,将董事会作为重要的决策机构,且董事会拥有学校的所有权,而校长则拥有管理权,主要肩负着学校日常的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了达到理想的高职院校治理效果,治理结构中各个部分都应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各自分工,各司其职,并制定相配套的责任管理机制,实施校长责任制,在此部分,董事会无须参与,不可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干涉,进而达到利益制衡的效果。
3.4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鉴于利益相关理论,在开展高职院校治理工作时,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作,旨在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多赢”,应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寻求行业发展水平高、信誉度好的企业进行合作,将企业的实际职业环境作为实训平台,利于学生对最新职业知识点的把握,能达到理想的实训目的,其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与此同时,还能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能达到“多赢”的效果。
4 结 论
综上所述,教育是支撑我国发展的重要力量,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资源。为了实现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重视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下,实现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转变治理模式,烘托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加大对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的有效监督,强化校企合作切实有效地开展,以形成完善的治校理念,对人才的进一步培养意义重大。
[1]王淑萍.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治理主体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4):107-109.
[2]陈寿根,顾国庆.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35-39.
10.13939/j.cnki.zgsc.2016.47.101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6年研究课题(项目编号:02.2016SCG374)。
吕新福(1989—),男,浙江永康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网络营销,企业管理,电子商务。